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虢国夫人游春图》艺术形式语言浅析_徐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266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虢国夫人游春图》艺术形式语言浅析_徐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虢国夫人游春图》艺术形式语言浅析_徐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92023/05 No.255唐代,人物画逐渐向写实方向发展,出现了表现士大夫妇女贵族生活的写实题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图1)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已经丢失,目前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的是宋代摹本。此图描绘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唐玄宗时期,为了方便人们游春,唐玄宗将汉武帝所造之“曲江池”修整一新,使其成为花草繁盛、水光潋滟的游览胜地。每逢三月三,贵妇人都会到这里来游玩。喜欢热闹的虢国夫人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在这幅画卷上,一共有九个人、八匹马。构图疏密有致,线条纤长圆润,赋色浓丽。人物服饰华丽,仪态雍容,马匹健壮丰腴。这幅画反映了唐代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在虢国夫人

2、游春图这幅画中,游春队伍最前面的一位中年侍者骑着一匹淡黄色的骏马,头上戴着乌纱冠。第二位骑青马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图2),黑发向两边分开,绾了“双丫髻”,这是古代宫女常有的发型。未成年或未婚嫁的女子,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编结成两个髻。其状与树丫相似,故名“丫头”,亦称“丫”。因有两髻,故其又名“双丫髻”,一般为侍婢、童仆以及儿童常梳的发式。1这位少女穿着一件红色的窄袖长袍,下衬红花白锦裙。在她的左侧,跟着一名中年侍者,骑着一匹黑马,着粉白色的圆领窄袖衫。此三骑为前导。紧接着便是簇拥着的五骑,其中前两骑便是虢国夫人姐妹。虢国夫人(图3)处于画卷的正中央,右手拿着一根鞭子,鞭子笔直地垂在地上。她丰润的

3、脸上化着淡淡的妆容,头发乌黑,梳着一个高高的发髻,显得很是潇洒。她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穿描金团花的胭脂色大裙。在虢国夫人左面与其并辔前行的是秦国夫人,打扮和前者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衣服的颜色不太一样。秦国夫人侧头看了一眼虢国夫人,似乎在抱怨什么。在虢国夫人姐妹之后,横列为后卫三骑。老年侍姆站在中间,右手护着鞍前的小女孩。小女孩左手把住鞍桥,神色很平静。右边的中年侍者衣着和最前面的侍者一模一样。左侧红衣少女装束与第二骑少女相似。虽然此作名为“游春”,但是画面上并无花草树木。但我们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的衣着能看出季节,感受到盎然的 春意。一、虢国夫人游春图形式语言分析之构图一、虢国夫人游

4、春图形式语言分析之构图在构图方面,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面前松后紧,错落有致。作品中的各骑或散或聚,作者运用先疏后密的构图,利用前进的态虢国夫人游春图艺术形式语言浅析文_徐涛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内容提要:盛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艺术高度成熟。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即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代表。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错落有致,线条富有动势,位置经营强调韵律感,设色典雅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本文主要从构图、线条、设色三个方面对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艺术形式语言进行解读。关键词:虢国夫人游春图;形式语言;绘画 图1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51.8cm148cm辽宁省博物馆图2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少

5、女形象90势,突出虢国夫人的核心地位。如果整体构图没有协调好,该重点突出的给省略了,该疏的地方给处理密了,该轻的地方给画重了,就会影响画面的最终效果。2这整幅画气息通透流畅,节奏舒缓,构图疏密有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二、虢国夫人游春图形式语言分析之二、虢国夫人游春图形式语言分析之线条线条的使用是中国绘画之精髓所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的服饰描绘都一丝不苟,展现出曲线美,尽显雍容华贵。画者在绘画中会依据所描绘的景物及人的情绪需要选用不同的线条勾勒。比如,画者运用了节奏明快、力度与动势适中、方向明确的线描,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轻重、浓淡、刚柔、虚实等变化,生动地刻画出虢国夫

6、人姊妹、侍从等人物形象。画者通过不同的线条塑造出了不同人物的气质和个性。画者对线条的使用达到了六朝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的“画有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以及顾恺之“形神兼备”理论的最高境界。3三、虢国夫人游春图形式语言分析之设色三、虢国夫人游春图形式语言分析之设色在设色方面,画中人的衣服纹路采用“低染法”,又叫“凹染法”,即沿衣服纹路勾画,面部设色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结构的处理方面,画者有着独到的见解。在画面的整个色彩结构中,粉白、浅红色喻示着春天,传递出春天的信息。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的“随类赋彩”理念基本上确立了中国传统绘画设色的框架与标准。我们可从中国绘画作品的设色历

7、程中或多或少看出画家并不拘泥于对象的固有颜色。此外,中国绘画艺术自古强调色彩对比,以增强画面视觉效果。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色彩以黑、白、红三色为主,以绿、青为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整体色彩和谐,艳而不俗。细细体味画面中的人物刻画,首位侍从的服装颜色和最后抱着孩子的老年侍姆的连衣裙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在人物衣着的描绘上用了一些蓝色的颜料,让整个画面的颜色变得富有韵律。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这匹黑色的马(图4),其色彩在整个画卷中都是偏重的,在画面前疏后密的构图中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突出了墨在中国画中的作用。结语结语在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出现之前,以妇女为题材的人物绘画寥寥无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为以现实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创作,虢国夫人游春图具有时代意义,对后世仕女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虢国夫人游春图对我们学习和理解张萱的绘画,以及了解唐代仕女画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杨涛.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构图及政治寓意J.兰台世界,2016(07):159.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77.3李少林.中国美术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94.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图3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虢国夫人形象图4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黑马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