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填空.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78522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填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填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 放大镜使用时应注意,当物体处于凸透镜( )倍焦距内,会成( )的( )像。 2. 显微镜使用步骤为:( )、( )、( )、( )、( )、( )。在对光时如果是强光,可用( ),如果光线太暗,可( )。若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玻片移向( )方向。 3.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 )~( )种,根据自然分类法,从大到小依次为( )、( )、( )、( )、( )、( )、( )。其中(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种类越( ),他们间的共同点就越( )。 4. 细胞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其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为( ),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 )。 5. 洋葱表皮细胞的分裂是一个( )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分裂成( )个子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 ),并(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它的意义是( ) 6.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 ),其内容为( ) 7. 种群是指( ),群落是指(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群落由( )、( )和( )组成,它又和( )组成了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非生物因素( )。 8. 生命系统的层次为细胞→( )→( )→( )→生物个体→( )→( )→( )。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的正常生长都需要( )和( ),其中需要最大的是( )等无机盐,各种元素对植物的作用都不同,缺少氮元素会导致植物( ),缺少磷元素会导致植物( ),缺少钾元素会导致植物( ),缺少铁元素会导致植物( )。 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根毛细胞浓度时,细胞(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溶液时,细胞(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部位在( )。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有( )、( )、( )、等 生长素的发现经历了达尔文、温特、郭葛等科学家的实验才被逐渐认识的,由于光照引起( )在植物体内( )而使植物具有( )。 2.人体神经系统是由( )和( )组成,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和( )。 3.脑可以分( )、( )、( ),脑神经有( )对,脊神经有( )对。 4神经系统中小脑的功能为( ),脑干的功能是( ),脊髓具有( )和( )功能,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是( )。 5.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 ),它包括( )、( )、( )、( )和( )。 6、人体的体温恒定受( )和( )调节,生长激素的作用是( ),生长激素幼年过少会得( )症,其主要症状是(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症,其主要症状是(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导致( ),其主要症状是( ),分泌过多会导致( ),其主要症状是( );胰岛素的作用是( ),其分泌过少会导致( ),分泌过多会导致( )。 第四章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1. ( ) 发育成( ) 子房 ( ) 发育成( ) 果实 ( ) ( ) ( ) 发育成( ) 2.种子萌发的先决条件是具有( ),适宜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和( )。种子的胚可以分为( )、( )和( )胚芽最后发育成( ),胚根最后发育成( )。 3.克隆技术繁殖后代的方法属于( )繁殖,1997年( )国科学家利用这项技术培育的绵羊叫( )。 4.遗传物质一般位于( )的染色体上,二染色体由( )与( )共同组成的,DNA全称叫( ),是染色体中遗传物质的一种,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其分子有( )条( )组成,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 ),它决定( )。 5.一条染色体上只有( )个( )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 )个( )。 6.基因工程其实是重组( )技术,按照人类的意愿实现对基因进行自如地操作、转移、重新组合,可以用于医药卫生、农牧业及食品工业等领域。 7.1990年10月由( )国政府启动的“( )计划”。中国也于( )年( )月( )日正式加入该计划,并承担了( )%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 8.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达尔文提出的( )学说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其学说主要观点有:( )、( )、( )、( )。 第5章 人、健康与环境 1.现代人所指的人的健康是( )。 2.根据( )将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我们通过认为地把菌苗、疫苗、类毒素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这种通过人工接种建立起来的免疫称为( )免疫;人工接种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能力,以及接种各种疫苗,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称为( )免疫。 3.人体所需营养素可包括为七大类:( )、( )、( )、( )、( )、( )、( )。 4.各营养素的基本功能: ①蛋白质:( ) ②糖:( ) ③脂肪:( ) ④维生素:( ) ⑤无机盐:( ) ⑥水:( ) ⑦食物纤维:( ) 5.平衡膳食是指( ),膳食中所提供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应( )。平衡膳食的两个特点是①( );②( )。 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7.引起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 )、( )、( )和( )。恶性肿瘤即癌症,癌症的预防三要素:①( )②( )③( )重视癌症的早期症状和体症,注意定期体检。认真做到“三早”。 8.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称为遗传病,常见的遗传病有( )、( )、( )、( )、( )、( )。 9.传染病的特点具有( )、( )和( );传播三环节有( )、( )和(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 )、( )和( )。 10.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类型、主要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传染病类型 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1.青霉素的发现 ( )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但由于难以提取和生产,一直未能用于医学.直到1935年,他的助手( )和( )也参加了研制,最后采到了青霉素.自从发现和提取出青霉素之后,人类掌握了杀死( )菌、( )菌等多种菌的有力武器. 12.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人口与环境的问题上,人口膨胀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①:( )②:( ) ③:( ) 13.生态平衡的概念:它是指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 ) 、( )和( )之间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 )平衡.即它的( )和( )能较长时间的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就叫( ). 14.保持生态平衡,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持续稳定,”利于( )与( )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使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 )的方向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将危害人类的( ). 物质科学 主题1 常见的物质 一、物质的性质 (一)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 2、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二)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 2、常见的物理性质 ; 列举常见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导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绝缘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 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地测出溶液的酸碱性。定量测定溶液酸碱度的简单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若要精确测定则需要使用_______。 6、物质的有关性质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密度,晶体熔化和凝固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一般说来相同物质、相同状态、相同温度下,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可用公式____________来计算。已知烧杯内有石油30毫升,测得它的质量是24.6克,可算出此石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千克/米3 3、密度的国际制单位是__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的密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 ;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测量法。测量液体密度所用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所用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将表格中的数据用点标在坐标图上,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6 -4 -2 0 0 0 1 2 3 (6)写出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写出晶体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7、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_______,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_______。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_,冰的熔点是________。 (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溶液。 2、一定的________时,___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溶解_________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溶质在一定的____________下,不能无限的溶解在____________的溶剂里,即溶质的溶解是__________的。 对于固体的溶解度,其大小由溶质、溶剂的__________决定,________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由气体的______、 ______等因素决定,_______对溶解度也有影响。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该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由它在一定的__________下和一定_________时,在________水中达到__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__来表示。 