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7699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24年5月第52卷第3期May,2024Vol.52,No.3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谭 晓 平(上海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摘要:文章以“比”字句在口语语料中的分布为基础,将其归纳为5大类、14小类。考察发现:T1、T4是典型形式,T2下位句式最多;“比还”“比更”“A比B+形”“A比B+形+程度补语”在教材中的分布与母语者的实际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二语者与母语者在其使用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应予以重视;教材输入

2、与学习者输出基本成正比,但“比还”“A比B+动词+宾语+(补语)”“比更”例外;比较结果项的偏误为主要偏误,占66%。关键词:“比”字句;可比语料库;偏误;对比分析DOI:10.13568/ki.issn1000-2820.2024.03.017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20(2024)03-0136-07“在汉语作为二语的教学中,表比较的语法项目是个难点,也是一个教学容量很大的语法项目。”1“比”字句是其中一个重要句式,也是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切分与选取。王还将“比”字句分为 7种,谢白羽分为12种,田煜、谢晓明分为8种;第

3、二,分级与排序。刘英林将“比”字句分为甲乙丙丁级,陈珺、周小兵认为“比”字句的教学应安排在初二、中一、中二阶段,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将“比”字句安排在二、三、四级;第三,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王茂林将“比”字句的偏误归纳为“误加、搭配偏误、误用、语序偏误、不比句偏误、其他”2。周文华认为:“比 字句的偏误类型主要集中在误代和其他两类,误加、遗漏和错序偏误很少,可以忽略不计。”3以上研究加深了学界对“比”字句的认识,但研究结果尚存争议。此外,现有研究多基于通用型语料库,语体特征体现不足。偏误研究也多聚焦于比较结果项的分析,对其他构成成分的偏误分析较少。鉴于此,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以

4、下问题:第一,在口语教学中,“比”字句应该如何选取?第二,“比”字句在教材中的编排和母语者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何差异?在“比”字句的使用上,二语者与母语者有何差距?教材输入与学习者输出之间有何关系?第三,除比较结果项的偏误外,其他构成成分还有哪些偏误?为回答上述问题,我们构建了汉语可比语料库,包括汉语母语者语料、对外汉语教材语料、汉语中介语语料。我们在可比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比”字句进行量化研究与对比分析,以加深对“比”字句的认识,提高“比”字句的教学效率。一、语料的来源与构成本研究构建了一个208万多字的汉语可比语*收稿日期:2020-05-17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2年国际

5、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句式隐性偏误研究”(22YH70C);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19YJC740070);上海师范大学“比较语言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创新团队成果。作者简介:谭晓平(1982),女,湖南长沙人,语言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讲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参见王还 对外汉语语法大纲,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150-153页。参见谢白羽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11-113。参见田煜、谢晓明 汉语比较句二语教学刍议,云南师范大

6、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年第3期,第9-16页。参见刘英林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5、81、120、154页。参见陈珺、周小兵 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第22-33页。参见国家汉办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3、129、135页。【语言学研究】第3期谭晓平: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料库。为考察“比”字句在口语中的使用特点,汉语母语者语料、对外汉语教材语料均为对话体语料。我们采集了112万多字的汉语剧本语料以及96万多字的对外汉语教材语料。另外,

7、从CCL语料库提取了近1.5万字的相声小品语料,从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提取了近 0.67 万字的中介语语料。汉语母语者语料由剧本语料和相声、小品语料构成。前者采集了 安家 我的前半生 等27部电影、电视剧剧本语料。总规模为28 941条,112万多字。因剧本语料中仅包含104例“比”字句,我们又从CCL语料库的相声、小品类语料中提取了331例“比”字句,共获得“比”字句435例。教材语料选取了 新实用汉语课本 中文听说读写 等教材中的对话体语料,总规模为28 941条,96万多字,包含“比”字句227例。我们从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获取了426例“比”字句语料。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此类语料多为

8、作文语料,但口语特征明显。因此,将其作为母语者语料、对外汉语教材语料的对比语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28 941条(112万多字)的剧本语料包含了104例“比”字句,使用率为0.38%,而同样28 941条(96万多字)的对外汉语教材语料包含了227例“比”字句,使用率为0.78%。可见,对外汉语教材中“比”字句的使用率是母语者的两倍。我们推测这主要是因为“比”字句是汉语二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材编写者有意提高其出现频率。另外,母语者“比”字句的平均句长最长,为41.7 个字,教材语料的平均句长居中,为 32.2 个字,二语者的平均句长最短,为15.7个字。可见,虽然教材编写者是汉语母

