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阳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新诗鉴赏辞典序言(节选)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它是既多曲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继承与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
2、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进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桎梏的方向冲击。假如说,首创“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堪称新诗革命先行的纪念碑式作品的,则历史性地留给了稍后出现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胎记诞生的:首先是在科学与民主以至社会主义新思潮的推动下,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了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确立了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的诗歌境界;其次是力图摒弃僵死
3、的文言词语,而以口语入诗,作所谓白话诗,以利于反映现实表现真情,从而走上了“诗体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就便是自由诗的诞生。在音律形式上它自然也曾对外国诗歌有所借鉴,但主要都加以溶化,在中国现代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来,而形成为中国的自由体新诗,它是“五四”以来新诗运动对于旧传统的突破,属于创造性的新发展。放在中国诗歌流变史的长河中来看,如商周四言,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隋唐律绝,宋词,元明曲令,都是递嬗升降,各自打着时代烙印,那么“五四”以来便是自由诗。自由诗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这是诗人戴望舒在论诗零札中
4、指出的。它如同行云流水,临风作态,随物赋形,虽然变幻莫测,但并非没有理路可寻。讥讽自由诗是“分行写的散文”,无非是僵化了审美偏见而已。1、下列不属于新诗的形式特征的一项是( )A诗歌的境界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B力图排除僵死的文言词语,将口语入诗。C借鉴并溶化了外国诗歌的音律形式。D从现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形成自由体新诗。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胡适是新诗的最早开拓者,而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则奠定了新诗传统的主要基础。B新诗不断地接受外国诗歌的影响并适当地溶化在自己的风格之中,逐渐趋同于世界文学。C“五四”以来的自由体新诗如同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等一样,也
5、有自己的时代烙印。D新诗打破了旧传统,在民歌的基础之上有了创造性的新发展,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特点。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融入了外来的东西,增加了它世界文学的色彩,当然,它也将发展自己的民族传统。B郭沫若和他的代表作女神奠定了战斗的现实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从此以后,中国文人始终以笔做刀枪,创作战斗的诗篇。C新诗扫除了旧体诗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新生活情调,走向了新的诗歌境界。D自由诗也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毕竟与古诗不同,而注重内在情绪的变化,自有一定的理路可寻,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二
6、、古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
7、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 相 李 揆 矜 能 忌 贤 以 休 烈 修 国 史 与 己 齐 列 嫉 之 奏 为 国 子 祭 酒 权 留 史 馆 修 撰 以 下 之 休 烈恬 然 自 持 殊 不 介 意 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
8、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
9、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
10、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7、教材知识检测: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的是()(3分)A、以其无礼于晋 太子及宾客之其事者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大王来何操C、具告以事 长于臣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敢以烦执事8、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对春秋的解释,也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的散文作品。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兄弟有伯仲季叔的排行。C中庶子在秦时是指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参乘是指古时
11、乘车担任警卫的人。D荆轲刺秦王中“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中的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3分)(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4分)(3)教材翻译: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0、“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
12、舒”一句中,“舒”字用得最好,最具表现力,试作简要分析。并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11、诗人写“神女”之“惊”,对赞颂“宏图”有什么作用?不写“长江流水”,而写“巫山云雨”,用意何在?(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 ,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4) ,有所广益。出师表(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张昌华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
13、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
14、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实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
15、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
16、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
17、,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
18、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选自名人传记2006年第5期,有删改)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并想以此激发学生。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
19、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14、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15、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16、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17、下列各句中
20、,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年过不惑的罗恩先生,积二十年之功成功创作了大型壁画天堂之花,终于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 B、人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话的确是切中肯綮,它高度的概括了徐志摩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C、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只有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表现在对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D、近几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悄然反弹,但日渐式微,仍创近年次低点。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当前在中国周边出现的一些事态,有不少
