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冯至《十四行集》的文化特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4809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至《十四行集》的文化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冯至《十四行集》的文化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冯至《十四行集》的文化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15 期邹检清(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冯至(1905-1993),河北涿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和教育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学贯中西,著述广博,河北教育出版社曾出版了一套 冯至全集 十二卷本。冯至的诗歌创作与其生命阶段密切相关。从 1927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昨日之歌 到 1941 年出版诗集 十四行集,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出版 西郊集,晚年出版 立斜阳集,冯至的诗歌创作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十四行集 是冯至诗歌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这部诗集以哲理和深思为重,具有鲜明的异域色彩,也与冯至的生命阶段有着重要勾连。关于 十四行集 的诞生

2、,冯至曾袒露,“凡是与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我都给它们一份纪念的诗篇”。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无疑跟冯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留德期间接受的存在主义哲学有关。在跨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冯至的 十四行集 实现了异域与本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其获取的西方文化资源和受传统文化与诗学影响的集体意识令他的诗格外难解。从文化特征的角度上深入理解这部独特的诗集,或许更能体味出冯至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与时代疏离又靠近中,那些对于不同文化的取舍态度和潜在受传统强大影响的主体意识。一、知性的风格十四行集 出版后不久,中国现代诗人李广田就赞其为“沉思的诗”。“沉思”这一评价固然证明了诗人解诗的敏锐,但毕竟不如“知性”一词

3、概括完整与定性化。要理解 十四行集 确实有难度,这个难度其实也就是宾恩海在 中国现代诗歌的文化特征探析 所指出的,“冯至的十四行诗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存在着一定的文化沟。追根究底,冯至的 十四行集 是受着异域的营养孕育的,其中的身影包含着里尔克、尼采、基尔凯郭尔、雅斯贝斯等哲人的影响。在一番东西方文化交融、打通的过程中,十四行集 也显示出了浓烈的知性风格,在诗里行间闪烁着经验、思想与哲理融合起来的智慧,以理性思维包蕴感情的特点超越了古典诗歌中以抒情言志为主导的感性思维。十四行集 具有知性风格。但“知性”这个概念却来源于西方,一般人们会把高明翻译阿部知二的 英美新兴诗派一文作为

4、知性概念进入中国的最早时摘要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从 1927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昨日之歌 到1941 年出版诗集 十四行集,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出版 西郊集,晚年出版 立斜阳集,冯至的诗歌创作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十四行集 是冯至诗歌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这部诗集以哲理和深思为重,具有鲜明的异域色彩,也与冯至的生命阶段有着重要勾连。从西方文化传统和诗学的角度上看,这部诗集具有浓厚的知性色彩,挖掘它的文化特征和深层的民族传统,是解开 十四行集 谜题的钥匙。关键词 十四行集;知性;存在之思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959(2023)15-0004-04冯至

5、十四行集 的文化特征作者简介:邹检清(1994-),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文学。04新评论间。在文章中,阿部知二介绍了艾略特、约翰逊等人的新批评理论,类似“艺术意义上的新的诗派”“主知的方法论”“他们以为睿智正是诗人最应当信任的东西”“特征就在其理论的、主知的、分析的态度”这样的措辞比比皆是。之后,这种理论在著名文学家柯可那里得到中国式的回应。在 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一文中,他提出“新智慧诗”,其特征大概有四点:“以智为主脑,以不使人动情而使人深思为主;情智合一;诗是难懂的诗,难懂是因为类似参禅人的悟道;要有新的内容”。可以发现,柯可的“新智慧诗”与阿部知二笔下的

6、“睿智、主知”有不谋而合之处。柯可的“新智慧诗”沟通了英美诗派现代主义中知性传统的一面,其“智”与“知”不敢断然等同,但必有重合呼应之部分。冯至在德国留学时便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存在主义思想,拥有博大的胸怀,在作诗上信奉里尔克的“诗是经验”。十四行集 的第二十七首卒章显志,以水和风旗作比,寓思想、体验于具体形象当中,希望“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些把不住的事体早已在冯至本人细说与十四行诗的因缘中得到解释。正是深刻认识到西方这种诗体“便于作者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才有了和一般读者的隔阂。毕竟,中国古典诗歌文化里向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抒情诗,其诗人的思维方

7、式强调“意”与“象”的应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思与境偕,侧重感性体验。就新诗来说,也许从创生之初就不以表情达志为目的,而是在受到西方诗歌流派的影响下渐渐接受了西方主知的理性思维模式,“文学创作由尚虚的整体性直觉思维向重实的分析性逻辑思维转变”,推动中国诗歌渐渐由“情”转为“理”,打破了以往选取物象来暗示某意而进入到欲先表达主体某意而创造一个物象的思考方式。如此来看,冯至 十四行集 里的文化密码便是十分明显的了,在吸收西方理性思维观照下融入了自己的感悟、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在沉思富有哲理的表达中彰显着知性的诗风追求,打破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战斗诗”堕于口号、趋于浅白的倾向,形成了理性平静、深刻幽

