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马陂东霖学校上茆教学点 邝志雄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书香校园行动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
3. 能够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组建活动小组。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体与小组的能力作用。
2.发展性原则。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感恩内涵的认识。活动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3.实践性原则。活动以实践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读书的快乐,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收获成长。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阅读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读书的作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好书,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3、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香校园行动,我们在书香中成长。
爸妈妈经常说,我们是永远都长不大的小不点。 其实呀,我们正在悄悄地长大。我们学知识,知识越积越多。 我们练本领,本领越练越强。 上学后,我们认识了好多好多的字。我们还拥有了一位共同的朋友。这位朋友不会说话,但它却能告诉我们很多很多知识。 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这位朋友的名字,他就是——(全班)书。
二、我和书的故事
1、一本好书能带着我们畅游绚丽多姿的知识世界,能领着我们探索古今中外的奇闻趣事; 一本好书能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分清美丑。 一本好书还能帮我们指明生活的方向,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2、同学们,我们和书交上了朋友,你和书之间一定发生过一些令你难忘的事情吧?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和书的故事吧。(小组交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中我们认识了<<白雪公主>>,知道了<<十万个为什么>>,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能给人知识,书,能净化心灵,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在书中找到智慧的金钥匙。
俗话说,天才来自勤奋!书也是许许多多名人的朋友,他们爱读书,会读书,是读书让他们成材,让他们取得非凡的成就,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名人,看看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吧
四、让我们感受到古人读书多么勤奋
古今中外,多少名人为留下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你能说出几句与大家共勉吗
五、好书推荐:
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真的积累了很多知识啊!
我们知道了要读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适合我们小学生读呢?下面有很多同学要把自己读过的好书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仔细聆听吧!
六、小结:
同学们读过的书真不少,有些同学都快成了小小藏书家了!
是啊,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同学们,热爱书吧,它会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 读最经典的书,做有根基的人。
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明。 与经典为友,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为人生奠基。
第二课时 阅读在行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过程:
一、 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6、小结。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第三课时 社会实践 读书汇报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们读了什么书?请同学汇报
二、一睹为快 自我发现
1、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2、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三、边读边聊 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交流读书感受。
四、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语言再现了它的狡猾、爱说奉承话的特点。)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3、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二、 妈妈的节日
教学要求:
1、 知道妈妈的节日是什么时候?
2、 了解妈妈平时的兴趣和爱好。
3、 懂得妈妈的关心和照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为妈妈庆祝节日。
2、 学会关爱妈妈。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自己的母亲
一、 谈话引入。
妈妈是我们最亲近得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我们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自己的母亲。
二、 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妈妈的年龄:
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
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最大的心愿 :
三、 根据自己的记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时间:
事情:
我的感受:
四、 和妈妈谈谈心,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和工作,把情况记录下来:
五、 观察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六、 现在你对自己的妈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七、 课堂小结。
八、 作业:完成书上的填空。
第二课时 关于母亲节
一、 检查上节作业。
二、 检查学生对母亲节的了解情况。
三、 讲述母亲节的来历。(书本P4上)
四、 分小组讨论:我打算怎样向妈妈表达母亲节的祝福?
