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00635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12335/2096-8981.2023083101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宁 昂1,2,3,陈万基1,2,赵 阳1,2,3*(1.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生态研究所,新疆 伊宁 835000;2.新疆伊犁河谷资源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伊宁 835000;3.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摘要:【目的】探究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空间分布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程度,为林草部门进行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与草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形的视角下对伊犁河谷草原鼠害、虫害、毒草害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地

2、形对草原生物灾害的驱动机理。【结果】伊犁河谷草原鼠害在海拔 9001 200 m 和 1 6002 100 m 区间大面积分布;虫害主要集中在海拔8001 900 m 区域内;毒草害在垂直空间上规律明显,主要集中在海拔 1 8002 500 m 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毒草害面积增大,在海拔 2 0002 100 m 达到峰值后面积开始减小,在较高和较低处几乎没有毒草害分布。草原生物灾害在坡度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坡度 615的缓坡,绝大部分生物灾害分布在平坡、缓坡、斜坡等坡度较小的空间内,少部分分布在急坡,陡坡和险坡几乎没有生物灾害分布。草原生物灾害各坡向均有分布,且不同坡向灾害分布面积差异不明显。坡

3、度对鼠害和虫害影响明显,坡向对 3 种生物灾害影响都不明显。草原生物灾害分布受多地形因子共同作用,海拔与坡度之间交互作用显著,海拔与坡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海拔与坡度、坡向和坡度与坡向对草原鼠害、毒草害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海拔与坡度对草原虫害分布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受地形影响显著,不同生物灾害类型对地形有不同响应程度,海拔和坡度交互作用呈现对草原生物灾害分布的非线性增强影响。【结论】伊犁河谷不同的草原生物灾害空间分布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程度不同,交互地形因子对水热条件的调控机理是影响草原生物灾害空间分布的直接原因。通过对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地形驱动机理的研究,可为今后伊犁河

4、谷草原保护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与理论依据。关键词:草原生物灾害;伊犁河谷;地形;地理探测器;分布效应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8981(2024)01-0099-11宁昂,陈万基,赵阳.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 J.自然保护地,2024,4(1):99109.NING A,CHEN W J,ZHAO Y.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biohazard in the grassland of Yili River Valley driven by terrainJ.Natural Prote

5、cted Areas,2024,4(1):99109.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生态功能的主要承载空间,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1,研究草原保护对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伊犁草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畜牧业基地和现代化畜牧业试点,其地形地势独特,三面环山,仅在西面开口,迎接来自西面的暖湿气流,造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伊犁河谷成为全国闻名的优质牧场。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伊犁河谷天然草原面积为 3.42 万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61.2%,是当地畜牧业经济的重要基石。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我国生态及草原经济的 收稿日期:202308

6、31修回日期:20231208基金项目: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0405);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生态研究所开放课题重点项目(YLNURE202305)。作者简介:宁昂,男,研究方向为生态与环境遥感。*通信作者:赵阳,男,讲师。E-mail: 第 4 卷 第 1 期自然保护地Vol.4 No.12024 年 2 月Natural Protected AreasFeb.,2024http:/ 年 5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析 2021 年全国草原生物灾害,发现全国草原有害生物危害面积约51.8 万 km2,其中鼠害危害面积约 37.6 万 km2,虫害危害面积约 7.94 万 km

7、2,有害植物危害面积约 6.26 万 km25。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研究草原生物灾害分布特征及适宜生存环境等问题已成为治理草原生物灾害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面积日趋增加,我国对草原生物灾害的研究也愈加深入。早期生物灾害的研究主要是以治理方法的研究为主,如飞机灭虫6、天敌控鼠7、微生物防治毒害草8、含毒草颗粒灭鼠9等,在生物灾害实际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草原面积广,传统的治理方法成本高、耗时长,且治理精度较差;因此,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大面积同步实施等优点的 3S技术成为了研究草原生物灾害的技术热点10。如温阿敏等10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草原典型毒草进行光谱特征

