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3.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8324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上学期 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第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1、西汉初期,“取周秦之制而兼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材料中的“体制”A是对秦政的彻底否定 B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C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 D确保了皇权专制统治2、1911年10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持汉口前线清国驻美使馆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等三篇通讯。这些通讯主要报道了A武昌起义的情况 B中华民国成立 C清帝宣布退位 D袁世凯就任总统3、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

2、气象”反映出A国民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C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D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4、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到:“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材料中的“岔路”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C认识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特征 D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5、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

3、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6、古希腊的平民阶层“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由平等权利观念,因为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等价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的本质属性”。这表明在古希腊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保障 B商业经济导致国家分裂C平民缺乏为城邦服务的意识 D经济方式影响了政治理念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成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

4、875年宪法修正文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实际上反映了A德意志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B法国和德国是两个不同国体的国家C法国宪法更彰显了共和主义精神 D法国的封建王室企图恢复帝制8、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通过后,某报刊上发表评论说:“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由材料可知,现代中国A政府不再是法律的制定者 B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C“民权”得到法制化保障 D民主政治进一步得到完善9、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

5、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呈现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决战改变了国共军事态势 B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C国民党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10、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不复存在 B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C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双重保障 D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11、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

6、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A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B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D以工促农尽力合理的经济结构12、伏尔泰对孔子称颂备至。他说:“孔子常说仁义,人们若实行此种道德,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他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整套完整的伦理学说,教人以德,用普遍的理性去抑制人们的利己欲望,从而建立起和平与幸福的社会。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是A伦理学说有助于法国社会稳定 B儒家理性抑制了人们私欲膨胀C“仁义”

7、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容 D中西思想跨越时空、时代融合13、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14、学者张鸣说:“为什么没有人利用天主教来叛乱呢?因为天主教是本教,普通信徒对教义是不能随便解释的,圣经的解释权掌握在教皇手中。但是新教就无所谓,每人都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圣经,这样必然会产生对教义的不同解释。”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对新教描述的是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因信称义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新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A B C D15、古代文人画,又称

8、“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 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16、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17、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

9、持编订的著作。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A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 B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C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 D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1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19、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下列相关表述中,不确切的是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D促进了古代希腊思想文化的发

10、展20、“它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与大众的隔膜。”基于这样的认识,产生了下列哪一作品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21、电视这种媒介在全球发展十分迅速,不仅可以传播咨询,还可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等。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有可能通过电视为民众所了解的是A俄国革命士兵攻占“冬宫” B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C肯尼迪发表竞选演说 D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进行试飞22、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篆,故谓

11、之论语。”据此可知A孔子的弟子背离了传统思想 B孔子的弟子将其思想口口相传于后世C孔子的弟子发展了诸子思想 D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有分歧23、内藤湖南的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在论及唐宋文化的发展变化时说:“文学曾经属于贵族,自此一变成为庶民之物。”文学成为宋代“庶民之物”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B城市经济和商业经济的繁荣C科举制度的完善D世俗文学的兴起24、历史学家余英时在论及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时说:“和基督教的传统不同,他们的理想世界在人间不在天上;和希腊的哲学传统也不同他们所关怀的不但是如何解释世界,而且更是如何改变世界。”在此,他论述的主题可能是A启蒙运动 B智者学派 C宗

12、教改革 D文艺复兴第卷(非选择题 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次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二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 -

13、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是缘于农村的现实现状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批农民进城变身为农民工,导致农村大片土地撂荒,危及粮食安全。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块经营,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农业产出低。城市二元体制束缚了农村的发展,一边是城市化的一路高歌猛进,另一边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城乡差距越来

14、越大。以此来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 朱熹并非迂腐的冬烘先生,他有渊博的学识和精密的分析方法,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素养。日本学者山田庆儿通过宇宙学、天文学、气象学方面的考察后发现,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确实如此,他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此处原先曾经是海洋,由于地质变迁才隆起为陆地。然而,朱熹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并非上述深奥的哲理,而

15、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 -樊树志朱熹新入学:从“伪学到官学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朱熹“自然科学素养”的主张和意义。(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朱熹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9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

16、,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与一“现代”事务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8分)(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7分)20162017学年上学期 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1-5 CADBB 6-10 DBCAD 11-15 ACCBD

17、16-20 DABCA 21-25 CDBA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2分)25题答案:(1)原因: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进步);土地私有制确立;赋税制度变革;各诸侯国改革(8分)影响:加速宗法分封制瓦解,促进社会转型;促进思想文化发展;推动国家分裂走向统一。(6分)(2)变化:由严禁土地转让到允许土地流转(2分)影响: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分)26题答案:(1)主张:格物致知意义:有利于知识分子去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客观上促进宋代科技发展(6分)(2)地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使宋代理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它的思想蕴含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他将儒学通俗化,使儒学从知识分子走向了民间。(9分)27题答案:(1)不脱儒家思想理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8分)(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进行全面(辩证)的评价。(2分)评价孟德斯鸠: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他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5分)(积极3分,消极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