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多方参与的北京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7689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方参与的北京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方参与的北京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方参与的北京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6 1/2024 新建筑|考察与研究作者单位吴灈杭、张乐敏: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361005)张若曦: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361005)*通讯作者(E-mail:)多方参与的北京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Mechanism Analysis of Multi-participation Renova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urtyard in Beijing摘要传统居住院落是北京老城保护的重点与难点,尽管保护实践不断开展,但风貌环境与居住条件仍普遍落后,亟需探究保护实践

2、的运行机制,理解保护行动与保护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提升保护实践效果。为此,以北京雨儿胡同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项目为例,从多方参与的过程性特点出发,构建“过程分析效果评价原因反思”的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框架。研究发现:主体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项目目标设置、过程设计和机制保障共同影响实践效果。据此提出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策略建议,为精细化设计多方参与保护实践运行机制提供参考。关键词多方参与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过程分析效果评价原因反思ABSTRACT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urtyard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of Bei

3、jing old city conservation.Although urban conservation practices have been widely conducted,the landscape,environ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 are still generally backward.It is urgent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nservation practices and underst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ervati

4、on actions and practical results,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s.Therefore,this study takes the renovation project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urtyard in Yuer Hutong as an example and constructs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urban conservation practice mechanism of process ana

5、lysis,effect evaluation and cause refl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articipation.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 of stakeholder,and target setting,process design and mechanism guarantee of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 impact the effec

6、t of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The study thus proposes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urtyard in Beijing,which provides elaborate design references for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ulti-participation conservation practice.KEY WORDSmulti-participation;tradi

7、tional residential courtyard;mechanism of conservation practice;process analysis;effect evaluation;cause reflectionDOI10.12069/j.na.202401086中图分类号TU241.5;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959(2024)01-0086-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808472);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放基金项目(IAITAHP2023005)本文引用格式吴灈杭,张若曦,张乐敏.多方参与的北京传统居住

8、院落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J.新建筑,2024(1):86-90.WU Q H,ZHANG R X,ZHANG L M.Mechanism analysis of multi-participation renova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urtyard in BeijingJ.New Architecture,2024(1):86-90.吴灈杭张若曦*张乐敏WU QuhangZHANG RuoxiZHANG Lemin胡同合院是北京老城重要的风貌环境基础,而居住则是平房四合院的最主要功能。为解决居住困难,许多居民通过加建、扩建的方式来满足生活需求,加

9、之建筑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传统院落风貌衰败、居住条件恶劣。为了恢复院落传统风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北京在近十年时间内开展了多项以申请式腾退为代表的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工作,居住密度看似下降,但院落风貌与住房条件并未得到真正改善(图1)。差异化的保护方法与行动路径导致了差异化的保护效果。为理解并应对保护实践过程中的结果偏差,亟需探寻保护实践及其效果的逻辑关系,以明确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探寻更具操作性的保护方法与行动路径。随着保护工作的开展,已有部分研究聚焦于保护规划的实施评价与保护实践的绩效评估1-4,总结了已有保护实践的参与主体与合作关系等实施模式5-6,但相对缺乏“行动如何决定结果”的机制

10、阐释,保护实践效果与保护实践路径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待理清。因此,研究拟构建“过程分析效果评价原因反思”的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框架,并以北京雨儿胡同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为例,阐释保护实践行动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提出北京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的提升思路。1研究方法1.1多方参与的保护实践解析框架1.1.1过程分析在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背景下,保护实践往往涉及居民、商户、政府、规划设计单位等主体,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各主体参与保护实践的诉求不同,保护实1北京老城传统居住院落现状考察与研究|新建筑 1/2024 87践是多种诉求冲突协调、逐渐建立共识、共同推进行动的过程7-9。由此,本研究将保

