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 3031-2023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da****hi 文档编号:27480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0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 3031-2023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51∕T 3031-2023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51∕T 3031-2023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51∕T 3031-2023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51∕T 3031-2023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1 DB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0312023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 2023-02-07 发布 2023-04-0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种群调查.1 5 就地保护.2 6 孢子保存.4 7 档案管理.4 附录 A(规范性)光叶蕨资源调查.5 附录 B(规范性)光叶蕨种群监测记录.6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

2、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凌帆、王丽华、杜斌、文智猷、刘均利、黄洋、杨志雄、刘茂、段星。本次为首次发布。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1 光叶蕨种群保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叶蕨(Cystopteris chinensis)的种群调查、就地保护、孢子保存和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光叶蕨的种群保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

3、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4072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 LY/T 1819-200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 1820-2009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LY/T 2244.1-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1部分:野生植物保护 LY/T 2590-2016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技术规程 LY/T 2

4、652-2016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扩繁技术规范 LY/T 2938-2018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原则与方法 LY/T 3086.1-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 LY/T 3187-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光叶蕨 Cystopteris chinensis(Ching)X.C.Zhang&R.Wei 冷蕨科冷蕨属植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每个根状茎着生一回羽状长卵状披针形叶片 2个3 个,叶柄短,羽片近对生,30对左右,孢子囊群圆形,近

5、羽片主脉着生,沿羽轴两侧各1行。4 种群调查 调查时间 4.1 410月。调查方法 4.2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2 核实法。深入实地,通过全查(直接计数)进一步调查核实光叶蕨分布面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补充以往的调查资料、拍摄视频照片,不设样方。调查准备 4.3 在全面收集以往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原有记载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将已发现的光叶蕨种群在地形图上标记。实地调查 4.4 4.4.1 资源分布:经纬度、海拔高度、分布面积等。4.4.2 资源数量:野生种群数量、种群规模等。4.4.3 群落特征:植被群落分布特征、种群结构、植被组成、郁闭度或盖度等。4.

6、4.4 生境状况:地貌、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土层厚度、土地利用等。4.4.5 生长状况:逐株调查记录光叶蕨株高、叶长、叶宽、羽片对数、中部羽片长、中部羽片宽、孢子囊群数量多少、珠芽形态、健康状况等。4.4.6 保护管理:保护措施等。4.4.7 威胁或干扰因素:威胁或干扰方式、程度等。4.4.8 填写调查表:填写光叶蕨资源调查表,见附录 A。5 就地保护 保护对象 5.1 所有已发现的光叶蕨个体及与其生存和繁衍相关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包括光叶蕨个体、种群及其所处的生境。保护途径 5.2 建立相适应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或保护点。保护小区建设与规划参照LY/T 1819-200

7、9、LY/T 2938-2018执行。在不够设立保护区和保护小区的条件下,以被保护种群或个体为核心设立保护点。保护措施 5.3 5.3.1 设置电子防护围栏 以种群分布区域为中心,向外至种群面积5倍处设置第一道电子防护围栏;以第一道防护围栏面积的10倍处,再设置第二道电子防护围栏。5.3.2 管护 对光叶蕨生境、群落及个体的保护管理,主要包括:a)改善区域通风,控制生境空气相对湿度在 85%左右;b)当光叶蕨生长受其他群落影响时,采取适度人工干预,适当降低在原生境与光叶蕨存在竞争的草本群落中其他优势种,利于光叶蕨的繁育和生存;c)对所有光叶蕨群落及个体生存状况进行定期巡护和日常管理。5.3.3

8、 病虫害防治 光叶蕨主要病害有锈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介壳虫,主要预防措施有: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3 a)根据各物种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预防;b)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措施;c)对能捕诱的害虫,尽量采取人工捕诱。生境管理 5.4 5.4.1 建立保护管理制度 对光叶蕨及其所在的生境建立长期监测和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队伍和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巡护,责任落实到人。涉及光叶蕨生境的任何活动,都要有利于光叶蕨的生长和繁殖。5.4.2 保护原生生境 维持光叶蕨生境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稳定性和完整性,保证种群稳定发展,有效防止栖息地生境的丧失、片段化和退化。必要时,

