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78850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岷县禾驮学区教学设计 岷县禾驮学区教学设计( 2016 2017 学年度第 2 学期) 学 校 山 沟 小 学学 科 语 文 年 级 五 年 级姓 名 王 小 飞 五 年级第 二 学期总教学目的教育教养一、 教育教学(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139个,会写24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

2、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6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三)习作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3.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四)口语实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二、 总体思路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

3、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 年级 语文 科目教学计划学生基本情况:我们这个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4人。根据五年级的教学情况来看,班中36.4%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发言积极,个别同学表现的还特别出色,但是也有63.6%的同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不稳定。从他们的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

5、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个别同学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我们班的书写状况这个学期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个别同学做作业的态度还是很马虎,字迹潦草,平时作业也经常会出现错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学 困 生 转 化学 困 原 因 及 对 策人数1、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不太好,书写普遍不够端正,整体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基础知识,同学们普遍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关于发表自己的间意见与感觉的能力就更差了。普遍学习不够积极不够主动。2、男孩子比较调皮,自由散漫,纪律约束也很困难。在学习上,孩子们的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学习

6、习惯更是极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质量不高,老师有时候催促也不写。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虽然有些进步,但是学习仍然缺乏自学性,作业态度欠端正,作业马虎。3、学生写作水平低,几乎连一句完整的话也写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下苦功夫进行辅导。7比率63.6%重难点及提高质量的措施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1、 掌握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字词。2、认识各种类型的句子改写题,并能熟练用运。3、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题型,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锻炼学生阅读的能力。4、通过学习本册课文中的优秀篇章,学习里面的写作方法,并 能用运到写作中取。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1、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密切配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4、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公物,遵守纪律。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6、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多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如绘画、作文片断写作等比赛。7、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在校内要尊重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参加公众场合注意班级面貌,保持安静,遵守纪律。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时间教 学 内 容起讫1月日月日天 马2月日月日古诗二首 巩乃斯的马 语文天地3月日月日 雅鲁藏布大峡谷 浙江潮

8、4月日月日红树林 语文天地5月日月日这,原来是一座村庄 唯一的听众6月日月日语文天地 唱脸谱 7月日月日我喜欢 语文天地8月日月日生命与水 古诗二首9月日月日一个苹果 语文天地10月日月日期中复习11月日月日期中复习 期中检测12月日月日他发明了什么 寓言二则 语文天地13月日月日语文天地 迟到 成吉思汗和鹰14月日月日我们的错误 语文天地 “诺曼底”号遇难记15月日月日生死攸关的烛光 语文天地16月日月日献你一束花 微笑 语文天地17月日月日语文天地 只有一个地球 鸟儿的侦查报告18月日月日鸟儿的侦查报告 绿色千岛湖 语文天地第 一 周 2017 年 2月 28日课题龙的传人课时1课型新授课

9、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技能目标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激发学生作为龙的传人骄傲与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备课、图片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一、预习1、搜集有关“龙”的相关资料(成语、诗歌、歌曲、文章、图片等)

10、2、自学生字、新词。3、认真默读,思考:“龙”到底是什么?二、时代背景:读了课题你对龙了解吗?“龙”是中国古人想象出来的一种神物。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人也号称是“龙”的传人。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龙在八千多年前的新石时代就有了。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有不可侵犯的尊严。在中国人的想象中,龙集日月之精华,会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有兼包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

11、联、图画中,龙成了不朽的主题。在这新的时代,“龙”更被赋于了新的生命,“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三、探究案: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会唱的同学跟着一同唱。 2.生字,带“龙”字的成语,多音字3、歌曲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4、“龙”到底是什么?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点明了什么?四、拓展提升,总结升华 本节课通过 、 、 我们明白了“龙”只是 ,并不是 。1、“遥远的东方有条( ),他的名字就叫( )。遥远的东方有( ),他们都是( )。”2、课文龙的传人先写了( )的关系,然后写了龙( )及人民赋予( )的象征意义,最后点明了( )自称为“

