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医药前沿 2024年4月 第14卷第10期 中医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的治疗效果研究王 冉,谢春荣,王 新(通信作者)(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脑病科 北京 101400)【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7 月2023 年 10 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患者 8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
2、疗 2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 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头晕程度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 DH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DH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晕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头晕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 BPPV
3、 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症状,减轻复位后残余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10-0124-04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常表现为与头位变动相关的短暂性自身或周围性旋转感,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1。手法复位是临床治疗 BPPV 的有效手段,但手法复位成功后,部分患者可能仍残余眩晕感及不典型头晕感,如头昏
4、,站立、行走不稳等,易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2。目前,现代医学中针对 BPPV 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多给予脑循环改善药物、前庭抑制剂、抗眩晕药等药物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残余症状,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长期服用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中医学针对 BPPV 尚无明确定义,但依据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病”范畴,而复位后残余症状也被归属于此范畴。中医认为“风”“痰”“火”“虚”为眩晕的主要病因,而在临床辨证论治中以风痰上扰所致患者较为多见,故中医治疗强调祛风化痰,健脾和胃3。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风痰上扰证的经典方,具有健脾除湿、化痰熄风作用4。但目前临床针对半夏白术天麻汤治
5、疗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故本研究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应用于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患者治疗中,观察其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2 年 7 月2023 年 10 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型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 年龄(x s,年)性别/例病程(x s,月)男女观察组4166.593.4524176.320.57对照组4166.613.4826156.29
6、0.51t/20.0260.2050.251P0.9790.6510.802中医诊断符合风痰上扰证诊断标准5。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次证: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等;舌脉: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6中 BPPV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经手法复位成功后,仍出现头晕、头昏等残余症状;(3)意识清醒,可配合复位治疗及用药;(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前庭障碍及无位置性眩晕病史;(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器质性病变;(3)其他原因所致继发性 BPPV,如颅脑外伤,前庭神经炎等;(4)
7、伴有焦虑、精神分裂症等;(5)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1.2 方法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025,规格:6 mg,生产批号:220327)6 mg/次,3 次/d,连续治疗 2 周。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方剂组成:天麻 10 g,半夏 9 g,白术20 g,茯苓 10 g,陈皮 12 g,橘红 6 g,甘草 6 g,生姜2 片,大枣 3 枚;根据齐锡友主任医师经验: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桂枝 6 g,泽泻 10 g 渗湿化饮;兼气医药前沿 2024年4月 第14卷第10期 中医中药 125虚,加党参
8、10 g,黄芪 15 g 益气健脾;头痛甚者,可加蔓荆子 10 g,白蒺藜 10 g 祛风止痛;呕吐者,可加旋覆花 10 g,代赭石 15 g 镇逆止呕。1 剂/d,用水煎服,去渣取汁 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治疗 2 周。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7:根据中医诊断中主、次证及舌脉3个部分进行评价,主、次症分别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从无、轻、中、重分别计 0、2、4、6 分,0、1、2、3 分,舌脉根据有无计 1、0 分。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100%。眩晕、头晕等不适症状消失,疗效指数 90%为痊愈;眩晕、头晕等症状明显改善,可正常工作及生活,疗效指数70%
9、为显效;眩晕、头晕等症状改善,但工作及生活受到一定影响,30%疗效指数 70%为有效;眩晕、头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 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 100%。(2)眩晕障碍:治疗前后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中文版8评估,共 3 个维度,即情绪、躯体、功能,得分范围依次为 0 36 分、0 28 分、0 36 分,总分 0 100 分,得分越高则眩晕障碍越严重。(3)眩晕程度:于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主观性评价患者眩晕状况,取标
10、有 0 10 刻度的浮动标尺,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眩晕情况拨动刻度,分值 0 10 分,得分越高则眩晕越严重,0 3 分为轻度眩晕,4 6 分为中度眩晕,7 10 分为重度眩晕。(4)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等)发生情况。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 SPSS 25.0 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 n(%)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P 0.05),见表 2。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 痊愈/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总有效n(%)观察组412298239(95.12)对照组4113127932(78.05)25.145P0.0232.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 DH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DH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2.3 两组治疗前后头晕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头晕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头晕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12、意义(P0.05),见表 4。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表 3 两组治疗前后 DHI 评分比较(x s,分)组别例数情绪躯体功能总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113.104.316.511.5512.593.636.271.8614.104.365.981.6539.786.6718.762.93对照组4113.074.269.242.1712.633.638.412.3314.174.358.662.3139.887.6926.323.42t0.0326.5550.0504.5960.0736.0450.06310
13、.749P0.975 0.0010.960 0.0010.942 0.0010.950 0.001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表 4 两组治疗前后头晕程度比较 n(%)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ZP轻度中度重度轻度中度重度观察组413(7.32)26(63.41)12(29.27)31(75.61)9(21.95)1(2.44)3.423 0.001对照组414(9.76)27(65.85)10(24.39)20(48.78)16(39.02)5(12.20)3.0270.002Z0.5782.604P0.5630.009126 医药前沿 2024年4月 第14卷第10期 中医中药3 讨论眩
14、晕为一种运动错觉症状,外周前庭及前庭中枢神经受损均会诱发短暂性的眩晕。BPPV 属于外周性前庭疾病,是因头部特定位置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疾病,该病极易反复发作,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沉重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0。手法复位是当前临床治疗 BPPV 的有效手段,常根据受累伴规管部位不同,实施相应的手法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疗效佳等特点。但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患者即使在成功复位后仍会残余头晕、昏沉感、行走不稳等诸多症状,而严重的头晕会增加患者跌倒风险,且 BPPV 多为中老年患者,躯体功能较差,在出现头晕后更易发生不良意外事件,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11。故在 BPPV 患者成功复位后,及时
