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82069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自动控制原理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c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d)上相等。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d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4. 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

2、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d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则它的开环增益为(c )A。1 B.2 C.5 D。10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则该系统是(b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不变,提高n,则可以(b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当频率时,则相频特性为( a )A。45 B。45 C.90 D。90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d )A.振荡次

3、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A。10 B。20 C.30 D.40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A。0 B。1 C。2 D。3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 )A.2 B。0。2 C.0.5 D。0。05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反馈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相位滞

4、后校正16。稳态误差ess与误差信号E(s)的函数关系为( )A。 B. C. D。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A。减小增益 B。超前校正 C.滞后校正 D。滞后-超前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19。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3,) B.(0,) C.(-,3) D.(3,0)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 )反馈的传感器。A。电压 B。电流 C.位移 D。速度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 系统。22。

5、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 相同。23.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24.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 有关。25.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 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26。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27。超前校正是由于正相移的作用,使截止频率附近的 明显上升,从而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28。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 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707.29.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 控制器。30。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_ _越好。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1

6、.稳定性32。理想微分环节33。调整时间34。正穿越35。根轨迹三、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为什么说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 ? 举例说明。37。一阶惯性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如何用实验方法确定时间常数T ?其调整时间ts和时间常数T有何关系,为什么?38.什么是主导极点?主导极点起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39.什么是偏差信号?什么是误差信号?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0.根轨迹的分支数如何判断?举例说明。四、 计算题(第41、42题每小题5分,第43 、44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求图示方块图的传递函数,以Xi (s)为输入,X0 (s)为输出. Xi(s

7、)+X0(s)+G4+G3G2G1+H3-H1H2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x0k1k2fiMD43。欲使图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量为20,峰值时间为2秒,试确定K和K1值。+ Xi(s)X0(s)K1+K1s44。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由实验求得,并已用渐近线表示出。试求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设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自动控制原理2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A。最优控制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最优设计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

8、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3.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A。允许的峰值时间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稳态误差4.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5。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6。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7. 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B。并联越过的

9、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D。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8.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0处的切线斜率为( )A。7 B。2 C. D。 9. 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10. 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A.谐振频率 B.截止频率 C。最大相位频率 D。固有频率11.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为( )A.0 B。1 C。2 D。312. 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g为( )A.015 B.1530 C.3060 D.609

10、0 13.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2 C.3 D。414. 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A. B。 C. D.15.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0 B。0.25 C.4 D。16.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17. 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一般需要用( )条件就够了。A。特征方程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幅值条件+幅角条件18. 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

11、坐标为( )A.(0,j0) B。(1,j0) C.(1,j1) D。(10,j0)19.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1)和(0,) B.(-,2)和(-1,0)C.(0,1)和(2,) D.(-,0)和(1,2)20. 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A。5倍 B。4倍 C.3倍 D。2倍二、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经典控制理论”的内容是以 为基础的.22。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 。2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24。延迟环

12、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25.若要全面地评价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需要同时根据相位裕量和 来做出判断。26。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27.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28.系统主反馈回路中最常见的校正形式是 和反馈校正29.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3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 ,则该系统称作最小相位系统。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1.数学模型32。反馈元件33。最大超调量34.频率响应35。幅值裕量四、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3、什么?37.如何用实验方法求取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38.伯德图中幅频特性曲线的首段和传递函数的型次有何关系?39.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有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40.系统闭环零点、极点和性能指标的关系。五、 计算题(第41、42题每小题5分,第43 、44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根据图示系统结构图,求系统传递函数C(s)/R(s)。 C(s)+R(s)G2(s)G1(s)+G3(s)-H3(s)H1(s)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y0(t) 4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试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图。44。电子心率起搏器心率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

14、模仿心脏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纯积分环节,要求:(1)若,对应最佳响应,问起搏器增益K应取多大。(2)若期望心速为60次/min,并突然接通起搏器,问1s后实际心速为多少?瞬时的最大心速多大。 自动控制原理31. 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 B。随动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3。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4。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