12、( )”的原因。我们明白了“龙”不是( ),只是( )。(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天马”一出土,为什么全国震惊?)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龙的传人1、补充词语:出类( )萃 数不( )数 呼风( )雨 ( )高无上 龙飞凤( )金龙( )瑞 龙凤呈( ) 龙( )虎跃 ( )力无比 ( )拜2、多音字: 数 ( ) 供 ( ) 肖 ( ) ( ) ( ) ( )教学反思第 一 周 2017 年 2 月 29日课题龙的传人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

13、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技能目标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作为龙的传人骄傲与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以疑导读,读中感悟。课前准备备课、图片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一、预习案: 1、积累“龙”的成语。 2、龙为何倍受中国人的尊敬?“象征”是什么意思?龙象征什么?3、为什么中国人自

14、称是“龙的传人”?4、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二、探究案: (一)导入新课: 1、“龙”的成语接龙。 2、 “龙”到底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展示:展示疑惑,互相解疑。 1、交流带“龙”字的成语。 2、课文理解: (1)龙为何倍受中国人的尊敬? (2)“象征”是什么意思?龙象征什么? (3)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三)质疑探究:我思考,我收获。 1、龙象征什么? 2、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三、拓展提升,总结升华感情朗读,读中体会。“龙”象征着至高无上、威力无比、无所不能;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中

15、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中国的龙集各种能力于一身,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喜爱龙,崇敬龙,所以常常自称“龙的传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龙的传人,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四、当堂达标1、今天,我们知道龙不是( ),只是( )。2、龙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 )、( )、( )的,象征着( )和( )。3.西方传说中的龙是( ),( )。中国龙则( ),象征着( )。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一)基础知识题(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1、“”的用法我知道:(1)“你逃不了!”孩子边追边喊。 ( )(2)只有怕死鬼才祈求“自由”。 ( )(

16、3)周易曾有“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的说法。( )(4)皇帝的身体被称为“龙体”( )。教学反思第 一 周 2017 年 3 月 1 日课题古诗二首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技能目标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重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

17、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一、激趣导入1、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板书课题:古诗二首二、讲授新课:(一)房兵曹胡马1、板书:房兵曹胡马 理解题目1)胡马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2)知道房兵曹是什么意思吗? 3)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2、读一读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诗,可以同位读、好朋友读,还可以学着古人的样子来读。美美地把古诗多读几遍。

18、3、理解诗句意思同学之间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的范围内交流。因本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的教导显得分外重要。4、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1)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同时指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生平也是理解诗歌情感的方法之一。2)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这是诗人早期的作品,显示出了健康积极的思想。这与他后来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3)学生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5、有感情地读诗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放古诗的录音2)指名读一读。3)带着自己的感情读出这首诗的韵味。4)配乐朗诵古诗。5)一起背诵这首诗。三、小结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希望大家运用我们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去学习更多

19、的古诗。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房兵曹胡马骁腾有如此万里横行 渴望建功立业1、背诵古诗。2、自己尝试说一说本诗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反思第 一 周 2017 年 3 月2 日课题古诗二首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技能目标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重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

20、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引出新课。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于马的诗歌。虽然也是唐代的诗人所作,虽然也是关于马的诗,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尽相同。希望大家将上节课所用到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三、学习马诗。1、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哪位同学对李贺有所了解,讲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做适当的补充。2、学生初读古诗。1)学生自己尝试读通顺。2)读给自己的同桌听,注意将字音读准确,最好能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3)全班

21、的范围内读一读。3、理解诗意。1)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以前学习古诗时运用的方法来读懂诗意。2)全班交流这首诗的意思浅显,教师只对个别难以理解的字加以指导即可。金络脑:把黄金笼头套在马的脑袋上。络,戴、套。何当:什么时候。快走:指马飞奔。全诗的意思: 大沙漠里,黄沙像厚厚的白雪;燕山山头,弯弯的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天空。我什么时候才能骑上戴着黄金笼头的骏马,在秋天的大地上飞奔呢?4、结合诗人李贺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马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带着幽冷、凄婉的色彩。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并背诵。四、两首古诗进行比较。两位唐代诗人杜甫、李贺均写了与马有关的诗歌,比较一下它们