15、给予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残余症状尤为重要。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认为与复位成功后管内残留耳石较少,无法引起眼球震颤,前庭功能紊乱,成功复位后前庭功能恢复需要时间等因素相关12。目前临床针对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尚无特效药治疗,多通过服用脑循环改善药物、前庭抑制剂、抗眩晕药等西药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眩晕症状,而其中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最为常见,可通过特异性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达到改善复位后残留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作用13。但长期服用此药易产生依赖性,且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故临床仍需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更好改善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中医
16、学中将 BPPV 归属于“眩晕”范畴,而 BPPV复位后残余眩晕也被归属于该范畴,痰饮、血瘀、虚证均为其主要病机。临床大部分实证眩晕多因风邪侵体,痰浊阻滞脑络,同时脾胃升降失常,造成风痰上逆,扰乱脑窍所致,故中医治疗主张行化痰熄风,健脾益气之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为治疗风痰上扰证疾病的经典方,具有熄风化痰的功效。其中天麻、半夏共为君,可熄风定惊、燥湿化痰、平肝益阳、降逆止呕,可有效缓解眩晕、头疼等症;白术、茯苓、陈皮共为臣,可益气健脾、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燥湿化痰,可有效治疗痰饮、眩悸、失眠等症;橘红、生姜、大枣为佐,可理气化痰、调和脾胃;甘草为使,可健脾益气、清热祛痰14。在此基础
17、上,结合症状进行加减:针对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水渗湿,温通经脉,以渗湿化饮;而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益气健脾,养血生津;头痛甚者加白蒺藜、蔓荆子疏风散热,祛风止痛,清理头目;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降气消痰,降逆止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DH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头晕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
18、扰证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眩晕及头晕状况。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的半夏能够恢复中枢抑制作用,对改善周围及中枢性呕吐具有良好作用15;天麻中含有的天麻素及多糖物质,可有效改善前庭功能及眩晕状况,能够发挥良好的抗眩晕作用16;白术中的有效成分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部血流灌注,保护脑部神经细胞,改善头晕状况17。两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型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样本量较少,且均来自同一医院,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日后仍需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本研究治疗后未进行长期的随访,且未对复发情况进行分析
19、,针对该药是否具有长期效果尚不可知,仍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分析其远期疗效,以为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综上所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 BPPV 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症状,减轻复位后残余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参考文献】1 RoDRIguES D L,LEDESMA A L L,DE oLIVEIRA C A P,et al.Effect of vestibular exercises associated w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
20、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oL.Otol Neurotol,2019,40(8):e824-e8292023-12-12.https:/doi.org/10.1097/MAo.0000000000002324.2 吴沛霞,刘建平,王武庆,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干预策略: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56(1):41-46.3 蔡燕文,钱志君,陈丽芬基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
21、医结合杂志,2022,31(17):2439-2442.4 吴欣欣,田财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机制的研究进展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307-310.5 邓玲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医药前沿 2024年4月 第14卷第10期 中医中药 1272017:37.6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77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22、8 赵佳佳,李阳,李润芝,等中文版眩晕残障量表在筛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75-78.9 WATERFIELD J,SIM J.Clinical assessment of pain by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J.British Journal of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1996,3(2):94-97.10 刘海燕,陈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抑郁现状及与症状、生活质量的关系 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5):1158-1160.11 吴佳妮,陈志凌,乔祖康,等前
23、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分析 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1,29(6):414-417.12 刘冬君,黎永军,陈春阳,等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 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5):891-894.13 李溪维生素 D 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分析 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22.14 李雅新,刘向哲刘向哲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病经验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4):634-635.15 王依明,王秋红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J中国药房,2020,
24、31(21):2676-2682.16 孙中吉,王辉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11-1013.17 徐男,王亮,时海燕,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 C./山东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中医药科研产业化分会换届改选会议暨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211-222.(上接第 123 页)综上所述,中医耳穴压豆法可有效减轻骨折术后疼痛,并能减少骨折术后患者镇痛药物使用量,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疼痛应激反应,且患者对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 陈娟,朱璐,王玲耳穴压豆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
25、后中重度疼痛的效果观察 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4):465-467.2 周晓丽,张丽娟,王敏,等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及睡眠的影响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2):258-260.3 白晶,付磊,聂姗姗,等耳穴压豆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29(7):25-28.4 王旨意,金昕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内服对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睡眠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6):1020-1021.5 倪佳萍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术后便秘、疼痛和
26、负性情绪的影响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5):888-890.6 严素敏,关露娟,吕燕碧,等耳穴压豆在缓解前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应用 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7):843-845.7 凌乐洁,沈新升,周艳艳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骨折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6):980-981.8 沈岑,廖新丽,褚佳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新中医,2020,52(21):117-119.9 陈秀丽,许一吟,刘军,等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对老年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20,38(1):187-191.10 杨艳艳,孙翠华,于丽红中医三联护理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0):2741-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