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78726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是:( ) A、《农桑辑要》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塞里斯”,讲的是什么手工业发达?( ) A、冶金业 B、制瓷业 C、丝织业 D、造纸业 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8、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0、“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 A、租佃关系 B、雇佣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1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改变封建制度 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科技 D、实现富国强兵 1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 ) A、辅助军事工业 B、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D、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 1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 D、洋务企业的诱导 14、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动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5、洋务运动“预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 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 16、20世纪初的“实业救国论” ( ) A、倡导者是中下层资产阶级 B、认为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实业的强弱 C、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D、没有得到人民的响应 17、“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A、面粉业与榨油业 B、烟草业也火柴业 C、化工业与钢铁业 D、纺织业与面粉业 18、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 ) A、买办资本 B、日本资本 C、民族资本 D、官僚资本 1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21、“引进来”战略引进的东西不包括:( ) A、资金 B、先进技术和设备 C、先进的管理经验 D、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22、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 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 2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24、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 ) A、片面强调公有制 B、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 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2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 ) A、纠正文革以来“左”倾教条主义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A、农村 B、沿海城市 C、城市 D、国营企业 27、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 ) ①土地所有制 ②经营管理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 ) ① 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私营经济 ④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29、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是:( ) A、上海浦东的开发 B、海南建省 C、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3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是:( ) A、市场 B、行政手段 C、国际环境 D、人民自觉 二、材料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32、阅读下列材料: 南宋词人柳永曾写词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凤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珍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请回答: (1) 柳永笔下的“三吴都会”指的是今天的哪里?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当时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2) 词中描绘这个城市有何特点?请结合词中内容举例说明。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这个城市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4分) ⑵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和涌现出的著名实业家。(3分) 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3分) 34.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我国首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2分)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2分) (4)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B C C D D A B B A A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D C A D C A B B A D A C B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相同点:表现在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清朝时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早期资本家。 (3)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起阻碍作用。 (4)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2(1)这里是杭州,判断理由是“三吴”、“钱塘”等和杭州密切相关。当时这里叫做临安。 (2)这个城市非常繁荣,如“市列珍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人口众多,如“参差十万人家”;交通便利,如“天堑无涯”等。 (3)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的发展等。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⑴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经过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尤其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的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一战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利润的刺激和爱国心的驱使。⑵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等。 ⑶影响: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34、(1)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