15、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5。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 6。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7。 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A。0.6 B。0.707 C.0 D.18.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A.允许的稳态误差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峰值时间9.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 =0处的切线斜率为( )A

16、。7 B.2 C。 D.1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振荡系统11.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g为( )A.015 B。1530 C.3060 D.6090 1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A。2 B。4 C。6 D.813.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4,) B.(4,0) C。(,4) D。( 0,)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0 B。0。25 C.4 D。15。系统的传递函数,

17、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 )A.5,2 B。5/4,2 C。5,4 D.5/4,4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17.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A。= B。 C。 D.与无关18.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则与虚轴交点处的K*=( )A.0 B。2 C。4 D.619。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A。(0,j0) B。(1,j0) C.(1,j1) D。(10,j0)20.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

18、大于(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 A.5倍 B。4倍 C。3倍 D。2倍21。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 。22。在驱动力矩一定的条件下,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其 越好。2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24.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25。二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26.反馈控制原理是 原理.27。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28.在扰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 能使静态误差降为0。29.超前校正主要是用于改善稳定性和 .30。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19、。31.自动控制32.传递函数33。瞬态响应34.最小相位传递函数35。复现频率36。 方块图变换要遵守什么原则,举例说明。37。试说明延迟环节的频率特性,并画出其频率特性极坐标图。38。如何减少系统的误差?39.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是否稳定?举例说明。40. 高阶系统简化为低阶系统的合理方法是什么?41。求如下方块图的传递函数。 G1G3G4+X0(S)Xi(S)HG2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Fi (t) 43。设单位反馈开环传递函数为,求出闭环阻尼比为时所对应的K值,并计算此K值下的。44。单位反馈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a值;(2)使系统特

20、征值均落在S平面中这条线左边的a值。自动控制原理4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2. 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 )A.执行环节 B.给定环节C。反馈环节 D。放大环节3。 主要用来产生偏差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4。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则该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成。A.比例、延时 B。惯性、导前 C。惯性、延时 D.惯性、比例5。 已知 ,其原函数的终值( )A。0 B. C.0。75 D.3 6。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 B.引出点

21、C.比较点 D.传递函数7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2%,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1.5 C。2 D。38。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9.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不变,提高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10.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d、无阻尼固有频率n和谐振频率r比较( )A.rd n B.rn d C.n rd D。n dr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A。0 B。

22、1 C.2 D.3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13.某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 )时,闭环系统稳定.A. B。 C。 D.任意T1和t2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为( )A.2 B。0。2 C.0。25 D。315。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0 B。0.1/k C。1/k D.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微分调节器 D。积分调节器17。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23、)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18.在系统中串联PD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C.使系统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19。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公式为( )A. B。 C. D.20.直流伺服电动机测速机机组(型号为70SZD01F24MB)实际的机电时间常数为( )A。8.4 ms B.9.4 ms C.11。4 ms D。12.4 ms21.根据采用的信号处理技术的不同,控制系统分为模拟控制系统和 .22。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 。23。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

24、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 有关。24.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频率特性 .25.一般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 性能。26。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4/(s2+2s+4) ,其固有频率wn 。27。对单位反馈系统来讲,偏差信号和误差信号 .28。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 控制器.29.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45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 . 30.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的特点是: 。31。最优滤波32.积分环节33.极坐标图34.相位裕量 35。根轨迹的起始角 36。 简要论述自动控制理论的分类及其研究基础、研究的方法.37。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中,如要减小最大超调量,对其它性能有

25、何影响?38. 用文字表述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并举例说明。39。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如何来减小由输入和干扰引起的误差?40.根轨迹的渐近线如何确定? 41.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Fi (t)42.求如下方块图的传递函数。 G4+X0(S)G3+G2+Xi(S)G1H43。已知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图。 4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l)求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2)求k=1时的幅值裕量;(3)求k=1.2,输入x(t)=1+0.06 t时的系统的稳态误差值ess.自动控制原理51. 随动系统对( )要求