22、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马诗唐朝李贺合当金络脑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1、写本课的生字。特别指导骁。2、背诵马诗。3、尝试说一说两首诗有什么不同。教学反思第 二 周 2017 年 3月 6日课题巩乃斯的马课时1课型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技能目标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情感目标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教学难点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

23、学过程调整与思考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天马和两篇有关写马的古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2、指名朗读课文课文写了什么?(抓内容)学生速读课文,明确:夏天雨中群马奔腾。夏日雨中群马奔腾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三、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词句中读懂的?本段的最后一举起到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导朗读:读出暴雨来诗的猛烈急促。2、默读2、3段思考:(1)画出这两段中的比喻句,从这些比喻

24、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栽树的旁边做批注,可以使自己的感想,可以使自己的疑惑等. (2)这两段描写的什么?(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3、学生朗读比喻句,交流自己的批注,随时注意学生间的回答,补充自己批注,参与到他人的讨论中来。4、你体会到什么?作者展示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的眼里。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上所见到的最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5、朗读最后一段: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

25、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四、总结全文(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的场面,使得他“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的真正的崇高壮烈。)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巩乃斯的马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学反思第 二 周 2017 年 3月7 日课题巩乃斯的马课时2课型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

26、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技能目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感受夏日草原上,马群在暴雨中奔跑的壮观场面和作者对马的赞美。情感目标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学习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并仿写。教学重点学习对“马”场面描写的方法。并仿写。教学难点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 一、复习你能找出下面字的形近字,并能给它组词。毫 ( ) 惧 ( ) 涌( ) 浑 ( ) ( ) ( ) ( ) ( )二、学习课文。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1)我用“”画出了描写暴雨

27、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我知道了暴雨的特点是、。我能读出暴雨的猛烈急促,请同学们听我读。(2)我还在本段找到了全文的中心句 ,联系上下文,它还是句,在文中起的作用。2、默读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这部分是围绕这个词语展开叙述的。(2)再读文,我从、这些词语感受到了马奔跑的壮观景象。我还找出了相关的句子,想和我们组的同学一起读一读。如果说这些是对马的样子的描写,那么作者还写了马奔跑的,那声音,它和雷声雨声交织成的大舞台。(3)在读这部分时,我从马奔跑时的声音中理解了“苍劲”的意思是 ,“悲怆”的意思是 ,从而感受到“惊心动魄”的意思是 。(4)我想和我们组的同学用朗读体现

28、马奔跑的壮观场面。3、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这壮阔的景象时,作者的反应是,作者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 。看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2)浏览全文,我的反应是,因为我也感受到了。三、总结提升。1、这篇课文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马群奔腾的壮观场面。2、课文中,作者对马在暴雨中奔腾的场面描写简直太精彩了。我想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做到仔细观察、点面结合,才能写出气氛。四、巩固练兵。我想描写热闹的集市。我可以写小商贩的叫卖声,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是面上的,相信我会写得很好。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巩乃斯的马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9、。2.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学反思第 二 周 2017 年 3月8日课题叶公好龙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其意思。感情朗读,背诵课文,复述故事。技能目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从中体会做人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可弄虚作假的道理。情感目标从中体会做人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可弄虚作假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故事,体会文中寓意。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从中体会做人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可弄虚作假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故事,体会文中寓意。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

30、从中体会做人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可弄虚作假的道理。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备课、字典、视频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 一、预习案:1、自学字词,多读熟记课文。2、利用工具书和已有知识,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意思。3、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七略,这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另外,他还编著了新序说苑列女传三部历史故事集,是魏晋小说的先导。叶公好龙选自新序,新序中记述了许多古代历史故事。4、关于课文:叶公:就是沈诸梁,字子高。他主持叶政期间,养兵息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实力大增。叶公不以怨忘德,曾受到孔子的高度评价。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这