五、 各小组汇报讨论情况,然后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六、 想让妈妈一进家门或者一打开冰箱就有一个惊喜吗?其实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就可以做到,妈妈会被这种细节所感动。
七、 小实践:
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吗?母亲节这一天,就让你来为妈妈做一道“爱心菜”吧。
八、 动手画:
在我们的心中,妈妈是最漂亮的人,用画笔为妈妈画一张像吧!画好了送给妈妈,她一定会非常高兴。
九、 动手操作:
用一些卡纸、彩纸、彩带、彩笔、毛线等手工用品,做一张“心意贺卡”在母亲节哪天送给妈妈。
第三、四课时 交流展览会,体验大行动
一、 指名读读上次写给妈妈的诗歌。
二、 评比谁的写得好。
三、 新课。
在班上开一个“交流展览会”,把自己收集、调查的资料展示出来,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当然,也可以请家长到课堂参加活动。
四、 收集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写在纸上并展示出来。
五、 讨论: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
六、 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坚持半个月,并写出体验日记。
日记内容可以为:
1、 擦桌子。 2、 拖地板。 3、 洗茶具。 4、 洗衣服。 5、 洗碗筷。 6、 清冰箱。 7、 喂猫狗。 8、 浇花水。 9、 学做饭。 10、 学炒菜。 11、 清炉具。 12、 擦玻璃。
13、 整理床铺。 14、 整理衣服。 15、 学种花。
七、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妈妈的节日》,了解妈妈,让我们懂得从小要孝敬妈妈,听妈妈的话,作妈妈的好帮手。
二、学生奶
教学要求:
1、 了解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2、 知道喝学生奶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3、 进行实践调查学生奶的来由,并知道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生奶的来由和用处。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一、 谈话引入: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兴衰和人类的未来。国家领导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提出在学校开展饮用“学生奶”的活动。专家认为:常喝牛奶可以强身益智。同学们,你们喝过学生乃吗?对学生乃又有多少认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二、 小调查:
我们要对学生奶进行大搜查,你想了解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调查呢?
三、 小组讨论:
小学生应不应该喝学生奶?
采访一下家长、社会人士、同学等人对学生奶的看法。做好以下的记录:
被访问人:
访问日期:
访问主题:
访问记录:
记录人:
小组评价:
四、为什么我国要推行学生奶呢?请你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写一分调查报告。
五、 自己的调查结果满意吗?说说你在调查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学生奶从哪里来?
一、 谈话引入。
二、 出示课件:让我们参观牛奶厂吧。
思考题:
1、 学生奶从哪里来的呢?
2、 它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3、 参观时要做好参观计划:
参观地点: 参观时间:
参观目的: 要携带的物品:
4、 参观牛奶厂要注意什么呢? (如不能乱碰牛奶厂的机器等。)
三、 同学们,把你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好吗?
四、 小组讨论:
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跟同学交流一下。
五、 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 检查学生理解情况。
第三课时 为学生奶出谋划策
一、 板题。理解题目。
二、 进行小调查:
1、 最受欢迎的学生奶的品牌是:
2、 最喜欢的牛奶口味是:
3、 对学生奶的其他要求:
三、 学生奶一周的饮用怎样搭配更科学,更有营养呢?请你为班里的同学设计一周的学生奶套餐。
四、 小实践: 现在市场上有那些学生奶的宣传口号,我们一起收集一下。
五、 把你最喜欢的一款学生奶的包装剪贴或画下来,说说他有什么地方吸引你。
六、 动手设计一个学生奶新包装的模型,送给牛奶厂的叔叔做参考。
七、 牛奶除了营养价值高,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八、 课堂小结。
三、 追击双休日
教学要求:
1、 追击双休日,了解双休日开展哪些有益的活动。
2、 向同学介绍你平时的双休日是怎样安排的。
3、 进行社会调查,采访几位成年人的双休日情况。
4、 知道怎样才能过好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双休日。
教学重难点:
学会怎样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双休日。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双休日面面观
一、谈话引入:
每到星期一,总有些同学手忙脚乱,不是书本没带,就是作业没完成。许多同学还表现出一种疲态,精神不振,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为“星期一综合正”。 为什么在双休日同学们的闲假时间多了,反而带来这些消极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闲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生活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的问题。
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 你期盼双休日的到来吗?为什么?
2、 你在双休日的时间和活动内容主要由谁支配?
