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龙、虎在临沂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意识_刘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700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虎在临沂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意识_刘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龙、虎在临沂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意识_刘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龙、虎在临沂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意识_刘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中国古代汉文化是最为重要的本源文化,汉画像石是代表汉文化的艺术之一,其目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在当前已挖掘研究的汉画像石中,具有许多龙和虎图案的画像石,因而本文对汉画像石中“龙、虎”形象特征进行了简要研究。1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指汉代丧葬建筑中的一种艺术绘画构石,其在我国美术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现有相关资料表明,汉画像石起源于西汉昭宣时期,其雕刻技法多种多样,具体可划分为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阴刻、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等。在刻画一幅汉画像石时,往往会选用一种雕刻技法,但也有作品

2、融合了多种技法,极为珍贵。汉代时期的石刻匠师颇具匠心、构思创作巧妙,同时还掌握娴熟的线条运用技艺,许多汉画像石中的图案栩栩如生,对人物的行动和情节刻画得细腻,展现出汉代艺术古拙特有的魅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考古价值。现今的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以及四川等地。2自然属性的龙和虎的形象2.1自然属性龙的形象龙是一种蛇类爬虫综合体形象的图腾动物,其并不存在于现实,是古人想象并神化的一种动物,中国龙的概念最早出现在5000年之前,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许多陶盆工艺品上都绘制有龙的形象。在先秦时期,龙就已经普遍成为人们内心崇敬的一种神物,出土的许多商周玉器和青铜器上都有龙

3、的图案,这也证实龙形象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信仰图腾。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龙被当作是精神支柱。在奴隶社会中,统治者还称呼自己为龙的后代。在汉代时期,龙也是最高统治者推崇信仰的重要形象,据史记的记载可知,汉高祖被称为“龙种”,广为流传的汉高祖出生故事为其母亲梦见自己和龙交配,而汉高祖在喝酒之后头上也会出现龙的形象,这也隐喻着汉高祖未来会掌握皇权,映照“真龙天子”的传说。在当时,最高统治者所使用的各种器具也会装饰上龙的图案,甚至出现了龙形象的使用权专属于皇家,不准许平民百姓使用的现象。汉代龙的自然形象多是以兽身展开为主,龙躯体颇为短小,而外形上像马又像老虎,脖颈较长,尾部细而小,身体上还具有鸡爪和鳞

4、甲,展现出一些洒脱、活泼以及奔放之感。龙也是最出名的祥瑞之兽,古人广泛认为其是正义之神,如在秦始皇泗水捞鼎的汉画石中,主要刻画了鼎即将被打捞上岸之时,忽然出现龙头将系鼎绳索咬断的场景,暗喻着秦始皇的政治暴行将要被推覆,也借由龙的形象表示匡扶正义、顺应天意。2.2自然属性虎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对于虎形象的推崇最早可以追溯【作者简介】刘慧,女,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龙、虎在临沂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意识摘要:在汉画像石艺术品当中,龙、虎形象十分常见,其被赋予了不同含义,反映出汉代时期人们的多种文化思想。文章通过对汉画像石的了解,进一步分析了临沂汉画像石中“龙、虎”图案的造型特点

5、以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意识。关键词:汉画像石;社会意识;造型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05.029刘慧(沂南县博物馆,山东 沂南 276300)122Vol.248【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到洪荒时期。在当时,人们深深记住了虎的狂暴和凶猛,并将其形象制作为一种有崇拜性质的图腾,因而虎形象流传到现代后,在对应石刻中就保留了虎这种动物的矫健、刚强、严厉以及威猛。汉代人对于虎这种动物有着一些矛盾心理,一方面大部分人都十分崇拜虎,并认为其形象值得敬重,是祥瑞之兽,创作艺术品中的虎形象也是趋向于敬崇方向发展。但另一方面,虎是十分凶猛的动物,人