8、分析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最终得到高精度的草原害草白喉乌头(Aconitumleucostomum)空间分布;徐正刚等11基于 MODIS植被指数从灾害阈值、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和检测受灾能力 4 个方面分析植被指数对鼠类危害的敏感性,评估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大暴发的危害性;花蕊等12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结合层次抽样法为青藏高原优势害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分布面积调查提供大尺度技术支持。草原生物灾害分布监测研究基于经验模型可以实现提前预测、快速应对突发性灾害,奠定草原治理工作从治理转向预防的基础,有效提高草原治理手段科学化。如孙忠祥等13利用最大熵模型结合遥感技术选取生

9、境因子构建蝗虫分布风险区的模型,对东乌珠穆沁旗蝗虫分布进行监测,划分蝗虫分布风险等级,为当地草原生物灾害风险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何咏琪等14利用 3S 技术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草地类型、土壤类型、植被指数等 6 个因子构建鼠害监测模型,成功模拟青海省草原鼠害分布区域,覆盖 99.95%实地调查区域,为鼠害监测提供了新方法。地理探测器是一种近年来使用较为广泛的空间统计学方法,具有客观、快速量化影响因素对环境要素的解释力和空间异质性的作用,该方法物理含义明确且无需线性模型假设,从而弥补了传统方法对类别型变量分析时的不足15。该方法目前被广泛用于自然及社会领域:刘天弋等16基于MODIS NDVI

10、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驱动因子,发现伊犁河谷植被覆盖主要影响因子为气温、植被分类及海拔;李志东等17基于地理探测器,结合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地形特征等可能产生人均纯收入差异的空间因子,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均纯收入差异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同英杰等18基于 MODIS NDVI 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研究气候类和非气候类因素对陕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发现气候类因素的影响大于非气候类因素,气候类和非气候类因素的共同作用能够充分地解释植被覆盖空间分布。伊犁河谷草原广袤,生物灾害突出,但防治草原生物灾害成效显著,早在 21 世纪初

11、期就实施无鼠害示范区项目,挽回草原经济损失逾千万元19。由于受地域偏远、人才缺乏,有关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科学研究难以深入,但仍有部分林草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探索。如:李宏等20通过分析 20032009 年天然草原普查数据发现新疆伊犁草原毒害草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域性;陈万基等21等通过分析 2021 年伊犁河谷草原虫鼠害空间分布并提出适宜当地的防治方法;王晓龙等22通过对伊犁河谷典型毒害草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 L.)入侵对伊犁河谷不同海拔草原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发现苦豆子适宜生长在干旱地区,并可以更为显著地改善土壤环100自 然 保 护 地Na

12、tural Protected Areas2024,4(1):99109第 4 卷http:/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中国新疆西部的伊犁河谷(800942845650E,421416445330N)(图 1),河谷内草原广布,类型丰富,有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甸草原、高寒草甸等23。河谷地势东高西低、东窄西宽,形如向西开口的“喇叭”,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在此受地形抬升凝结,形成丰富降水,年均降水量 200800 mm。河谷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高大山地。河谷年平均气温 2.99.1,年均日照时数 2 7003 000 h,平原

13、区无霜期约 140180 d24。丰富的草地类型和适宜的水热条件,使伊犁河谷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牧场,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羊茅(Festucaovina L.)等天然优质牧草广泛分布在河谷草原。N图例调查样点海拔/m6 340480050100150km典型草原河流 图1研究区位置Fig.1Generallocationmapofthestudyarea 1.2数据来源研 究 所 用 数 据有 DEM(Digital elevationmodel)数据和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数据。DEM数据采用空间分辨率为 30 m 的 ASTER GDEM 数据,下载自地理空间数据云

14、(http:/),生物灾害数据来源于 2022 年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实地调查。1.3研究方法 1.3.1 地形分析基于 DEM 数据,在 SuperMap 软件中进行坡度和坡向分析,得到伊犁河谷坡度、坡向数据。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第 1 期宁昂,等: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101http:/ 地理探测器地理探测器模型是探测和利用空间分异性,以及揭示其背后驱动力的一组统计学方法,该方法共有分异及因子探测器、交互作用探测器、风险探测器和生态探测器个模块25。本研究主要采用因子探测器、生态探测器和交互作用探测器:通过使用因子探测器研究单地形因子对草原生

