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要点梳理三本:“天地君亲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称这些为礼的“三本”。礼治:政治制度:贵贱有别,长幼有序,各司其职。宗教仪式:天子诸侯祭天地山川,子孙祭祀祖先。风俗习惯:居丧、婚姻、宴会等,人际关系。礼乐:礼乐并称,乐是礼的一部分。乐包括歌和舞,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这便是乐本。发展历程: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那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制,周礼则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
2、论之作。礼记是一个广泛的名称,这些“记”里包含着礼古经的一部分。汉代流传到现在的只有大戴记和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同步练习一、填空1.荀子认为礼的三本是:_、_、_。2.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思想就是_。3.礼治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_。天子诸侯祭社稷,祭山川,源于对天地的信仰。感谢和恐惧产生了种种祭典,这种礼,大部分是_。日常生活需要秩序和规矩。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对人,事君,事父母等,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所以说礼有时也是_。4.礼乐并称,乐是礼的一部分。乐包括_和_,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
3、化”。这便是_。5.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是_、_、周礼。其中,_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6._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7.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_和_。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_。【答案】一、填空1.天地、亲、君师2.以礼治乱3.政治制度宗教仪式风俗习惯4.歌舞乐本5.仪礼、礼古经周礼6.礼记7.大戴记小戴记小戴记二、选择8.下列说法和三礼第五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君师们认为社会混乱,所以需要排列次序制定礼法,人人各得一份应有的。B.有人说“礼教是吃人的”。礼教并不吃人,只是人的思想、社会进程变化了,成了“伪礼”。C.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是可以分
4、开的。D.礼记是一个广泛的名称。这些“记”里包含着礼古经的一部分。【答案】8.C解析: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也是分不开的。故选C。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9.说说供奉“天地君亲师”的原因是什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5、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这篇文章选自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等各方面的内容,请你结合上述语段,说一说语段阐述了哪方面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本文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社会理想。语段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四、拓展阅读阅读礼记学记节选,回答问题。礼记学记节选凡学之道
6、,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注释】祭祀中的主祭祀师。11. 疏语意。(1)根据提示推测字意。方法关联解释方法迁移故人不独亲其亲当其为师,则弗臣也_成语关联易如反掌先其易者_查字典法及赶得上达到等到及其久也_(2)根据上下文推测,对画横线句
7、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学习的方法,严厉的老师是最难做到的。B凡是学习的方法,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3)“无北面”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你认为此处主语应该是_(A君 B臣)12.通句读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13.鉴其言赏析下列句子的手法及作用。句子: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14.悟其理说文解字中有言:学,觉悟也。请联系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善学”的理解。【答案】11. 以为臣,把当作臣 容易 . B B 12.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
8、从容 13. 拿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做对比,善学的人,老师教得轻松而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又很感激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花功夫很多而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还总是抱怨老师。从而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及善学的重要性。14. 本文主要从尊师和善问两个方面谈论学习的方法,从中我认识到,“善学”就要刻苦勤奋,不怕吃苦;尊敬老师,努力进取;学习有法,多思多问;心思专一,比攀比。阅读“冠”之礼法知多少,回答问题。(语文命题研究公众号汇编)“冠”之礼法知多少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
9、“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
10、“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
11、、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
12、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作者:曹保顺,选文有删改)15.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礼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B.古代男子于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C.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皮弁就接见他们,导致两人十分生气进而谋反。D.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相当复杂,
13、其深层含义是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16.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列举含“冠”的词语,解释“冠”的含义,自然地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冠”总与礼法制度相关联。B.选文第段画线句中的“一般”,表示通常情况如此,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来说明: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增强了文章可信度。D.本文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17.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除了“加冠”,古代还有很多用来指代年龄的词语,请你举出三个例子。【答案】15. B 16. C 17.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从小到大的称谓有初度、孩提、垂髫、总角、黄口、幼学、豆蔻、及笄、二八、加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从心之年、耄耋之年、期颐、双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