11、护实践行动归纳为主体、领域和过程3个基本要素,再结合北京老城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的特点,从这3个要素维度还原保护实践冲突协调的推进过程(图2):从主体维度分析项目参与主体构成及其组织方式,包括政府、市场、公众、第三方力量等;从领域维度分析项目的各领域实践目标及其诉求人,主要包括遗产保护、居住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从过程维度分析保护实践各行动环节中各参与方发生的冲突、应对方式及结果,主要包括政策制定、价值认识、问题分析、策略整合、行动计划、项目实施等环节。1.1.2效果评价已有研究较多涉及保护实践效果评价,评价内容逐渐由遗产保护为主拓展为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等多元维度。结合保护实践的各领

12、域目标,本研究主要评价遗产保护、居住改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个方面的成效与问题。1.1.3原因反思根据多方参与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基础,从过程分析的主体、领域、过程3个维度归纳出影响保护实践效果的5个主要因素(图3)。主体维度:主体参与意愿影响保护实践能否由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助力;主体参与能力既影响保护实践能否以恰当的目标和方式推进10,也关系多元主体能否通过有效沟通建立共识11-12。领域维度:目标设置影响保护实践的方向,目标的错误或者缺失都将对保护实践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过程维度:过程设计能够引导多元主体共同推进保护实践,部分保护环节的缺失或者各环节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与参与内容的不恰当设计将

13、影响保护实践效果;机制保障能够为保护实践提供政策法规约束与规划技术支持,机制保障的缺失或者可操作性不足将影响保护实践效果13。1.2研究案例选取与数据收集方法2015年,南锣鼓巷四条胡同地区开展了申请式腾退工作。2019年,四条胡同地区在此基础上就腾退建筑利用和留住居民改善做出了新的尝试。项目探索以“共生院”概念为核心的传统居住院落更新路径,即利用部分腾退建筑为居民增配厨卫模块,推动自建房屋拆除,改善住房条件,恢复传统风貌;而剩余腾退建筑则改造为民宿、长租公寓和社区活动空间来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探索新旧共生14-15。其中,雨儿胡同共39个院落,是最先推进修缮整治工作的区域(图4,5)16。保

14、护实践过程中,政府、市场、公众、第三方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经历了冲突化解、共识建立的曲折过程,最终计划整治的22个院落,大多全部或部分落地实施17-20。因而,研究选取该项目作为案例,运用“过程分析效果评价原因反思”的保护实践解析框架,深入分析其运行机制。本研究通过6次实地调研项目进展情况,11次参与项目相关会议,阅读会议、工作记录等58份书面材料,与部分参与项目的政府人员、专家、设计方、居民进行11次座谈及访谈,分析总结项目多元参与主体的诉求与行为特征,力求真实记录项目过程,综合多元主体对于保护实践效果的评价。2过程分析2.1主体维度:项目参与主体及伙伴关系雨儿胡同项目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相关

15、部门;市场区属国有企业京诚集团为实施单位;公众居民;第三方规划设计单位、社区工作人员、专家等。多元主体形成有序的伙伴关系,共同参与保护实践行动(图6)。政府相关部门与实施单位组成指挥部,负责项目统筹与决策建议,并分别领衔群众工作组、规划设计组、工程工作组,指导项目推进。其中,群众工作组由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沟通居民,促成各平台共识;规划设计组由8家不同背景的规划设计团队组成,其中1家把控整体设计进度并统筹公共空间、基础设施提升等跨院落设计内容;工程工作组由施工和监理单位组成,在老工匠指导下负责项目施工。此外,组建专家委员会,把关规2保护实践过程分析方法3保护实践效果的原因反思方法4南锣鼓巷

16、四条胡同区位5雨儿胡同腾退情况6项目伙伴关系分析453主体遗产保护参与意愿过程分析原因反思效果评价参与能力过程设计机制保障目标设置居住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领域过程6区领导统筹决策行动实施主要参与其他部门:城管、园林、文旅等实施单位指导配合指挥部牵头指导专家委员会居民各领域专家,包括古建、城市保护等沟通工程工作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老工匠8 家 不 同 背 景的规划设计单位,包括实践型、研究型等街 道、社 区工作人员规划设计组群众工作组牵头牵头区住建委区规自分局街道办事处2主体维度:参与主体诉求分析领域维度:实践目标各主体带着差异化的诉求参与各行动环节过程维度:行动环节参与主体政策制定人口腾退居住改