6、们会产生恐惧感,虎出现在道路上时也会影响到交通,秦汉时也有“虎患”情况,称其为灾难,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因而有虎欲食人的艺术作品,也有人类搏虎、戏虎、猎虎等作品。基于这种矛盾心理,许多人会用虎的威猛来表达阳刚、正义以及力量,比如说会将现实中勇猛无比的军队称为虎将,军队中调动士兵的信物也叫虎符,甚至对于不凡之人的评价也会称其具有“龙虎之气”,虎的形象还被古人融入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中,认为其主金而色白,故而又称白虎,白虎会给人们带来吉祥,是典型瑞兽。而虎的凶猛则被许多人认为可驱鬼防灾,汉代墓葬中出土过许多刻画虎的画像石,其主要是让虎食恶鬼,保佑亡灵安宁。在一些镇邪的法事活动中,也会将虎的形象作为高高

7、在上的图腾。总之,古人对于虎形象的看法多种多样,也十分浪漫,具体心理变化也展现在虎相关艺术作品中。3龙、虎在临沂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分析3.1龙在临沂汉画石像中的造型艺术特点龙在汉画石像中的形象造型是多种多样的,而临沂地区境内汉画石像中的龙从造型艺术上来看,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龙与虎出现在同一汉画像石画面之中。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有龙凤崇拜和龙虎崇拜两种风气,其中龙虎崇拜时期还要更早,持续了很长时间。在汉代时期,就广泛流传着“云从龙、风从虎”的传说,东周到西汉期间工艺品中尤为盛行龙虎相斗或龙虎相交图案。临沂汉画像石中也具有许多龙虎相斗、相追逐或是相嬉戏的造型,这种画面造型的特点一般是龙和虎身

8、躯交盘或是头相对,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也能通过对比来突显出龙和虎的个性。第二,二龙穿璧或多龙穿璧造型。在古代,璧代表了尊贵,也是权贵象征物之一,而龙则是象征了绝对的威严和权力,双龙相交一般是表示对生殖繁育的崇拜之意,临沂汉画像石中的二龙穿璧图案造型也比较常见,预示着美好的祝愿。但此处的璧通常为奇数,偶数颇为少见,且三璧最为常见,这是由于古人将三认定为极数、阳数,道教中更有所言“一生二,二生三,而三生万物”。因此,在画像石中的三璧图案实际上也指代多璧,不过也有双龙穿五或七璧的汉画像石。此外,多龙穿璧造型在汉画像石中也较为常见。第三,双龙或多龙交盘、缠绕、相对以及相随的造型。如双龙盘结的汉画像

9、石,在雕刻上可能为双龙杂乱盘结,也可能为脚爪相互盘结。沂南县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馆藏中还有双龙相对嬉戏且相随的汉画像石,两龙盘曲而对,在中间呈现出缠绕姿态。第四,单龙直接出现或是和其他祥瑞之兽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单独一条龙直接在汉画像石中出现,构图较为饱满,姿态可能是上行右向,可能为上行左向,也可能是龙回首右向。同时,龙也可能和其他兽类形成方位神对立在画像石内,一般为虎类。第五,作为拉车或骑乘工具的龙造型,一些汉画像石会勾画出仙界景色,而其中龙的形象就可能为仙人的骑乘或拉车工具,如临沂市博物馆藏中有一幅祥禽瑞兽、厅堂及车马出行汉画像石图,其中结构可划分为三层,而龙出现在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皆是作为

10、仙人坐骑。还有在同一馆藏的五天神出行图中,刻画了一架鼓车,并由三条龙来牵拉,车上坐有一驭车天神。总之,汉画像石中龙的形象多种多样,而龙自古就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物之一,具有伟大、正气等内涵,表达出人们的思想。3.2虎在临沂汉画石像中的造型艺术特点在临沂汉画石像中,虎的形象有别于先秦时期,其凶暴感和神秘感较为淡弱,但也不像是后世色彩浓厚的图像。在汉画石像作品中,虎的雕刻线条较流畅,毫无滞停之感,造型上更是浪漫多样,可任意卷曲舒展,充满情趣。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其既具有了规矩感,又不太受规矩约束,有着不同于以往规范的独特格调,依照着当时该地区人们对自我的理解和意念来勾画出虎。虽然汉画像石中的虎形象各