15、物灾害面积的解释力的程度;使用生态探测器研究两种地形因子对伊犁草原生物灾害分布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交互作用探测器分析两个地形因子对生物灾害面积共同作用时的解释力程度。因子探测的表达式为:q=1Lh=1Nh2hN2。式中:L 为影响因素的分层;N 为样本量;h 为1L;q 值介于 01 之间,q 值越大,影响因素对生物灾害面积分布的影响力越大。1.3.3 草原生物灾害危害数据草原生物灾害危害区指草原有害生物发生造成草原资源受损害达到防治指标及以上面积的区域。自 1975 年开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工作站、治蝗办公室等部门持续对草原生物灾害进行监测与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伊犁河谷草原

16、生物灾害发生与防治数据。本次实验采用20192022 年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实地调查数据,数据包含灾害发生点坐标、灾害危害区(毒害草分布空间、害鼠害虫活动空间)坐标、防治区坐标等,结合伊犁草原生物灾害防治技术手册、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确定草原生物灾害发生空间分布、危害面积等。研究对伊犁河谷生物灾害分布进行驱动分析,因此调查过程中对有灾害发生的地方进行数据采集,未对危害发生区进行危害程度等级划分。2 结果与分析 2.1地形分析结果 2.1.1 不同海拔下草原生物灾害分布通过海拔分析发现,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在垂直空间上有两块集中区,分别是在海拔 9001 200 m 和 1 6002 100 m 的区

17、间(图 2a)。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伊犁河谷草原鼠害在海拔 9001 200 m 范围的主要鼠害是以天山黄鼠(Spermophilusrelictus)、红尾沙鼠(Meriones libyc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等为主的低海拔地区生活鼠类造成的;在海拔 1 6002 100 m 范围的主要鼠害是以鼹形田鼠(Ellobius talpinus)、田鼠(Microtus arvalis)等为主的中高海拔地区生活的鼠类造成的。由于伊犁河谷草原广布,草原类型丰富,地势高低悬殊,海拔较低区(900 m 以下)草原被人造地表侵吞或被开垦农田现象明显,激烈的人地矛盾侵扰这

18、一范围草原,人工干预较强,生物灾害不突出;海拔较高地区(2 500 m 以上)多为高原草甸、高山草甸等草地类型,草原生境脆弱,该区域高寒,生活资料较少,除少量高原鼠类生活,无其他鼠类影响,较高的海拔造成的高寒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和入侵物种有较强的阻断力,致使该地区生态平衡得以维持,暂未发生较明显生物灾害。但随着河谷内人类活动愈加剧烈,以及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对比发现,近年来这一区域发生雪线上升、草甸退化等生态问题,生态平衡可能被打破。这一区域生活的高原鼠类可能会因不能迅速适应环境,发生种群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的风险,进而产生一系列高山生态问题。综上所述,伊犁河谷草原鼠害在海拔上

19、表现为较高和较低海拔区鼠害不突出,草原鼠害与海拔之间没有明显线性增减关系。通过海拔分析发现,草原毒草害在垂直空间分布上规律明显,主要集中在海拔 1 8002 500 m区域,在海拔 2 0002 100 m 达到峰值(图 2b),随着海拔升高,毒草害危害面积逐渐增大,达到102自 然 保 护 地Natural Protected Areas2024,4(1):99109第 4 卷http:/ 8001 900 m 范围内(图 2c),在 1 2001 400 m 达到峰值。伊犁河谷草原虫害主要有以狭条戟纹蝗(Dociostaurus brevicollis)、意大利蝗(Calliptamus

