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传染病概述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6086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传染病概述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医学传染病概述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医学传染病概述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医学传染病概述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医学传染病概述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传染病概述医学知染病概述医学知识识宣宣讲讲3教学目标 ONTENTS传染病的定义、基本特征,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隔离、消毒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评估了解了解C2理解理解掌握掌握3疯牛病AIDSH7N9禽流感猪流感天花西班牙流感鼠疫4 公元前公元前11001100多年前,印度或埃及出现急性传染病天花。多年前,印度或埃及出现急性传染病天花。公元前公元前3 3前前2 2世纪,印度和中国流行天花。世纪,印度和中国流行天花。公元公元165165180180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1/41/4的人口死亡的人口死亡。6 6世纪,欧洲天花流行,世纪,欧

2、洲天花流行,1010的人口死亡。的人口死亡。17 17、1818世纪,世纪,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亡人数高达死亡人数高达1.51.5亿亿。19 19世纪中叶,中国福建等地天花流行,世纪中叶,中国福建等地天花流行,病死率超过病死率超过1/21/2。1900 190019091909年,俄国因天花死亡年,俄国因天花死亡5050万人。万人。15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带来了天花,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带来了天花,2000-2000-30003000万原住民在约万原住民在约100100年后只剩下不到年后只剩下不到100100万人,被史学家称万人,被史学家

3、称为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18 18世纪世纪70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牛痘,人琴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天花的历史天花的历史5爱德华琴纳伍连德6巴斯德巴斯德路易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路易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域,他是一位科学巨人,他是一位科学巨人,被称被称为“疫苗之父疫苗之父”。主要主要贡献献1.巴氏巴氏杀菌法菌法2.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

4、他毒力,使他们从病菌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成防病的疫苗。3.研制狂犬病疫苗研制狂犬病疫苗把干燥的病兔脊髓把干燥的病兔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脑中,再中,再让打打过疫苗的狗接触致命的病毒。接种疫苗的狗,即使疫苗的狗接触致命的病毒。接种疫苗的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不会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不会发病病疫苗的诞生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8传染病传染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包括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9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

5、 病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传染性传染性)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10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11人人体体病病原原体体 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临床表现感染及其感染过程 环境等因 素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的过程1200 感染感染:病原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 相互作用斗争的相互作用斗争的过程过程1234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通过非特异性人体通过非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消灭或排除,免疫将病原体消灭或排除,不产生病理变化也不出现临床症状不产生病理变化也不出现临床症

6、状。隐隐性性感感染染:病病原原体体侵侵入入人人体体后后所所致致病病理理变变化化轻轻微微,无无明明显显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只有通过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只有通过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感染及其过程的表现5潜潜伏伏性性感感染染:病病原原体体侵侵入入人人体体后后,寄寄生生在在人人体体的的某某个个部部位位,当当机机体体免免疫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显显性性感感染染:病病原原体体侵侵入入人人体体后后,使使机机体体发发生生组组织织损损伤伤,导导致致病理改变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病病原原携携带带状状态态:病病原原体体侵侵入入人

7、人体体后后继继续续生生长长繁繁殖殖,人人体体不不出出现现疾病状态却携带疾病状态却携带并排出病原体并排出病原体相互转化相互转化5种感染过程表现的特点13病原体被清除:结局最好的病原体被清除:结局最好的隐性感染:传染病中隐性感染:传染病中最常见的最常见的 显性感染:最易被发现的,但比例是最少的显性感染:最易被发现的,但比例是最少的病原携带状态:最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状态:最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期感染:不排出体外,但可随时暴发潜伏期感染:不排出体外,但可随时暴发病原体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清除感染建立感染建立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无症状无症状)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病理改变轻微,无症状现)显性感染显性感