21、缘起于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制造麻烦“阻击”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C、图书馆、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D、1972年,由于妻子萧珊病逝,使巴金陷入巨大悲痛;1973年回上海,在4平米的小屋翻译俄国作家屠格列夫的作品,直至文革结束。19、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修辞学中的
22、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 B.C. D.20、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题目。(5分) 。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却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却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
23、”;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1)根据文意,为语段加上首句,用上一种修辞手法。(2分)(2)把下面画线的一段话改为整句,可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21、写作(60分)美国田径明星卡尔刘易斯称霸世界田径赛场十余年,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他只不过像蚂蚁那样每天在运动场上反复地做一个动作,少则几百次,多则上千次,也许是重复的次数比别人多一些吧。 这段材料对你有怎样的触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2015级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A(A项,“现代社会色彩和生
24、活情调”为现代新诗的诗歌境界,而非形式上的特征。)2、D( 从第二段末句看,新诗的传统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3、B(从第二段末句看,此项错误。另外,“从此以后”也不对,而是早已有之。)4、C5、D6、A7、C8、A9、(1)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规过”“不胜”)(3分)(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亲贤”“推毂”“曾”)(4分)(3)派遣将领镇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3分)10、“舒”即舒展、开阔,极目远眺,楚天开阔。既写出了环境的大气开阔辽远,又表现了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弘气度。作者通过写在长
25、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5份)11、运用正衬(以虚衬实、烘托),想象“神女”之“惊”, 烘托出“宏图”之“起”所具有的惊天地、动鬼神的巨大威势。表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宏伟气势,是前无古人的。加入这浪漫的一笔,使词的境界更为雄放神奇,增强了感染力。(3分)用“截断巫山云雨”一句,妙处有三:一是与后边的“神女”相照应;二是反衬出“西江石壁”之高,连天上的云也阻截住了;三是反衬出人民气魄和力量之大,敢于挡住“神女”的行路,因为传说中的“神女”是早晨为云,晚上为雨。(3分)12、略(6分)13、BD。(A激发学生并非陈有意为之。C粱并非过谦之
26、辞。E心理描写说法不当) (5分)14、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2分)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2分)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2分)15、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者; 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 树一帜;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友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陈寅
27、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以上6点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16、 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是强调,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的资质、修养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原因。这些特质,在现代中国,不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来者无法超越的。(2分)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2分)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
28、潜心治学,不求显达,身处逆境和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2分 启示: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承传,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赓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17、A18、C19、C (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 是对具体阐释,是总分结构,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AD两项排除,句前是;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
29、预言的”、“悬想的”,故句应在后。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由此可选C。)20、(1)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2分)(2)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4分)21、作文略参考译文 于休烈,河南人。于休烈性情纯厚谨慎,机敏聪明。从小好学,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科,多次升
30、官任右补阙、起居郎、集贤殿学士,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任为中部郡太守。 正值安禄山叛乱, 肃宗即位,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国史。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特别注重听取臣下建议,转对于休烈说:“国君的任何举动都要记録下来,这纔是良史。朕有过失,卿是否记下了?”他回答说:“夏禹、商汤检讨自己,他们开国立业也分盛大。有德之君,不忘纠正过错,臣不胜庆贺。”当时中原凋残,典章几乎散尽,没有史籍可供查寻。于休烈烈上奏说:“国史一百零六卷,开元实録四十七卷,起居注连同其它綦籍三千六百八十二卷,都保存在兴庆宫史馆。京城被叛贼攻陷以后,全被焚毁。而且国史、宵録是
31、圣朝大典,修撰多年,如今部没有保存下来希望交忖御史台审问勘查史馆的有关官员,今府县招致访求。有人另外收存国史、宵録的,若送到官府,重金购回并从优奖赏。 前任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贼中,此时进入东京,至此将他家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 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上五代帝王论,皇上非常赞赏。宰相李揆自负才能嫉妒贤人,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安然自处,亳不介意。 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依旧兼修国史,不久加授礼仪使。升任礼部侍郎。又改检校工部尚书,兼判太常卿事,正式授任工部尚书,多次进封为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中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一石的积蓄。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脸!而礼贤下上,扶持后进,虽位尊年高,从无倦怠之色。酷好书籍,手不释卷,直到临终。大历七年去世,终年八十一岁。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因于休烈父子儒行著名,特意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安葬之日赐给仪仗鼓乐。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怀悼念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一百匹、布五十端,派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问。儒士的荣耀,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