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F19 Cl:35.5 S:32 Na:23 Mg:24 Al:27 Fe:56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完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将氟利昂大量用于冰箱、空调的制冷剂
D.将废弃的植物油(即“地沟油”)蒸馏可以重新作为食用油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A. B. C. D.
3.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的c(OH-)=0.01 mol/L,则原溶液的浓度为(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A.0.01 mol/L B.0.017 mol/L C.0.05 mol/L D.0.50 mol/L
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C.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6.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稀释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滤纸中,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Cu2+
7.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
8.下列关于 0.2 mol/L 硝酸钾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 202 g B.100 m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 0.02 mol
C.从 1 L 该溶液中取出 500 mL 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 0.1 mol/L
D.1 L 水中溶解 0.2 mol 硝酸钾,即可配得 0.2 mol/L 硝酸钾溶液
9. 实验室需用2mol•L﹣1硫酸铜溶液450mL,配制时应选用称取硫酸铜的质量是( )
A.144.0gCuSO4 B.144.0gCuSO4•5H2O C.250.0gCuSO4•5H2O D.225.0gCuSO4•5H2O
10.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装置丙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有机相
C.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D.用装置丙加热硫酸铜溶液获得CuSO4•5H2O
12.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眼睛里溅进了少量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13.等物质的量的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依次为VA、VB、VC,己知VB=2VC,且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2 D.+4
14.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15.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容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
将反应容器分甲、乙两室,甲室充入的是氢气与氯气,共2mol ,乙室充入的是一氧化碳与氧气也共2mol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起始状态,反应前后变化如图所示:
则起始时乙中一氧化碳与氧气的体积比可能为:
A. 1∶2 B.4∶3 C.2∶1 D.3∶1
16. 向BaCl2溶液中滴入密度为1.165g/mL H2SO4溶液直至完全反应,过滤后滤液的质量恰好与原BaCl2溶液质量相等,则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5.0 mol/L B.4.3 mol/L C.1.8 mol/L D.少数据无法计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填空题:(共23分)
17.(4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萃取、⑤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填序号)
(1)提取碘水中的碘 ___________ (2)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 ___________
(3)淡化海水 __________ (4)KCl中含有KClO3
18. (4分)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A.6 g H2; B.0.5 mol CO2;
C.1.20×1024个HCl分子; D.148 g H2SO4;
E.92 g乙醇(C2H5OH); F.4 ℃时10 mL水
19. (6分)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分子数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总数之比为 ,摩尔质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
20.(9分) 请仔细阅读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加热过程中依次发生的反应:
CuSO4·5H2OCuSO4+5H2O CuSO4CuO+SO3↑ 4CuO2Cu2O+O2↑
现称取25.0 g硫酸铜晶体加热,使之均匀、缓慢地升温至1 000 ℃
并恒温1小时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实验操作所带来的误差):
(1)最终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维持最终的反应条件,推测反应结束除去水后的气态产物的物质的量范围在_____mol至________mol之间。(提示:SO3在此温度下存在部分分解,生成SO2和O2
(2)如果甲同学做此实验时称得最后所得的固体质量为7.6 g,试判断该固体的组分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如果乙同学做此实验时,所产生的气体为3.36 L(已换算到标准状况下),则SO3分解的分子数为________。
四、实验题:(22分)
21. (8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可分解为如下各步:
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 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 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口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6分)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 mol/L 的Na2CO3溶液480 mL。
(1)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
①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_________,无影响的有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4) 为完成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3. (8分) 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
(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用小写字母表示)应是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a 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 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中共放入水Vb 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五、计算题:(7分)
24. 现有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200mL,其中Cu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若向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使其配成含0.2mol·L-1 CuSO4和2mol·L-1 H2SO4的混合溶液,试求:
(1) 所得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 需加入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小数点后保留1位)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检测答案
1A 2 A 3 C 4 D 5 D 6D 7 B 8 B 9 C 10 B 11 B 12 A 13 A 14 C 15 D 16 A
17、(4分)(1)④(2)②(3)③(4)⑤ 18 (4分) A A E D
19、 (6分) 1∶1 , 1∶1 , 2∶3 ,
7∶16 , 7∶16 , 7∶16 。
20. (9分) (1)7.2(1分)0.125 (1分)0.175 (1分) (2)Cu2O、CuO(2分) 1∶2 (2分) (3)0.05NA或3.01×1022(2分)
21(8分)(1)C B D H(2分)
(2)使分液漏斗下端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让上层液体流出(2分)
(3)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顺利流出(2分)
(4)CCl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2分)
22、(6分)(1) 28.6g (1分) (2) ① ④(1分) ②③ (1分) ⑤(1分) (3) B C E(1分漏选错选均为为0分) (4)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1分,至少写出3种)
23. (8分) (1)a h g b c f e d (2分)(2)③②④① (2分) (3)(22.4×1 000m)/(Va-Vb) (2分)
(4)偏小(2分)
24. (7分)⑴1000mL (3分)
⑵103.3mL (4分,若答案不对,看步骤合理给分,例:到1.9mol给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