9、语者,但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对自然语料进行调整。二、“比”字句结构形式分析(一)“比”字句选取与切分的相关研究王茂林、陈珺和周小兵、周文华、田煜和谢晓明在各类语法大纲的基础上,对“比”字句的结构形式进行过细致描写,我们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在“比”字句的选取、切分、描写上,还存在争议。例如,“比”字句的选取上,王茂林、陈珺和周小兵、田煜和谢晓明选取了“A比B+动词+宾语/补语”“A不比B”而周文华未选取;“比”字句的切分上,田煜和谢晓明选取的“A 比 B+形+补语”,王茂林、陈珺和周小兵切分为“A比 B+形容词+精确度量补语”“A比B+形容词+模糊度量补语”两类。田煜和谢晓明

10、选取的“A比B+动词+宾语/补语”,陈珺和周小兵切分为“A比B+提高类动词+度量宾语”“A比B+动词(心理、能愿、有)+宾语”“A比B+动宾+动+情态补语”三类。王茂林继续将“A比B+提高类动词+度量宾语”切分为“A比B+提高类动词+精确数量宾语”“A比B+提高类动词+模糊数量宾语”;“比”字句的描写上,王茂林、陈珺和周小兵选取了“A比B+更/还/再+”,周文华选取了“A比B+更/还+形容词”,田煜和谢晓明选取了“A比B+更+形容词”。如何选取、切分、描写更能适应汉语二语教学的需求呢?我们认为,“比”字句的选取、切分、描写应考虑其在母语者语料中的使用频率。(二)基于语料标注的“比”字句的分类框

11、架我们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拟标注框架,然后对汉语母语者语料和对外汉语教材语料中的“比”字句进行了标注。综合考虑语义特征、使用频率等因素后,将“比”字句归纳为5大类、14小类。T1类:A比B+形+(补语)T1-1类:A比B+形(1)脾气也比以前暴躁。(王三毛 都挺好)T1-2类:A比B+形+数量补语(2)比去年快了3秒。(韩寒 飞驰人生)T1-3类:A比B+形+程度补语(3)毕竟这里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比农村好很多,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张冀 亲爱的)T2类:A比B+动词/动词短语T2-1类:A比B+心理动词参见王茂林 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的考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

12、32-39页;陈珺、周小兵 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第22-33页;周文华 基于口语语料的韩国学生“比”字句习得认知过程考察,汉语学习,2018年第3期,第94-103页;田煜、谢晓明 汉语比较句二语教学刍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年第4期,第9-16页。数量补语包括精确数量补语以及模糊数量补语“一点”“一些”等。程度补语包括“多”“得多”“很多”“远”。刘月华等将“形容词+多”中的“多”以及“差+远了”中的“远”归入程度补语。参见刘月华、潘文娱等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08页。1372024年新疆

13、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甲:这个渴比饿难受。(冯不异、刘英男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T2-2类:A比B+动词+宾语+(补语)(动词可以是心理动词、助动词、“有”)(5)他比我了解我的连队?(兰晓龙 士兵突击)T2-3类: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数量宾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当增减类动词前有其他修饰成分时,动词后面的数量宾语可以省略。(6)比去年增长了20%左右。(李晓琪 新丝路初级速成商务汉语1)T2-4类: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形容词可以是“早”“晚”“多”“少”“好”“难”“容易”等。(7)说相声也比早年好说啦。(CCL语料库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T2-5类:A比B+动词+得+

14、形|A+动词+得+比B+形(8)她应该比我们活得自由。(秦海燕 找到你)T3类:一+量+比+一+量+形(9)往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冯不异、刘英男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T4类:A比B+还/更/都/再+形/动词/动词短语T4-1类:A比B+还+形/动词/动词短语(10)你没发现他比高仓健还帅吗?(张栾、徐伟 老师好)T4-2类:A比B+更+形/动词/动词短语(11)世界上还有比射击更有意思更充实的事情吗?(兰晓龙 士兵突击)T4-3类:A比B+都+形/动词/动词短语(12)洪兴国:实用主义的说,你看兵的眼神比连长都毒。(兰晓龙 士兵突击)T4-4类:A比B+再+形/动词/动词短语(13)比骆驼再

