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8.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409569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8.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8.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8.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8.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4第2章 冷链物流相关基础理论52.1 冷链物流的概念与适用范围52.2 冷链物流与传统冷链物流的区别62.4冷链物流配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92.5冷链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分析11第3章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现状133.1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简介13 3.2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现状143.3 国外企业冷链配送发展经验及启示15第4章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设计194.1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问题假设194.2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模型建立19

2、4.3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配送方案实施建议22结 论26参 考 文 献27致 谢29第 23 页 共 29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届学士学位设计1 绪论1.1 课题来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的物流,对于当前经济活动日益增长的今天,作用日趋明显,成为了现在市场竞争“最重要的领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物流业的兴起,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业契机,而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以物流现代化为依托,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物流配送网络的发展与完善。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从城市经济发展,还是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运输布局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大部分的城市都面临着

3、一个对原有物流配送网络的改造、建设新型的物流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意识到合理有效的推动物流网络的构建和完善的重要性。尤其是物流对城市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以及对交通枢纽城市的物流中心和经济中心地位的提高更是尤为明显。因而物流业成为了整个经济竞争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21世纪的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诸如: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问题、城市规模大小问题、城市人口增长问题,城市居住空间和环境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问题、城市物流网络规划构建 问题等等。所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各个国家不仅要重视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还得致力于解决城

4、市交通堵塞、交通噪音及城市各种污染问题。以上问题的解决将极大地推动物流业在城市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向现代发展的进程,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的需要。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城市是区域商品集散和加工中心,交通与信息发达,物流基础设施相对齐全,消费集中且需求量大。这就决定了城市具有开放性、集聚性、服务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城市物流量的大小、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已 成为城市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日本的东京、阪神利京都三大经济圈的物流总量占日本全国物流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44以上,这不仅对日本经济发挥了支持作

5、用,同时也提高了城市自身的经济地位。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在今后2050年内我国的城市物流必将成为物流产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城市物流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辐射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物流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物流网络体系的支撑。城市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商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的物流网络的支持。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形成,将有效整合地区内的物流资源,把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在供应链上各环节间的流动,尽快转变成价值增值的产品,并送到顾客手中,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增强地区商企业的竞争实力。 2、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增强城市竞

6、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开放进程的加快,以 优惠政策为代表的各地区投资环境差异逐渐缩小,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是区域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它能为该地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所在区域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3、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的需要。目前 我国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点无面,有点无网,有网不畅,联合与整合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为此,从物流系统整体优化入手,树立网络化发展意识,以创新的精神,构筑结构合理,协调运作的多功能、高效、经济的物流网络体系,与各 产业的供应链发展相协调,才能真正实现物流

7、产业的集约式发展。 总之,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对改善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综合投资环境,完善服务功能, 降低地区物流成本,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2.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和日本最早的发展物流及配送业务的国家,欧洲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时间积累和沉淀配送业务也发展的相当成熟。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货物的配送合理化就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网络信息管理,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的效率;三是连锁型企业联合组建配送中心处进连锁效益,并发展了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连锁型配送中心

8、。日本的零售业是首先建立的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其中便利店的新形式的零售业模式在日本增长迅速,现已遍及日本并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新型的零售模式需要利用新型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货物供应的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有以下特点:一是分销渠道发达。为了保证有效的供应商品,日本不得不对旧式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是上下游的公司的分销实现一体化;二是频繁、小批量进货。由于日本配送企业和那一部分的业务需求来自于便利店,便利店的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依靠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三是物流配送趋向于共同化、混载化。共同化、混载化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

9、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从而明显提高了转载效率。四是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间大体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在现代化配送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欧洲物流配送现代化以德国为典型代表。德国的物流配送摒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而是形成了产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再从集散中心到达客户的现代化模式。逐渐的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