20、italicus)等为主的地上害虫和以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东北大黑鳃(Holotrichia diomphalia)等为主的地下害虫,还有以丽色油菜叶甲(Entomoscelis adonidis)等为主的叶上害虫。这些害虫生活区域都需要茂盛的草地和深厚的土层,伊犁河谷中山带草原为它们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地。这一海拔区域草原多为山地草原和山麓草原,虽地形崎岖,但地势起伏和缓,缺少鸟类驻留地,导致虫害泛滥。随着海拔抬升,温度降低,草地作物植株变小,土层变薄,害虫生存和产卵条件严苛,但也有一些耐寒地下虫在这一范围对草原造成危害。综上所述,伊犁河谷草原虫害在海拔上主要表现为集中在

21、中低海拔地区,中高海拔地区少量分布。2.1.2 不同坡度下草原生物灾害分布坡度直接影响太阳辐射和直接降水,坡度越大,接受到太阳辐射越少,降水对地表击溅作用越弱,土地留水能力越差。通过坡度分析发现草原鼠害、虫害、毒草害在坡度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坡度 615的缓坡,绝大部分生物灾害分布在平坡(06)、缓坡(615)、斜坡(1525)等坡度较小的空间内,少部分在急坡分布,陡坡和险坡几乎没有生物灾害分布(图 3)。坡度直接影响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和降水,进而影响植被生长与分布。害虫和鼠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扮演消费者角色,以绿色植物为寄主,因此害虫和鼠危害的空间分布与植物分布协同,间接受到坡度的影响。通过计算各类

22、生物灾害在不同坡度所占比例,发现鼠害、虫害、毒草害在缓坡占比都最高,分别占比 48.32%,47.42%和 45.05%。平坡生物灾害占比关系为虫害鼠害毒草害;缓坡生物灾害占比关系为鼠害虫害毒草害;斜坡生物灾害占比关系为毒草害鼠害虫害;陡坡、急坡、和险坡生物灾害占比关系也均为毒草害鼠害虫害。2.1.3 不同坡向下草原生物灾害分布通过坡向分析发现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在各坡向都有分布,且每种生物灾害在各坡向危害分布面积差异不明显(图 4),但总体上阳坡毒草害空间分布多于阴坡,坡向对伊犁河谷草原生物 4795005006006007007008008009009001 0001 0001 1001

23、1001 2001 2001 3001 3001 4001 4001 5001 5001 6001 6001 7001 7001 8001 8001 9001 9002 0002 0002 1002 1002 2002 2002 3002 3002 4002 4002 5002 5002 6002 6002 7002 7002 8002 8002 9002 9003 0003 0003 1003 1003 200abc020 40 60 80 100120140160180200鼠害面积/km海拔/m鼠害面积4795005006006007007008008009009001 0001 000

24、1 1001 1001 2001 2001 3001 3001 4001 4001 5001 5001 6001 6001 7001 7001 8001 8001 9001 9002 0002 0002 1002 1002 2002 2002 3002 3002 4002 4002 5002 5002 6002 6002 7002 7002 8002 8002 9002 9003 0003 0003 1003 1003 200020 40 60 80 100120140160180200毒草害面积/km海拔/m毒草害面积4795005006006007007008008009009001 00

25、01 0001 1001 1001 2001 2001 3001 3001 4001 4001 5001 5001 6001 6001 7001 7001 8001 8001 9001 9002 0002 0002 1002 1002 2002 2002 3002 3002 4002 4002 5002 5002 6002 6002 7002 7002 8002 8002 9002 9003 0003 0003 1003 1003 2000 20 40 60 80 100120140160180200虫害面积/km海拔/m虫害面积 图2不同海拔下草原生物灾害危害面积Fig.2Grassland

26、biohazardhazardareasatdifferentaltitudes第 1 期宁昂,等: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103http:/ 2.2.1 因子探测基于地理探测器计算各环境因子的 q 值,分析各地形因子与各类草原生物灾害分布关系,探测结果见表 1。分析表 1 探测结果发现,地形对鼠害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坡度海拔坡向;地形对虫害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坡度海拔坡向;地形对虫害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海拔坡度坡向。综上所述,坡度是鼠害和虫害分布影响最显著的地形因子,毒草害分布受海拔影响明显,坡向对 3 种生物灾害分布影响最小,这一因子探测结果与草原生物灾害分布状况相吻合。坡度对鼠害和虫

