资源描述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1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1. 目
1.1 使公司产品机械装配符合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的。
1.2 使我司产品机械装配符合行业原则。
1.3 使公司机械人员在进行机械装配作业时有章可循。
2. 范畴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
3. 作业前准备
3.1 作业资料:涉及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要保证图纸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完整性。
3.2 作业场合: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要在规定作业场合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场地必要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合必要保持整洁、规范、有序。
3.3 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装配物料必要准时到位,如果有某些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变化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3.4 装配前应理解设备构造、装配技术和工艺规定。
4. 基本规范
4.1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装配图纸及工艺规定进行装配,禁止擅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方式更改零件。
4.2 装配零件必要是质检部验收合格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4.3 装配环境规定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他污染,零件应存储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场合。
4.4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4.5 相对运动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2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4.6 相配零件配合尺寸要精确。
4.7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容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4.8 装配时原则上不容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要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禁止踩踏。
5. 联接办法
5.1 螺栓联接
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似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普通状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各种螺栓拧紧办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渐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渐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不必拆卸部件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规定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照《附表》规定。
5.2 销连接
A.定位销端面普通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锥销装入有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开口销装入有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5.3 键联接
A.平键与固定键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间隙配合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不大于工作面积70%,且不接触某些不得集中于一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3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处;外露某些长度应为斜面长度10%-15%。
5.4 铆接
A.铆接材料和规格尺寸必要符合设计规定,铆钉孔加工应符合关于原则规定。
B.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表面变形。
C.除有特殊规定外,普通铆接后不得浮现松动现象,铆钉头部必要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5.5 胀套联接
胀套装配:在胀套涂上润滑油脂,将胀套放入装配毂孔中,套入安装轴后调节好装配位置,然后拧紧螺栓。拧紧顺序以开缝为界,左右交叉对称依次先后拧紧,保证达到额定力矩值。
5.6 紧定联接
锥端紧定螺丝锥端和坑眼应均为90°,紧定螺丝应对准坑眼拧紧。
6. 滚动轴承装配
6.1 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污质存在。
6.2 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6.3 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禁止采用直接击打办法装配,套装轴承时加力大小、方向、位置应恰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6.4 轴承内圈端面普通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接触应均匀。
6.5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因素并作相应解决。
6.6 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因素并作相应解决。
6.7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规定。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4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6.8 对采用润滑脂轴承及与之相配合表面,装配后应注入适量润滑脂。对于工作温度不超过65℃轴承,可按GB491-65《钙基润滑脂》采用ZG-5润滑脂;对于工作温度高于65℃轴承,可按GB492-77《钙基润滑脂》采用ZN-2、ZN-3润滑脂。
6.9 普通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温升不应超过35℃,工作时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
7. 直线轴承装配
7.1 组装前,轴承内部应涂抹润滑脂。
7.2. 轴承压入支承座时,应采用专用安装工具压靠外圈端面,不容许直接敲打轴承,以免变形。
7.3 轴承与支承座配合必要符合公差规定,过紧使导轨轴与轴承过盈配合,会损坏轴承;过松会使轴承无法在支承座中固定。
7.4 导轨轴装入轴承时,应对准中心轻轻插入,如歪斜地插入,会使滚珠脱落,保持架变形。
7.5 轴承装入支承座时,不容许转动,强行使其转动,会损坏轴承。
7.6 不容许用紧定螺丝直接紧定在轴承外圈上,否则会发生变形。
8. 直线导轨装配
8.1 导轨安装部位不得有污质,安装面平整度必要达到规定。
8.2 导轨侧面有基准边时,应紧贴基准边安装,无基准边时,应保证导轨滑动方向与设计规定一致,导轨固定螺丝拧紧后,应检查滑块滑动方向与否有偏差,否则必要调节。
8.3 如果滑块以传动带带动,传动带与滑块固定张紧后,传动带不得有斜拉现象,否则必要调节带轮,使传动带带动方向与导轨平行。
9. 链轮链条装配
9.1 链轮与轴配合必要符合设计规定。