根据固体物质在室温(______oC)时的溶解度,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5、各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曲线叫做_________________。 请查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____________; 请查出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约为____________; 6、大多数固体物质,它们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有些物质,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如_________、_________等,而极少数物质,其溶解度反而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如_________。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二、水 (一)、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1、水通电分解后,在阳极产生________气,在阴极产生________气,且体积之比为_________。 2、水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水由___________构成,一个水分子由___个____原子和____个____原子构成,水中氢氧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象雨水、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叫做天然水,都溶解有一定的杂质,是不纯净的水,是一种__________物。 纯净的水_____色_____味的液体,在1atm,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____。 水的异常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是一种比较_________的化合物,在较高的温度时水蒸气才分解,其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__ 以上是水分,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__________水。 5、举例说明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水是一种___________的溶剂,水能______许多化学反应的发生,且速度________,反应比较________。生活中常见的溶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二)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 1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悬浊液(悬浮液)。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乳浊液。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物。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实验中,其基本步骤与操作方法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配制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 (四)水资源和水污染 1、海洋无疑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它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___________ ,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____________,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2、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为,但在时间和空间懂得分配上很不均匀,突出表现在: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说明常见水污染的种类、原因及危害 4、列举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5、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由于明矾或活性炭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一些较大的颗粒并慢慢沉到水底,因此,明矾、活性炭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说说水中矿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三、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 1、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里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有着广泛的用途。氧气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元素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气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不能助燃还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人们可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二)大气压 1、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生活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现象也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____________ 即 ____________,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4、①气体的流速与气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一般情况下,高气压区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气压区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正常情况下,人皮肤内外侧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地区会由于缺氧而头晕、耳鸣等是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⑥吸尘器也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 (三)氧气、二氧化碳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态氧呈_____色。 2、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为(写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与主要步骤: a进行______________检查; b装入药品后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应____________,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用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再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对药品进行集中加热。 d若用排水法收集,当导管中的气泡__________时,才能收集,以免 。 e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_再_________,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可以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气体;因为氧气 ________________,所以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 3、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__。 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写出化学方程式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氧气主要的两大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气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用此特点来检验氧气。 6、常温下,CO2是_____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当降温受压时液化成________色的液体,继续降温凝固成________状的固体,再压缩后便成为_________,这是一种比冰更好的________剂。C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所以可以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CO2_____溶于水,汽水便是______________溶解在水中制成的。 7、CO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___燃烧,也不________燃烧。CO2_____毒,但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当CO2浓度过高时,会使人__________而死。CO2溶解在水里能跟水反应,生成使_______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的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生成_____溶于水的_____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因为CO2________,所以可以用来灭火。CO2除了用来制汽水,灭火,人工降雨(干冰),还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__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9、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反应来制取CO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法来收集CO2而不用_________________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用煅烧___________来制取_________的同时得到_______,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检测CO2气体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臭氧层;温室效应 1、距地面20—3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大约90%的臭氧,这就是“臭氧层”,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2、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层被破坏,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但近百年来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5、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 。 (五)空气污染 1、 随着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造成了空气污染。 2、为了使天空更蓝,保护空气免受污染,必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金属 (一)金属和非金属,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金、硅、铝、碳、铜、磷、硫、碘、铁。以上单质属于金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特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金属 特 性 用 途 金 铝 锡 铜 铁 (二)金属冶炼 1、生铁是一种铁合金。生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里高温煅烧炼制而成的 2、举例说明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如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 3、说出冶金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能列举一些防治措施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1、 镁条、锌粒、铜片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____。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____________的金属能把另一种____________的金属从它的 ____________中置换出来,排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2、经过许多实验,人们总结出一些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