8、染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不是传染源 重要传重要传染源染源死亡死亡痊愈痊愈携带者携带者特异性主动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免疫;病原体被清除体被清除 病原携带病原携带状态状态人体5种感染过程表现的关系图感染病与传染病15病原体的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致病作用机体保护性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免疫反应侵袭力侵袭力毒力毒力数量数量变异变异非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数量数量-同一同一传染病,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染病,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成正比。不同传染病,引起疾病的最低染病,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大差异-病原体因病原体因环境、境、药物与物与遗传等因素而

9、等因素而发生生变异。异。病原体的致病力-毒力毒力=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穿透能力、侵内毒素(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能力、溶组织能力)能力)-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扩散的能力散的能力。侵袭力侵袭力毒力毒力变异变异感染病与传染病机体的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机机械械屏屏障障作作用用体体液液因因子子吞吞噬噬作作用用细细胞胞免免疫疫体体液液免免疫疫 感染病与传染病18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病基本特征19有 病原 体有 传染 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以病毒和细菌最常见确诊最好的依据病原体由一个宿主排出体外,

10、经一定的途径传给另一个宿主的特性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季节性地方性病毒细菌寄生虫特异性免疫20病程发展的阶段性1 23 4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到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长短不一。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前的整个过程。前驱期从起病到明显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非特异性全身症状 持续1-3d。起病急 骤者可无此期症状明显期病情逐渐加重达到顶峰,出现某传染病所有的症状和体征。分上升期、极期和缓解期。传染性强且易导致并发症恢复期 免疫力增加,体内病理生理 过程终止,病人症状体征均消失,食欲和体力逐渐恢复

11、,血清中抗体的效价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确定检疫期限确定检疫期限协助流行病学调查协助流行病学调查恢复期后的情况21复发01恢复期后,体温稳定一段时间,潜伏体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重新出现症状体征 恢复期后,体温尚未稳定恢复正 常,又再度发热,可能与血 中病原体未完全清除有 关再燃02概概念念区区分分恢复期后的情况22再感染再感染重复感染重复感染 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概念区分概念区分23 急性、亚急性、慢性过程过程长短长短轻型、中型、重型 和极重型、暴发性 病情

12、病情轻重轻重病情病情轻重轻重临床临床特征特征典型与非典型 临床类型临床类型临床特点毒血症状毒血症状2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病原体从病原体从病原体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后体内排出后体内排出后体内排出后,经过一经过一经过一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定的传播途径定的传播途径定的传播途径,侵入侵入侵入侵入易感者体内形成新易感者体内形成新易感者体内形成新易感者体内形成新的感染的感染的感染的感染,在人群中流在人群中流在人群中流在人群中流行的过程行的过程行的过程行的过程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易感者所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易

13、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包括呼吸道(空气、飞沫、经过的途径。包括呼吸道(空气、飞沫、尘埃)消化道(水、食物)日常接触途径尘埃)消化道(水、食物)日常接触途径(手、玩具)生物性和机械性传播(昆虫)(手、玩具)生物性和机械性传播(昆虫)血液血液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的人群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隐性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传染源人体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人体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传传传染期染期染期染

14、期;是确定是确定隔离期隔离期隔离期隔离期的依据的依据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可传给人类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可传给人类引起致病引起致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AB人群易感性情况分类人群易感性A人群易感性B 新生儿外来人口具有免疫力人口流行之后预防接种.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流行过程及其基本条件27呼吸道呼吸道消化道消化道日常生活接触日常生活接触虫媒虫媒 血液血液 土壤土壤 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28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地理地理 气候气候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 经济状态经济状态 生活条件生活条件 文化水平文化水平29传

15、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30传染源染源传播途径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病人病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动物传染源动物传染源接触者接触者总原则31五早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早诊断早发现隔离期限由传染病的传染期或化验结果而定。临床症状消失后2-3次次病病原原学学检检查查均均为为阴阴性性,每次间隔2-3天传染病分类32鼠疫、霍乱鼠疫、霍乱甲甲类乙乙类丙丙类传传染染性性非非典典型型肺肺炎炎、艾艾滋滋病病、病病毒毒性性肝肝炎炎、脊脊髓髓灰灰质质炎炎、人人感感染染高高致致病病性性禽禽流流感感等等26种。种。流流行行性性感感冒冒、流流行行性

