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8695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开封市祥符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选择题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 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

2、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 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直接反映了 A.土地所有制变化 B.专制王权虚弱 C.宗法制度瓦解 D.土地兼并严重 3.“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 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自给自足4.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 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5.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

3、僚手中,而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它是封建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下列对土地兼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必然产物B是封建经济衰退的表现 C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D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6.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 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客观上保障汉代商品经济有序发展 D汉初黄老之学的典型体现 7.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

4、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 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D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8.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 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9. 唐六典记

5、:“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 A B C D 10.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 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11.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

6、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12.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 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3.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14.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

7、,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 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 B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C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 15.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16. 明朝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

8、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1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 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 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18.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 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

9、民初,晋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晋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结合 19.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20.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 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

10、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 A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 B外国人操纵中国茶叶价格 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 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21.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 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2. 张之洞认为,“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基于此种认识,洋务派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23. 1873年清政府批准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该局采用

11、官督商办的组建方式并招商集股,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股票。据此可知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间资本得到官方认可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24.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 A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25.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日本 26.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

12、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7.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28.

1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29. 下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大跃进】d yu j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01991年底到1992年,社会上兴起了砸

14、“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思想动荡。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奋斗目标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 C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商业继续繁荣,江南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

15、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人民版高中课程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一作换找)。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风俗考 材料三 研究中国商人历史的果德瑞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

16、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2)材料中的“机房”“匠”“主”分别指什么?你认为“匠”“主”是怎么样的关系?(4分) (3)材料三中果德瑞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 素有哪些?(8分)(4)这些阻碍因素最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32(20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

17、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街道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材料三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8分)(2) 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分)(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4)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的?(6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