15、大点儿的呢?(冯不异、刘英男中国传统相声大全)T5类:A比B+其他从语料来看,“其他”可以是名词、兼语短语、俗语,但语料数量较少,因此归为一类。(14)难道你比大夫还大夫吗?(陈灼 桥梁)与以往研究相比,我们对“比”字句的结构形式进行了五处修订:第一,采用多级分类形式,将“比”字句分为 5 大类、14 小类。从中可以发现,“比”字句之所以复杂,主要是“T2类:A比B+动词/动词短语”下位句式较多。使用上,学习者既要考虑动词的类型,如增减类动词、心理动词、助动词等,又要关注动词后是否可以接宾语以及接何种类型的宾语,还要注意动词后面是否可以接补语以及接何种类型的补语;第二,将“A比 B+多/少/早

16、/晚+动词+数量补语”修订为“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语料标注发现,动词前的形容词还可以是“好”“难”“容易”等;第三,“A比B+动宾+动+程度补语”“A比B+动词+情态补语”,实际上包括四种形式:“A比B+动词+得+形容词”“A+动词+得+比 B+形容词”“A 比 B+动宾+动+得+形”“A+动宾+动+得+比B+形”。因后两种形式在母语者对话体语料中使用率为零,我们只保留前两种形式,即“A比 B+动词+得+形容词”“A+动词+得+比B+形容词”;第四,将“A比B+更(还、再)+形容词/动词”修订为“A比B+还/更/都/再+形容词/动词/动词短语”。因为在母语者对话体语料中,“还”的

17、使用频率比“更”高19.8个百分点,因此将“还”列在第一位。此外,“A 比 B+都+形容词/动词/动词短语”的形式占了4.8%,因此有必要增加副词“都”;第五,在语料标注中,我们发现除了以上结构形式外,还包括“A比B+名词/兼语短语/俗语”,但语料较少,我们将其归入“A比B+其他”。需要指出的是,T4是在T1、T2、T3、T5基础上增加了副词“还”“更”“都”或“再”。它们在母语者语料中的分布为:T1占85.7%,T2占11.8%,T3占1.8%,T4 占 36.5%,T5 占 0.5%。可见,T1、T4 是“比”字句的典型形式,应作为口语教学的重点。三、三类语料的对比分析将“比”字句在三类语

18、料中的分布进行量化研究与对比分析,可为探讨教材语料与母语者语料的差异、二语者与母语者的差距、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持。(一)汉语母语者语料与对外汉语教材语料的差异性分析教材编排既要反映母语者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又要重视二语者的习得特点。如果某个语法项目在母语者语料中的使用率高,但在教材中的使用率过低,或在母语者语料中使用率低,但在教材中的使用率过高,那么应该引起编写者和教师的重视。“比”字句在汉语母语者语料及对外汉语教材语料中的分布及差异见表1。138第3期谭晓平: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表1 母语者语料与教材语料的对比A比B+形A比B+形+数量补语A比B+形+程度补语A比B+动

19、词A比B+动词+宾语+(补语)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A比B+动词+得+形 等形式一+量+比+一+量+形A比B+名词/兼语/俗语比还比更比都比再母语者语料语料数 使用率/%274584152115208210721211063.013.39.41.14.80.21.14.61.80.524.64.84.82.3教材语料语料数 使用率/%12039371533117121324052.917.216.30.42.21.31.34.83.10.49.314.11.80.0差异值/%10.1-3.9-6.90.72.6-1.1-0.2-0.2-1.30.115.

20、3-9.33.02.3从表1可以看出:(1)母语者语料与教材语料使用率基本相同的结构形式包括:“A比B+动词”“A比B+名词/兼语/俗语”“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A比B+动词+得+形”,差异值在1个百分点以内。然而这三类结构形式在两类语料中的使用率较低,均在1.5%以下;(2)使用率存在一定差异的结构形式包括:“比都”“A 比 B+动词+宾语+(补语)”“比再”“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一+量+比+一+量+形”“A比B+形+数量补语”,差异值在15个百分点之间。母语者语料中,“比都”“A比B+动词+宾语+(补语)”“比再”的使用率略高于汉语教材,而“A比B+增减类动词+

21、(数量宾语)”“一+量+比+一+量+形”“A比B+形+数量补语”的使用率略低于教材;(3)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的结构形式包括:“比还”“A比B+形”“A比B+形+程度补语”“比更”,差异值在516个百分点之间。其中,母语者在口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比还”“A比B+形”,而教材语料更倾向于使用“比更”“A比B+形+程度补语”。(二)二语者与母语者的差距分析一般来说,二语者与母语者表达需求大体相同。如果某语法项目母语者用得多,而二语者用得少,那么对二语言者而言,可能是习得难点,教学上应引起重视。与之相反,如果某语法项目母语者用得少,而二语者用得多,那么可能存在过度使用问题,有必要探究其原因。“比”字句在