9、适当改善区域通风、透光,控制生境空气相对湿度。5.4.3 干扰管控 a)控制外来物种引入。在设立保护区(小区)的周边生态系统中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避免造成生态灾难和基因污染。b)消除自然灾害隐患。消除有可能造成光叶蕨生态系统毁灭性灾难的森林火灾、洪水等不利因素;c)控制人为干扰。除必要的关于光叶蕨科研、管护行为外,严格控制动物和人为干扰,严厉打击盗挖盗采活动,严禁对光叶蕨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利用。5.4.4 宣传教育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光叶蕨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大众保护意识。种群监测 5.5 5.5.1 监测对象 对光叶蕨原生境、种群、植株个体进行监测。5.5.2 监测方法 a

10、)种群的物候采用人工观测与红外相机拍照相结合的方法。b)种群生长、繁殖和更新采取定株人工观测的方法。c)生境监测按照 LY/T 1952-2011 执行 d)原则上每年在营养叶萌发、展叶、孢子囊群出现、孢子囊群成熟及越冬几个不同的物候期分别进行监测。具体监测间隔期可根据不同种群和生境特征、监测内容及人力物力财力条件,适当进行调整。填写光叶蕨种群监测记录表(见附录 B);e)如发生病虫害,尽量少用药物防治,如必须用,严格用量和类型,用药剂量按照 GB/T 6001附录 E 执行。5.5.3 保护成效评估 保护成效评估的内容包括:光叶蕨种群的生存干扰;光叶蕨种群数量、规模及结构的变化;光叶蕨分布区

11、和分布面积的变化;光叶蕨种群的繁殖及更新能力;参与的生态过程等。保护成效评估按照 LY/T2244.1-2014执行。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4 6 孢子保存 采集时间 6.1 每年9月10月孢子囊饱满,孢子颜色为深褐色并有部分囊盖开裂时。采集方法 6.2 选取植株茁壮、孢子囊群较多的光叶蕨单株,于晴天上午用镊子轻取羽片背部的目标孢子囊群,置于硫酸纸袋内。保存方法 6.3 将放置孢子的硫酸纸袋带回室内,于通风处阴干。待孢子自行脱落后除杂装入透气纸袋,与干燥剂一同密封置于4的恒温箱内保存。保存期限 6.4 每年910月,在光叶蕨叶片枯萎季节更换新孢子。7 档案管理 按照L

12、Y/T 2938-2018执行。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5 A A 附录A (规范性)光叶蕨资源调查 光叶蕨资源调查表见表A.1。表A.1 光叶蕨资源调查表 中文名 光叶蕨 拉丁名 Cystopteris chinensis(Ching)X.C.Zhang&R.Wei 县 乡镇 村 自然村及小地名 就地保护状况 保护区 保护小区 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 名称 级别 实测点编号 小地名 地理坐标 N:海拔/m E:种群数量 种群面积/m2 生境植被群落分布特征 植被群落结构 植被组成 乔木郁闭度 灌木盖度 草本盖度 乔木层优势种 乔木层伴生种 灌木层优势种 灌木层伴生种 草

13、本层优势种 草本层伴生种 地貌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类型 土壤含水量 土层厚度 土壤 PH 土地利用 人为干扰方式 人为干扰强度 保护管理情况 照片编号 植株序号 叶片序号 株高/cm 叶长/cm 叶宽/cm 羽片对数/对 中部羽片长/cm 中部羽片宽/cm 孢子囊群数量 珠芽形态 健康状况 物候特征 备注:调查人:调查时间:年 月 日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51/T 30312023 6 B B 附录B (规范性)光叶蕨种群监测记录 光叶蕨种群监测记录表见表B.1。表B.1 光叶蕨种群监测记录表 中文名 拉丁名 种群起源性质 天然 恢复 近地 迁地 增强型回归 重建型回归 保育性回归 种群起源时间 种群编号 地点或所属单位 保护地名称 负责机构 主要管理措施 管理频次 地理坐标 N:海拔/m E:坡向 坡度 坡位 脊 上 中 下 谷底 平地 群落名称 总盖度 群落高 分层及各层特点 层 优势种 高度/m 平均胸径/cm 层盖度/%突出的生态现象(层间植物名称及丰富度,寄生、附生、枯倒木等)地被物(枯枝落叶、苔藓等)土壤类型 干扰方式 采集 放牧 狩猎 开矿 开荒 其他 无 强度 强 中 弱 无 系统动态评论(生境特点、重要物种 和生态过程)生长指标 序号 叶长/cm 叶宽/cm 孢子囊群数量/个.株 健康状况 物候特征 备注 学兔兔 标准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