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1.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78526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一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

2、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3、。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

4、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 后、00 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交意思的一项是( ) A茶的历史悠久,神

5、农时代茶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C茶盛于宋朝,上至官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宗教的青睐,崇尚。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B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

6、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C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D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传承革新。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

7、摆在眼前。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生而丰下,父意异之,曰:“此儿必起吾门。”因名起。幼敏慧如成人。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举进士,授将作监丞。擢著作佐郎,累迁户部度支判官。真宗北征,领随军粮草事,寻为东京留守判官,判登闻鼓院。以右正言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封泰山,摄御史中丞,所过得采访官吏能否及民利病以闻。东封还,近臣率颂功德,起独以居安为戒。初置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请诸

8、已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从之。擢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起尝奏事殿中,适仁宗始生,帝曰:“卿知朕喜乎?宜贺我有子矣”即入禁中,怀金钱出,探以赐起。从祀汾阴,权知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风烈,数赐书褒谕。拜给事中,进礼部侍郎。起素善寇准,尝与寇准过同列曹玮家饮酒,既而客多引去者,独起与寇准尽醉,夜漏上乃归。明日入见,引咎伏谢,真宗笑曰:“天下无事,大臣相与饮酒,何过之有?”准且贬,起亦罢为户部郎中,又降太常少卿。后复为礼部侍郎,以疾请知颖州,徙陈州。卒,赠礼部尚书,谥安惠。起性周密,凡奏事

9、及答禁中语,随辄焚草,故其言,外人无知者。家藏书至万余卷。起能书。弟超,亦能书,集古今人书并所更体法,为书苑十卷。(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B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C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D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谥号是古代帝王、

10、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真宗、仁宗。B泰山封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帝王受命于天的典礼,目的是巩固皇权,粉饰太平。C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长官为礼部尚书。D我国古代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夜漏就是深夜时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起关注民生,思虑长远。他把采访官吏能力大小及百姓疾苦报知朝廷;东封还朝后,皇上近臣都歌功颂德,唯有周起认为应该居安思危。B周起善于断案,明辨是非。担任纠察刑狱司官员时,周起倾听犯人申诉,纠正以前虽已判决但确有冤情的案子,受到皇上慰劳。C周起交好寇准,受到牵连。他一向与寇准关系好,曾与寇准到同僚家喝酒,尽醉方

11、归;寇准将要被贬官,周起也被连续降职。D周起为人谨慎,做事周密。凡是上奏事情以及书面应答宫中的文书,周起随后就烧掉草稿,他的言语看法,外人没有知晓的。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5分)_ (2)从祀汾阴,权知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风烈,数赐书褒谕。(5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12、。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注释】 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西泠:西湖桥名。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8.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

13、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E.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9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并作简析。(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10、补出下列诗文空缺部分。(6分)_,体无咎言。_,谣诼谓余以善淫。淇则有岸,_。驾一叶之扁舟,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_,泣孤舟之嫠妇。(四)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24分)1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何以解忧 D狗吠深巷中1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14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

15、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1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C死生亦大矣D亦将有感于斯文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举酒属客(劝人饮酒)羽化而登仙(像长了翅膀一样)B倚歌而和之(和谐)山川相缪(缭、盘绕)C知不可乎骤得(急速,快)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D相与枕藉乎舟中(共同,一起)洗盏更酌(更替)1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抱明月而长终C而卒莫消长也D纵一苇之所如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独其为文犹可识文:华美

16、、有文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B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C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盖音谬也 谬:错误19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此余之所得也所谓前洞也遂与之俱出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 B/C/ D/20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客有吹洞箫者D此余之所得也2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而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而又何羡乎?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2下列

17、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B“既望”是农历的每月十五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某些代购店这种“以假充真”的行为,但又无可奈何。在云南地震灾区采访,碰到巧家县安监局职工刘诗明,他正脚裹纱布,为灾民分发救援物资。休息时他乐呵呵地向笔者说:“与灾民的利益相比,这点伤病。”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

18、纭,做好自己。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我国境外在逃人员潜逃方向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公安部“猎狐2015”行动办派出境外缉捕工作组,对潜逃印尼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展开集中缉捕行动。B由于杂光强烈的干扰,对测量设备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相对导航的可靠性均造成较大影响,给交会对接的可靠实施带来一定风险。C关注原创和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多年空缺,它在2014年终于被“透明计算: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成果终结。D为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武昌南湖中学邀请了

19、四个大学的热衷于饮茶文化的教师利用选修课时间为同学们传授茶之历史、品茶礼仪等方面知识2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 。 。 。 。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他们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他们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他们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琴者,禁

20、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A B C D2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_ _27下图反映了我国15年来农村人口城镇化变化情况,请概括出图中两条主要信息,要求内容

21、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条不超过30字。(6分) _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人说“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也有人说“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要求:根据所给材料,自拟标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一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B2C3D4. D5A6B7(1)周意担任卫州知州时,因犯罪被削去官职,周起才十三岁,到京城为父辨冤,他父亲才官复原职。(句意1分,“坐事”“知”“诣”“讼”各1分

22、)(2)(周起)跟从皇上祭祀汾阴,暂代河中府,后来移任永兴、天雄军中,所到之处,作风刚烈,皇上多次下诏褒奖。(句意1分,“从祀”“权知”“所至”“褒谕”各1分)8.A,E9.愉悦之情:莺歌燕舞、春意深厚(2分)惜春之情:东风已逝,蔷薇花开,只留下一抹荒烟。(2分)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漂泊在外,愁思满怀,怕见落花,怕听杜鹃啼叫。(2分)10、略11 B12 C13 D14 A15 C16 A17 A18 A19B20C21D22B 23B24A 25C26.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固定植株的位置 之所以称其为假根27(1)农村人口城镇化有两条途径:进城打工、进城求学。(2)15年来农村人口城镇化中进城打工途径的人口由多变少,求学途径相反。28、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