10、枢纽的现代化配送系统。1.2.2 国内研究现状1.3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初成规模,其先导作用突现,其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业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 物流配送成本,已成为多数国内企业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大量企业要求 有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我国已经在交通基建、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流配送基础,已经形成了有铁路、公路、水 路、航空和管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配送体系。 “十五大”以来,我国的物流配送信息化发展

11、取得了进步,具有国际先进的物流配送仓储设备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仓库和一条码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开始使用,现有的业务和财务数据已经能够分析利用,核心客户的业务波动情况已经能够掌握。物流配送企业重组整合阶段2008年,物流配送企业在竞争中重组整合,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 “三足鼎立”的态势越发明显。各地对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渐加大,物流配送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物流配送能力明显增强,配送无论是在管理和技术革新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配送业务在连锁零售、汽车、钢铁、医 药、粮食等方面也得到较大程度的应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即将形成阶段 2006至20

12、10年,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主要 功能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我国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生产、轻流通,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配送业现阶段的发展还不成熟,让存在不少问题,突出于以下两方面:第一,配送操作过程现代化程度低;第二,配送的核心作用难以发挥。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3.1 研究的内容课题首先对物流配送的相关理论知识,国内外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一个符合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物流网络配送模型并新模型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

13、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结构,确立论文的研究主题。第二部分,相关研究基础理论综述。针对物流配送网络构建协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从物流配送理论、物流网络一体化、城乡物流网络一体化及模型构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城市化物流配送网络模型的构建。从基于供应链物流配送网络的构建展开,分别运用CFLP的基本原理和TSP约束模型进行模型构建,从而建立一个适合城市化发展的物流配送网络。第四部分城市化物流配送模型形成的利益分配。在第三章模型的基础上,从城市网络的八种盈利模式和合理化利润分配入手提出提高配送系统运作水平的先关建议。第五部分,结论。本章对本论文进行总结。1.3.2 研究的方法1. 收集资料文献并加以分析。通过网

14、上的各种资源和校内图书资源的查阅以及各种报刊期刊的阅览。这些资源为笔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有利于笔者构思论文思路,进而形成相应的模型。2. 实地调研法抽样调查法。由于模型涉及的范围资源量庞大,所以采用抽样的方式有助于减少数据量,以局部统筹全局。3. 对比研究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因素,各因素之间进行可行性比较计算,这样得出不同的权重,从而为最佳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4.图论、数学规划法。图形结合相关数学理论对问题进行解析论证,构建相应的模型有利于方案的提出。通过图论描述复杂网络晶型问题研究。本文图论作为辅助,应用数学规划法解决复杂的非线性问题。5.对比分析法。通过不同理论境况

15、出境的不同对比找出模型的可行性和可行性,找出适合我国城市物流配送的相关模型。6.总结归纳法。对理论依据现实现状以及零碎的文献进行精心总结归纳得出相关的理论知识。2 物流配送网络模型构建的相关研究基础理论2.1物流配送网络的的相关理论2.1.1 物流配送的概念物流配送是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和时间计划,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一般来说,配送一定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物流据点内进行分拣、配送等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适时地送交收获人的过程。它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它既包含了商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活动中的若干功能要素,将商流与物流紧密、有效地结

16、合了起来。2.1.2 物流配送的流程配送是通过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配装、配送运输、送达服务与配送加工等一系列功能要素和物流作业环节来实现的。配送子系统的流程如图2-1所示。供应商备货装卸搬运订单处理储存分拣配货配送客户装卸搬运装卸搬运装卸搬运 图1 配送中心的功能要素及流程 1.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进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 2.储存: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 3.分拣及

17、配货: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文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4.配装: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已

18、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 5.配送运输: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较复杂,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整个配送流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 6.送达服务: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7.配送加工: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有重

19、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其取决于用户要求,决定了客户满意度。 2.1.3 物流配送的形式及特点物流配送的形式:1.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指由生产企业、批发商直接将连锁超市采购的商品在制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连锁门店甚至到货架的物流配送活动。该方式的前提需要产销之间结成业务同盟,即产销结成实现工贸一体化,并且厂商有强大的物流体系作为保障。2.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受宠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既可满足企业内部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配送需要,又可满足企业对外进行市场拓展的需求。