16、性腮腮腺腺炎炎、风风疹疹、麻麻风风病病、伤伤寒寒、手手足足口口病病等等11种种不同类型的报告制度33甲类甲类乙类乙类丙类丙类肺炭疽、传染性非典、肺炭疽、传染性非典、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他类其他类2h内网络报告内网络报告或报告给当地或报告给当地疾控机构疾控机构24h内网络报告内网络报告或报告给当地或报告给当地疾控机构疾控机构甲类病人的处理方式34p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按医学检验结果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按医学检验结果确定。确定。p疑似病人确诊前应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疑似病人确诊前应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确诊和治疗。离确诊和治疗。p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密

17、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并采取预防措施。察并采取预防措施。p拒绝隔离治疗和擅自脱离隔离治疗者,拒绝隔离治疗和擅自脱离隔离治疗者,可由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性措施可由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性措施接触者的管理35检疫期限检疫期限由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直至该病最长潜伏期。医学观察医学观察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不限制但每天进行必要检查。乙类隔离观察隔离观察/留验留验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加以限制,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甲类保护易感人群36增强特异性免疫TEXTTEXT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药物预防锻炼、饮食、心情等口服预防药物:磺胺药、乙胺嘧啶(1)人工主动免疫 计划免疫和儿童 基础免疫 预防接种的实施 预防接种

18、的反应和处理(2)人工被动免疫 37标准预防和传染病的隔离、消毒标准预防和传染病的隔离、消毒标准预防38核心内容核心内容措施措施p所有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的病人p要防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p采取双向的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染给医务人员,也要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p洗手p手套p面罩、护目镜和口罩p隔离衣p隔离室p其他 基于病人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因子的原则,针对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预防 感染措施3901病史(1)患病及治疗经过(2)目前病情与一般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4)生活史 02身体评估(1)生命体征(2

19、)营养状况(3)皮肤和粘膜(4)各系统检查 03实验室检查护护理理评评估估(1)一般检查:血液、尿液、粪便等(2)病原学检查:检出病原体(3)分子生物学检测:特异性病原体核酸(4)免疫学检查(5)其他检查:X线,CT练 习401.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A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B艾滋病艾滋病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霍乱霍乱E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2.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A病原体的数量病原体的数量B病原体的毒力病原体的毒力C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D病原

20、体的侵袭力病原体的侵袭力E机体的抵抗能力机体的抵抗能力cB练 习413.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疫反应,应称为A健康携带者健康携带者B潜在性感染潜在性感染C隐性感染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显性感染E不典型病例不典型病例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A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B病原体,感菌动物,易感人群病原体,感菌动物,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

21、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传播途径E社会环节,自然环节社会环节,自然环节cc练 习425.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A病原体、人体和环境病原体、人体和环境B病原体、感菌动物病原体、感菌动物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E病原体和环境病原体和环境6.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最常见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B

22、D练 习43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A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性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性B有传染源,传染性,易感人群有传染源,传染性,易感人群C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免疫D有病原体,流行性,易感性有病原体,流行性,易感性E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c练 习448.感染的含义是感染的含义是A、病原体侵入人体的过程、病原体侵入人体的过程B、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C、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一种方式、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一种方式D、人对

23、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发病、人对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发病E、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E练 习459.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易识别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C练 习4610.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D管理水,管理

24、饮食、卫生管理,灭蝇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ATHANK YOU FOR WATICHING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陈陈 文文 婷婷3教学目标 ONTENTS发热、发疹病人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发热、发疹病人的护理措施发热、发疹的常见原因及特点中毒症状的表现掌握掌握C2理解理解了解了解传染病常见症状发 热发 疹中毒症状发热(Fever)-传染病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传染病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51 热度度低低热 37.438中度中度热3839高高热3941超高超高热41 发热过程52发热热型53p稽留热稽留热:T39,

