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7272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与传播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王伟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福建福州350001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国际传播确立了明确方向。揆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的发展历程,宜将可敬中国形象理解为负责任大国形象。负责任具有多维内涵,与中国传统责任意识、马克思主义责任观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紧密相连。塑造与传播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意义深远,是消融美西方社会各种意识形态敌意、化解中西方负责任逻辑龃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塑造与传播可敬中国形象,需要有机结合自塑与他塑的方式、战略与策略的理念、行动与言说的渠道、理论与故事的

2、内容、民族与世界的价值、技术与艺术的手段等诸多方面。关键词:责任伦理;可敬;中国形象;塑造;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05(2024)02010308doi:10.12189/j.issn.16728505.2024.02.011OntheShapingandDisseminationoftheRespectableImageofChinafromthePerspectiveofResponsibilityEthicsWANGWeiInstitute of Literature,Fuji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Fuzhou,

3、Fujian,350001,ChinaAbstract:PresidentXiJinpingtalkedmanytimesaboutshapingacredible,lovelyandrespectableimageofChina,whichsetacleardirectionforthebuildingofnationalimageand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InviewofthedevelopmentprocessofChinasdiplo-maticconcept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therespectableimageo

4、fChinashouldbeunderstoodasthatofaresponsiblemajorpower.Responsibilityhasmultidimensionalconnotation,whichiscloselyrelatedtoChinastraditionalsenseofresponsibility,Marxistviewofresponsibilityand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srevolutionaryconstructionandreformpractice.Itisoffar-reachingsignificancetomol

5、dandspreadtheresponsibleandrespectableimageofChina,whichisanobjectiveneedtomeltallkindsofideolo-gicalhostilityinAmericanandWesternsocieties,resolvetheconflictofresponsiblelogicbetweenChinaandtheWest,andenhanceChinasculturalsoftpower.ToshapeandspreadtherespectableimageofChina,weneedtoorganicallycombi

6、nethewaysofself-shap-ingandothershaping,theconceptofstrategyandtactics,thechannelsofactionandspeech,thecontentoftheoryandstory,thevalueofthenationandtheworld,themeansoftechnologyandart,andmanyotheraspects.Keywords:ethicsofresponsibility;respectable;Chinasimage;shaping;dissemination收稿日期:20231218作者简介:

7、王伟,男,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文艺理论研究。引用格式:王伟.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3(2):103110.第 43卷第 2 期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3月Vol.43,No.2JournalofXihua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Mar.202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塑造与国际传播确立了明确方向。这些论述涉及传播、文艺、外交、政治、伦理、社会等多门学科,在学术界引发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梳理文献可知,目前绝大多

8、数成果都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阐发。赵新利教授的信任理论视野下可信中国形象塑造的路径1共情传播视角下可爱中国形象塑造的路径探析2“敬”论视野下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3三篇系列论文,是其中少见的单独聚焦、分而论之的专门探索,值得特别关注。相比之下,前两文的分析切中肯綮、论说颇为到位,后一文则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试图在借鉴它们的基础上,在责任伦理视阈中重新讨论如下三个问题:什么是可敬中国形象?为何要塑造可敬中国形象?怎么塑造可敬中国形象?探讨清楚这些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可敬中国形象的多维内涵(一)什么是可敬中国形象所谓“可敬”,是指值得受众尊敬、敬重

9、、敬佩、敬信、敬爱等。与可信、可爱一样,可敬也是一个关系性的概念,表征着中国作为传播者对国外受众感知中国形象的传播期待。同时,三者又意味着中国作为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资质,正是这些资质在国外受众那里共同产生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传播效果。就资质而言,多位学者都认为“可敬”彰显的是中国的责任感。“责任”是主体对自身责任的理解与定位,又可细分为“有责任”“负责任”“尽责任”三种含义,它们对应着三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责任伦理。“有责任”是指道德规范或道德良知使得主体有责任做某事;“负责任”是指主体“愿意而且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尽责任”是指“把责任理解为一种美德或人格境界”,“不管环境如何

