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第11中学校2016-17学年度上期高2017级9月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 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 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孔子是守旧派的代表 B孔子的某些思想违背了时代潮流 C作者强调孔子思想
2、的创新性 D孔子对时代的解释缺乏证据2.“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 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3.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 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4.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
3、、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 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 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5.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 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 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 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 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区域贸易促进
4、城市繁荣6.近代中国有些人宣称:“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 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该言论 A是西方坚船利炮刺激的产物B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表现 C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驳斥D是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认识7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A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C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D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8“评价太平天国,不能非此即彼。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
5、洪秀全 其人如何,也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 这一观点认为对太平天国运动应该 A遵从革命史观来评价 B功过折中进行评价 C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 D结合事实作具体分析9.以下卡片资料摘自中国近代某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A为结束专制独裁统治扫清了障碍 B正式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预示了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 D
6、为共和政体提供了法律保障10. 某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 军兴师,救国救民”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11.毛泽东于1935年2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头越。” “从头越”是指 A.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进军井冈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 遵义会议,中共不断走向成熟 D.长征胜利,中共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1936年12月14日,苏联真理报的社论说:“(张学良)本人乃一贯采取不抵抗 政策。现在他乃以抗日运动从事投机,俨然高揭抗日旗帜,实际上则助日本使中
7、国分 裂,使中国更加骚乱,成为外国侵略之牺牲品。”这一评论( ) A反映了苏联支持中国抗日的基本立场 C准确指出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动机 B说明西安事变违背国内抗日救亡呼声 D对西安事变结局的推断符合历史事实131937年12月17日,蒋介石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中说:“敌如欲尽占我四 千万方里之土地,宰割我四万万之人民,所需兵力,当为几何?敌之武力,终有穷时。” 这表明蒋介石 A.仍然在坚持片面抗战路线B.对中日国情已经有所认识 C.意在为南京沦陷寻找借口D.正确分析了中日双方形势14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 小的星球上,容不
8、得数以1O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 态之中。”他的主旨是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 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15.“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 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 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完成国家工业化 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实现了民族独立 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A. B C D16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
9、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17.“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 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对这句话理解 最准确的是: A. 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 B. 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 C. 雅典民主政治十分完美 D. 直接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18.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
10、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 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 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C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D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19.2015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98周年,苏联解体24周年。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 局面。这种观点是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唯物史观 D唯心史观201867年,英国国王批准了国会提出的一项改革法案:每年缴纳地租12镑
11、以上的租佃 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城市中一切房东和每年交房租满10 镑, 能缴纳济贫税并在某一选区住满一年的房客,都有选举权。该法案的通过 A.消除了英国选举制度的弊端B.保障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选权利 C.促使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D.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权21.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 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22 “西方标
12、准教科书认为,(列宁)怎么办?一书是最终导致斯大林主义的残酷的 布尔什维克之连续链条的第一环。里赫则系统地证明了俄国革命运动中最坚定地 追求政治自由的战士不是别人,而正是列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西方学者对俄国革命史有分歧认识 B西方学者认为列宁斗争功过参半 C西方学者对布尔什维克持否定态度 D西方学者认为列宁追求政治自由23.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 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 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这样做是因为() A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
13、部事务,与英国国王无关 C苏格兰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英国国家元首 D根据英国政治传统,国王在政治议题上必须保持中立24. 截止2015年5月,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57 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不包括 美、日两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德国依次则成为亚投行排名前四位的股东。这表 明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 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第卷 (材料解析题 52分)二、材料解析题。25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先
14、秦时期已有许多关于环保的史料,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虞”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衡”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执行机构。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如周文王时期曾颁布保护自然资源的伐崇令、野禁等,“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北宋十分重视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鱼鳖等众多方面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明清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并有所发展。 根据古代环保制度之镜鉴整理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
15、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措施及特点。(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国当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原因。在治理环境方面英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6、材料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回溯一下近百年的历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与革新相结合的?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有关,它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个历史逻辑。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所述“历史逻辑”的合理性。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
17、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 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
18、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晴司法改革的背景及其目的(9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郭嵩焘作为一个思想家,在其长期的政治生涯中,通过实践和反复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
19、系。他认为:(英国)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意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西洋各国以通商为治国之本,广开口岸,设立领事,保护商民,与国政相为经纬,官商之意常亲,中国通商之利一无经营;战与和二者,因时度势,存乎当国者之运量而已,未有不问国势之强弱,不察事理之是非,惟嗔目疾呼,责武士一战,以图快愚人之心。 郭嵩焘逝世后,他的密友李鹃章根据王先谦、周开铭等人的一个联名公呈,向朝廷写了一个奏疏,请旨为郭立传并赐谥。疏中说:“光绪二年(郭嵩焘)充出使英法大臣,遣使之初,人皆视为畏途,朝命特以充选。在西洋三年,考究利病,知无
20、不言。英国于南洋开辟新嘉坡一岛,闽、广人流寓贸易工作者,不啻十万,悉受制于英官。该侍郎据约力争于英外部,乃设中国领事官,英埠设华官自此始。自是华人得官保护,遇事不至见陵。其品望最为西人敬服,去任后犹称颂弗衰”。光绪十七年(1891年)奉诏旨:“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者不准行。” 摘编自王兴国郭嵩焘评传(1)根据材料,概括郭嵩焘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贡献。(11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拒绝给郭嵩焘立传和赐谥的原因。(4分)重庆市第11中学校2016-17学年度上期高2017级9月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BCBCA CADCB CABDD CBAAD DADB二、
21、材料解析题。25(1)措施:制定严格的法律;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划定保护区域;6分特点:很早就有环保意识;辩证法、监督、执法互为一体;惩罚严厉;保护全面;继承发展;7分(2)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煤碳的大量使用;企业为追逐利润不注重环境保护;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6分 经验:注重环保辩证法;明确企业的环保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力量。6分26层次一:能准确概括出陈旭麓先生提出的“历史逻辑”,并能够结合两种角度论证其合理性。“历史逻辑”: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必须把救亡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结合起来。论证角度1,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往往爱国与革新相结合。比如戊戌变法,主张制度变革,学习西方的
22、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其结果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论证角度2,在抵抗外国侵略的基本要求下,没有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则无法取得成功,比如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反抗侵略的同时盲目排斥西方工业文明,违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层次二,能概括出“历史逻辑”,但只能从一个角度论证其合理性。层次三,不能准确概括“历史逻辑”,论证角度单一或有失偏颇。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主要变化:西方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行政、司法分立,确立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任用专业的审判官员;审判效率提高,冤案减少;确立辩护和律师制度,给予法律当事人辩护的权利。(6分)(2)背景:清末新政的推动;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人权意识的觉醒;近代经济发展推动(7分)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清朝统治(2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思想主张:推崇西方民主政治及其治理体系;主张对外开放,重视发展商业;根据国势决定战、和,不盲目宣战。(8分)历史贡献:推动政府设立领事馆,促进中国外交近代化;著书立说,推动国人向西方学习。(3分)(2)郭嵩焘思想开明激进,不利于清朝专制统治;清政府统治腐朽;守旧势力反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