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2 3.2 制制取氧气取氧气第1页药品选择依据必须含有相关成份 (科学性)无毒无害没有污染 (安全性)条件许可 (可行性)节约能源,价格廉价装置简单,易于操作(简约性)第2页一、反应原理一、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高锰酸钾 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氧气氧气 加热加热KMnO4 K2MnO4+MnO2+O2 第3页二、反应装置二、反应装置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橡胶塞、导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橡胶塞、导气管、水槽、集气瓶等。气管、水槽、集气瓶等。第4页 三、试验步骤三、试验步骤1.检验装置气密性检验装置气密性方法:将导气管一端伸入水中,双手方法:将导气管一端伸入水中,双手握着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握着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则装置不漏气。第5页气气泡泡第6页三、试验步骤1、检验装置气密性。2、装药品。(用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预防高锰酸钾颗粒飞溅,堵住导气管。)第7页试验装置试验装置:放一团棉花放一团棉花第8页三、试验步骤三、试验步骤1、检验装置气密性。、检验装置气密性。2、装药品。(用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并在试、装药品。(用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预防高锰酸钾颗粒飞溅,堵住导气管口塞一团棉花,预防高锰酸钾颗粒飞溅,堵住导气管。)管。)3、固定试管。(铁夹应夹在靠近试管口三分之一、固定试管。(铁夹应夹在靠近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预防水倒流引发试管炸裂。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预防水倒流引发试管炸裂。)4、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5、搜集气体。(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搜集气体。(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搜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搜集。)搜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搜集。)第9页 搜集方法:搜集方法:排水法或向排水法或向上上排空气法排空气法原因:原因:氧气氧气不易不易溶于水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大排水法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第10页三、试验步骤三、试验步骤1、检验装置气密性。、检验装置气密性。2、装药品。(用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塞、装药品。(用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预防高锰酸钾颗粒飞溅,堵住导气管一团棉花,预防高锰酸钾颗粒飞溅,堵住导气管。)。)3、固定试管。(铁夹应夹在靠近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口、固定试管。(铁夹应夹在靠近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预防水倒流引发试管炸裂。)略向下倾斜,预防水倒流引发试管炸裂。)4、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药品部位加热。)5、搜集气体。(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搜集,氧气、搜集气体。(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搜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搜集。)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搜集。)6、试验完成,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预防水倒、试验完成,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预防水倒流,引发试管炸裂流,引发试管炸裂。第11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