27、害分布影响程度高于其他地形因子,是因为坡度较大的地方虫鼠将面临难以在地面爬行、视野受阻、掘穴困难、产卵不便等问题,对鼠和害虫的生活繁殖行为有直接影响。而海拔对毒草害分布的影响程度高于其他地形因子,主要是因为伊犁河谷毒害草是以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苦 豆 子(Sophoraalopecuroides)、大叶橐吾(Ligularia macrophylla)等为主的不耐寒植物,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生境严苛,难以生长。海拔较低地区多为开发草原,放牧和其他草原开发活动过程中有效清除了 0661515252535354545abc0 100 200 300 400 5

28、00 600 700鼠害面积/km0 100200300400500600700毒草害面积/km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虫害面积/km坡度/()坡度/()坡度/()鼠害面积0661515252535354545毒草害面积0661515252535354545虫害面积 图3不同坡度下草原生物灾害危害面积Fig.3Grasslandbiohazardhazardareaatdifferentslopes NabcNEESESSWWNW06012018024030060120180240300鼠害面积/km鼠害面积NNEESESSWWNW06012018024030

29、060120180240300毒草害面积/km毒草害面积NNEESESSWWNW06012018024030060120180240300虫害面积/km虫害面积 图4不同坡向下草原生物灾害危害面积Fig.4Grasslandbiohazardhazardareaatdifferentaspects 表1因子探测结果Table1Factordetectionresults 生物灾害(q值)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鼠害0.1880.3250.047虫害0.2110.2500.041毒草害0.2770.2110.037104自 然 保 护 地Natural Protected Areas2024,4(1

30、):99109第 4 卷http:/ 生态探测进行生态探测分析,结果见表 2。由表 2 可知,海拔与坡度、坡向和坡度与坡向对草原鼠害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海拔与坡度对草原虫害分布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海拔与坡向和坡度与坡向对草原虫害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海拔与坡度、坡向和坡度与坡向对草原毒草害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2.3 交互探测利用地理探测器交互作用探测各地形因子,获取各类草原生物灾害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 5。由图 5 可以发现,任意两个地形因子交互之后的 q 值均大于任意单个因子的 q 值,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增强,不存在独立作用或交互作用减弱的因子,即草原生物灾害

31、分布受多种地形因子共同影响。其中,海拔与坡度之间交互作用显著,鼠害、虫害、毒草害分别对应的 q 值为0.781,0.801 和 0.812,说明海拔和坡度交互作用呈现出对草原生物灾害分布的非线性增强影响效应;坡向与海拔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鼠害、虫害、毒草害分别对应的 q 值为 0.047,0.041 和 0.037,说明坡向与海拔交互作用呈现出对草原生物灾害分布的影响形式表现为相互增强的交互效应。0.1880.7810.2810.3250.4360.0471.0 0.8 0.6 0.4 0.21.00.80.60.40.2海拔坡度坡向海拔鼠害虫害毒草害坡度坡向海拔坡度坡向海拔坡度坡向0.2110

32、.8010.3020.250.3330.041海拔坡度坡向0.2770.8120.3690.2110.280.037海拔坡度坡向01.0 0.8 0.6 0.4 0.21.00.80.60.40.201.0 0.8 0.6 0.4 0.21.00.80.60.40.20 图5交互作用探测结果Fig.5Interactionproberesults 3 讨论当前草原有害生物空间分布和发生规律发生改变,突发性、暴发性生物灾害日益严重,伊犁河谷作为具有典型垂直地带性特征的区域,地形对当地草原生物灾害的发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草原生物灾害深刻影响着伊犁河谷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平衡发展,是实现草原可

33、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患。但是,在已有草原生物灾害空间分 表2生态探测结果Table2Ecologicaldetectionresults生物灾害地形因子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海拔鼠害坡度Y坡向YY海拔虫害坡度N坡向YY海拔毒草害坡度Y坡向YY注:表中Y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N表示无显著性差异。第 1 期宁昂,等: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105http:/ leucostomum)空间分布特征,发现白喉乌头主要分布在阳坡,与此次研究发现毒草害阳坡分布略多于阴坡相互印证。在坡度因子上,坡度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较为显著29,坡度所导致的水土流失量与土壤养分流失成正比30,植被在陡坡和险坡区域难