22、汉语母语者语料及中介语语料中的分布及差异见表2。需要指出的是426例中介语语料中,19例偏误语料无法标注,原因有二:一是比较结果缺失,无法判断其类别归属;二是“比”字的误用,应该使用介词“跟”、动词“像”的,误用为“比”。我们从表2可以看出:(1)汉语母语者语料与中介语语料中,使用率基本相同的结构形式包括:“A比B+动词”“A比B+名词/兼语/俗语”“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A比B+形+数量补语”“A比 B+形+动词+(数量补语)”“一+量+比+一+量+形”,差异值在1个百分点以内;(2)使用率存在一定差异的结构形式包括:“比都”“比再”,差异值在15个百分点之间。在母语者语料中,

23、这两种结构形式的使用率略高于汉语中介语语料;(3)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的结构形式包括:“比还”“A比B+形”“A比B+形+程度补语”“比更”,差异值在522个百分点之间。其中,母语者在口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比还”“A比B+形”,而二语者更倾向于使用“比更”“A比B+形+程度补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教材语料中,“比更”“A比B+形+程度补语”使用频率也高于母语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输入对学习者的输出有重要影响。1392024年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表2 母语者语料与中介语语料的对比A比B+形A比B+形+数量补语A比B+形+程度补语A比B+动词A比B+动词+宾语+(补语)A比B+增减类

24、动词+(数量宾语)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A比B+动词+得+形 等形式一+量+比+一+量+形A比B+名词/兼语/俗语比还比更比都比再母语者语料语料数 使用率/%274584152115208210721211063.013.39.41.14.80.21.14.61.80.524.64.84.82.3中介语语料语料数 使用率/%2195760325262410111906053.814.014.70.76.10.51.55.92.50.22.722.11.50.0差异值/%9.2-0.7-5.30.4-1.3-0.3-0.4-1.3-0.70.321.9-17.33.32.3(三)教材输入

25、与学习者输出的关系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4教材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且相较于自然状态下的语言输入,对学习者而言,教材语料的可理解性程度更高。一般来说,某语法项目教材输入越多,学习效果越好,产出也越多。如果输入得多,但是输出得少,那么值得引起重视。与之相反,如果教材输入得少,但学习者输出得多,也应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表达需求量大?还是学习者在认知加工上存在问题?“比”字句在对外汉语教材语料及汉语中介语语料中的分布及差异具体见表3。表3 教材语料与中介语语料的对比A比B+形A比B+形+数量补语A比B+形+程度补语A比B+动词A比B+动词+宾语+(补语)A比B+增减类动词+(数

26、量宾语)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A比B+动词+得+形 等形式一+量+比+一+量+形A比B+名词/兼语/俗语比还比更比都比再教材语料语料数 使用率/%12039371533117121324052.917.216.30.42.21.31.34.83.10.49.314.11.80.0中介语语料语料数 使用率/%2195760325262410111906053.814.014.70.76.10.51.55.92.50.22.722.11.50.0差异值/%-0.93.21.6-0.3-3.90.8-0.2-1.10.60.26.6-8.00.30.0从表3可以看出:(1)教材输入与二语者输

27、出基本成正比关系。教材的输入多,学习者的产出也多。教材的输入少,学习者的产出也少。例如,“A比B+形”“A比B+形+数量补语”“A比B+形+程140第3期谭晓平: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比”字句研究度补语”“比更”等结构形式,在教材中的使用率在10%以上,在中介语语料中的使用率也在10%以上。而“A比B+动词”“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A比B+名词/兼语/俗语”“比都”等结构,在教材中的使用率在2%以下,中介语语料中的使用率也在2%以下。此外,“比再”在教材中没有出现,汉语二语者也未使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比更”在教材语料中,使用率为14.1%,而二语

28、者的使用率为22.1%,相差了8个百分点。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表达需求强,使用率高;二是存在隐性偏误。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学习者想表达差异值偏大时,倾向于用“比更”代替“A 比 B+W+得多/多了/很多”,如学习者想表达“现在的生活比几十年前好多了”,却说成了“现在的生活比几十年前更好了”。限于篇幅,“比更”的隐性偏误问题,将另撰文论述;(2)部分形式的输入与输出成反比关系。一类是教材输入多,但学习者产出少。例如,“比还”在教材中的使用率是9.3%,而汉语二语者的使用率仅为2.7%,相差6.6个百分点。这说明该结构形式是学习的难点;二是教材输入少,但学习者产出多。例如,“A比B+动词+