20、其不足之处表现在,企业为建立配送体系的投资规模将会大大增加,在企业配送规模较小时,配送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对较高。3.第三方配送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企业不拥有自己的任何物流实体,将商品采购、储存和配送都交由第三方完成。4.共同配送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共同配送是

21、指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网络环境下物流配送特点: 1.信息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速度自由流动与配置。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者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学水平化,使产品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及其企业管理信息化等。 2.虚拟化 虚拟性是电子商务配送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主要是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配送的

22、活动,通过对配送活动的现实虚拟,生成各种虚拟的环境,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等,使人们不但可以看到配送活动的图像,而且可以进行配送的操作演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使企业对配送可以进行虚拟性的管理和操作,可以有效通过虚拟现实的方法合理调配资源,还可以实现书写的电子化及传递的数据化。此外,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的特点可使企业有效地对配送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配送环节的合理衔接,提高配送效率。 3.专业化 为了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物流中心、批发中心或配送中心应运而生,而且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目前实现配送的产品十分广泛,不仅有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连图书、光盘也配送。制造企业的销售与供应在很大程度上由物

23、流公司或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实现,企业根本不设销售和供应部门。通过这些形式可以进行集约化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物流合理化,从而大量节约流通费用和流动现金,并实现资金流的合理化。日本的流通产业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4.网络化 物流领域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N : ValueAdded Network)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

24、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可见,物流的网络化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 4.高效性 高效性的特点是企业根据现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自动信息系统,将一些程序化的活动通过自动信息传递系统来实现,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动,通过自动信息网络传递以及调整库存的数量和结构,调节订货数量和

25、结构,进而调整作业活动,而对于一些非程序的活动,可通过自动信息传递系统进行提示或预报,进行调节配送,提高信息的传输和配送效率。 5.柔性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固定物流运作模式转变为多样化。市场的多变性,产品的小批量、多品种,要求物流系统具有对这种物流运作方式的适应性以满足生产企业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因此,现代物流配送的研究必须体现在发展趋势,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物流需求。 2.1.4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合并与拼装。合并与拼装的经济利益,来源于可以利用仓库能力提高运输经济批量,从而降低运费。通过合并,仓库从多个货源处接收货物,然后将这些货物集合成单一的一票运输,从而有可能得到最低的运输

26、费率,并使的配送更具时效性和可控性,还可以降低在顾客收货时发生货物积压、拥塞的可能性。拼装的主要利益是,把多票小批量装运的物流流程结合起来到一个特定的市场地区。因此,合并与拼装都是利用仓库能力来提高运输效率的方法。很多物流计划既包括合并也包括拼装。2.2 物流网络的内涵和物流网络一体化2.2.1物流网络内涵 1.物流网络是指以企业网络和交通哦那个运输网络为基础形成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分销和配送网络。是由三个子网络组成,即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组织网络。(1)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基础设施除了包括物流专门设施和物流功能设施之外,还包括交通设施和通信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可以理解为物流的

27、基础设施结点,通过链的连接形成的集合。(2)物流组织网络客观上存在着众多独立的物流企业(或物流组织机构),他们之间是相互“平行”、互不相交的关系。通过资源的整合,若干物流组织由相互“平行”、互不相交发展为相互协同,共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未来物流组织发展的方向主要在于协同方面,协同化趋势要求打破单个物流企业的界线,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组织结构,本文将这种最适宜的运行结构定义为“物流组织网络”。(3)物流信息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包括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网和企业外部的物流信息网络。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网是企业引进适合自己的管理软件,使内部物流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通过网络传