34、以生存,而鼠害和虫害作为绿色植物的主要消费者,在空间分布上也和植被呈现协同关系,间接地受到坡度的影响。坡向作为山地的重要地形因子,可影响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使不同坡向的气温存在一定差异。在坡向因子上,毒草害的分布面积阳坡大于阴坡,鼠害和虫害的分布面积阴坡大于阳坡,坡向通过影响水热因子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到毒害草的空间分布,对植被影响较大,对动物影响较小。坡向总体对各生物灾害的影响较小,各草原生物灾害面积分布整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伊犁河谷草原地形复杂多样,详细研究地形因子对草原生物灾害空间分布的驱动机制,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草原有害生物生存的地形特征,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提供一定技术参考与理论指导。此次

35、研究发现的地形驱动机制还需在未来深入研究与实践中证明。4 结论通过分析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在不同地形因子上的危害分布面积和基于地理探测器对不同生物灾害分布的地形驱动因子探测,得出如下结论:1)伊犁河谷草原鼠害在海拔上表现为较高和较低海拔区鼠害不突出,鼠害与海拔之间没有明显线性增减关系;草原虫害在海拔上表现为集中在中低海拔区,中高海拔区少量分布;草原毒草害在垂直空间分布上规律明显,随着海拔升高,毒草害面积增大,在海拔 2 0002 100 m 达到峰值后,面积开始减小,在较高和较低处几乎没有毒草害分布。2)草原鼠害、虫害、毒草害在坡度空间上主要集中在缓坡(615),绝大部分生物灾害分布在平坡(0

36、6)、缓坡(615)、斜坡(1525)等坡度较小的空间内,少部分在急坡分布,坡度较大的区域几乎没有生物灾害分布。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在各坡向都有分布,且每种生物灾害在各坡向危害分布面积差异不明显,阳坡毒草害空间分布略多于阴坡。3)通过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分析发现,坡度是影响鼠害和虫害分布最显著的地形因子,毒草害分布受海拔影响明显,坡向对 3 种生物灾害分布影响都最小。生物灾害分布受多种地形因子共同影响,坡度与海拔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海拔与坡向交互作用不显著。海拔与坡度、坡向和坡度与坡向对鼠害、毒草害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海拔与坡度对草原虫害分布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参考文献(References)

37、:张雅娴,樊江文,王穗子,等.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的国际经验和启示J.草业学报,2023,32(6):203213.DOI:10.11686/cyxb2022273.ZHANG Y X,FAN J W,WANG S Z,et al.Grasslandinvestigation,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internationalexperience and insightJ.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23,32(6):203213.1 106自 然 保 护 地Natural Protected Areas2024,4(1):99109第

38、4 卷http:/ 保 护 学 报,2022,49(1):415423.DOI:10.13802/ki.zwbhxb.2022.2022812.HUA L M,CHAI S Q.Rodent pest control on grasslands inChina:current state,problems and prospectsJ.Journal of PlantProtection,2022,49(1):415423.2 杨丽萍,李兴华,吕迪波,等.锡林郭勒草原鼠害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5(4):2526.DOI:10.14174/ki.nmqx.2005.04.015.YANG

39、 L P,LI X H,LYU D B,et al.Cause analysis of rodentdamage in Xilingol League grasslandJ.Meteorology Journalof Inner Mongolia,2005(4):2526.3 王玮,冯琦胜,于惠,等.“3S”技术在草地鼠虫害监测与预测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10,27(3):3139.DOI:10.3969/j.issn.1001-0629.2010.03.007.WANG W,FENG Q S,YU H,et al.Application of“3S”technology on monit

