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8467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 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O、Cl、N、Br、I、S、P、C、Si、H。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是以强列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非金属性

2、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其应用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条件及难易程度; 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现的化合价;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的相对高低(如在HClO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则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氯强)等。(二) 卤族元素1.(1)卤族元素物理性质的递变性颜色状态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水有机溶剂均易溶于有机溶剂F2Cl2Br2I2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气态气态液体(易挥发)固体(升华)小大低高剧烈反应淡黄绿色黄橙色黄褐色剧烈反应黄绿色橙橙红紫红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卤离子还原性增强

3、;与H2化合,与H2O反应由易到难;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水溶液酸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元素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2、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H2+F22HF,在冷暗处就发生爆炸; H2+Cl22HCl,见光爆炸;,加热缓慢化合; H2+I2 2HI,更缓慢地化合且可逆。卤化氢: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酸雾。氟化氢(HF):很稳定,高温极难分解,其水溶液是氢氟酸,弱酸,有剧毒,能腐蚀玻璃。氯化氢(HCl):稳定,在1000以上少量分解,其水溶液为氢氯酸,俗称盐酸,强酸溴化氢(HBr):较不稳定,加热时少量分解,其水溶

4、液为氢溴酸,酸性比盐酸强,HBr还原性比HCl强,遇浓硫酸被氧化为单质溴(Br2)。碘化氢(HI):很不稳定,受热分解,其水溶液为氢碘酸,酸性比氢溴酸强,HI是强还原剂,遇浓硫酸易被氧化为单质硫。3、 卤素及其化合物主要特性氟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卤素单质Cl2、Br2、I2与H2化合都需要一定条件,惟独F2在黑暗处就可与H2化合爆炸。 卤素单质Cl2、Br2、I2与水反应的通式为:X2 H2O HXHXO(I2与水反应极弱) 但F2与H2O反应相当剧烈!2F22H2O 4HFO2 氟无正价,其他都有正价 HF有毒,其水溶液为弱酸,其他氢卤酸为强酸,HF能腐蚀玻璃; CaF2不溶于水,AgF易

5、溶于水,氟可与某些稀有气体元素形成化合物。溴的特性:溴在常温下为红棕色液体(惟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产生红棕色有毒的溴蒸气,因而实验室通常将溴密闭保存在阴冷处,并在盛有液溴的试剂瓶内常加适量水。盛装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腐蚀橡胶)。碘的特性:是紫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易升华(常用于分离提纯碘),遇淀粉变蓝色(常用来检验碘的存在),碘的氧化性较其他卤素弱,与变价金属铁反应生成FeI2而不是FeI3。4.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Cl2+2Na 2NaCl 3Cl2+2Fe2FeCl3 Cl2+Cu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Cl2+H22HCl(3)与

6、水反应 Cl2+H2O HCl+HClO、新制的氯水能氧化Fe2+、 Br- :Cl2+2Fe2+2Fe3+2Cl、新制的氯水加入镁粉,氯水褪色:Cl2+Mg= MgCl2 、新制的氯水加入硝酸银产生沉淀:Cl+Ag+=AgCl、新制的氯水与碳酸氢钠反应: H+HCO3-=H2O+CO2、新制的氯水使石蕊先变红后褪色:H+ HClO(4)与碱反应:工业制漂白粉或漂粉精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漂白粉的使用:Ca(ClO)2+ 2HClCaCl2+2HClOCa(ClO)2+H2

7、O+CO2CaCO3+2HClO(通过此反应可比较得出酸性强弱:H2CO3HClO)氯气的尾气处理 Cl2+2NaOHNaCl+NaClO+H2O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NaClO(5)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Cl2+2KII2+2KCl Cl2+2Fe2+2Fe3+2Cl制备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制备(原料、原理、反应发生装置)、净化(除杂、干 燥)、收集(收集方法、验满)、尾气处理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1)HClO是一种弱

8、酸,H2CO3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三)氧族元素1、氧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次外层O为2个,S为8个,Se、Te均为18个电子。氧通常显2价,硫、硒、碲常见的化合物为:2价、4价、6价,都能与多数金属反应。氧化物有两种RO2和R

9、O3,其对应水化物H2RO3、H2RO4均为含氧酸,具有酸的通性。它们的氢化物除H2O外,其余的H2S、H2Se、H2Te均为气体,有恶臭、有毒,溶于水形成无氧酸,都具有还原性。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而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单质的状态由气态到固态,熔沸点也依次升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化性依次减弱。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检验SO42时会受到许多离子的干扰。Ag干扰:用BaCl2 溶液或盐酸酸化时防止Ag干扰,因为AgC