11、有不同,但都是在同一时代和地区的艺术思想指导之下,因而其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具有通性,从造型特点上来1232023.3(上)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说也遵循了几点规律。第一,侧身类造型。事实上许多汉画像石中对于虎形象的画刻都是侧身形式,其特点是虎头不会和人出现正面相对视的图像,而是将一侧身躯展示在视觉正面,一方面是受到绝大多数墓室砖石材料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汉代绘画艺术当认为平面构图无法体现出透视效果,而汉人又极为追求形象完美、完整,故而将侧身虎刻画出来,可以更完整地看到虎的全貌,虎的头、四肢以及尾部都会展示而

12、出,身躯的线条也可流畅展现,即使是在一些竖直放置的石柱当中,许多雕刻者也会尽可能将虎的身躯形象完整展出,不忽视或遮挡某个部分。第二,腾跃类造型。临沂汉画像石当中许多虎呈现出运动状态的形象,最常见的就是腾跃动作。虎一般不会静止站立,这无法体现出其威猛之姿和活泼之感。而腾跃动作的虎形象却刚好将稍纵即逝的动作节奏刻画出来,也能够记录虎力量爆发的时刻,动感十分强烈。同时,许多汉画像石中的虎四肢并非全部踏地,而是有一条或是多条足腾空而起,通常是后两肢为放射后方伸展状态,也有一肢踏地其他三肢腾空的形象,将虎的飞扬精神刻画得深刻生动。第三,夸饰类造型。这种造型就是指在构图上运用了大量夸张艺术表达手法,不管是

13、采用凹面雕、阴线刻,还是物象或者浅浮雕手法,其都是利用线条来逐渐勾勒出虎的形象,但同时也会结合夸张理念,比如说会刻意将虎的躯体拉长或者拉宽,而虎的背部也通常不会和臀头处于一条平线之上,尾部的夸饰刻画也远远超出自然界虎的比例,且可能为圆弧转弯状态。同时,汉画像石中的虎构图通常是没有边框的,而其他事物的构图会在边框之中,这也表明了虎是不受到限制且不约束于规范的,其造型艺术不拘一格。第四,咆哮类造型。虎的形象本就十分张扬,而汉画像石中也充分体现出虎的个性,在构图的过程中,具有许多虎咆哮怒吼的刻画,体现出虎的雄厚气势,略带夸张之感。比如临沂汉画像石中虎的头部、舌头、嘴巴以及眼睛都不讲究遵从规范,而是追

14、求打破现实,这不仅没有让画像石整体画面效果失真,并且还会使图像的艺术感染力变得更强,带给人别样的观赏感。总之,不管是遵循哪种造型规律,在汉画像石中雕刻虎形象时,都会追求刚健、威武等创作主旨,也体现出当时社会背景的飞扬精神,并结合了汉代审美的流行倾向。4临沂汉画像石中龙、虎所折射出的社会意识分析4.1龙所折射出的社会意识汉画像石中龙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其所折射而出的社会意识通常是对人们多重期盼、寓意的反映。首先,古时人们认为龙是远古四神之一,可以躲避不祥之事,所谓四神一般指的是四大神兽,包括青龙、白虎、朱雀以及玄武。在汉代时期,人们十分崇拜龙,因而汉画像石上龙的形象也极为常见。以二龙穿璧的图案为例

15、,其喻指代“避”的意思,人们认为这种图案能够躲避灾难,还能够守门辟邪,如论衡解除篇中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龙虎猛神”,表达出在宅院中将青龙作为主神,那么流凶、飞尸以及奸客都不敢靠近的含义。另外,汉代铜镜中也会设计左龙右虎的装饰,意为“辟不祥”。其次,自古以来人们也认为龙是祥瑞之物,乘坐龙可以升天。在古代道教的观念中,龙是三轿之一,其具有上天入地的本领,还能够和鬼神沟通,仙人多会乘坐龙,在天地之间遨游,而人死后若是乘龙可以上天,正所谓“御龙在天”。许多古代文学中也记载龙是飞天的神物之一,如史记五帝本纪索引周易乾卦以及九辩等。而汉画像石中许多图案都明显表达出乘龙升仙之意,这也表明了汉代时期人们都

