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小区工作发展简史1、西方小区工作发展历程(P21)前身:汉堡制、爱尔伯福制、英美慈善组织协会起源:汤恩比馆、睦邻公所、霍尔馆创建:两个汇报:小区工作:1939年在美国社会工作大会上发表兰尼汇报(lanereport),正式认可小区工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并达成了五大共识。小区工作教育:1959年美国社工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鲁里汇报(Luriesstudy),定义了小区组织实践、说明了它概念、价值和方法,描述了课堂和实务教学策略。第1页1、西方小区工作发展历程低潮:70年代开始,在保守主义影响下,小区工作走向以规划服务,满足需求为特点小区照料。丢掉了“地域发展”、“社会行动”等内容,造成了大量小
2、区社会工作者离开。再发展:90年代以来,在第三条道路影响下,小区工作重拾小区发展模式,但不再是以满足需求为导向,而是开始强调参加式、增权式、合作式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第2页2、中国小区工作发展历程乡村教育运动与乡村建设运动乡村教育运动发端于民国五四运动,主要是在农村开展小学和成人教育,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到20世纪代中期逐步演变成为乡村建设运动。后者希望能愈加全方面地关注农村危机,挽救农村,是一个包含乡村教育、乡村经济、乡村政治、乡村卫生等全方面内涵乡村建设运动。第3页2、中国小区工作发展历程晏阳初:西化、当代化乡村建设性质是民族再造;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等四大教育,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家庭
3、式三种教育方式;步骤分为研究试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建设者要“化农民”,先“农民化”。梁漱溟:中化、本土化创造新文化,救活新农村;重建新社会组织结构:“伦理本位、职业分殊”;促兴农业引发工业;农民自觉与大众之师;两种乡村建设思想:晏阳初与梁漱溟两种乡村建设思想:晏阳初与梁漱溟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农村问题:“愚、穷、弱、私愚、穷、弱、私”第4页第三章第三章 小区工作历史发展小区工作历史发展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战后小区工作内容多元化中国小区工作发展第5页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德国汉堡制(德国汉堡制(17881801)以小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性质性质是一个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理论渊源理论渊源16世纪西班牙
4、哲学家比维斯关于贫民救助方案构想,布什教授提出详细方案。内容:内容:分区监察员分区监察员分区监察员市政府市政府中央办事机构对贫民进行调查和救助对贫民进行调查和救助对贫民进行调查和救助总理全市济贫事务60个分区每区1名第6页爱尔伯福制(爱尔伯福制(185219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小区救助制度性质性质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内容:内容: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市政府市政府中央委员会赈济区监察员赈济区监察员赈济区监察员赈济区监察员段赈济员段赈济员段赈济员段赈济员段赈济员段赈济员负责全市负责全市救助工作救助工作区内设赈区内设赈济委员会济委员会赈济员是志愿者负责贫困家庭调查和救助14个段组个段组成一个赈成一个赈
5、济区济区564段第7页慈善组织会社(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年19)小区组织背景:背景:工业化和城市带来大量社会问题,慈善机构和慈善组织混乱,造成社会福利资源浪费。发起人发起人:英国牧师索理目标:目标: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理论假设理论假设:慈善组织会社理论取源于托马斯.查墨斯,他认为接收公共救助会摧毁贫民自尊心、进取心以及道德意识,致使他们养成依赖救助为生毛病,所以个人应该对其贫穷负责,贫民应该尽其可能来维持自己生活。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第8页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内容:内容:伦伦 敦敦分区分区分区分区志愿委员会志愿委员会志愿委员会志愿委员会咨询部咨询部咨询部咨询部方便各慈善机构搜集
6、救助者信息并派“友善访问员”进行调查主持区内救助分配工作第9页慈善组织会社评价慈善组织会社评价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对小区济贫起到了主要作用,其影响扩至美国。专职调查员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产生。合理分配社会福利资源,提倡自助。促进了政府、各救助机构、慈善组织之间沟通与合作。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第10页小区睦邻组织运动(小区睦邻组织运动(19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发起人:发起人:美国牧师巴涅特内容及特点内容及特点:设于贫民区,与区内贫民共生活,了解其需要和问题,建立友情,并以此作为开展工作之基础。口号“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没有既定工作计划,随时视当地居民实际需要而决定工作内容。工作种类很多
7、如托儿所、保健所、夜校、就业训练班、合作社等尽可能发动当地人力,培养当地人民互助合作,为当地服务。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第11页西方社会工作早期发展小区中心不但是服务中心,更是文化中心,尽可能设法将本国文化及外国文化向当地居民介绍。邀请文化人士常驻小区中心为房客,以其业余时间为区民义务服务,举行演讲会、展览会、音乐会或开班教学。小区中心在贫民区不但为贫民处理问题。而且还推行民众教育,培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向上精神,并致力于促进文化交流。第12页西方小区工作早期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形成专业社会工作形成背景: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改变了过去由小区组织和慈善团体提供救助传统,开始关注政府
8、在保障公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务方面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经过购置社会工作服务来实施公共福利服务,促进了小区工作发展。标志:1939年,兰尼汇报系统阐述了小区工作理论和方法,使小区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工作方法为大家所必定,从此小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一起被列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第13页小区工作发展梳理小区工作发展梳理19世纪后期小区睦邻运动192019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小区社会工作。19401950年代:联合国在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农村推行小区发展。19601970年代:世界范围内小区民权运动,反贫困运动,妇女运动和种族运动推进着小区工作蓬勃发展。(罗夫曼1967年正式提出小区工作
9、三大模式)1980年代以来:受保守主义政府影响,小区工作走向以规划服务、满足需求为特点小区照料。1990年代以来:在第三条道路影响下,小区工作开始强调参加式、增权式、合作式小区发展模式。第14页中国小区工作发展1、发端于民国五四运动乡村教育运动,主要是在农村开展小学和成人教育,提升农民文化素质。2、19代中期由乡村教育运动演变到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比乡村教育运动愈加全方面地关注农村危机,挽救农村,是一个包含乡村教育、乡村经济、乡村政治、乡村卫生等全方面内涵乡村建设运动。第15页中国小区工作发展两种乡村建设思想:晏阳初与梁漱溟两种乡村建设思想:晏阳初与梁漱溟PK第16页中国小区工作发展晏阳
10、初(1890年1990年)思想介绍:四川巴中人,19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9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与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学位,路易斯维尔大学博士。主张:1、乡村建设性质是民族再造。2、乡村建设内容是针对“愚贫弱私”四大问题而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3、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教育方式。4、乡村建设步骤分研究试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5、乡村建设者要“化农民”,要先“农民化”。第17页启示:启示:设于民间,与平民打成一片,向平民学习。实践精神:自下而上改造社会。小区工作者不但要有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有工作价值观和人文关心。不涉入政治,但对实际政治有所
11、帮助。培养当地小区领袖。中国小区工作发展第18页梁漱溟(梁漱溟(1893-1988):):广西桂林人,中国当代思想家,当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主要思想主要思想:1、乡村建设本质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新农村”,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出一个新生活文化,而不是向西方学习。2、重建一个新社会组织结构,他认为中国社会组织结构是“伦理本位,职业分殊”,不一样于西方“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社会组织结构。3、促兴农业引发工业。4、“农民自觉与大众之师”。要经过知识分子下乡,成为乡村耳目、喉舌、头脑,把农民教育成一个有自觉意识活起来农民。中国小区工作发展第19页1980年代以来小区服务小区服务(书本39页)1990年代以来小区建设小区建设(书本41页)请仔细阅读请仔细阅读中国小区工作发展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