10、变化,责任人格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履行责任”4。揆诸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历史、中国形象的自我建构期许,可以进一步将责任理解为负责任或有担当。因为“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中共几代领导集体在如何做负责任大国、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丰富和发展出了包括不结盟、伙伴关系、负责任大国、和而不同、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体的外交思想和政策主张,但贯穿始终的一点,就是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5由此可见,宜将可敬中国形象理解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责任伦理视阈中考察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顺理成章。可敬与可信、可爱都是受众对传播者与传播内容的正向情感反应,它们之间往往互为因果、相互促

11、进、相辅相成。可敬中国形象与可信、可爱中国形象之间,亦可作如是观。(二)可敬中国形象的多维内涵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包括多个层面,例如负责任主体上的国家、组织与人民;负责任时间上的传统、当代与未来;负责任空间上的对国内与对国际;负责任类别上的经济、军事、政治、生态等。可敬中国形象与中国传统责任意识、马克思主义责任观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紧密相连,具有多维内涵。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责任话语,它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向度。首先,微观的个体向度是基础。在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层层推进的政治想象中,排在最前面的即是提高个体

12、自身修养。对儒家责任伦理来说,不同德行修养的个体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并连接着不同的政治抱负与政治能力。圣贤是个体修为的至高境界,是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承担着平治天下的特殊责任。其次,中观的社会向度是关键。不论是指点为人处世之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尊老爱幼社会公德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104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幼”,还是慨叹诚信职业道德重要性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对身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主体提出了应予遵循的责任要求。最后,宏观的国家向度是旨归。古代的进步思想家总是追求“天下为公”的大道、理想的“大同社会”,其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13、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下大同的想象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无论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情告白,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胆设想,还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严肃劝勉,都是个体在国家向度责任伦理的生动证明。传承并弘扬上述向度的责任意识,有益于塑造可敬中国形象。其二,马克思主义责任观与可敬中国形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6也即是说,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

14、点。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必然要求,人们只有承担而非推卸这种责任,才能不断生存与发展,社会也才能长期存续下去。除了一般性的责任论之外,马克思主义责任观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责任论。“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任务不是去实现一定阶级和阶层的受历史制约的局部解放,而是实现人的解放。”7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的自然进程,资产阶级灭亡与无产阶级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责任,而且担负起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使命,为塑造可敬中国形象夯实了根基。其三,中国共产党革命建

15、设改革实践中的可敬中国形象。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特别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8,实现了对中国传统责任意识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首先,在负责任的政党、领导人与政府等方面,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对中华民族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宣告:“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谈论治国理政的讲话中反复强调责任担当。他在十八届中

16、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肩负着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他在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时提出:“各国政府要知责任、负责任”,“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11。其次,在负责任的中国国际形象方面,中国始终坚持为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12,“到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了,我们对人类特别是第三世界的贡献可能会多一点”(邓小平)13,这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江泽民)14,“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

17、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胡锦涛)15,这是对未来的十足自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随着中国实力上升,我们将逐步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责任”(习近平)16,这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这些都向世界展示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再次,在负责任的中国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的讲话中,把全国各族人民应尽的责任与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对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全国广大青少年和广大港澳台同胞提出了共同尽责的明确要求。之后,他多次强调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包括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面,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每个公民都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每个公民都应履行的公共责第2期王伟: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105任。以上关于责任的诸多重要论述与思想已经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为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塑造与传播可敬中国形象的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负责任在国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塑造并传播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意义重大。其一,塑造与传播可敬中国形象是消融美西方社会各种意识形态敌意的迫切需要。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其中,既有众多赞许与理解,也有一些误

19、解与偏见。后者表现在多个领域,如认为中国的发展损害了别国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国强必霸论、中国威胁论、另起炉灶建立国际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谋求政治势力范围、反腐败是权力斗争,如此等等。“一旦在国际关系互动建构过程中形成国家声誉的基本印象,就容易在对象国公众脑海中产生某种思维定势。”17而改变、修正这种定势,往往非一朝一夕之功。为了彻底消弭那些对中国的误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塑造中国在经济、军事、政治、生态等每一个领域的负责任形象,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二,塑造与传播可敬中国形象是化解中国与美西方社会负责任逻辑龃龉的现实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压制不断崛起的中国,美西方发达国家大张旗鼓