17、善保护要求确定保护价值及其载体分析保护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功能定位平面排布风貌整治资金来源周转方式实施主体实施方式价值认识问题分析策略整合行动计划项目实施政府市场公众第三方多元主体合作方式遗存保护风貌整治文化传承居住环境改善、公共空间与配套提升社会反响示范性公平与可推广性低成本高收益高效率伙伴关系遗产保护居住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四条胡同已腾退未腾退自建房N050 100 150 200 mN0204060 80 m88 1/2024 新建筑|考察与研究参与主体阶段环节指挥部政策制定前期准备规划设计落地实施价值认识问题分析策略整合行动计划项目实施风貌保护:根据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

18、风貌保护管控导则制定风貌保护要求风貌保护:规划设计组评估风貌保护问题功能定位:指挥部、规划设计组确定院落功能,若有留住居民,群众工作组与居民协商居民不愿平移到其他院落或不满功能定位不愿平移则调整功能定位,否则暂不处理规划设计组、群众工作组推进共识建立指挥部据居民情况决定,未形成规则群众工作组推进参与主体建立共识风貌整治的施工方法冲突从严保护,老工匠协调居民配租公房与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冲突居民增加门窗的诉求与风貌保护要求冲突修缮出资比例冲突私房冲突暂未解决周转安置方式冲突施工影响居民生活群众工作组促共识风貌保护标准争议从严保护平面布局:规划设计组、群众工作组与居民协商确定平面,拆自建、增厨卫、改

19、善布局风貌整治:规划设计组制定方案,与群众工作组共同和居民协商,专家委员会审议群众工作组与居民协商修缮出资比例和周转安置方式,指挥部提供多方案供居民选择并最终决策规划设计组驻场配合工程工作组施工,居民监督,群众工作组协调居民与工程工作组之间的矛盾居住改善:居民表达居住改善诉求腾退利用:居民、指挥部表达利用诉求规划设计组评估院落、建筑保护价值;居民讲述老故事、提供老照片;专家委员会提供建议,最终确定保护价值及其载体规划设计组居民专家委员会规划设计组群众工作组居民指挥部规划设计组群众工作组居民指挥部专家委员会群众工作组居民指挥部规划设计组工程工作组群众工作组居民规划设计组专家委员会规划设计组居民指

20、挥部居民指挥部居民指挥部居民指挥部规划设计组专家委员会居民指挥部规划设计组工程工作组居民风貌保护标准争议居民居住改善诉求相互冲突,且与风貌保护要求、腾退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益冲突现阶段未对潜在冲突进行识别与处理从严保护规划设计组专家委员会风貌保护标准争议居民额外配租公房与指挥部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冲突现阶段未对潜在冲突进行识别与处理居民指挥部资金筹措:政府修缮公房,私房待定;居民每月30 元/m2租厨卫,135 元/m2额外配租居住改善:拆除自建,增配 6 m2厨卫模块行动内容冲突主体诉求冲突冲突应对划设计的风貌保护、施工做法等内容。2.2领域维度:参与主体诉求及实践目标各主体在行动过程中突出关

21、注的实践目标不同,差异化的诉求导致差异化的行动特点,因此应尽可能让不同领域的诉求人参与到保护实践中,共同推进保护实践目标的综合实现(图7)。(1)遗产保护目标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分局、规划设计组、专家委员会、老工匠希望通过项目恢复传统风貌、提升空间品质、留住传统生活。不同主体对风貌的保护标准、工艺做法、新材料新技术运用的态度不同。(2)居住改善目标居民迫切希望解决住房安全、配齐厨卫设施、改善居住环境。(3)经济效益目标实施单位希望高收益运营空置房屋,居民希望低成本改善居住环境,指挥部、群众工作组、工程工作组希望高效率推进项目实施。(4)社会效益目标政府关注保护实践的合理性与公平性,规划设计单位重视