三、 检查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四、 把你上一个双休日的主要安排写下来。
周六:
周日:
五、 小调查:
你想了解别的同学是怎样度过双休日的吗?请你制定一个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采访其他年级的10位同学。并做好记录。
六、 参照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制定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表。采访几位成年人的双休日情况。
第二、三课时 我理想的双休日、说句心理话
一、 板题、释题。
二、 思考题: 双休日你过得满意吗?说一说你最愉快、最难忘的双休日与大家分享。
三、 小调查: 你最满意的双休日是怎样的?将调查中你最满意的家庭双休日讲给大家听。
我所期盼的双休日是这样安排的:
较理想的安排:
四、 讨论交流:
1、 理想的双休日,应如何协调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怎样度过双休日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利用双休日我们可以为家里人或社区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2、 许多成年人在双休日暴饮、暴食、贪睡,星期一上班无精打采,你如何评论?
五、 小实践: 设计你家的双休日:要求制定详细的活动项目、时间安排等。
七、 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请写下来。
四、 可怕的白色污染
教学要求:
1、 了解目前社会环境中的“白色污染”情况。
2、 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区有哪些白色污染的现象。
3、 从我做起,积极想办法消灭白色污染。
教学重难点:
从小学会保护环境,消灭白色污染。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了解“白色污染”、考察“白色污染”
一、 谈话引入:
读题,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你平时看到的“白色污染”有哪些?
二、关于“白色污染”,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三、小调查:组成调查小队,进行调查了解“白色污染”的情况。
第一小组:通过看书、上网查询什么是“白色污染”,了解“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
第二小组:到餐厅、酒家调查使用发泡饭盒情况,每天用量多少?每年用量多少?
第三小组:到菜市场、超市调查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情况。
第四小组:到河流、湖边、路边观察“白色污染”的情况。
四、问一问妈妈、爸爸和家里其他人对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有什么样的想法。
妈妈的看法:
爸爸的看法:
家里其他人的看法:
五、 组织学生对学校进行“白色污染”的调查。
六、 实践活动: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使用塑料食品包装袋的情况,一天要用掉多少
个塑料袋?学校一共有多少个学生,每天一共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一个星期、一个一年又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
如果一个塑料袋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如将塑料袋铺开,请你计算一下学校每年用掉塑料袋,占地多少平方米?
第三、四课时 分析“白色污染”、消灭“白色污染”
一、 复习上节内容。
二、通过观察、调查,我们发现“白色污染”确实严重,它们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因为:(请你们写出原因。)
三、小组讨论:为什么“白色污染”会这么严重?把讨论结果写下来。
四、辩论题:“政府应不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
五、与同学写一分倡议书,号召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消灭“白色污染”。
六、 实践活动:以小组活动为单位,对校园的“白色污染”进行清理。
八、 设计几句治理“白色污染”的公益广告,如:
1、 地球是我家,净化靠大家!
2、 少用一个塑料袋,多尽一份环保心!
九、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可怕的白色污染》,使我们了解了“白色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以后,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周围的环境,才能健康成长。
五、 家用电器
活动的要求
1、 学会使用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
2、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3、 会阅读家用电器说明书,掌握收音、录音机、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4、 了解家电的发展与变化过程。
5、 形成环保意识。
6、 培养良好的消费观。
活动难点
使用家电时的安全问题。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我是家电迷
一、 引入: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1849年爱迪发明了电灯,1923年约翰.贝德发明了电视……随着家电和逐步普及,家电给千家万户带来了便利,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社会家电正在影响着地球人类的生活。
二、 活动调查
我家的家电 视听用品 厨房用品 通信用品 其他
三、 讨论:世界著名的家电企业都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品牌。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 把你知道的国产家电品牌的名称写下来。
五、 小调查
调查几个家庭的使用情况或家电商店的销售情况,看看国产家电和进口家电销售、使用比例。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
六、讨论
现在许多国产家电品牌的质量和功能并不比进口家电, 如冰霜、彩电等。盲目地崇拜进口家电不是理性的消费观,你喜欢国产家电还是进口家电?为什么?