20、地宣扬“中国责任论”。若是未能依照他们的要求承担无限责任,中国就被视为不负责任的国家。问题是,这一中国应该负责任的论调建立在误读中国发展的基础之上,它主张“中国要为全球性的治理危机背锅或买单”,“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站在所谓的道义制高点绑架或讹诈中国的手段”18。塑造负责任的中国形象,要注重展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的同时,已经为全球经济增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要注重表明中国正在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只能承担与中国国力与地位相适应的有限责任,而不能也不会承担西方社会妄图强加的无限责任。其三,塑造与传播可敬中国形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与经

21、济、军事硬实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现今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战略任务。国家形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有益于中国掌握对外关系的主动权,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更加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深度合作,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而域外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误读、抹黑以至丑化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是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项紧迫工作。三、塑造与传播可敬中国形象的途径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具有丰富的

22、内涵,塑造与传播可敬中国形象意义深远。需要说明的是,塑造与传播虽然各有侧重,但往往密不可分,甚至融为一体。就塑造与传播途径来说,需要有机结合自塑与他塑的方式、战略与策略的理念、行动与言说的渠道、理论与故事的内容、民族与世界的价值、技术与艺术的手段等诸多方面。第一,方式上,结合自塑与他塑。国家形象的构建有自塑与他塑两种,长期以来,他塑不仅主导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建构,而且他塑中的认知与中国的自我认知之间有时存在较大反差。因此,加强中国形象的自塑能力建设势在必行。这并不意味着从他塑到自塑的简单转向或转折,更不意味着将自塑与他塑完106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全对立起来,而是要持续提升自

23、塑与他塑的对话能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传播困境。因为尽管自塑是构建中国形象的根本,但自塑离不开他塑已经构建出的中国形象基础,离不开构建国际形象所需的对象国家的社会历史前提。他塑一直客观存在,他塑中的偏见与成见也在所难免。自塑的国家形象与他塑的国家形象“为了争取在受众中的合法化而展开博弈”,“一国的国家形象就是这种博弈的结果”19。自塑与他塑的博弈,既有冲突又有共识,需要在消除冲突中增进共识。只有认清这种关系,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才不至于漫天撒网、毫无章法,而是要高度重视以他塑力量为参照。既要与他塑力量进行斗争,尽可能缩小其信息偏差与认知偏差;又要

24、与他塑力量进行合作,积极引导其看到并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如今,中国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正在稳步提高,但国外受众仍然主要通过本国传媒了解与认识中国。有鉴于此,充分借助对象国家的传媒尤其是主流传媒来推进负责任中国形象的塑造十分必要。总而言之,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既要善于“驾船出海”“我为我说”,又要善于“借船出海”“借嘴说话”,“有智慧地利用海外传媒积极主动或有意无意地为我们发声”20,争取逐渐形成自塑与他塑的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第二,理念上,结合战略与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在“531”讲话中,要求国际传播“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

25、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2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使用战略传播概念,标志着战略传播理念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与决策层面。战略传播是指国家为了达成战略目的或战略利益,针对关键受众的协同性、系统性传播活动。与国际传播、全球传播相比,战略传播的目的性更强,受众对象更明确,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是国际传播的“顶层化、统筹化、专业化、精准化、前瞻化”22。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不容乐观,不仅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负面态度近年来居高不下,而且,中国周边国家也因各种历史原因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有着形形色色的误读与误判。为改善国际舆论环境,构建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提

26、高中国形象亲和力,可以说是正当其时。而亲和力源于认同与尊重,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是必由之路。当务之急是强化战略传播理念,对中国形象进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针对有较高影响力的受众群体,建立战略传播从上到下的协调与联动机制,以跟上国际传播激烈竞争的需要。从过程上看,战略传播包括调查研究、战略策划、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估四个紧密相连的步骤,“策略是战略传播活动的外在具体表现,肉眼可见,包括传播渠道选择、创意设计、活动策划”。23在以战略传播理念指导中国形象塑造的同时,还要将战略谋划与传播策略结合起来,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将战略落到实处。第三,渠道上,结合行动与言说。