9.2 积极链轮与从动链轮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叠,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若设计未规定,普通应不大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2‰。
9.3 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要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
9.4 链条非工作边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1%~2%调节。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5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10. 齿轮装配
10.1 互相啮合齿轮在装配后,当齿轮轮缘宽度不大于或等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得不不大于1mm;当齿轮轮缘宽度不不大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5%。
10.2 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杆传动安装精度规定,应依照传动件精度及规格大小分别在JB179-8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JB180-60《圆锥齿轮传动公差》及JB162-60《蜗杆传动公差》拟定。
110.3 齿轮啮合面需按技术规定保证正常润滑,齿轮箱需按技术规定加注润滑油至油位线。
10.4 齿轮箱满载运转噪声不得不不大于80dB。
11. 同步带轮装配
11.1 主从动同步带轮轴必要互相平行,不许有歪斜和摆动,倾斜度误差不应超过2‰。
11.2 当两带轮宽度相似时,它们端面应当位于同一平面上,两带轮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5%。
11.3 同步带装配时不得强行撬入带轮,应通过缩短两带轮中心距办法装配,否则也许损伤同步带抗拉层。
11.4 同步带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张紧,并且应固定两个紧固螺栓。
12. 平皮带装配
12.1 安装前,所有输送平面应调节好水平。
12.2 带轮中心点连线应调节至于同一竖直面上,且轴线互相平行。
12.3 平皮带输送方向应按照皮带上标记箭头方向安装,否则将影响其使用寿命。
13. 电机、减速器装配
13.1 检查电机型号与否对的,减速机型号与否对的。
13.2 装配前,将电机轴和减速连接部份清洁干净。
13.3 电机法兰螺丝拧紧前,应转动电机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同心度,再将电机法兰与减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6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固定螺栓。
13.4 伺服电机在装配过程中,应保证电机后部编码器不受外力作用,禁止敲打伺服电机轴。
13.5 伺服减速机安装:
A.移动减速机法兰外侧密封螺丝以便于调节夹紧螺丝。
B.旋开夹紧螺丝,将电机法兰与减速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定位螺栓。
C.使用适当扭力将夹紧环拧紧,然后拧紧密封螺丝。
D.将电机法兰螺栓扭至松动,点动伺服电机轴或用手转动电机轴几圈,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同心度。
E.最后将电机法兰与减速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定位螺栓。
14. 机架调节与联接
14.1 不同段机架高度调节应按照同一基准点,调节到同一高度。
14.2 所有机架墙板,应调节至同一竖直面上。
14.3 各段机架调节到位、符合规定后,应安装互相之间固定联接板。
15. 气动元件装配
15.1 每套气动驱动装置配备,必要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气路图进行连接,阀体、管接头、气缸等连接时必要核对无误。
15.2 总进气减压阀按照箭头方向进行进出口连接,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水杯和油杯必要竖直向下安装。
15.3 配管前应充分吹净管内切削粉末和灰尘。
15.4 管接头是螺纹拧入,如果管螺纹不带螺纹胶,则应缠绕生料带,缠绕方向从正面看,朝顺时针方向缠绕,不得将生料带混入阀内,生料带缠绕时,应预留1个螺牙。
15.5 气管布置要整洁、美观,尽量不要交叉布置,转弯处应采用90°弯头,气管固定期不要使接头处受到额外应力,否则会引起漏气。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7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15.6 电磁阀连接时,要注意阀上各气口编号作用:P:总进气;A:出气1;B:出气2;R(EA):与A相应排气;S(EB):与B相应排气。
15.7 气缸装配时,活塞杆轴线与负载移动方向应保持一致。
15.8 使用直线轴承导向时,气缸活塞杆前端与负载联接后,在整个行程中,不得有任何别劲存在,否则将损坏气缸。
15.9 使用节流阀时,应注意节流阀类型,普通而言,以阀体上标记大箭头加以区别,大箭头指向螺纹端为气缸使用;大箭头指向管端为电磁阀使用。
16. 装配检查工作
16.1 每完毕一种部件装配,都要按如下项目检查,如发现装配问题应及时分析解决。
A. 装配工作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零件。
B. 各零件安装位置精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规定进行检查。
C. 各联接某些可靠性,各紧固螺丝与否达到装配规定扭力,特殊紧固件与否达到防止松脱规定。
D. 活动件运动灵活性,如输送辊、带轮、导轨等手动旋转或移动时,与否有卡滞或别滞现象,与否有偏心或弯曲现象等。
16.2 总装完毕重要检查各装配部件之间联接,检查内容按16.1中规定“四性”作为衡量原则。
16.3 总装完毕应清理机器各某些铁屑、杂物、灰尘等,保证各传动某些没有障碍物存在。
16.4 试机时,认真做好启动过程监视工作,机器启动后,应及时观测重要工作参数和运动件与否正常运动。
16.5 重要工作参数涉及运动速度、运动平稳性、各传动轴旋转状况、温度、振动和噪声等。
17. 附则
17.1 本规范由设计部机械负责人制定、解释、检查、考核。
17.2 公司所有与生产装配关于员工,都必要自觉学习、遵守本技术规范,并自愿在本技术规范上签字。
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献号:15001
标题:机械装配技术规范
页码:08
文献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行日期:-3-1
17.3 本技术规范由总工签章后,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行。
17.4 员工签名
为了实现公司质量目的,我愿自觉遵循本规范,并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机械装配作业,苏州东福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员工:
附表:螺栓扭紧力矩表
螺栓强度级别
螺栓公称直径(m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7
30
扭紧力矩(N.m)
4.6
4-5
10-12
20-25
35-44
54-69
88-
108
118-
147
167-
206
225-
284
294-
370
441-
519
529-
666
5.6
5-7
12-15
25-31
44-54
69-88
108-
137
147-
186
206-
265
284-
343
370-
441
539-
686
666-
833
6.6
6-8
14-18
29-39
49-64
83-98
127-
157
176-
216
245-
314
343-
431
441-
539
637-
784
784-
980
8.8
9-12
22-29
44-58
76-102
121-162
189-
252
260-
347
369-
492
502-
669
638-
850
933-
1244
1267-
1689
10.9
13-14
29-35
64-76
108-127
176-206
274-
323
372-
441
529-
637
725-
862
921-
1098
1372-
1617
1666-
1960
12.9
15-20
37-50
74-88
128-171
204-273
319-
425
489-
565
622-
830
847-
1129
1096-
1435
1574-
2099
2138-
285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