31、说明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但是叶公好龙的故事纯属虚构,是西汉刘向借题发挥的艺术创作,不能以此来否定叶公。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表面上十分喜爱龙,可是见到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口头上说喜欢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却言行不一的人。二、整体感知:(以习题形式呈现)1、课文中的叶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叫叶公的人,表面上十分喜爱龙,可是见到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口头上说喜欢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却言行不一的人。2、实际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举例说说。 3.叶公真的喜欢龙吗,为什么?三、我的疑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32、? 1、从哪些语句中表现出叶公喜欢龙? 2、叶公真的喜欢龙吗?为什么? 3、叶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懂得了什么?四、拓展提升,总结升华 1、实际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举例说说。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解释古文句意。 (1)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2)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3)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教学反思 第 二 周 2017 年3 月 9日课题语文天地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摘录、积累从本组教材中学到的词语。积累带“龙”字的成语。品读龙的传人中表达“龙”的含义的句子。交

33、流与“龙”有关的故事。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技能目标通过“读一读、填一填、查一查、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累。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龙”的内涵,感受“龙”文化的丰富,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积累与“龙”有关的知识,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教学难点积累与“龙”有关的知识,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备课、资料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一、预习案:预习任务安排:1、自读自学,相互交流“摘录笔记”、“填成语”。2、交流品读龙的传人中表达“龙”的含义的句子。3、搜集与“龙”有关的故事。4、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屠龙之技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

34、。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二、探究案:通过学习你对“龙”的知识积累了多少?请你给大家进行展示。看谁积累的最多?1、相互交流“摘录笔记”、“填成语”。2、交流品读龙的传人中表达“龙”的含义的句子。 3、把你搜集与“龙”有关的故事将给大家听。三、拓展提升,总结升华在我心目中的龙:四、当堂达标1、按规律写出有关“龙”的成语。2、在我心目中的龙:五、训练案基础知识题(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1、读一读摘录、积

35、累从本组教材中学到的词语和积累带“龙”字的成语。2、读一读龙寄寓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句子。综合训练题1、讲一讲与“龙”有关的故事。2、(试回答)我欣赏了各种不同“龙”字的写法,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读一读摘录、积累从本组教材中学到的词语和积累带“龙”字的成语。2、读一读龙寄寓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句子。教学反思第 二 周 2017 年 3月 10日课题语文天地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狡黠、神采奕奕”等词语,读谁字音,弄清词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龙舟会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热爱乐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技能目标品味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栩

36、栩如生的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情感目标感受乐山龙舟会的热闹而壮观的景象,领略龙的魅力,表达我们自豪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龙舟会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热爱乐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栩栩如生的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 一、预习案:1、自学本文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3、有条件的同学学唱歌曲龙的传人。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环境特别好。喜气洋洋: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洋洋,得意的样子。山呼海啸:山在呼叫,海在咆哮。形容气势盛大。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踪影。指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37、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会,集中。锣鼓暄天:锣鼓震天响。本课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暄,声音大。变幻莫测:变化多端,令人无法捉摸。变幻,没有规律。二、分段与段意这篇文章对乐山龙舟会的热闹场面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乐山的地理环境优美,是举行龙舟赛得天独厚的好地方。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举办乐山龙舟会的宏大规模并极具地方特色。第三部分(第36自然段):具体介绍龙舟夺标、抢鸭子、放漂灯这三项活动的特点。三、文章特点点面结合写场面。点面结合,相得益彰,把整个乐山龙舟会的精彩纷呈、规模宏大地场面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四

38、、中心思想 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乐山龙舟会的三大系列活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乐山龙舟会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民间文化的赞美,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说说我们的家乡有与龙有关的活动有哪些?2、唱歌曲龙的传人。教学反思 第 三 周 2017 年 3 月 13日课题神奇的书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者王小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的内容,背诵这首诗。技能目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抓住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诗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

39、体味、鉴赏,了解书的神奇以及书给人类带来的无穷魅力。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法,仿照诗歌前两段写法再写一段,表达自己对书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多角度地谈自己对课文的感悟。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一、信息链接: 1、诗歌简析:这是一首外国的短小精悍的儿童诗,哲理诗。作者借诗歌的形式,以形象的比喻,富含哲理的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其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热情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魅力、书的美丽。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作者简介: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浪漫注意女诗人。二、预习自测: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非凡的()浩瀚的()遨游的()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