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B站反应视频媒介景观的生产与影响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8056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B站反应视频媒介景观的生产与影响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B站反应视频媒介景观的生产与影响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B站反应视频媒介景观的生产与影响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8文化产业0引言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个体的生活方式和社交行为,5G 技术和云技术的应用以及视频分享平台的兴起,使视频成为数字时代主要的媒体形式,带来了一种视频化生存方式1。从短视频的席卷、Vlog 的流行、直播的兴起等足以见得当前视频的发展热潮。反应视频(reactionvideo)是近年来流行并发展于 YouTube、bilibili(下文简称“B 站”)等视频平台的一种内容形式,具体指个人或者团体通过录制观看某种影像时的即时反应和情感表达,并将原始影像与反应画面剪辑在同一个画面中以展示反应者观看感受的视频。伴随移动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发展,反应视频逐渐兴起,如 YouTube 为用户提供

2、了视频传播平台,部分家长上传的孩子被恶搞后的反应的视频是反应视频的早期形式。2010 年,Finebrothers 推出“kidsreact”系列视频,使反应视频赢得更多人的关注。2013 年权力的游戏第三季热播期间,感人的剧情引起了大量观众的激烈反应,不少用户录制自己及同伴的观剧反应并将其上传到 YouTube 上,推动了反应视频的流行,也吸引了更多创作者制作反应视频。反应视频在我国大致兴起于 2018 年,B 站 UP 主最开始主要搬运翻译 YouTube 上的反应视频,随着偶像练习生等选秀综艺的开播,蚊叽叽等一批 UP主以路人观看选秀的视角创作了一系列反应视频,推动国内自制反应视频的发展

3、。根据可检索到的数据,目前 B 站上反应视频超过 1000 条,最高播放量达726.9 万次,播放量前五的视频播放量均超过 500 万次。多个作品进入全站排行榜前 50。反应视频题材众多,覆盖舞台表演、综艺、电视剧、电影、动漫、MV、短视频热点等类型,视频时长 10 50 分钟,呈现出由中视频向长视频发展的趋势。1理论基础:景观与媒介景观居伊德波在其著作景观社会引入景观概念用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聚2,资本家通过控制以图像为中介的景观来操纵整个社会。尽管关于景观的论述贯穿全书,但德波并未直接界定景观的概念。其后学者弗尔茨和贝斯特在德波的基础上对景观下

4、了定义指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表演。在景观所造成的广泛的娱乐的迷惑之下,大多数人将彻底偏离自己本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沦为景观控制的奴隶3。受德波对景观社会分析的影响,在以美国霸权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基于媒介文化的视角提出媒介景观(或媒体奇观),指B 站反应视频媒介景观的生产与影响研究陈晓杭(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摘要:目的:反应视频是兴起于在线视频分享平台的一种以记录即时观看感受为特色的视频形态,近年来已发展成 B 站等平台上的热门类型,越来越多创作者的加入和高播放量意味着反应视频已成为一道独特的媒介景观。研究反应视频是如何生产出

5、来的以及会产生什么影响,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一媒介现象,促进视频内容生态的发展。方法:文章运用凯尔纳分析媒介景观时采用的生产影响路径,通过参与式观察研究 B 站上 reaction 垂类的 UP 主视频内容,从人符号场域的角度分析“景观”概念中的三个要素如何影响反应视频媒介景观建构与传播,并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探究反应视频所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反应者主导了媒介景观的建构,将观剧行为转变为自我表演,以符号打造反应视频视听景观,反应者、观看者及视频平台三者重构互动场域,反应者与观看者在互动中形成情感共同体,推动反应视频进一步生产传播。反应视频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表达创作视角,

6、直观的反应和多元解读能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传播,以情绪感染受众的方式更能助力文化产品的推广。然而,在情感按摩下,个体更容易陷入情绪极化,沉迷认同快感而回避理性思考。结论:需要辩证看待反应视频的发展,保持独立的创作和思考,从而促进视频生态的多元化和良性发展。关键词:反应视频;媒介景观;互动;情感消费;B 站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6-0158-03159第 37 卷第 6 期 2024 年 3 月Vol.37 No.6March 2024艺术科技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