16、具有成仙思想或是想要长生或是想要无病无灾。最后,古人还认为龙具有兴盛云雨的法力,进而利万物,是象征吉祥的兽类,如山海经中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故南方多雨。”意思是应龙将蚩尤和夸父杀死后,去往南方,因而南方具有充沛雨水,这也就表明应龙在哪里,哪里就会下雨,其是一种控制雨水的神兽,而雨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呼风唤雨的龙也被古人看作为吉祥。在汉画像石中刻画的龙形象,许多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祈求风调雨顺。4.2虎所折射出的社会意识汉画像石中虎的形象种类繁多,内容也较为丰富,而其也表达出当时社会人们的不同思想。首先,这些虎的形象十分威猛,表达出汉代时期人们对虎的124Vol.248【学术

17、研究】Academic Research敬畏、崇拜心理,尤其是在一些神话和攘灾类画像石图中,更是流露出人们对虎力量的向往,再夹杂上古老图腾的象征意义,虎的形象刻画中也寄托着希冀,表达出人的情愫。如许多汉画像石中虎都以保护神白虎的形象出现,汉人也认为白虎是极为祥瑞的兽类,其两翼生风、威猛而雄壮,还有一些怒吼形象的虎,展现出一种阳刚之美。汉代祥瑞攘灾画像石图中既融合了汉代人民的信仰,又融合了楚地崇虎之风,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虎的形象更偏向于正义,“冀以御凶也”。其次,部分汉画石像中的虎形象表达出驭用之意,这类型画像已经具备了凌驾于虎之上的意念,也是人们思想的一种高度进步,这和汉代农业文明快速发展有关。

18、当时的狩猎业已经不再是主要职业,地位退到农业之后,而人们对虎的了解也更为深入,产生了更多角度的认识,故而也出现役使虎、征服虎的心理。人们希望利用神兽来实现自我理想,在汉画像石刻画中开始表现这种强烈欲望,最为明显的就是乘虎图案。部分画像石中刻画了人将虎作为拉车工具,御者在前,虎奋力奔跃的场景,甚至还有驯虎图案,如虎昂首翘尾、后足离地、神色较为焦躁,而驯虎之人双手拉着绳索牵引虎兽,神情较为自如,这些都充分展现出当时古人有驭虎的志向。最后,用虎的形象表现出平等意识,许多汉画像石艺术家对于虎的刻画都秉承着平等心态,因而其所创作的画像,虽然也十分看重表达虎形象的威猛和力量之感,但会与人出现在同一画面,反

19、衬出人的力量,没有在虎形象中融入过多意念,这类图案的虎往往更接近自然特性,如在虎与人搏斗画像石图中,一些虎会威猛但无可奈何,而武士则是充分展现威力和精气神,和猛虎之间相映成趣。总之,临沂地区汉画像石中大量龙虎形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其与临沂所处地理环境、社会风俗、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活动都有着很大关系,龙虎的形象也极具艺术性,同样体现出汉代临沂境内人们的艺术文化与审美发展。5结论综上所述,临沂汉画像石中的龙、虎图案造型多样,其艺术特点也各不相同,反映出多种社会意识。龙在汉画像石中反映出的社会意识包括辟邪之意、升天之意以及兴盛云雨之意等;而虎在汉画像石中反映出的社会意识则主要有敬崇之意、驭用之意以及平等之意等。注释纪洲丽.汉画像石上的龙及其折射的社会意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6):154-157.董秀秀.探析汉代墓室画像石的艺术价值:从山东苍山元嘉元年汉画像石墓入手J.中国美术,2022(4):73-75.邹玮.论南阳汉画像石的造型特征及其对古典舞蹈的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2(3):64-68.朱静宜,宁强.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画像时空布局及其丧葬文化观念J.南都学坛,2022(3):6-11.刘永丽.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功能与文化内涵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2-108.1252023.3(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