28、输信息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营运成本。企业外部物流信息网可以使企业加强与外界的连接,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合作伙伴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上的沟通,及时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积极利用外部网络开拓市场。2.物流网络的结构由完成物流运输的路线和持行物流货物储存的节点两个要素构成。从物流网络的角度看,物流的全部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完成的。其中,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货物运输、干线运输、配送运输)。在节点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物流中心要素的保管以及综合要素(包装、装卸、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 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节点主要是指流通仓库、储备仓库、配送仓库、储存仓库、分货中心、货运站、空港、转运站等

29、3.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性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其物流成本占本国GDP的10,而我国物流业的成本则占我国GDP的20左右。物流业其成本高而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我国物流产业的总体状况是:一小(经营规模小),二少(市场份额能力弱),三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严重滞后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是关键原因之一,只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物流硬件条件才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我国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贡献不高,主要原因也是受制于基础设施条件,如果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物流业的贡献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以交通运输条件为例,交通基

30、础建设是物流基础设施的一大核心,近年来,我国把交通投资先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各地纷纷致力于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投资保持着较快的速度,国民经济的“可动性”大大提高,对降低运输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估计,交通基础改善能够使运输降低10左右。由此可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使我国物流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使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少设施处于超负荷状态,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可以预料,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还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规模小、反应速度慢、效率低等。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就需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再创造经济效益中的

31、作用:1、提高物流效率物流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质产品,使生产者不断获得原材料、燃料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进行。物流能够如此有效的提供给生产者物资就是由于物流基础设施提高了物流效率。以运载设施来说,在运输过程中,装卸机械在货物的搬运转移中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快捷和准确为物流提供信息服务,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2、降低物流成本仓库拥有保管物资,调节物资供需、运输和配送,以及节约物资的功能。这些功能减少了物资的浪费,对物资的分检、加工等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检查的重复。如此一来大大降低物流的成本。交通运输的建设和发展,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的发展则节约了空间成

32、本。上述的仓储、运载设施、计算机及通讯是构成物流基础设施的三大块。 总的来说也就是物流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3、改善物流条件在早期没有汽车、火车这些交通工具时,生产条件低下,能够交换的物资本身也不多。因此没有工具可凭借时的货物流通就十分有限。现在,发达的交通设施使得物资可以到处运送。在高信息时代,计算机可以让你方便简洁的获得所需,而不用再千山万水的行走。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从长远发展来看,均需要综合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因此基础设施善了物流条件。4、保证物流质量物流基础设施中的运输机械保证了物资的顺利进行流动

33、。通信设备保证了物资及时准确到达定点处。仓储的保护设施使物资质量得到保证。整个物流过程顺利,货物质量保证,及时准确到达目的地,这些充分表明物流基础设施保证了物流质量。2.2.4物流网络一体化物流网络一体化是物流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它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它体现了竞争的活力,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组合,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其基本思想就是以物流成本最低为最终目的,以构建最强供应链竞争力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物流企业为基础,以物流枢纽、港站、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中介物流组织为纽带,通过将物流的各个链接环节;连接成一个健全的产业系统,并最终实现物流过程的合理化、最优化、效益化。1.物流网络一体

34、化的形式:(1).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一般是指,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之间在所有权上纵向合并。以前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理想的组织模式,但现在企业则是更注重发挥其核心业务功能,即他们所擅长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业务,其他属于资源外购,即从企业外部采购。这时,作为被弱化的环节,相应的企业可以从其他同行企业退出本市场而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以及利用规模经济等方式来解决;也可同时将本企业定义在不同供应链上,使企业同时利用不同的供应链带来多个局部利益。这样也就产生了物流的横向一体化(2).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物流也称作水平一体化物流,是指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物流效率。例如,不同

35、的企业可以用同样的装运方式进行不同类型商品的共同运输。当物流范围相近,而某个时间内物流量较少时,几个企业同时分别进行物流操作显然不经济。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企业在装运本企业商品的同时,也装运其他企业商品的物流现象。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它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从社会效益来看,它减少了社会物流过程的重复劳动。显然,不同商品的物流过程不仅在空间上是矛盾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异的。这些矛盾和差异的解决,就要依靠掌握大量物流需求和物流供应信息的信息中心。此外,实现横向一体化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大量的企业参与,并且有大量的商品存在,这时企业间的合作才能提高物流效益。当然,产品配送方式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等问