7、4。在凯尔纳看来,大众媒介所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赛事都属于媒介景观,目的在于吸引注意力。相较于德波对景观社会概念的抽象化和批判性,凯尔纳的媒介景观理论更具体,侧重阐释和质疑特定社会语境中的媒体文化现象,着重分析媒介景观的生产、意义与影响,这也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者讨论分析各类社会事件、文化现象。2媒介景观的生产2.1建构的主导者:反应者的自我表演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媒介是构建媒介景观的主导者。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赋权下的个体拥有发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途径,每个互联网用户都有机会参与媒介景观的建构。对于反应视频来说,反应者是媒介景观建构的主导者,反应视频由反应者的反应和观看的影像两部分构成,它们

8、是反应者所选择、解读和展示出来的,可以说反应者是反应视频的核心。观看的影像或是热播的影视节目,或是网络热点,或是粉丝所推荐的,但具体内容是由反应者把关的,不同的观看影像会吸引不同的用户观看。而反应者则成为对观看影像进行社会互动表演的剧班,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和认知框架的反应者对内容的解读形成个性化、公开的表达,私人的观看行为转变为一场公开的表演从而形成新的内容以供观看者消费,身体和情绪的公开表演形成媒介景观。观察 B 站反应视频发现,反应者的人设呈现多元化特征,有路人、粉丝、外国人、大学生、直男、医学生等,反应者基于不同的职业和性格将自己归属于某类群体并贴上标签,这个标签是反应者所设定的要扮演的社

9、会角色,立人设能让观看者产生好奇跟期待,例如蚊叽叽早期就将账号定位为直男路人观看选秀综艺而收获大批粉丝,具有医学教育经历的 UP 主大物是也则常常收到粉丝催更医疗题材的反应视频。反应者在观看反应这一情境下,给予观看者符合角色的语言输出、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视频封面和标题选择也尽可能贴合人设,从而构建和强化自身的媒介形象,而这一系列表演就组合成独具特色的反应内容。2.2建构的方式:视听景观的符号化呈现兴起并流行于互联网的反应视频本身就具有符号性,声音、文字等语言符号与表情神态、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组合形成观剧反应,观剧行为符号化呈现构成反应视频的视听景观。就呈现方式而言,目前 B站上多数创作者采

10、用反应画面叠加观看素材画面的双重视窗画中画方式。观察蚊叽叽、五彩哥哥、粤男有话儿等作品成熟、风格稳定的账号发现,观看素材通常以小窗悬浮在反应画面上,位置大致与反应者在现实中观看的屏幕位置一样,当反应视频的观看者视线停留在小窗,会形成与反应者共同观看的感觉。反应画面作为主画面,采用全屏方式呈现,展示反应者的上半身甚至全身以调动观看者的视觉感受,相比于文字,视频能够更直观地输出情绪并被观看者捕捉,后期也会通过花字、字幕等文本符号强调反应者的表现,以情绪带动情绪,由此产生共鸣并构建情感认同。一般录制场景会选择客厅等生活化场所,悠闲随意的姿势、观看时流露的情绪、随着内容发展而出现的激烈肢体动作等非语言

11、符号组成新的视觉符号,构建出陪伴式的观看环境。在听觉景观呈现上则采用同期声收录的方式,保留原始影像的声音。声音与画面形成联觉效应,联动视觉感受,让观看者在视听刺激下产生共同在场的观看陪伴感,创作者将个人感受和表达凝结在这些符号之上构成全新的景观。2.3建构的路径:互动场域的形成在新媒介技术的影响下,社会互动得以在虚拟空间进行,个体借助媒介的力量得以进入虚拟空间并完成身体聚集,进而形成新的互动场域。场域即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5。反应视频媒介景观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包括创作者、观看者、视频平台。创作者录制反应视频并将其发布到视频平台,而平台则依据算法分析将视频推送至对应的