8、远、富于智慧因子的需要一定的人生体验支撑和经过认真思考才能领悟的审美知趣。在诗集第一首 我们准备着 中,诗人对生命表达了一种期待又隐隐含有征服态度的观点。开头是“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准备”一词带有箭在弦上的紧绷意味,像是无时无刻不对人生命运持有一种慎重态度,期望奇迹出现。然而,奇迹是什么?诗人紧接着用“彗星”和“狂风”两个意象深刻形象暗示着生命道路上那些可能历经光辉也可能历经黑暗的岁月,在观察小昆虫“经过了一次交媾”和“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的过程里,明白在死亡中才获得新生的哲思。这份超越精神与生命意识至今对于不少大众来说可能都是一种理解障碍。诗集第

9、二首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则从自然万物的轮回中证悟生命羽化成蝶、经历新生与蜕变的宁静的大欢喜。在 十四行集 中,这两首诗几乎包含了冯至的生命意识与个体应对“生有涯”应该有的态度,是诗人五年留德回国后遭遇抗战的体验升华。这些升华综合了诗人的感性与理性,富于哲思而不失趣味,重视感性却不伤感。可以说,诗的艺术与哲学在冯至的诗中得到和谐的融合,这也造就了其诗歌知性的风格。二、存在之思与文化守成十四行集 中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特征这是已被公认的,诗中有多篇探讨人生价值与意义、思索个体生存、考量生与死的描写。但是冯至先前接受的传统文化与古典诗歌资源同样发挥着作用,在诗里既有对歌德、梵高的歌颂纪念,也有对杜

10、甫、鲁迅、蔡元培的崇敬。在创作 十四行集 的前后,冯至还深入研究杜诗以及草拟撰写杜甫的传记。也许这种文化守成冯至本人都未意识到,而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一面再一次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冯至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诗中,至少有两大题材值得注意。(一)自然风物在冯至眼中,自然风物都是生命的象征,促使他完成“存在之思”。早在 北游 这首诗中,冯至就尖锐地感到畸形变态的现代都市和人生状态,使他在精神和诗歌创作上都陷入了一种危机,这份危机用固有的传统价值理念已经无法得到解决。简单来说,北游 中的“我”的这种苦闷是现代人特有的存在焦虑。在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这首诗中,其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诗人陷入一种孤单寂

11、寞的心境,而微弱的灯光则证实着人的“暂住”。这种“暂住”的处境反映了全人类共有的孤独寂寞的生存危机以及生命存在的虚无、恐惧。有些自然风物给予诗人一种052023 年第 15 期心绪的撩乱和心境的困扰,但有些自然万物也让诗人感到平凡中的高贵与真实。鼠曲草 中,从“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结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到末尾“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诗人从一朵躲避喧嚣、甘愿无名的小草中获得灵感,静默的鼠曲草于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不带着一点矜持,却别有一份坚强和韧性。在鼠曲草里发现人生的意义,在自

12、然里看见秘密,“使他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无独有偶,在散文集 山水 中,冯至也披露“人之可贵在于担当自己的痛苦”。选择与承担是诗人抗拒人生虚无的武器,冯至成为了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笔下的“独立生存者”,在决断的选择中承担人生世上的一切。这些选择与担当意识在诗人的其他诗篇中的都有过体现,如加利树、郊外、原野的小路以及山川。(二)文化先驱与艺术大师冯至诗歌中另外一个重要题材是对古今中外出现过的一些历史人物进行雕像,有蔡元培、鲁迅、杜甫、歌德与梵高。显然,冯至即便受到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化的浸礼,但在面对民族传统时依然持有理性态度,或者说一种文化守成主义。西

13、方存在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使命感,“把孤独的个人看作是自己的出发点”。十四行集 中确实也体现了个体作为独立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深受以儒家思想为主、重视群体强调集体主义的千年古国里,冯至的潜意识里未必对西方以个体为主导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予以肯定。在 杜甫 这首诗中,冯至极力称颂杜甫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面临着严重民族危机与存亡危机的中国,需要的正是像杜甫这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集体精神,用个体的牺牲、奉献与赴死的精神去为一个群体一个种族赢得延续文明与生存的机会。这在西方看来是难以理解和难以实践的。但恰恰是这种视死如归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牺牲个体保全整体的