22、项目的创新性或科研价值,专家们对项目的关键议题有不同见解,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可与推广。2.3过程维度:冲突的产生、处理与结果项目行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规划设计、落地实施3个阶段的6个环节。政策制定:明确风貌保护、自建拆除与厨卫增配、资金筹措与租赁标准等规则;价值认识:判断保护价值及其载体;问题分析:分析风貌保护、居住改善、腾退利用等方面的问题;策略整合:定位院落功能,优化平面布局,确定风貌整治方案;行动计划:商定不同产权院落的修缮出资比例,落实改造期间的周转方式;项目实施:推进项目落地。多元主体带着不同的诉求参与其中,通过互相协作和冲突应对,共同推进保护实践项目(图8)。3效果评价经多方共同

23、推进,2019年底雨儿胡同改造整治项目基本完成。计划整治的22个院落中,18个完成更新,2个部分更新,2个暂未实施。根据现场调研与多方访谈情况,总结4个实践目标的完成情况。(1)遗产保护经修缮整治的院落得以拆除自建、恢复传统风貌,而且尊重居民意愿的腾退改善方式使部分居民得以留住,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生活与社会文脉。但部分院落未能如期整治,且院落更新保护方式在规划设计组和专家委员会之间尚存争议,如能否采用落地玻璃门窗等现代设计手法对建筑风貌进行再塑造,能否采用格栅等非传统空间要素对院落环境进行再设计,保护修缮与改造更新的界限尚不清晰(图9)17,21。(2)居住改善利用腾退院落增加了社区活动空间

24、,提升了胡同环境品质(图10);同时,改善了留住居民住房条件,但未能参与项目的居民仍面临居住困难,院落间、户间居住条件差异加大(图11)。(3)经济效益政府投入大量腾退房屋和修缮资金,但项目推进过程中冲突、反复情况较多(表1)。此外,项目希望植入民宿、青年公寓等新功能,但囿于空置建筑较少且分布零散,加之部分未拆除自建影响了院落利用价值,因此运营管理情况有待改善(图12)。(4)社会效益项目对新旧功能与人群的共生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但部分居民对共生功能的接受度较低。此外,参与主体对传统院落风貌保护、腾退改善、资金使用等内容进行了多元探索,但规范化的规则、机制仍在讨论中。4原因反思与策略建议通过梳

25、理上述项目完成情况中涉及的保护实践行动阶段与内容的类型,研究将保护实践的成效与问题归纳为风貌整治、共生发展、项目推进、经验推广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实践效果与主体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项目目标设置、过程设计和机制保障5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总结经验与不足,最终提出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的策略建议。4.1成效与问题的原因分析4.1.1风貌整治方面风貌整治涉及保护要求制定、保护价值挖掘及载体辨识、风貌问题评估、整治方案制定与实施等行动过程。经整治的院落基本拆除自建,恢复传统风貌,但多元主体就风貌保护与更新标准存在争议。其中,传统风貌得到较好恢复的成效源于:7项目参与主体主要诉求及实践目标8项目

26、各环节推进情况87910 9部分尝试进行创造性改造更新的院落10雨儿胡同30号院社区活动中心元宵节活动保护实践目标主体主要诉求保护历史遗存恢复传统风貌文化传承发展公平合理、高效率高收益推进项目促成各方共识,高效推进项目实施推进遗产保护,关注项目社会反响高效推进项目实施,做好风貌恢复推进遗产保护,关注项目社会反响低成本改善居住环境改善住房条件提升社区服务与公共空间质量资金投入合理项目推进高效空置房屋激活新旧和谐共生行动过程公平项目经验可推广遗产保护指挥部群众工作组规划设计组工程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居民居住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考察与研究|新建筑 1/2024 89参与主体普遍认同风貌保护的重要性,就不