12、用户首页,观看者在平台上完成观看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和观看者基于视频平台的反应视频实现身体的虚拟在场,为互动仪式的启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平台的奖励机制和流量分发规则会影响创作者对观看题材的选取,每种内容题材都有对应的受众,创作者对内容把关和平台的推送机制共同构成屏障将异质群体排除在外,只有对内容感兴趣的用户才有机会进入互动场域。而观看的影像和反应者的表现成为观看者的关注焦点,不同时空的观看者因为同一关注焦点在弹幕、评论区展开讨论,并通过点赞、转发、收160文化产业藏等平台机制与创作者互动,彼此因为共同的关注焦点凝结成一个临时的共同体,并激发出一种集体兴奋的情感。情感是互动仪式的重要构成要素

13、,柯林斯强调参与者在互动中分享情绪和情感体验。反应视频中,反应者成为“在场”的人,与屏幕前的观看者共同观看原始影像,共享情感状态,引发共鸣,并推动反应视频的传播。3媒介景观的影响3.1推动文化传播的新方式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当下,注重感官表达、围观反应成为新的视听消费刺激点。反应视频以反应者介入原始内容与受众的传播之间,将身体拉进互动的过程,重构传播中受众与内容的关系。反应视频的流行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表达创作视角,不同背景的反应者带来多元化解读,得以多维度呈现不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理解其他文化的艺术形式,从而促进跨文化传播。“英国杰克”等外国人的反应视频,中国日报的美国人看 全程拍大腿:“校长

14、还要负责扑车?”等作品,既有助于多层次展示中国文化,也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外国人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从而强化下一次文化传播的效果。反应视频同样为文化产品推广提供了创新的宣传手段,屏幕上感官式的表现能够唤起观看者的情感,引发共鸣,促使其去观看完整的素材内容。这种宣传模式以互动为基本行为特征,以共享观看的即时情绪为切入点,以内外交互的多重视角为参照系6。例如,综艺创造营 2021学员韩佩泉的反应片段多次登上微博热搜,为本人及节目带来热度;制片方会与平台合作推出话题奖励内容创作为产品引流,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基于现场观众的反应制作反应视频,并将其作为推广素材。3.2情感消费下单向度的陷阱库里库克指出数字化

15、社会个体的情感群体“无着落”状态,迫切需要共同体以获得情感慰藉,反应视频提供了满足个体对陪伴、认同和归属等情感需求的条件,为个体提供了一份“情感按摩”。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按摩”,他认为新的媒介形态改变(按摩)着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经验,这种影响最终比它所传达的特定讯息的内容更重要7。以即时反应、情绪输出为主要特征的反应视频影响了个体的情感体验。不同时空的个体以反应视频为联结,形成情感社群并获得群体性认同,情感成为提高观看者忠实度的黏合剂,情感体验成为视频消费的重点。反应者往往以感受性结论、略带夸张的演绎以吸引注意和激发情感,被裹挟其中的个体逐渐沉迷于共鸣和狂欢之中,而下意识回避思考。尽管反应视

16、频能够抚慰人心,但也容易麻痹人的主观意识,缺乏思辨会使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他人的思维和逻辑,渐渐失去表达不同看法的意愿,也更容易陷入情绪极化,当评论区出现不赞同的声音,容易招来“可以不看”“不要点开”等反驳声音。与此同时,平台的算法如同过滤泡,一味推送用户认同的、感兴趣的内容,精心构建的拟态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真实生活的认知,个体被反向驯化,若沉迷于此,则会远离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创造,逐渐沦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4结语反应视频以其情绪感染和互动性成为流行的视频形式。将观看视频反应转变为公开的表演,借助重构互动场域等策略,以符号打造视觉景观、听觉景观。反应视频的发展开拓了一种新

17、的宣传视角,以直观的反应展示内容,以情绪感染受众引发共情,推动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但是,反应视频在满足个体情感需求、增强陪伴感的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社会行为。景观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对个体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参考文献:1 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4):34-40,53.2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3.3 张一兵.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1):5-17.4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4-139.6 张欣,谢安琪.镜像修辞、符码重构与情绪共享:从反应视频看剧集传播的互动创新 J.中国电视,2023(3):94-101.7 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96.作者简介:陈晓杭(1998),女,广东揭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