26、较高.A.快速性 B。稳定性 C。准确性 D。振荡次数2.“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 )为基础,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等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A.传递函数模型 B.状态空间模型 C。复变函数模型 D.线性空间模型3. 主要用于稳定控制系统,提高性能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校正元件4.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组成.A。比例、积分、滞后 B.比例、惯性、微分 C.比例、微分、滞后 D。比例、积分、微分5。 已知 ,其原函数的终值( )A.0 B。 C。0。75 D.36. 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27、)A. B. C。 D. 7.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8。 已知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A。0。5 B。1 C。1。5 D。29。 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长,则说明( )A。系统响应快 B.系统响应慢 C.系统的稳定性差 D.系统的精度差10。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它的对数幅频率特性L()随K值增加而( )A.上移 B。下移 C。左移 D。右移11.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则其频率特性幅值A()=( )A。 B. C. D.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

28、性不确定13.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其阻尼比是( )A.0.5 B.1 C。2 D。414。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A.右半部分 B.左半部分 C。实轴上 D.虚轴上15.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为( )A.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 B。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C.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 D.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16。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之间的关系,通常是( )A.= B。 C. D。与、无关17.在系统中串联PD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

29、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C。使系统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18.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相位趋近( )A。45 B.45 C。90 D.9019。实轴上分离点的分离角恒为( )A。45 B.60 C。90 D。12020.在电压位置随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加入( )校正,使系统成为II型系统,可以消除常值干扰力矩带来的静态误差。A。比例微分 B。比例积分 C.积分微分 D.微分积分21.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 。22.系统的传递函数的 分布决定系统的动态特性。23.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4/(s2+2s+4) ,其固有频率wn 。24。用频率法研究控制

30、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分为极坐标图示法和_ _图示法。25.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频率特性 。26.乃氏图中当等于剪切频率时,相频特性距-线的相位差叫 .27。 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态偏差相同。28。滞后校正是利用校正后的 作用使系统稳定的。29.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45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 。30。远离虚轴的闭环极点对 的影响很小。31.延迟时间32。比例环节33.稳态响应34.闭环截止频率35.位置误差36。对于受控机械对象,为得到良好的闭环机电性能,应该注意哪些方面?37.评价控制系统的优劣的时域性能指标常用的有哪些?每个指标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38。写出画伯德图的步骤。39.系统

31、的误差大小和系统中的积分环节多少有何关系?举例说明。40。为什么串联滞后校正可以适当提高开环增益,而串联超前校正则不能?41.一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求:当x=0.7时,a=? +C(s)+R(s)-amkDFi (t)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y0 (t)43.某单位反馈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画出系统开环幅频Bode图.(2)计算相位裕量。44。求出下列系统的跟随稳态误差和扰动稳态误差。N(s)=4/s+100.01s+120.5s+1-R(s)=10/s+自动控制原理61 。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A.系统辨识 B。系

32、统分析 C.最优设计 D.最优控制2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指( )的数学表达式。A.输入信号 B.输出信号 C。系统的动态特性 D。系统的特征方程3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4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5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6 .在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 )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A.相位 B.频率 C。稳定裕量 D。时间常数7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5%,则

33、其调整时间为( )A。1 B.2 C。3 D.48 .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短,则说明( )A。系统响应快 B。系统响应慢 C.系统的稳定性差 D。系统的精度差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 B。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的稳态响应C。时间响应和频率特性都能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D。频率特性没有量纲10.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A.最大相位频率 B。固有频率 C。谐振频率 D。截止频率 11.II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 )A。60(dB/dec) B。40(dB/dec) C。20(dB/dec) D。0(dB/dec)12。某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A.0.5 B。1 C。1.5 D.213。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