29、宾语+(补语)”,教材中的使用率为2.2%,而二语者的使用率为6.1%。我们通过对语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者倾向于使用“A 比 B+有+宾”的结构形式。四、“比”字句偏误分析在426例“比”字句的中介语语料中,正确使用“比”字句的语料是262例,正确率为61.5%,偏误语料164例,偏误率为38.5%。这164例语料可以分为三类:句式选用偏误、比较对象或内容项偏误,比较结果项偏误。(一)句式选用偏误句式选用偏误指不该用“比”字句而用了“比”字句。这类偏误共17例,占总偏误的10.4%。这类偏误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用“比”字句代替了“A 没有 B+形”。例如:(15)*可是爬山时,我比丈夫不

30、怕累。(美国)(15)可改为“我没有丈夫怕累”。第二,用“比”字句代替了“跟/和一样/不一样”。例如:(16)*比泰国不一样,泰国的菜很辣很浓。(泰国)(16)应改为“跟/和泰国不一样,泰国的菜很辣很浓”。(二)比较对象或内容项偏误比较对象或内容指称上表述错误,或比较对象或内容存在语序偏误,共39例,23.8%。例如:(17)*现在我的口语水平比写汉字的好。(法国)(18)*其实我爸爸比我去过旅行的地方更少。(韩国)(17)属于比较对象指称上的偏误,可改为“现在我的口语水平比汉字书写水平好”。(18)属于比较内容指称和语序上的偏误,比较对象是“爸爸”和“我”,比较内容是“去过的地方”,比较内容

31、一般要放在第一个比较对象的后面。(18)可改为“其实我爸爸去过的地方比我去过的更少”。(三)比较结果项偏误比较结果项的偏误共 108 例,占总偏误的66%。各类偏误数及偏误率见表4。表 4 比较结果的偏误分布结构形式A比B+形A比B+形+数量补语A比B+形+程度补语A比B+动词A比B+动词+宾语+(补语)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A比B+形+动词+(数量补语)A比B+动词+得+形 等形式一+量+比+一+量+形A比B+兼语短语偏误数27933015061431偏误率/%25.08.330.60.013.90.05.613.02.80.9从表4可以看出,结构形式的偏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比

32、B+形+程度补语”“A比B+形”“A比B+动词+宾语+(补语)”“A比B+动词+得+形”“A比 B+形+数量补语”“A 比 B+形+动词+(数量补语)”“一+量+比+一+量+形”“A比B+兼语短语”“A比B+动词”“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偏误率在 10%以上的结构形式包括:“A 比B+形+程度补语”“A 比 B+形”“A 比 B+动词+宾语+(补语)”“A比B+动词+得+形”,其偏误率分别为30.6%、25%、13.9%、13%。偏误率偏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表达需求强,使用率高,所以1412024年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呈现出的偏误多。如,“A比B+形”是“比”字

33、句的基本形式,学习者的使用频率为53.8%,是使用率最高的形式。因此,呈现出来的偏误也最多;二是结构形式复杂,习得难度大,因此偏误率高,例如“A 比 B+形+程度补语”“A 比 B+动词+宾语+(补语)”“A 比 B+动词+得+形”的偏误率分别为30.6%、13.9%、13%。然而,偏误率低的结构形式并不能说明学习者掌握得好。学习者的习得情况需要结合使用率来看。如果使用率低,那么偏误率对于判断习得效果的意义不大。例如,“A比B+动词”“A比B+增减类动词+(数量宾语)”的偏误率分别为 0%、0%,虽然偏误率极低,但其使用率分别为 0.7%、0.5%,因而不能说它们的习得效果好。使用率低可能有三

34、方面的原因:一是表达需求低,不需要使用;二是输入少,所以输出少;三是习得难度大,学习者存在回避使用的问题。三类偏误的分布依次为:比较结果项偏误,占66%;比较对象或内容项偏误,占23.8%;句式选用偏误,占10.4%,可见,比较结果项的偏误是“比”字句的主要偏误。五、结语本文将“比”字句归纳为“5大类、14小类”。研究发现T1、T4是典型形式,T2类的下位句式最多。“比还”“比更”“A比B+形”“A比B+形+程度补语”在教材中的分布与母语者的实际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二语者与母语者在其使用上,也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教材输入与学习者输出基本成正比,但“比还”“A 比 B+动词+宾语+(补语)”“比更