36、题也是不能忽视的。综上所述,物流一体化管理是以整体最优为准则,通过提高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和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一体化物流网络,即使实现区域内要素(物流设施、物流人才、物流信息、物流技术、物流企业、资金)优化配置和整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区域物流网络系统低成本高效高服务绿色化运作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物流网络一体化打破了单一企业的绩效界限,通过竞争过程的相互协调和统一,构造最适宜运行的物流网络结构。最近这些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国内出现了区域合作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其中珠江三角洲的物流区域联盟目的就是打造一体化的区域交通同制、规划同网、

37、乘车同卡、铁路同轨的现代化网络。以物流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网络,实现区域经济的功能互补、错位发展。2.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指商品由生产企业生产出来后,经由物流企业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模式,物流一体化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物流模式。这种方式避免了繁琐的商品销售、货物流通等过程,有利于保持商品的新鲜本质、降低商品的零售价格、提高物流的一体化。3.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共同配送是指

38、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但是这种物流配送模式只适用于大型企业之间,对于小型企业来说是很难实现的。由于不能普及,所以实施运作中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城乡物流一体化结构如下图所示。图2 城乡物流网络一体化结构2.2.5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简单一点来讲,就是说由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来给需要货物,商品运输的公司或者个人提供物流服务。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物流面向全社会提供物流服务,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服务,诸如货物的运输、包装、保管、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项目的有偿服务。如顺丰速运、申通、圆通就属于第三方物

39、流企业,采用这种配送模式可以很好的利用第三方企业的管理理念与设施设备,但会使配送过程受制于第三方企业,难以管理。分销商代理商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货入库库存管理流通加工拣货配送订货、退货管理生产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配件供应商最终消费者 商流、信息流、资金流 原材料、配件等 产品实物流 图3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运作模式2.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配送网络规划2.3.1配送设施选址配送设施的选址问题考虑的是在某一指定或不定的配送区域内, 各需求点已给定的条件下,选择配送设施的数量和最佳位置,使配送设施的运作成本及运输成本降到最低。选址决策涉及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运输成本和效率是配送设施选址决策中要考虑

40、的重要因素。如果配送设施选址决策中各候选点地理环境、市场状况等非成本因素相差极小,可重点考虑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设施决策,可建立相应的选址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配送站点和运输线共同组成 了物流网络,配送站点处在网络的 “节点”上,运输线就是连接各个“节点”的“线路”从这个意义上看,节点决定着“线路”具体地说,在一个具有若干资源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物资资源要通过某一个配送站点的汇集中转和分发才能供应各个需求点,因此,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配送点,每个配送点 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每个配送点应有多大规模(包括吞吐能力和存

41、储能力),这些站点间的物流关系应该如何等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这些问题应该运用设施选址模型合理解决。但现有的选址模型一般只考虑运营费用% 固定投资费用和运输费用,而不考虑客户的选择行为。实际上,某一个配送点地址确定后,有多少个客户需求量在此分配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设施选址模型也可以加入经济或者其他限定条件,运用模型的目的也可以是使各服务设施之间的距离最大或使其服务的人数总和最大,同时,也可以是在考虑其他己经存在设施影响的情况下,确定新设施的最佳位置。2.3.2配送线路优化 配送运输通常面对众多的用户,适合于批量小、种类多的商品的运送,路线短但繁杂。同一路线往返次数多已线路较为固定,即使一条