27、国家形象可以分为“形”与“像”两部分,前者偏于实体存在,后者倾向主观再现。“对应具体实践,形是我们要做什么,基础建设、经济发展、政府治理、文化传扬、科教创新等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像是我们要说什么,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普通公众要传递什么信息,要讲述什么故事,要彰显什么价值,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和生成也会产生重要影响”24。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也要从“形”与“像”或行动与言说两个渠道入手,将“观其行”与“听其言”结合起来。行动方面,首先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基本责任。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继

28、续创造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的发展与稳定既是对中国负责,又是对世界负责。其次是大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实施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发起建立了亚投行与丝路基金,为相关国家发展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在世界各地发生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战乱冲突时,中国积极开展了人第2期王伟: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107道主义救援活动,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再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与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联合国安理会、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等全球问题时增加资金、人员、技术的投入等。尽管

29、以上负责任的行动本身就可以在国际上不同程度地树立负责任的中国形象,但将这些负责任的行动付诸言说、以符号化的形式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将更为强化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符号既是现实的表征,又为现实提供表征”25,传播是现实的符号化再生产。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既要做得好又要说得好,两者相得益彰。说好负责任的中国,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26。第四,内容上,结合理论与故事。李希光教授指出,中国的国际形象几十年来之所以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其原因在于中国的治国理念、基本价值观、政治制度是

30、西方二元对立的价值观从本质上无法理解和接受的。而在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中国外宣界长期以来都是回避的态度”27。因此,国际传播不仅要勇于讲述中国理论,而且要勇于让中国理论走进美西方思想界与教育界,力求能够深层次影响不同层级、大大小小的舆论领袖。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同样要坚定理论自信,“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21,从理论上阐明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他在许多国际场合都一再阐扬中国理论,强调中国的负责任态度。中国理论是中国实践的阐释与升华,是中国故事背后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是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与精神

31、力量。实际上,中国理论与中国故事一里一表、一体两面。如果说中国理论是一种学术话语或学理话语,以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受众为传播目标,那么,中国故事则是一种大众话语,以最广泛的受众为传播对象。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推动中国理论走向世界的同时,需要讲好中国故事。“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21。依照符号聚合理论的设想,故事经由想象性主题构成共享的修辞性视野,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有关现实生活的形象,使其获得认同感并达成共识。“想像性主题是说服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公共传播通过放大、改变和增加想像性主题的方式来对修辞性视野进行扩展或修

32、正”28。因此,要借助中国故事刷新、重塑美西方国家受众的修辞性视野,改变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逐步形成新的中国形象与新的中国认识。第五,价值上,结合民族与世界。对外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目的是获得国际认同,而国家形象的认同归根结底是价值观念的认同。中国形象塑造的中国价值,要“既能够与人类共通价值联络,又不乏本土价值的特殊性”29。只有这样,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价值观才能既有中国维度,又有世界维度;既体现民族性,又体现世界性。详细来说,尽管全球化进程仍在继续,但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形象与国家形象可以相互等同。正因如此,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首先应该在国家形象中体现出中

33、华民族的责任价值。即是说,首先要“回到中国”,“回到我们自己的知识和价值构建上,这是当前国际传播中最基础的问题”30。只有回到中国,才能真正讲清楚自己是谁、做什么、为什么做的问题,或者说,才能解决自我认同的问题。没有这一民族价值或本土价值作支撑,国家形象就如同无根的浮萍。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在国际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新的国际方位呼唤新时代中国理论发挥新作用,充分展现大国责任与中国担当。这就要求在“回到中国”的前提下,走向“全球中国”30,在中国形象中凸显全世界共同的价值观念。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宣传富有责任感的英雄模范形象时,经常不加解释地介绍他们为了抢救小羊羔、电线杆子等国家