25、24h温差温差1,持续数天持续数天:如伤寒如伤寒发热热型54p稽留热:T39,24h温差1,持续数天:如伤寒p驰张热驰张热:24h温差温差1,最低仍高于正常最低仍高于正常;如败血症如败血症发热热型55p稽留热稽留热:T39,24h温差1,持续数天:如伤寒p驰张热驰张热:24h温差1,最低仍高于正常;如败血症p间歇热间歇热:24h内最高内最高T39,下降可正常,如疟疾下降可正常,如疟疾发热热型56p稽留热稽留热:T39,24h温差1,持续数天:如伤寒p驰张热驰张热:24h温差1,最低仍高于正常;如败血症p间歇热间歇热:24h内最高T39,下降可正常,如疟疾p回归热回归热:高热数天高热数天,间歇无

26、热数天间歇无热数天,循环数次循环数次发热热型57p稽留热稽留热:T39,24h温差1,持续数天:如伤寒p驰张热驰张热:24h温差1,最低仍高于正常;如败血症p间歇热间歇热:最高T39,下降可正常,如疟疾p回归热回归热:高热数天,间歇无热数天,循环数次p不规则热不规则热:T曲线无一定规律,如流感曲线无一定规律,如流感出诊顺序及分布第1日第2日第3日第4日第5日第6日水痘水痘风疹疹猩猩红热天花天花麻疹麻疹(副副)伤寒寒斑疹斑疹伤寒寒向心性分布向心性分布 躯干集中躯干集中从颈部、耳后开始,由上至下遍及全身从颈部、耳后开始,由上至下遍及全身粘膜斑粘膜斑帕氏线帕氏线59出血疹出血疹 疱疱疹疹荨麻疹荨麻疹

27、不凸不凸/凸出于皮肤,充血,凸出于皮肤,充血,压之褪色之褪色多多见于猩于猩红热、斑疹、斑疹伤寒、麻疹、寒、麻疹、伤寒、寒、风疹等疾病。疹等疾病。瘀点瘀点/瘀斑,瘀斑,压之不退色之不退色多多见于流行性出血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斑疹伤寒、寒、败血症等血症等凸出于皮肤,内有液体凸出于皮肤,内有液体多多见于于水痘水痘、天花、天花、单纯疱疹、疱疹、带状疱状疱疹疹、金葡菌、金葡菌败血症等疾病。血症等疾病。结节状凸出于皮肤表面状凸出于皮肤表面多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皮疹的形态斑丘疹斑丘疹斑丘疹斑丘疹出血疹出血疹疱疱疹疹荨麻疹荨麻疹不凸不凸/凸出于皮肤,充血,凸出于皮肤,充血,压

28、之褪色之褪色多多见于于麻疹麻疹、风疹疹、猩猩红热、伤寒寒等疾等疾病。病。瘀点瘀点/瘀斑,瘀斑,压之不退色之不退色多多见于流行性出血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登革热、败血症等血症等凸出于皮肤,内有液体凸出于皮肤,内有液体多多见于于水痘水痘、天花、天花、单纯疱疹、疱疹、带状疱状疱疹疹、金葡菌、金葡菌败血症等疾病。血症等疾病。结节状凸出于皮肤表面状凸出于皮肤表面多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皮疹的形态斑丘疹斑丘疹出血疹出血疹 疱疱疹疹荨麻疹荨麻疹不凸不凸/凸出于皮肤,充血,凸出于皮肤,充血,压之褪色之褪色多多见于于麻疹麻疹、风疹疹、猩猩红热、伤寒寒等疾等疾病。病。瘀点瘀点/瘀斑,