42、路线一次运输节约费用不多,但由于次数多,总费用能降低很多。正是由于配送运输独有的特点,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对配送成本的影响要比一般运输大得多,所以必须在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制定高效的运输路线,选择合理的 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通常把汽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这也是整个配送网络优化的关键环节,合理确定配送路线就是用最少的运力,走最短的里程,花最少的费用,经最少的环节,以最快的速度把货物运至用户手中。确定配送路线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运输距离、 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等。合理配送中的路线选择问题实质上往往是多目标的,也就是说,一条从产品供应源的路线要受到一个以上的目标影响。目标可以是运输

43、费用最少、运输风险最小、运行时间最短或需求满足情况最好等。在一般情况下,多目标配送路线选择的各个目标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 例如,配送时间快了,配送费用不一定最省或配送费用省了,而配送时间却不一定最短。这样就有可能没有任何一条配送路线是最佳的,配送费用最省的路线可能不是配送时间最短的路线。这时,就需要对各种目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出其中一种较为满意的方案$ 在一般情况下,配送时间快、配送里程短、配送费用省是考虑合理配送的几个主要目标,它集中地体现了货物配送的经济效益。2.3.3运输优化 运输优化主要包括运输方式和商品搭载的优化。在配送中心常将生产商送来的商品,按类别、品种分门别类地存放到指定位

44、置。进行配送时为了充分利用载货车辆的容量和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中心常把一条送货路线上不同用户的货物组合,配装在同一辆载货车上,这样不但能降低送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交通流量、 改变交通拥挤状况。因此,有必要对配送的产品合理分拣、配载。2.4 模型构建理论国内外学者在设施选址研究方面已形成了多种方法,大致可分为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施选址问题的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以影响设施选址合理性的因素分析为基础。如影响物流设施选址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交通区位、公共设施、市场经营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综合地定性分析,建立设施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

45、常常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指标评价,最后寻求最优地址。可见,定性研究从较全面的角度,将较多的因素考虑在内,对设施选址进行决策。通过将定性指标进行评判,可以有效地吸纳决策者的经验、偏好、意愿等来进行方案的评价。但由于定性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主观性较强,大量的主观判断易造成评价偏差。设施选址问题的定量研究设施选址问题的定量研究主要是依据物流费用或物流成本最低的原则,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获得最佳选址方案,根据考虑的影响费用因素的简易与复杂程度,形成多种类型的选址模型,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两类。()设施选址连续模型连续模型认为设施的地点可在平面上取任意点,较

46、为典型的研究方法是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简单的模拟方法。该方法将物流系统中的需求点和资源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将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将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利用求物体系统重心的方法来确定物流网点的位置.重心法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重心法选址存在着错误,并认为产生差错的原因为:在重心法中,使用了物理学中的力矩概念,力矩是一个矢量,但物流系统中的运输费用不是矢量,所以,用重心法求出的重坐标不是最佳的地址。另外,重心法是一种连续的模型,往往求得的解不具有可操作性。重心法将运输费用作为惟一的影响因素,忽略其它的重要因素,并且将运输路线简化为直线,与

47、实际情况差距较大。(3)设施选址离散模型离散模型则认为设施的地点是有限的几个可行点中的最优地点,代表性模型有:模型、模型、模型。模型是多个物流设施选址的典型方法。在模型中考虑了运达费、发送费、仓库管理费、可变费用、延误损失费等多项费用,其目标是费用之和最小。模型常用的解法有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的分枝定界法。模型考虑了多个结构化因素的影响:供货点到物流设施的运输费用、物流设施到用户的运输费用、物流设施固定费用及运营管理的可变费用、设施的个数、容量限制。模型更加贴近实际。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模型没有考虑物流设施址的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但上述研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欠缺与问题3 城市化物流配送网络模型形成的利益分配3.1 城市配送的八种盈利模式1.规模经济模式 城市配送企业通过新增物流设施,扩大配送能力,通过大规模 的配送业务,以期形成规模配送,获得规模效益。其采用统一布局, 对客户在配送费用上采取一致的策略,通过较大规模配送能力,取得 较快的货物周转速度,大大降低库存持有时间和持有成本,实现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