10、l AgCl。CO32、SO32、PO43干扰:因为BaCO3、BaSO3、Ba3(PO4)2也是白色沉淀。与BaSO4白色沉淀所不同的是,这些沉淀溶于强酸中。因此检验SO42时,必须用酸酸化。如:BaCO32H H2OCO2Ba2但不能用硝酸酸化,同理所用钡盐也不能是Ba(NO3)2溶液,因为在酸性条件下SO32、HSO3、SO2等会被溶液中的NO3氧化为SO42,从而可使检验得出错误的结论。为此,检验SO42离子的正确操作为:被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有无SO42)由此可见,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产生氧化性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其氧化能力也有强与弱的差别,被还原产物也不相同。3. 硫

11、、硫氧化物、硫酸、硫化氢(一)硫: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熔沸点都很低。化学性质: 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H2+SH2S 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 +3H2O(二) 二氧化硫:具有相对不稳定的漂白性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2、化学性质(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若二氧化硫不过量: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若

12、二氧化硫过量:SO2 + NaOH = NaHSO3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Na2SO3 + H2O + SO2 = 2NaHSO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CaO=CaSO3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卤素单质反应: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X2 + 2 H2O = H2SO4 + 2HX)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 + 2H2O+ 5SO2 = K2SO4 +2MnSO4 + 2H2SO4SO2的催化氧化 2SO2+O2 2S

13、O3 (5) 用途:制H2SO4 ;作漂白剂;杀菌,消毒(6) SO2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Na2SO3 + H2SO4= Na2SO4 +SO2+H2O 制备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 检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7) SO2的污染 :酸雨:空气中SOX和NOX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5.6(三) 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14、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四) 硫化氢: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剧毒。实验室制法: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FeS + H2SO4 = FeSO4 + H2S FeS + 2HCl = FeCl2 + H2S FeS + 2H = Fe2 + H2S 检验:用湿润的Pb(CH3COO)2试纸 Pb(CH3COO)2 + H2S = PbS + 2CH3COOH 试纸变黑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2H2S + 3O2 2H2O 2SO2 2H2S + O2 2H2O S (2) 还原性:H2S + X2 =2HX +S(X=Cl、Br、I) (3) 不稳定性:H2S H2+S (

15、4) H2S气体的水溶液-氢硫酸(五)硫酸稀硫酸是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这里不多做讲解,下面介绍浓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纯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容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密度为1.85g/cm3,沸点是338。(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收水的性能,常用来干燥中性气体和酸性气体。脱水性: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的组成比(2:1)脱去。如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固体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强氧化性: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加热时氧化性更强。它的氧化作用是由H2SO4分子中+6价的硫

16、元素产生的,其还原产物是SO2而不是H27a 跟金属反应:加热时,大多数金属可被浓硫酸氧化,如2H2SO4(浓)+ Cu = CuSO4 + SO2+ 2H2Ob 跟非金属反应 2H2SO4(浓)+ C = CO2+ SO2+ 2H2O当Fe、Al等较活泼金属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四)氮族元素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 2NO2二氧化氮: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 2HNO3NO 2NO2N2O4(无色)实验室制法:C

17、u+4HNO3(浓)=Cu(NO3)2+2NO2 +2H2O 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其他化学性质 NO2 的氧化性:4NO2 +2KI =2NO + 2KNO3 + I2 NO2 + SO2 + H2O = H2SO4 + NO与碱反应: NONO2 2NaOH=2NaNO2 +H2O 2NO2 +2NaOH=NaNO3 +NaNO2+H2O 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4NO2+O2+2H2O=4HNO3 4NO + 3O2+2H2O=4HNO3注意:关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的计算方法。 NO2或NO2与N2(或非O2)

18、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2H2O 2HNO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2H2OO2 4HNO3 可知,当体积比为 4:1,恰好完全反应V(NO2):V(O2) 4: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1,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 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2NOO2 2NO2 ,3NO2H2O 2HNO3NO ,总反应式为:4NO2H2O3O2 4HNO3 当体积比为 4:3,恰好完全反应V(NO):V(O2) 4:3,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3,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

19、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方法进行计算。2、硝酸的化学性质HNO3具有酸的通性。 HNO3具有强氧化性,表现在能与多数金属、非金属、某些还原性化合物起反应。要注意,由于硝酸氧化性很强,任何金属与硝酸反应都不能放出氢气,在与不活泼金属如Cu、Ag等反应时,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但不能认为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在溶液中NO3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但注意,当溶液的酸性较强可形成硝酸溶液,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则不能与其大量共存,如NO3、H、Fe2 中任意两者能大量共存,但三者则不能大量共存。即硝酸

