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第 25 期贺靖平(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99)纵观 三国演义,其塑造的许许多多令人喟叹不已的英雄人物,穿越璀璨的历史长河依旧闪烁在时空的彼岸。其中,曹操的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名扬四海。无论是影视剧的塑造,还是 三国演义 小说的创作倾向无不昭示着对其的误解与偏见。众所周知,人们对曹操的刻板印象无外乎是“乱世之奸雄”谋逆、残忍、凶狠等特性。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来如此,便对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艺是观念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构成性存在,以一定手法塑造形象体系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的社会意识形式。根源于社会物质存在的观念上层建筑,其本质取决于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创造
2、性活动。因此,曹操会出现不被世人理解的行为其实合乎时人的生存之道。从这一观点出发去分析曹操的行为,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一、“生存”或“背叛”?于审时度势下的坚忍选择三国演义 是一部演义小说,和真正的历史传记是存在差别的。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社会思想和政治倾向性的深切影响。秉承自朱熹 通鉴纲目 的“拥刘反曹”思想,以及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三国演义 自创作之初便对其中的人物带有一定的褒贬立场,作者也会对其进行特色性塑造。超越历史的窠臼,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立场上关照曹操的言信行果,可以发现一个独立于别家之言的曹操。与 三国演义 的其他人物相比,“曹操
3、”形象写得最为真实丰满、生动鲜活,彰显“人”的生命力与终极价值。一部 三国演义,写的是曹操孤独且强大的人生旅程。简言之,便是他为了追求人生理想而不得不经历的、充满残忍选择的坚忍历程。有人认为,由于曹操兼具多种性格张力之影响而成为一个复杂的人,但是其性格中看似矛盾的思想,并非出自他本意,并且其行为的显现始终指向同一目标实现南北方的历史性统一。很多时候曹操更像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执行者,为了自身的理想,顶着巨大压力,也要踏上自我实现的孤独之旅。从这点来看,曹操一系列行为的出发点是“人”,即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诉求,结合当时的乱世背景下对于“生存”的本能性迫切,熔铸一首关于人类如何实现自我追求的无悔赞歌。
4、阅读 三国演义 中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情节,仅摘要本文以 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还原特定历史条件下思想行为的发生现场,进而提出不同于过往“乱世奸雄”刻板印象之新的见解。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问题探讨中谋求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判断,在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辨析过程中实现对曹操形象的接受和再理解。关键词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生存困境;历史选择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959(2023)25-0006-03作者简介:贺靖平(200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个人主义”理想与时代之生存困境
5、的矛盾三国演义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06凭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给人们留下关于曹操的残忍自私、不辨忠奸、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这种看法固然有立足之处,但更多人没有看到曹操之所以这样选择的原因所在。结合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中讲到陈宫为暗算曹操,与吕布设计假令田氏为曹操传递假消息,引曹操上钩后将其诛杀。关于田氏的记载,三国演义 其实并不多。曹操既然能够选择相信密书,足以证明他是信任田氏的。但是这份信任在入城之后的空无一人、旋即火光漫天中瞬间荡然无存。实际上,这是曹操对身边人过于信任的一次警醒与教训。从这件事看出,身处乱世之中,曹操很难完全去信任自己所亲近的人,也不会
6、有太多时间留给他去仔细选择与衡量。在杀害吕伯奢一家之前,想必曹操心中也是有所动摇的。只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他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谋求自保的一种无奈之举,是一种审时度势并承受内心的压力与谴责的坚忍历程。曹操既已心向南北统一,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复杂混乱的经济基础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投射反映,因而带有浓厚悲剧色彩。二、求贤若渴、推心置腹,能否成为矛盾化解的关键阅读 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曹操求贤若渴的急切。这种诉求在曹操诗中多有体现,并可以视作一条线索贯穿创作始终。如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世人多认为这一章节是曹操遭受重创失败的开始,他没有及时听从反对意见,过于骄傲自满、自以为
7、是。实际上,这一章节是窥探曹操思想的重要窗口。这一章中曹操的理想展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正是曹操最终失败的深刻根源。这种“个人主义”思想观点,指的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状态”。其主要观点认为“个人是社会的终极目的”,强调自治自律的人格、自组织行为、对抽象的公共权威的服从。这与曹操的行为导向非常贴近。从这一视角出发去研究曹操的思想行为,能对其做出更加细致的判断。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军阀割据,儒学在社会上出现信仰危机,佛道思想盛行,各种学说在社会中处于交融激荡的境遇。中国古代存在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即虽然儒
8、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道家却与之有并行之势。在遭受内外交困境遇下,文人普遍选用道家思想来安慰自己这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文化现象。因此,曹操极有可能受到这种文学思潮传统的影响。结合具体文本来说,曹操在第四十八回中所言,其广泛地招纳贤才为的是“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实现个人理想。“吾当作歌,汝等和之”,体现出他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做“乱世之蝼蚁”,愿顺天下大势流淌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流。即使为人所诟病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实际上鲜明地表达出自我的精神诉求从这一点来看,曹操的所有行为无不以目标为导向,用毕生心血为自身理想铺路。因此,相较于 三国演义 中其他人物形象
