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从众心理的分析1问题的提出情景一:一个寝室的五个女孩说好了一起去逛街的。在一家大的商店里,A看中了一件漂亮的风衣。式样和面料都不错,A觉得就是自己一直想要买的那种,怎么看怎么喜欢。试穿的时候,其他同学都说不好看,不适合A,可是A自己真的很喜欢这件衣服,然而,衣服是穿给别人看的呀,A犹豫了情景二:班长开会回来后,向全班同学传达了开会的主要内容向云南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大家纷纷往捐款箱里扔自己的“爱心”,物质形式表现为“5元”、“10元”的人民币。某同学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本来打算只捐1元钱的,后来发现同学们最少也是捐“5元”,因此,他也苦闷了上述两种情景看似平凡,但却折射着一种重要的
2、心理现象社会从众心理。所谓从众,也就是俗语所说的随大流,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因此,在我看来,从众是一种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或“人云亦云”、“意志不坚”的心理现象,它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人际交往间,也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当今社会新一代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2问题的分析五十年代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组成若干个实验组,每组成员为7至9人,其中只有一个是真正受试者,而其他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陪衬者。阿希让他们同时看两张卡片(右边的画三条长度不等的线段,左边的只画一条线段,右边卡片上线段
3、中有一条与左边卡片上的线段相等),这样的卡片共有12对。问两张卡片上哪两条线段相等。因事先有所交代,陪衬者回答时故意作出错误的判断,最后由真正的受试者回答。实验结果表明,真正的受试者中竟有37%以上跟着多数人作出错误的判断。陪衬者中只要有一个人和被试者意见相同,可以对抗遵从效应。而在不设圈套的条件下进行单人一组的测试实验,判断错误的受试者则小于1%。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科学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个体在群体中接受群体的影响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效果。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符合社会要求,放弃了原来的意见。那么学生的从众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学生平常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了细致、周密的
4、观察,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从众行为大都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1)对信息的依赖,是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学生生活在这个世界,总是以他人为参照系,并依赖于他人及团体提供的信息。譬如,学生走在大街上,要依赖于路标或他人的指导,才能找到他们的目的地。因而渐渐地养成了依赖他人提供信息办事的习惯。新学期报到注册了,许多新生还不知道学校的地址,虽然没有路标和他人的指导,但他们往往会跟从人流(学生)多的方向去寻找自己的学校,而不跟人数少的方向,因为此时学生们的心理假设是大多数人群的走向目的也是学校。当然这一事例也表明了从众也可能发生错误,如果大多数人流的方向不是学校,学生所依赖的信息就要变成了虚假信息。又如
5、某同学在上课期间开小差,不知道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是什么,此时他只能以自己身边周围的同学作为信息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家怎么行动他就怎么跟,从众行为就这样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发生了。事实表明,学生是否从众,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信息的依赖。当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越少时,就越容易从众,反之,就会有更多的独立行为。(2)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也是学生从众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下,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因而按照规范行事,成了一种心理准则和定式。学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遵守着一些共同的规范。在“少数服从多数”的规范下,学生往往倾向于从众而避免“枪打出头鸟”,情景一中的A同学属于
6、此类情况。当然,在遵从规范的情况下,学生是否从众还受团体或集体凝聚力的影响。当一个团体或集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时,即使团体或者集体作出错误的行为,但学生仍会表现出较强的从众心理。由此可见,一个集体或团体的凝聚力越强,学生越容易按照群体规范办事,从众现象当然越明显。(3)学生从众现象还受到众多的因素影响群体状况、当时情景以及个人特质是非常关键的三个因素。一般认为,群体越大,对个人的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其次,个体对集体的依恋性,集体内部的团结性和气氛等,也影响了学生的从众行为。在集体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愿望并且气氛融洽时,个体最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此外,从众性还因学生的地位、性格、情绪状态等
7、特征的影响而表现出差异性。(4)学生从众心理的目的原因学生从众行为的发生,简单地说,其目的有二:一是不想犯错误,力求正确;二是想通过遵照群体里其他成员的期望去行事,以得到别人的满意和赞许。学生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这些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3问题的解决根据以上对学生从众行为的全面分析可知,克服学生从众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不从众就意味着敢于接受他人的白眼,穿别人给的小鞋。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因为跟拥护亚里士多德传统观点的人们发生了冲突,而受到了对手们的排挤。连伟人都免不了要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的学生又怎能避免得了呢?因而请学生们要做好接受
8、挫折的思想准备。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久就会被证实的。(2)其次,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观念、改变学生认识大家都认为对的未必是正确的,物理学中的“地心说”转为“日心说”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明证。要敢于标新立异,大家都做的未必就是正确的,因而不能用“别人会如何想”“别人会如何做”来衡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3)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有主见的意志品质重视唯实的精神,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方案。如在选报志愿时,如果自己的性格较内向,不善言谈,最好不要报师范院校或外语专业或公关专业等,而应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专业,不能看人家都报外贸专业,你也报,别人都考医学院校,你见血就晕也报医学院校?又如
9、在穿着方面,你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量力而行。学生嘛,穿着得体、大方就可以了,不应追求高档名牌。总而言之,有主见就要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办。(4)要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对别人没做过的事,要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一做,打破常规,也是摒弃从众的一种方法。选择你认为是正确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4对问题的思考学生从众行为是好是坏,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对良好社会规范的服从,往往会抹杀学生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学生中一些新异的不良风气(赶时髦、贪图享乐等),盲目从众常常会增加学生的虚荣心和浮夸感,我们身边这样的思考很多。因而在学生的从众行为面前,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常常会想起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在我们讥笑皇帝和那些盲目从众的大臣和市民时,不禁会记起那位勇于发现皇帝“have nothing on”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勇于抵制不合理的压力,并敢于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样,“人云亦云”、“意志不坚”的从众现象才会被摒弃和杜绝。适用于: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的教学来源于:苏州市甪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