20、根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表现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不能用NaOH代替Ca(OH)2,因为NaOH吸湿后容易结块,产生的气体不易逸出,并且NaOH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装置:制NH3的气体发生装置与制O2、CH4的相同。干燥氨气不能选用浓H2SO4、P2O5,也不能选用无水CaCl2,应选用碱石灰。收集NH3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容器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以保证收集的NH3比较纯净)。检验(验满):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白烟)。尾气吸收:用水吸收(

21、注意防止倒吸)实验室还常根据浓氨水的强挥发性,向浓氨水中加入NaOH或CaO得到氨气。NaOH或CaO的作用是吸水和吸水后使溶液温度显著升高,二者都能减少氨气的溶解。4.氮的固定放电a:定义: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b分类:自然固氮:高能固氮:N2+O2=2NO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人工固氮:2N2+3H2 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5. 氨:氨的分子式NH3,结构式,电子式,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氨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易液化。 醮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醮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产生白烟,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还会出现相同的现

22、象。化学性质:A氨跟水的反应:氨溶于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H3+H2O=NH3H2ONH4+OH-,氨水的成份有 NH3、H2O、NH3H2O、NH4+、OH-,由于NH3H2O发生微弱电离,使氨水显碱性。加热 B氨跟酸的反应:NH3+ HCl= NH4Cl 2NH3+H2SO4= (NH4)2SO4 NH3+HNO3= NH4 NO3 催化剂 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 4NH3+O2=4NO+6H2O5.铵盐: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1)NH4+的电子式 结构式,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2)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3)铵盐受热都易分解,NH4ClNH3+HCl。N

23、H4HCO3NH3+H2O+CO2。(4)铵盐与碱反应,写下列化学方程式: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和NH4ClNaOHNH3H2ONaCl。NH4Cl固体与熟石灰共热Ca(OH)2(s)+2NH4Cl(s)=2NH3+2H2O+CaCl2(实验室制氨气)。6.硝酸(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为1.5027 g/cm3沸点为83。常用的浓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硝酸能与谁以任意比互溶。(2)硝酸的化学性质:加热或者光照不稳定性: 4HNO3=2H2O+4NO2+O2(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强酸性: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

24、都具有强氧化性,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a.硝酸能氧化除Au、Pt、Ti以外的大多数金属且不产生H2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2H2O反应现象:反应剧烈,产生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溶液的颜色变为蓝色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反应现象:反应比较缓慢,产生气泡,放出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在试卷上部变成红棕色,溶液颜色变蓝色。b.常温下,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钝化的原因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根据这个性质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如果加热则氧化膜被破坏,内部Fe、Al与硝

25、酸会剧烈反应。(五)碳族元素1碳:碳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但在高温条件下活动性增强,主要表现为还原性(1)与单质反应:2C+O22CO C+O2CO2(2)与某些氧化物反应:C+CO22CO C+H2O(g)CO+H2 2C+SiO2Si+2CO C+2CuO2Cu+CO2(3)与氧化性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2碳的氧化物(1)CO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有剧毒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化学性质:2CO+O22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2)CO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26、,能溶于水(11)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化学性质: 氧化性:CO2+C2CO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CO2+H2OH2CO3 CO2+CaOCaCO3 CO2+Ca(OH)2=CaCO3+H2O CO2+H2O+CaCO3=Ca(HCO3)2 2CO2+Ca(OH)2=Ca(HCO3)2 3碳酸正盐与酸式盐性质比较 在水中溶解性:正盐除K、Na、NH4等易溶于水外,其余都难溶于水;而只要存在的酸式盐都易溶于水。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大,如CaCO3难溶于水,Ca(HCO3)2易溶于水,但也有例外,如碱金属的碳酸氢盐比正盐溶解度小。热稳定性:正盐中除K、Na等受热难分解外,

27、其余受热易分解;酸式盐在水溶液或固态时加热都易分解一般规律:可溶性碳酸正盐不溶性碳酸正盐酸式碳酸盐。Na2CO3CaCO3NaHCO3如 Ca(HCO3)2 CaCO3CO2H2O一般来说,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正盐酸式盐多元盐(盐的阳离子相同,成盐的酸相同)。可溶性正盐、酸式盐都能发生水解,但相同阳离子的相同浓度时溶液中CO32的水解程度比HCO3大都能与酸作用,但相同条件放出CO2的速率酸式盐比正盐快。正盐与酸式盐的相互转化 4硅 (1)与单质反应 Si+2Cl2SiCl4(无色液体) Si+O2SiO2 (2)硅的制取: SiO2+2CSi+2CO(得到粗硅) 精制:Si+2Cl2SiCl