9、,曹操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性,而不是单纯在展示所谓“仁义”的刻板印象。曹操对诸位贤才以礼相待,信任有加。比如,曹操对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美食相分,恩若兄弟”;再比如,曹操对待关羽也是仁义相加,使得以义薄云天而闻名的关羽选择在华容道中义释曹操。当然,曹操对待贤才之“义”并非全面,而是有针对性地选取其中关键人物来加以对待。通过小说中的对比可以看出,曹操对待真正德才兼备且能够闯出一番大事业的人才,礼贤下士,以诚待人。如在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中,曹操对待当时还籍籍无名的刘备可谓是仁义备至。一个重要细节是曹操点破刘备雄心壮志时,刘备失色落箸并随后将其解释为“闻惊雷之响”,曹操因
10、此一笑了之。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曹操既已明悉刘备有“收复天下之心”,并在道破这层关系时有所反应,刘备之心曹操又如何不知!只是曹操顾念人才之不可得,意欲将其拉拢,辅助成就霸业。但最终结果是刘备并未投奔于曹操,而是选择自立门户。从某种程度上说,曹操早期有恩于刘备。后来随着曹操与刘备的口碑逐渐走向两级分化,实际上存在着历史动因。曹操的一番雄图伟志,皆出于对自我信仰和个人理想实现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个人理想,他不惜与天下人背离,因此被视作自私、狭隘和凶狠,不被众人所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的格局与谋略终究是存在缺陷之处,很难调动周围群众的积极性,也很难得到各路英雄的真正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众多贤才的
11、投靠只是当时历史时空下的使然,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曹操心中的理想。加之曹操的手段狠辣,因此部分贤才走向曹操的对立面。可见,曹操由于受历史境遇对人的选择的决定作用,无论是为人所误解还是未实现自身理想,似乎都有种新评论072023 年第 25 期冥冥之中的必然。三、是“奸雄”还是“多边形战士”?对比中显现卓越正如许劭对曹操的那句家喻户晓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世在认识曹操时更多将这句话当作偏正结构来对待,往往忽略了前半部分所蕴含的深切含义。如果论才能,其实很难有人能够超越曹操。他拥有非比寻常的战略性眼光,对于天下大势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清晰且正确的论断。如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
12、斩车胄”中,曹操面对着刘备能够清楚说出当时每位枭雄的特点及不足,一语中的,切入要害,展现了作为一个谋略家之理性。再如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中,荀彧劝曹操对刘备“早图之”,“操不答”,继而问郭嘉对此事的看法,郭嘉认为不可,“操大喜曰:君言正合吾心”。尽管书中运用较多笔墨来展现曹操对谋臣的依赖和赞许,其实文中多处体现的是他自己的判断。曹操真正需要的,不过是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作为自身判断的一种印证与参照。与其他人相比,袁绍虽然在宴会上公开反对董卓,最后也不过“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刘备虽以仁义见长,却过犹不及,“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孙权遇事犹疑
13、不决,见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战略眼光。这些英雄人物虽各有千秋,终不及曹操那样令人生动、真实、可感。如“铜雀春深锁二乔”之景愿,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曹操命人置酒作乐于江渚之上,告诉众人自己在夺取江南之后,只想娶二乔于新构铜雀台之中,以此来安度晚年。后世有人认为这是曹操得意忘形、荒淫无度,未能及时看清楚形式,致使失败的重要转折点。后文中他趁醉杀掉提出反对意见的刘馥正是果敢阴鸷的有力佐证。实际上,如若设身处地去想象当时的场景,这很有可能是曹操的真实想法。长期以来,曹操被塑造成一个贪得无厌、专弄权术的形象。然而从他的人生理想来看,他或许一开始未必想要当皇帝。如果
14、不是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情势所迫,他很有可能成为光复汉室的一名鼎力谋臣。从始至终他想要的,不过是实现自身政治理想,而替汉室统一天下不过是在历史条件达不到的预期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段。曹操之所以成为一代奸雄,很大原因取决于其所处的乱世。褪去其所谓的“英雄枷锁”“形象包袱”,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所有的行为都始终向着一个目的,即一个安稳的晚年。从这一点来看,曹操展示出所谓伟大英雄人物,同时也是平凡的人,也具有最基本的“人”的诉求。然而,英雄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主要在人之所不能处见分晓。如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中,面对吕布火光里挺戟而来,曹操万般慌乱之中仍能
15、使出应对之策,显示其心思缜密、有勇有谋,非常人之所能。又如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在大破袁绍之后,曹操发现“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私通的书信。荀攸提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而曹操则认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他一语带过,并尽将书焚烧,不再过问。此胸怀,确实非一般政治家所有。对于曹操来说,他的人生绝非只有杀戮,更有文学家的笔墨柔情。在思想上,他打破汉末以来的奢靡颓废之风,使建安风骨的大气磅礴与浩然之气成为社会主流。继承 诗经 以来的四言诗传统,曹操又将这一文学体裁向着更加文人化和艺术化方向推进,开创了建安文学新局面,为“建安七子”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文化环境。与汉
16、大赋代表的“绮靡”艺术风格不同,曹操作品中带有明显的生命意识和英雄情怀。正是这份与众不同的豪迈之气,使其历经沧桑而不衰,闪烁着超越时代的熠熠光辉。四、结语纵观整部 三国演义,透过历史的漫漫尘埃,从字里行间寻找最为本真的曹操形象,能够不为思维定势所扰,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仔细阅读中发掘曹操“个人主义”理想和时代之生存困境的矛盾,进而从“人”的视角出发,追溯其思想性格产生发展的历史成因,能够摆脱英雄史观的局限性,为更好地了解“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提供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褚凯.试析 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人物形象J.青年文学家,2022(23).3陈丽.浅谈 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7(06).4赵淑云.曹操的多面与矛盾管窥 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人物形象J.青年文学家,2020(21).(责任编辑姜巧玲)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