35、”例外。“比”字句的偏误主要是比较结果项的偏误。参考文献:1 陈珺.比较句语法项目的习得难度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46.2 王茂林.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的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3):29.3 周文华.基于口语语料的韩国学生“比”字句习得认知过程考察J.汉语学习,2018(3):100.4 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15.责任编辑:王正良A Study of Bi Sentences Based on a Comparable CorpusTAN Xiao-ping(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

36、se Studie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Abstract:This paper classifies bi sentences into five categories and fourteen sub-categorie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bi sentences in the oral corpus.The results show that:T1 and T4 are typical forms,and T2 has the most sub-positional senten

37、ces;bihai,bigeng,A bi B+adj.and A bi B+adj.+degree complement in textbooks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use of native speakers,and there is also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second languagespeakers and native speakers,to which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textbook input and learner output are bas

38、icallyproportional,except for bihai,A bi B+v.+o.+degree complement and bigeng;the errors of comparisonresults are the main errors,accounting for 66%.Keywords:Bi Sentences,Comparable Corpus,Errors,Contrastive Analysis“把个”句的意外类型及“个”的信息标记调整功能*黄婧(长沙理工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摘要:传统语法研究认为,“把个”句表示发生不如意的事或

39、意外,“个”是无定宾语标记,属于句法标记范畴。文章在对事件表述空间二分和意外类型三分的基础上,验证了“把个”句是典型的言者意外句,事件表述的命题空间与交际空间之间事件信息的不一致是引发言者意外的基础语义条件。其中,“个”是言者意外标记,而非无定宾语标记,属于信息标记范畴。“个”的添加还使句子由包含信息焦点和位置可变的对比焦点的双焦点结构,转化为位置固定的信息焦点、对比焦点与话题焦点共存的双层事件空间多焦点结构。关键词:“把个”句;事件表述空间;言者意外;信息标记;焦点DOI:10.13568/ki.issn1000-2820.2024.03.018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40、00-2820(2024)03-0143-07一、引言“把”字句“把”后带“个”现象(下文简称“把个”句,记为“NP1+把个+NP2+V+C”)历来受到汉语语法学界关注。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是“个”后宾语的指称情况及“个”的功能,一种看法认为现代汉语“把个”句无定宾语占优势,“个”是“一个”的省略,是无定宾语的标记;另一种看法认为“把个”句与一般“把”字句一样,以有定宾语居多,只是说话人为了表达某种语用效果有意将其“打扮”成无定形式(即形式上带“一个”或“个”);二是“把个”句的功能,“把个”句具备表示说话人对所发生的事件感到出乎意外的语用功能。那么,为什么对“把个”后宾语的指称情

41、况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并且,“把个”句的实际使用情况又与以上结论多有抵牾。比如,以上结论存在一个必要条件,即“出乎意外”由“个”所标记的无定宾语引发。学界也几乎达成统一认识,认为“个”是“一个”的省略和无定宾语的形式标记,但汉语中确实存大量宾语有定的“把个”句,并且多数“把个”句中“个NP2”不能直接理解为“一个NP2”,如例(1)中“把个 姜记馍坊 改成了 吴记馍坊”并不等于“把一个 姜记馍坊 改成了 吴记馍坊”,“姜记馍坊”显然也不是无定名词。(1)这么一吓,吴香香横下心来,不谈改嫁的事了,倒把个“姜记馍坊”改成了“吴记馍坊”。(刘*收稿日期:2020-05-30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

42、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新闻突发事件的文本信息构成与信息抽取模型研究”(XSP22YBZ148);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面向中文事件抽取的事件信息构成研究”(21B029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本体演化和事件结构的语义网模型研究”(11&ZD189)。作者简介:黄婧(1990),女,河南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从事现代汉语语法、认知语言学、语言理论与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参见张谊生 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探微,汉语学报,2005年第3期,第4页;张谊生 近代汉语“把个”句研究,语言研究,2005年第3期,第15页;陶红印、张伯江 无定式把字句在近、

43、现代汉语中的地位问题及其理论意义,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第433页。参见吕叔湘 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76页;朱德熙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12页。参见朱德熙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12页;王惠 从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的句式,语言学论丛,1997年第19期,第221页;杉村博文 论现代汉语“把”字句“把”的宾语带量词“个”,世界汉语学,2002年第1期,第24页。参见朱德熙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12页;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第393页;张谊生 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探微,汉语学报,2005年第3期,第5页。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