27、突破原有建筑高度、恢复坡屋顶等保护要求取得共识;设定了风貌保护目标与基本要求;过程设计引导多方参与风貌保护,邀请居民参与价值挖掘,专家、设计组共同探讨保护方案。风貌保护标准的争议源于:参与主体对风貌保护的认识不同,部分主体呼吁严格遵照传统做法,部分主体认为可以植入现代化设计手法;机制保障方面,分类保护标准有待细化,尽管已制定风貌保护导则,但在实践过程中难以落实导则要求,且缺少保护更新方式的评估方法。4.1.2共生发展方面共生发展涉及居住改善与新功能植入政策制定、居民居住改善意愿分析、院落功能定位与空间改造设计、修缮资金与周转安置支持、项目施工与运营管理等行动内容。该项目是北京老城传统院落新功能

28、植入与新旧人群共生的有益尝试,切实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但腾退建筑分布散、面积小、占用多,活化利用较为困难。其中,居住改善与新旧共生的成效源于:相较于仅考虑腾退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申请式腾退项目,本项目综合申请式腾退、留住改善与腾退利用探索的目标设置更加有效;过程设计鼓励多方参与居住改善,充分尊重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增加公共空间等诉求,因此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满意度较高;制定了厨卫配租、资金支持、周转安置等配套政策。腾退利用的困难源于:各主体对于院落功能定位的诉求不清,难以平衡功能植入与居住改善目标;过程设计不恰当,腾退建筑功能定位主要由指挥部与规划设计组制定,居民参与不足,出现对新功能的排斥心理

29、;机制保障不完善,腾退政策仅考虑居民意愿,未对腾退空间进行统筹,直接导致了腾退建筑分布散、面积小的利用困难;且在居住改善政策中,居民增配厨卫模块与额外配租的条件尚不明确,较多居民选择租用腾退公房,进一步压缩可利用的腾退建筑面积。4.1.3项目推进方面项目推进涉及所有行动阶段,大部分院落顺利改造更新,但项目推进过程中冲突、反复情况较多,部分院落未能如期整治,风貌环境与居住条件仍然严峻。其中,项目顺利实施的成效源于:过程设计搭建了有效的多方参与协作平台,规划设计组和群众工作组作为第三方,通过多方案比选、协商沟通等方式为推进多方共识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制保障方面制定了居住改善、风貌保护等配套政策,是项

30、目推进的重要基础。推进过程曲折且部分未实施的问题源于:各主体参与意愿和能力不同,例如,同院落居民参与改造的意愿不同、诉求不清晰,在探讨平面排布方案的过程中容易反复,部分冲突未能化解,导致项目停滞;保护更新政策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目前对参与主体的约束、引导不足,平面设计与风貌整治的讨论过程中仍需各主体主观决策,导致行动过程反复甚至停滞。4.1.4经验推广方面经验推广涉及所有行动阶段,其中,社会文脉延续与腾退利用的有益探索源于项目实践目标的有效设置、多方参与过程的有效设计。然而,项目资金投入大,尚未形成可推广的行动模式和政策机制。作为开拓性、探索性的项目,其配套政策的精细化有待提升,一事一议、牺

31、牲经济效益的冲突化解方式有待调整,例如为推进项目实施,通常借助额外配租公房的方式促成居民参与。4.1.5总结根据上述分析,进一步总结雨儿胡同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问题。就主体维度而言,主体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影响实践效果。多方参与已成为保护实践工作的基本原则,但各主体投入时间、资金参与保护的意愿不同。例如,私房居民出资参与改造的意愿普遍较低,导致私房改造项目大多停滞。主体专业知识水平与冲突化解能力不同,影响沟通协商效果。例如,规划设计单位及专家委员会成员对风貌保护要求的认识不同,引起了风貌保护方案的争议与反复;居民参与改造的诉求不清晰,使得项目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反复与冲突。就领域维度而言,目标设