40、oring and prediction of the grasslandrodents and insectsJ.Pratacultural Science,2010,27(3):3139.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我国2021年草原有害生物危害同比下降EB/OL.(2022-05-16)2023-06-25.https:/ 赵辉元,张凤岭.草原飞机灭虫的试验观察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11(2):138142.ZHAO H Y,ZHANG F L.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n killinginsects by plane in grasslandJ

41、.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University,1979,11(2):138142.6 蒋光藻.川西北草原害鼠之天敌控鼠效果初探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691171.DOI:10.16213/ki.scjas.2006.06.042.JIANG G Z.The primary study on pridators for rats controllingin north-west grasslands of Sichuan Province,ChinaJ.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

42、ces,2006,19(6):11691171.7 李威.青海草地毒草与生物防治J.青海草业,2003,12(2):2223,33.DOI:10.3969/j.issn.1008-1445.2003.02.006.LI W.Poisonous weed and biological control in QinghaiProvinceJ.Qinghai Prataculture,2003,12(2):2223,33.8 沈世英.含毒草颗粒灭鼠J.植物保护,1981,7(6):7.SHEN S Y.Rodent control with poisonous weeds particlesJ.Pl

43、ant Protection,1981,7(6):7.9 高娃,安卯柱,朝鲁.3S技术在内蒙古草地资源面积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草业,2003,15(1):810.GAO W,AN M Z,CHAO L.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3Stechnolog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rea inInner MongoliaJ.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Prataculture,102003,15(1):810.徐正刚,赵运林,李波,等.基于MODIS植被指数评估洞庭湖区东方

44、田鼠大暴发的危害J.生态学报,2014,34(23):71017109.DOI:10.5846/stxb201303050348.XU Z G,ZHAO Y L,LI B,et al.Assessing Yangtze voledamage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of outbreak year based onMODIS imagery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34(23):71017109.11 花蕊,包达尔罕,董瑞,等.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天然草原鼠害发生面积调查方法研究J.草业学报,2023,32(5):7182.DOI:10.11

45、686/cyxb2022234.HUA R,BAO D,DONG R,et al.Monitoring of rodent damageareas in grassland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technologyJ.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23,32(5):7182.12 孙忠祥,胡泽学,叶回春,等.MaxEnt与遥感技术在草原蝗虫灾害风险监测中的应用:以东乌珠穆沁旗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38(10):12651272.DOI:10.19741/j.issn.167

46、3-4831.2022.0600.SUN Z X,HU Z X,YE H C,et al.Application of MaxEnt and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grassland locust disaster riskmonitoring:an example from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of east ujimqin bannerJ.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Environment,2022,38(10):12651272.13 何咏琪,黄晓东,侯秀敏,等.基于3S技术的草原

47、鼠害监测方法研究J.草业学报,2013,22(3):3340.DOI:10.11686/cyxb20130305.HE Y Q,HUANG X D,HOU X M,et al.Monitoring grasslandrodents with 3S technologiesJ.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13,22(3):3340.14 王研,马瑞瑞,李娟,等.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地表水质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省吕梁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3,43(2):212222.DOI:10.13671/j.hjkxxb.2022.0330.WANG Y,MA R R,LI J

48、,et al.Study on influential factors ofsurface water quality using geographic detectora case ofLliang City,Shanxi ProvinceJ.Acta ScientiaeCircumstantiae,2023,43(2):212222.15 刘天弋,孙慧兰,卢宝宝,等.19982018年新疆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51(4):6874,79.DOI:10.13759/ki.dlxb.2023.04.011.LIU T Y,SUN H L,LU B B

49、,et al.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YiliRiver Valley of Xinjiang from 1998 to 2018J.Journal of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23,51(4):6874,79.16 李志东,饶滴滴,刘某承,等.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均纯收入差异驱动力研究: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0,28(9):14251434.DOI:10.17第 1 期宁

50、昂,等:地形驱动下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灾害的分布效应107http:/ Z D,RAO D D,LIU M C,et al.Identifying factors drivingincome difference in 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heritage systems site based on geographical detectors:Ar HorqinBanner as a case study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20,28(9):14251434.同英杰,文彦君,张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