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3.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78526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咸阳百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年级:  姓名: 一、 基础知识部分(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沁(qì)园春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B、瞋(chēn)目      为(wéi)虎作伥   陛(bì)下    C、颓圮(qǐ)    挥斥方遒(qiú)    稠(chóu)密    D、青荇 (xìng)    浪遏(è)飞舟      濡(rú)缕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拒绝    沧茫    激扬 桔子洲 B、寥廓    铮嵘    彳亍    笙箫 C、仓淬    胆怯    耀眼 万户候 D、惆怅   颓圮 青荇 星辉斑斓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5分) A、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维权事项,请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B、早就听说过贪官们的生活腐化,多方敛聚财富。从中纪委公布的被查出贪官的非法财产数字来看,其贪腐之疯狂果然名不虚传。 C、近年来电影公司用拉大牌明星来炒作票房的方法,正好迎合了中国人的追星心理,起到的效果也还不错,电影公司屡试不爽。 D、听了王老师在电视节目上对当今网络不文明现象的调侃,观众都忍俊不禁的笑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许多年后,艾丝美拉达再次回到了她的故乡,看到了故乡熟悉的街道,低低的草房,苦涩的井水和欢快的鸟鸣,这一切都让她感动不已。 B、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小伙子们围绕在熊熊的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裳。 C、借助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以全新的形式与观众一起体验快乐和分享知识,是《中国谜语大会》这档节目留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 D、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5.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C、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D、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它成于唐,盛于宋。 二、 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 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5分)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杯前世,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10.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6分) 11.全诗充满了凄凉之意,但作者为何用一个“笑”字?请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5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知; ,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2)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4)长风破浪会有时, 。 (《行路难 其一》) 三、 现代文阅读(16分) 1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16分)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5分)   (2)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5分)   (3)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6分) 四、 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4.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8分)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恩师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1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以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五、 写作(6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俗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说:“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就平常而言,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但很多时候,你只要努力向前跨出一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只不过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文明的发明就这样诞生了。而在这之前,爱迪生及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话不可行而放弃了试验。 请以“再向前跨一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写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