34、财产而牺牲生命,为了工作三108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孩子生病无暇照顾等。殊不知,这些在我们看来属于高度负责任的行为,西方人却并不能完全理解。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要注意把握好民族责任价值的表现尺度,协调好它与其他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第六,手段上,结合技术与艺术。回顾传播发展的历程,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深刻重塑了传播领域。塑造负责任的可敬中国形象,无疑要跟上信息革命的潮流,抓住信息化带来的难得机遇,利用好新的技术手段与技术载体。现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国际传播趋于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与之相应的是,网络新媒体影响力与日俱增,被誉为国际

35、传播的天然渠道。“新媒体的普及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障碍,消解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边界”,“为国际传播活动带来了新的便利,进一步打破了文化和国界的藩篱”31。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能够跨越时空、视觉化、交互性等技术优势,既能加快国家形象的传播速度,又可拓展国家形象的传播范围,还能增加国家形象的可接受度。利用不断发展的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较为精确地勾勒出目标受众与重点人群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乃至计算出他们实时实地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实施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有针对性地推送中国理论、中国故事与中国信息,更精准地影响目标受众眼里的中国形象与中国观念。如果说先进技术是国际传播的支

36、撑,那么,内容建设则是国际传播的根本。因此,还必须认真钻研国际传播的艺术。在中国理论方面,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中国故事方面,要努力提升中国故事的讲述水平,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与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与实效性;要改变单向的叙事模式,建立开放包容、多元互动的新型叙事体系;要避免沿用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框架、自我东方化,同时避免仅从中国视角出发的叙事、灌输式的硬性传播。注释:2021 年 5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

37、,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 年 6 月 2 日,第 1 版。以下简称“531”讲话。)2021 年 12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中国文联第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上的讲话中,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人民日报,2021 年 12 月 15 日,第 1 版。)2022 年 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

38、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 年 10 月 17 日,第 3 版)参见以下成果:钟新、蒋贤成:完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记者,2021 年第 7 期,第 3843 页;周飞亚:“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22 年 11 月 4 日,第 20 版;刘俊: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23 年 2 月 7 日,第 5 版。具体而言,中国走共同发展之路,中国的发展绝不以损害别国利益为代价,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

39、国采取的经济政策既对中国经济负责,也对世界负责;中国梦是奉献世界人民的梦,中国的发展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责无旁贷;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将积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与贡献者,希望并有责任使其与时俱进、改革完善;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要回馈国际社会,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顺应了人民要求,显示了“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等(详见习近平:论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

40、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参考文献:赵新利.信任理论视野下可信中国形象塑造的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5):6875.1赵新利.共情传播视角下可爱中国形象塑造的路径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6974.2赵新利.“敬”论视野下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J.青年记者,2022(17):5457.3顾红亮.论责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12.4宋伟,齐桐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J.社会科学,2018(9):2229.5第2期王伟:责任伦理视阈中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10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

41、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8329.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5.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21-07-02(002).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03).10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3-25(00

42、2).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6.14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52.15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75.16张毓强,潘璟玲.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J.新闻战线,2021(19):4245.17郝立新,周康林.新时代中国发展观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10.18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J.现代传播,2002,24(2)

43、:2731.19刘俊.从自我澄清到他者塑造:传媒艺术国际传播的理念创新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带来的启示J.对外传播,2017(2):2830.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001).21刘俊,江玮.战略传播思维与精准传播实践J.对外传播,2022(7):1317.22张迪,刘畅,覃可儿.国际传播实践与战略传播思维J.对外传播,2022(6):3437.23张毓强.变动不居与确定性追求:关于国家“形”与“像”的再讨论(上)J.对外传播,2020(7):6467.24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

44、介与社会”论文集(修订版)M.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7.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2.26李希光.新形势下中国理论的天下传播J.对外传播,2017(1):58.27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88.28刘俊.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价值观庞杂困境基于传媒艺术对外传播的示例J.对外传播,2021(6):47.29范红,张毓强.系统重构与形象再塑:中国国际传播新形势、新任务、新战略J.对外传播,2021(7):6367.30唐润华,刘滢.重点突破: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战略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1(12):105111.31责任编辑刘书亮110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