28、4 SiCl4+2H2Si+4HCl5二氧化硅(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2)氧化性 SiO2+2CSi+2CO(3)和HF反应:SiO2+4HF=SiF4+2H2O6硅酸和硅酸盐(1)硅酸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酸性比碳酸还弱。Na2SiO3+2 HCl= H2SiO3(胶体)+2 NaCl设计实验验证硅酸酸性比碳酸还弱: Na2SiO3+ CO2+H2O= H2SiO3(胶体)+ Na2CO3(2)硅酸盐: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常用SiO2和金属氧化物表示它的组成。如黏土:Al2O32SiO

29、2 2H2O7硅酸盐工业水泥玻璃陶瓷原料黏土、CaCO3、石膏纯碱、石灰石、石英黏土反应原理复杂反应原理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水泥的主要成分: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六)碱金属1、碱金属性质递变规律:由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其化学性质也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相似性:a、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b、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c、均为强还原剂。递变规律(锂铯)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结构越来越复杂 与水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增强

30、还原性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2、NaOH的性质: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潮解;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磨口玻璃瓶,使瓶口与瓶塞粘结。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变红。与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水与盐作用,生成新碱和新盐。(要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参加反应的碱和盐一般是溶解的碱和盐)与一些单质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Cl22NaOH NaClONaClH2O Si2NaOHH2O Na2SiO32H2制法:1.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2NaOHH2Cl2 2.Na2CO3Ca(

31、OH)2 CaCO32NaOH(七)几种重要的金属1、铝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现象及图象分析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所示。现象: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达最大值,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消失。Al33OH Al(OH)3Al(OH)3OH AlO22H2OAlCl3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直至过量,如下图所示。现象:开始时无沉淀,接着产生沉淀。达最大值后不增减。Al34OH AlO22H2O3AlO2Al36H2O 4 Al(OH)3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直到过量,如图所示。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完全消失。AlO2HH2O Al(OH)

32、3Al(OH)33HAl33H2OHCl向盐酸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所示。现象:开始无沉淀,接着产生白色沉淀。AlO24H Al32H2O3AlO2Al36H2O 4 Al(OH)3NaAlO22、镁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MgOAl2O3物质类型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熔点高(2800)白色固体,熔点高(2045)化学性质跟水反应缓慢溶解于水生成Mg(OH)2MgOH2O Mg(OH)2难溶于水跟酸反应MgO2H Mg2H2OAl2O3 +6H 2A l 33H2O跟碱反应不反应Al2O3 +2OH 2A O23H2O4、3.Fe2与Fe3的相互转化Fe2

33、的还原性:2Fe2Cl2 2Fe32Cl4Fe(OH)2O22H2O 4Fe(OH)212Fe23O26H2O 4Fe(OH)38Fe3(Fe2露置空气中,易被氧化)酸性条件下:4Fe2O24H 4 Fe32H2O4Fe2H2O22H 2 Fe32H2O5Fe2MnO48H 5 Fe34H2OMn2Fe3强氧化性一般氧化性:Cu2Fe3Ag Cl2Br2Fe3I2SO2S2Fe3Cu 2 Fe2Cu22Fe3Fe 3 Fe22Fe32I 2 Fe2I2 2Fe3H2S 2 Fe2S2 HFe3水解显酸性:2Fe33H2O Fe(OH)33H所以配制FeSO4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粉(或铁钉)防止氧

34、化,配制Fe2(SO4)3时常加少量H2SO4,抑制水解。5、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及方法 绝大部分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金属冶炼的实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单质。由于金属的化学活泼性不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的能力也就不同 ,按金属活泼顺序对应金属阳离子氧化性KAg逐渐增强,金属冶炼也由难变易。一般有三种冶炼方法:热分解法:适合于冶炼金属活泼性较差的金属。如:2HgO2HgO2 2Ag2O4AgO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CO、C、H2、Al等)还原金属氧化物,适合于金属活泼性介于ZnCu之间的大多数金属的冶炼。如Fe2O33CO2Fe3CO22AlCr2O32CrAl2O3WO33H2W3H2O电解法:适合冶炼金属活泼性很强的金属(一般是在金属活泼顺序表中排在铝前边的金属)。如:2Al2O32Al3O2MgCl2(熔融) Mg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