32、置将直接影响项目推进方向。雨儿胡同传统居住院落的保护实践综合考虑了风貌保护、留住改善、共生发展等目标,相较于以往的申请式腾退项目,不仅降低了人口密度,更切实推动了部分院落的风貌恢复,改善了留住居民的居住条件。就过程维度而言,过程设计和机制保障影响实践效果。好的过程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保护实践。例如,搭建多方协作平台,共同推进了价值认识、问题分析、策略整合等行动环节,但部分环节如功能定位,因居民参与不足,影响了新旧功能的共生共荣。机制保障能够约束、规范多元主体行为。例如,在居住改善和资金筹措政策的实施前提下,仍会因院落保护与更新标准、留住居表1项目资金投入与营收情况行动内容指挥部资金投入

33、与营收情况人口腾退资金投入政府出资,以家庭为单位腾退,据关于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地区保护复兴计划情况,腾退补偿标准大致为134 980元/m2居住改善资金营收居民若不在自有房屋中内置厨卫,可租用6 m2厨卫模块,每月30元/m2;若居住条件困难可额外配租公房,每月135元/m2,接近市场租赁价院落修缮资金投入公房修缮、周转费用由政府承担,私房修缮费用暂未明确责任主体。传统建筑修缮5 000元/m26 000元/m2,院落整治600元/m2700元/m2,另需厨卫设备改造费用,占地面积600 m2左右的两进标准院落修缮费用约250万元后期维运投入+营收实施单位从房管所租赁获得腾退建筑使用权,

34、但部分院落仅腾退12户,而部分院落仅剩下12户未腾退,导致腾退建筑分布零散、利用困难资料来源:作者绘制11a1211b11已改造与未改造院落室内情况a已改造院落室内b未改造院落室内12某院落修缮后仍有自建房遗留90 1/2024 新建筑|考察与研究民额外配租公房等政策标准的缺失或精细化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导致项目过程中仍需大量主观判断,影响实践效果。4.2传统居住院落保护策略建议综上,研究从主体、领域、过程3个维度提出传统院落保护的策略建议。其一,提升主体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应通过兴趣培养、信心树立提升公众参与意愿,依托居住改善等公众关心的议题,进行遗产保护宣传,引导公众投入一定的时

35、间与资金参与保护实践;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多元主体参与能力,充分发挥第三方促进多元主体共识建立的积极作用。其二,多维度设置保护与发展的目标。目标设置应综合考虑文化、经济、社会等要素,就北京老城传统居住院落而言,在风貌保护、留住改善的同时,应重视资金投入、新功能植入与产出、项目可推广可持续等经济和社会目标。其三,合理设计实践过程与机制支持。有效的项目组织能够引导、规范、约束主体行为,应对主体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的差异。过程设计应包括政策制定、价值认识、问题分析、策略整合、行动计划、项目实施等环节,并合理设计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及参与方式。为此,应评估公众对保护实践各领域、各环节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

36、进而根据行动阶段和行动内容的公共利益相关性及专业技能依赖性,设计公众作为主导者、参与者、接受者等不同角色加入行动。例如,共生功能植入的公共利益相关性和专业技能依赖性均较高,且公众参与意愿高但参与能力不足,因此可由第三方引导公众参与,在了解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并通过工作坊、问卷调查等方式促成政府、市场、公众的行动共识,促进新旧人群的共融共生。机制保障应涉及各领域、各环节,制定精细化的风貌保护、居住改善、资金支持规则,以应对传统居住院落的复杂情况,有效约束厨卫配租、风貌保护、各主体出资责任等内容。例如,风貌保护导则应明确建筑、院落的保护和保留价值评估方法,与保护修缮、保留整治、改造更新等方式

37、关联,使得规划设计人员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评估、确定设计方向;居住改善政策应考虑居民经济条件与院落空间条件的差异,明确额外配租公房、植入厨卫模块的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公房损失,提升项目的社会公平性。5结语本研究关注北京传统居住院落的保护更新效果问题,聚焦保护实践行动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多方参与的过程性特点出发,构建了“过程分析效果评价原因反思”的保护实践运行机制解析框架;并基于深入详实的实践参与和观察,以北京雨儿胡同传统居住院落改造项目为例,探讨保护实践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了解析框架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传统居住院落保护的策略建议。研究表明:雨儿胡同传统居住院落改造项目由政府、市场、