29、瘀斑,压之不退色之不退色多多见于流行性出血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斑疹伤寒、寒、败血症等血症等凸出于皮肤,内有液体凸出于皮肤,内有液体多多见于水痘、天花、于水痘、天花、单纯疱疹、疱疹、带状疱状疱疹疹等疾病。等疾病。结节状凸出于皮肤表面状凸出于皮肤表面多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皮疹的形态斑丘疹斑丘疹出血疹出血疹疱疱疹疹荨麻疹荨麻疹不凸不凸/凸出于皮肤,充血,凸出于皮肤,充血,压之褪色之褪色多多见于于麻疹麻疹、风疹疹、猩猩红热、伤寒寒等疾等疾病。病。瘀点瘀点/瘀斑,瘀斑,压之不退色之不退色多多见于流行性出血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斑疹伤寒、寒、败血症等血症等凸出于皮肤,内有

30、液体凸出于皮肤,内有液体多多见于于水痘水痘、天花、天花、单纯疱疹、疱疹、带状疱状疱疹疹、金葡菌、金葡菌败血症等疾病。血症等疾病。结节状凸出于皮肤表面状凸出于皮肤表面多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皮疹的形态 1.发疹性感染:疹性感染:许多多传染染病病在在发热的的同同时伴伴有有发疹疹,称称为发疹性感染。疹性感染。2.毒血症状:毒血症状:疲乏、全身不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食、头痛、肌肉痛等。痛、肌肉痛等。重症患者可出重症患者可出现谵妄、意妄、意识障碍、障碍、脑膜刺激征、膜刺激征、中毒性中毒性脑病、呼衰、循病、呼衰、循环衰竭等表衰竭等表现。3.单核核-吞噬吞噬细胞系胞系统反

31、反应:肝、脾、淋巴肝、脾、淋巴结肿大。大。常见症状和体征:三.其它65其他症状体征毒血症状疲乏、全身不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食、头痛、肌痛、肌肉痛等。重症患者可出肉痛等。重症患者可出现谵妄、意妄、意识障碍、障碍、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病、呼衰、循呼衰、循环衰竭等表衰竭等表现。发疹性感染许多多传染病在染病在发热的同的同时伴有伴有发疹,疹,称称为发疹性感染。疹性感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肝、脾、淋巴肝、脾、淋巴结肿大。大。护理评估p病史:病史:发热时间、热型特点、伴随症状型特点、伴随症状 发疹疹时间、顺序、部位、形序、部位、形态、伴随症状、伴随症状 p身体身体评估:估:生命

32、体征、面容、皮肤黏膜、浅表淋巴生命体征、面容、皮肤黏膜、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及肝脾有无有无肿大、心肺大、心肺肾中枢神中枢神经系系统检查是否正常是否正常 p实验室及其他室及其他检查:三大常三大常规、脑脊液、病原学、血清抗原抗体、活脊液、病原学、血清抗原抗体、活检、X线、B超、超、CT等等 护理诊断p体温体温过高:高:与病原体感染后与病原体感染后释放致放致热源作用于体温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中枢导致致调节功能紊乱有关功能紊乱有关 p皮肤完整性受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和与病原体和/或其代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皮肤粘膜物引起皮肤粘膜损伤、炎症有关、炎症有关护理措施体温体温过高:高:1.密切密切观察病情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化:生命体征2.降温:物理(出血降温:物理(出血倾向者忌酒精擦浴)向者忌酒精擦浴)药物、冬眠物、冬眠疗法法3.休息、安全休息、安全4.补充充营养、水份养、水份5.加加强基基础护理理 护理措施皮肤完整性受皮肤完整性受损:1.观察出疹情况:察出疹情况:进展、消退展、消退2.局部皮肤局部皮肤护理:清理:清洁、干燥、干燥避免搔抓、避免避免搔抓、避免溃疡、继发感染感染忌肥皂和酒精擦洗忌肥皂和酒精擦洗3.口腔粘膜疹口腔粘膜疹护理:清理:清洁湿湿润、溃疡散散4.眼部眼部护理:理:结膜充血水膜充血水肿者避免者避免继发感染感染5.休息、休息、环境境:狂犬病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