14、文化意识,让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度过生死存亡的危机。杜甫 这首诗的意义远超过诗中传达出的奉献精神与圣人胸怀,在东西方文化的交锋上坚定地站在了自己的优秀民族传统上,在“心理情感上是延续了中国儒家文化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的持存与守成的文化心理,它与存在主义破坏偶像、强调绝对的自我本体是截然不同的”。冯至的 十四行集 显然是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点的产物,既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博大胸怀与气度,也有着固守传统儒家以集体主义为本位而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个人本位主义的积极扬弃。他一方面强调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意义实现,另一方面又主张个体汇入群体需要以群体为依托的大局意识。由此可见,对传统的继承与对西方现代存在主

15、义的接受在冯至心里达到一种最优化的平衡,诗人虽有一颗狭窄的心,但这种有所为的选择却给了他“一个大的宇宙”。三、静默的观照:窗外的原野与蹊径上行人的生命在 十四行集 中,另有一些诗不太好归类,但细读之下便能察觉到一种忘我的静趣。中国文化与诗学特征向来都有尚静的特征,老子之“虚静以待”,庄子以“静若处子”为美,禅宗更是有“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的故事以推崇“静默的观照”。北宋苏轼更是以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来概括了对于静的境界的追求,以期得以虚静的方式体认万物,感悟人生宇宙。所以,诗人冯至在寂静无人的郊外林场上也常有“妙悟”,作诗如参禅一般地写道,“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

16、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在感受时空的轮回之中,诗人的内心遁入一种清净、澄明的境地,忘怀人世,直与永恒的本体共为不朽。面对山川万物、人世纷纭变幻,诗人始终能物我两忘。诗人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即便是走过的城市、山川,也都认为“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在风吹水流的禅悟中,“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在物我两忘、物我浑融的状态里,诗人领悟到了“一朝风月”与“万古常新”的奥义。对于“动”,诗人并非一谓的守静,而是以“静”观“动”,在静默的观照方式中一面活跃着诗思,一面察觉周边正在经历飞跃的生命。比如 几只初生的小狗。几只初生的小狗接连落了半月的雨,你们自从

17、降生以来,就只知道潮湿阴郁。06一天雨云忽然散开,太阳光照满了墙壁,我看见你们的母亲把你们衔到阳光里,让你们用你们全身第一次领受光和暖,日落了,又衔你们回去。你们不会有记忆,但是这一次的经验会融入将来的吠声,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诗中描写了一幅雨后、太阳光、日落的连贯画面,三个时候相对独立呈现为静态,但经过衔接却又组成一幅动图,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构思可谓独特。显然,诗人在对小狗从降生、被母亲衔到阳光里又衔回去的持续静默观察里被激活了灵感。或许于他本身是无意识的,然而传统文化的基因影响又一次无形中影响了诗人的视界,在写诗作画构思“宜澄心静虑,以此景此人此事,点存于胸中,使之融化则诗思自然流动,充

18、满不可遏也”的诀窍融入了主体的性情当中,使得不知不觉间已然如此。面对小狗“领受光和暖”的经验,诗人先验地肯定“会融入将来的吠声/在深夜吠出光明”,诗句写的意味无穷,“吠”的动与“光明”的静态恰让人感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博大意境,于静观万物的思维方式里感受到了一个小生命的大能量。这其实也就是禅所说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状态,所以能够常常感受到老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四、结语从文化角度来看,冯至的 十四行集 跨越了东西方文化,既吸收了西方的知性哲思与存在主义,也贯通着传统文化与诗学的因素,相较于五四时代的激进与脱离传统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回归。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曾评价说:“十四行集

19、 是一个绝对的孤立事件,与新文学主潮构成了距离,与读者保持了文化沟。”在那样一个存亡危机严重的时代,冯至的 十四行集 不被大多数人理解这的确是事实,但若换一种理解与文化眼光,说是孤立事件也未必,只是我们需要更深刻的眼光与更多的思考时间才能发现它与我们民族传统之间牵丝连带的关系所在。参考文献1冯至.冯至全集第一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宾恩海.中国现代诗歌的文化特征探析J.文学与文化,2012(04).3阿部知二.英美新兴诗派J.高明译.现代(上海 1932),1933(04).4柯可.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J.新诗,1937(04).5金新利.科学与中国诗歌思维方式现代变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6冯姚平.冯至与他的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冯至.忘形A.冯至选集 第二卷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8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9王攸欣,龙永干.潜隐与超越冯至 十四行集 之传统根脉发微J.文学评论,2009(02).10张同道.生命的风旗论冯至 十四行集 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04).(责任编辑姜巧玲)新评论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