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78466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道题,共60分) 1、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 A. 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2、右图文物出土于山东省临城,通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2.4厘米。它的出现表明( ) A、 此物由太尉掌管 B、此物可证明当时推行郡县制 C 是三公九卿的凭证,可证明当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D、当时军队的调动以此物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 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具有审议职能的部门是( ) A. 门下省 B.中书门下 C. 尚书省 D.中书省 4、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是( ) A、 都是地方行政长官 B、都直接由皇帝来任免 C、可以在辖区内建立武装 D、是皇帝加强对各地控制的工具 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6、 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各方的强烈反对,执意拍卖鼠首和兎首铜像,鼠首和兎首铜像本是圆明园水力钟上的十二生肖头像,每一属相动物,会在对应的时辰向外喷水,到正午时分,十二铜兽同时喷水,煞是壮观。圆明园被劫掠、焚烧后,这些国宝就流落国外。导致他们流失的罪魁祸首是( ) A、 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7、 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 )   ①淞沪会战 ② 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④ 8、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方案,促进会议进程。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一国两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9、我国分别于( )和 ( )成功地将香港和澳门收回祖国   A 、1997年7月1日1999年7月1日 B、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5日 C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D、1997年10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10、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 A. 多为番属关系 B.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 C.众多城邦组成独立国家 D.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1、《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 A. 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 C.主要是由平民参与编订 D.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12、一个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 A. 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13、一位当时的贵族这样说“在我看来,今天所做的事将导致君主制度在„„被摧毁,因 为我们把王位变成选举产生了。”这一材料最可能涉及的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德意志王朝战争 14、近代美国和德国代议制的确立都( ) ①符合各自的国情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 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主要是指第三共和国( ) 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B.仅以一票赢得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16、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应是( ) A.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中日签订“二十一条” 17、雅典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六一汉”,史家均释为须交农产品收获5/6的佃农,如果他们交不起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沦为债务奴隶。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 ) A.设置了五百人会议 B.设立了陪审法庭 C.颁布了“解负令” D.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18、“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一声明最可能出现于( ) A.义和团运动中 B.五四运动中 C.国民大革命中 D.解放战争中 1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据此我国建立了( ) A. 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党的民主集中制度 20、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有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21、 下列关于“传说”的史料价值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说”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基本不能相信 B.“传说”本身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帮助认识过去 C.文字出现前“传说”不可以直接作为史料引用 D.文字出现后“传说”是对历史的追记,史料价值高 22、明清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 ) A. 白瓷的烧成 B.青瓷的烧成 C.青花瓷的烧成 D.彩瓷的烧成 23、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 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2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25、某史书记载:“乔治·华盛顿长期相信„虽然中国人的形象和外表很有趣,但也是白种人‟。华盛顿这一错误观念直到1785年才由一名记者予以纠正。”下列对华盛顿“错误观念”的成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 A.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致 B.当时美国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不多 C.乔治华盛顿未曾到过中国 D.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是白种人 26、《清史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描述的是:( ) A. 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27、 史书载:“主父堰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武帝 D .汉景帝 28、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 约十六万八千人 B.约七万八千人 C.约四万五千人 D.约八万五千人 29、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 A. 经济繁荣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D. 疆域最辽阔 30、明太祖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御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针对此,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 设立军机处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锦衣卫 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 高三年级历史答题卡 考号----班级-----姓名-----得分 Ⅰ卷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Ⅱ卷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20分,共4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清政府步步成为帝国主义的“没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阻止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据此回答: 材料一: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根据上述图片,请回答: (1) 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6分) (2)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6分) 材料二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校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3)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史上的哪次维权斗争?简评其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4)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反抗斗争,其斗争概况如何?(要求:写出作战的军队及领导人)(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臵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张澜在政协上的讲话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 材料一所述及的法律有何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重要历史意义。(6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4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6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