第二课时 家电与生活
一、 引入 。
二、 你家中最常用的家电是什么?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便利?
三、 讨论 。
1、 如果没有家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 家电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如电视机是否会产生辐射;使用空调有什么弊端,空调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会产生哪些危害等。
3、 把你最感兴趣的新式家电介绍给大家。
小资料
(1)、家电噪音危害健康 。
(2)、废旧家电危害极大。
4、 开展关于废旧家电的辩论会:家电要不要按寿命年限报废 ?
5、 废旧家电的处理应该是:
6、 为了将家电的危害减到最低,请同学们写一份关于废旧家电处理的倡议书。
第三、四课时 家电的变化与发展
一、 导入 。
二、 汇报:将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到10年前家中有哪些家电讲出来,最好能讲一讲它们的外形,是怎样使用的。
三、 举例说明家中有哪些家电,它们又是怎样使用的。
四、 对照过去和现在家电的变化,它们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五、 小调查:去大型家电商场了解一款新型的高级家电,如等离子彩电、可视电话等,请业务员介绍该家电在电子、音响方面有新功能。
六、 把你了解到的新电话介绍给大家。
七、 小实践:动手做一做
1、 把家里VCD机或DVD机和电视机、功放机、喇叭等重新连接,做一个家家庭影院。视频与电视机相连接。音频与功放相连接,功放机与喇叭连接。
要求:使VCD机或DVD机的播出节目用电视机放出来,声音不可以通过电视播放出来,也可以通过功放机播放出来,电视机的节目通过功放机放出来。
2、 用数码相拍照片,把照片贮存到计计算机,与共同欣赏。
六、剪纸的艺术
教学目标:
1、 知道纸塑作品的基本材料和日常应用,掌握刻纸、剪纸的一些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几种纸质工艺品和纸塑作品。
2、 认识一些简单的设计,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剪纸艺术的初步认识。
4、 认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重、难点:
能正确地使用剪纸工具进行剪纸,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
活动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了解剪纸
一、 引入:小朋友,你听过剪纸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流传祖国各地,经久不衰。
二、 出示剪纸,让学生欣赏,并说说这些剪纸表达了什么。
三、 猜一猜,这些剪纸各是什么名称。
四、 交流汇报你曾在哪些地方见过剪纸?你觉得剪纸有哪些作用?
五、 听老师讲有关剪纸的故事。
六、 说一说,如果你知道剪纸的其他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七、 给剪纸分类。
八、 小调查
剪纸情况调查表
调查对象
年龄
性别
是否会剪纸
原因
九、 通过调查,你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
我还发现:
第二课时 学剪纸——我们来剪纸
一、 导入 。
二、 认识剪纸工具:
A、剪刀
B、垫板(三合板或纸板等都可以)
C、纸(各类不透明彩色纸和不干胶纸等。)
三、 学习剪纸的步骤 :
1、 怎样画稿子。
2、 怎样钉纸。
3、 怎样剪与刻。
4、 粘贴。
四、 小组交流:你准备剪什么。
五、 成果展示:把你最得意的作品展示出来。
第三、四课时 剪匹小马快快跑
一、 导入 。
二、 跟老师学习剪纸 。
第一步:画稿。先用铅笔在双面色卡纸画出小马的剪纸图样。
第二步:剪纸
(1)、先用刻刀刻出小马身上的细部花纹。
(2)、再用剪刀剪出小马的外轮廓。
第三步:粘贴和装裱。
(1)、因画稿的正面有许多铅笔痕迹,而用的又是双面色卡纸,可以将剪纸图稿反转。
(2)、底版色的选择应和小马的色彩搭配协调。
(3)、构图。根据小马图案的大小,来裁剪底版。双手轻轻摆放剪纸画稿,调整好构图。
(4)粘贴。用刀片将固体胶拿出来,粘在小马的背后,并用力压紧。
三、 自己尝试剪纸。
四、 交流一下剪纸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