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组)中的参数确定
梧州三中 廖华秋
【类型一】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参数的范围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如果a>b,那么a±c>b±c;
②如果a>b,c>0,那么ac>bc;a÷c>b÷c;
③如果a>b,c<0,那么ac<bc;a÷c<b÷c;
1. 不等式ax>b的解集是,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不等式ax>b的解集是,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 关于x的不等式(1-a)x>2的解集为x<,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关于x的不等式(1-a)x>2的解集为x>,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若a>1,关于x 的不等式(a-1)x > a-1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若a<1,关于x 的不等式(a-1)x > 1-a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4. 若不等式(2k﹣1)x<2k﹣1的解集是x>1,则k的范围是 .
【类型二】利用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参数的值
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的解集如图,则a的值为____________
2.关于x的不等式和2x<4的解集相同,则a的值为____________。
3. 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则a= .
4.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5. 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5,那么a、b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
6. 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a = ,b = .
【类型三】利用不等式(组)的解集取交集,求参数范围
1. 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 .
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 .
2. 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2,则a的取值范围为 ____ .
3.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 .
4.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5. 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常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类型四】利用不等式(组)整数解,求参数取值范围
1. 如果不等式x-m ≤0的正整数解是1,2,3,那么m的范围_____________.
2.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恰是1,2,3,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3.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
4. 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
5.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6. 若方程组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 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8. 在方程组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2)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的没有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2)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 即:≥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 立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2)表示:a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
(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1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
4、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
三种形式: 1开方开不尽的数;2π或者含π的数;3有一定规律但不循环的小数;
5、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实数的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意义类似
6、 实数分类:(1)按定义分(略) (2)按正负性分(略)
7、 常用数据:
8、常用公式
9、 不等式:
(1)定义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10.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如果,那么.
2. 如果,并且,那么;.
3. 如果,并且,那么;.
4. 如果,那么.(对称性)
5. 如果,,那么.(传递性)
1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12.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2)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13. 定义:有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4. 同底数幂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5. 同底数幂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16. 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7. 积的乘方: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18.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1;
19.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p为正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p指数幂的倒数。
20. 科学记数法: 或
绝对值小于1的数可记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n等于原
数中第一个有效数字前面的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零)。
21. 整式乘法:
1、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
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
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
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