38、公众、第三方等多元主体组成多层次合作平台,以遗产保护、居住改善、经济高效、新旧共生为目标,通过多方协作与冲突协调,推进了保护实践;部分院落恢复了传统风貌并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进行了新功能植入与新旧人群共生的有益尝试,但仍存在风貌保护、厨卫增配、公房配租等标准争议,且腾退建筑分布零散、利用困难,加之项目资金投入大,可持续的改造更新模式及路径仍待探索;项目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主体维度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领域维度的保护实践目标设置,过程维度的过程设计与机制保障。多方参与是当前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的基本原则,大量实践已经开展但效果各异。本研究提出保护实践运行机制的解析框架,在理论层面,弥补了已有研

39、究更多关注保护实践效果与行动模式总结,缺乏对行动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阐释的不足,揭示了保护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及时反思已有实践,拆解保护实践过程、分析行动过程中的问题,更有效地指导传统居住院落保护实践的方法框架与行动路径调整。在后续研究中,基于上述解析框架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分析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更客观、系统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将提升保护实践反思结果的科学性;且本研究提出的保护策略建议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技术攻关,以切实助益北京老城传统居住院落的可持续保护与更新。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张悦教授,以及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修缮整治项目组、雨儿胡

40、同居民对本研究的思路建议与调研支持。图 片 来 源:图 5 改 绘 自 文 献 1 6 ;图 9 引自文献1721;图10引自http:/ 吕斌,王春.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城市设计绩效的社会评估:北京南锣鼓巷地区开放式城市设计实践J.城市规划,2013,37(3):31-38.2 董文丽,李王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8,36(1):1-5.3 吕珍,周云,史建华.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BSC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2(6):61-66.4 李琦,刘大平.建筑遗产保护循证实践闭环中的后效评价J.新建筑,2021(1):132-135.5 肖竞,曹

41、珂.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评述、技术方法与关键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7(3):110-118.6 凌大鹏.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路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7.7 顿明明,赵民.城乡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主体”辨识及政策启示:“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探讨J.城市规划,2016,40(6):74-81.8 胡姗辰.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中公众作用及其参与机制分析J.北京规划建设,2020(2):123-127.9 芮光晔,李睿,邢懿.基于记忆场所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共同缔造行动策略研究:以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为例J.新建筑,2023,40(1):88-93.10 杨晓春,毛其智,高文秀,等.第三方专

42、业力量助力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思考:以湖贝更新为例J.城市规划,2019,43(6):78-84.11 孙施文,殷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S1):233-239.12 莫文竞,夏南凯.基于参与主体成熟度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方式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2(4):79-85.13 莫文竞.西方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方式的分类研究:基于理论的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76-82.14 吴灈杭,边兰春.冲突化解:北京老城传统居住院落更新方法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

43、9城市文化遗传保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46-59.15 吴晨.老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与复兴视角下的共生院理念探讨:北京东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修缮整治规划与设计J.北京规划建设,2021(6):179-186.16 甘欣悦.城市非正规住房的形成与治理研究:以北京和深圳为例D.北京:清华大学,2020.17 王辉.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设计直觉:一种朴素的胡同更新实践观J.建筑学报,2020(10):34-42.18 张悦,余旺仔,刘晓征,等.从100到0.1,从0.1到0.05:北京老城城市微更新设计探索J.城市设计,2019(3):30-39.19 陈莹,金国红,李昂.雨儿胡同四合院改造提升:基于南锣鼓巷地区四合院更新的设计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21(5):76-80.20 李勤,田伟东.基于城市理疗理念的历史街区再生利用探索:以雨儿胡同七号院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8):39-44.21 陈莹,金国红,李昂.四合院的宁静之美:以南锣鼓巷雨儿胡同4号及14号院更新设计为例J.城市住宅,2021,28(9):41-46.收稿日期2023-10-31编辑:黄彬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