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模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822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模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模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模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UANDONGMAN素质教育 110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模式令雅丽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新塬镇中心小学 730725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背景,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模式,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

2、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教育发展贡献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合模式。通过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评估,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生动、高效的学习体验。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教育的理念、目标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此背景下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

3、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教学资源的获取和管理提供了便利,更为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的贴近和回应。然而,目前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仍面临着挑战和难题,如教师培训、资源整合、评估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以新课程标准为背景,通过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模式,深入研究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可行的借鉴和启示,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一、小学数学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工作问题(一)信息技术应用形式过于繁琐信息技术应用的过度依赖。教

4、师或教育机构往往盲目地将各种新兴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而不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这导致了技术应用的过度繁琐,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技术使用的复杂性。许多信息技术工具和平台的操作界面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适应期。对于教师而言,若要熟练运用这些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教学负担。另外,技术应用脱离实际。有时候,教师过度追求技术应用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导致了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脱节。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往往显得繁琐而不实用。因此,需要教育者在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时,注重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简化技术操作流程,保持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5、(二)信息技术运用不及时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不熟悉最新的教育技术和应用工具,因此无法及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有限。一些学校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资源,如电脑设备、互联网连接等,限制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另外,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滞后性。有些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导致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指导和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支持,提供相关资源和技术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同时,教育部门还应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促

6、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教育教学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三)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规范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南。教育部门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往往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统一的参考标准。缺乏专门的培训和指导资源。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案炫动漫素质教育 111 例,无法提供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支持。另外,缺乏评估和反馈机制。教育部门对于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和问题,从而无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可以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

7、指南,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和指导原则,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资源的建设,提供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和问题,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一)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视野,使其意识到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和教材,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和方法。信息技术促使教师从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学生参与的模式,使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信息技术也鼓励了教

8、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网络平台和在线工具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进步,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二)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技术工具,教师可以轻松获取到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如图文并茂的教材、生动的动画、互动性强的模拟软件等。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视频展示数学概念的应用场景,使用数学游戏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交互式模拟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等。此外,信息技术

9、还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师能够与全球范围内的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获取到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三)信息技术给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目标。信息技术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视频教学、在线互动、虚拟实验等,使学生能够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此外,信息技术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参与在线讨论、分享学习经验等方式,学生可以与全球范围内的同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宽了学

10、习的视野和经验。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教学软件和网络工具。其次,建立在线资源库,收集和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第三,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研究和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分享。第四,提供实践机会和教学反思的平台,让教师能够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最后,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

11、能力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其不断提升。综上所述,通过培训、资源支持、合作交流、实践反思和评估反馈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中,通过使用数字相机或平板电脑,教师可以拍摄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图片,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投影,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些物体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分类和归纳。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交互式课件或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一些与观察物体相关的互动游戏或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电脑屏幕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

12、学效果。(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互动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图像、动画等形式呈现,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难点内容。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和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来深入理解概念,解决难点问题。此外,借助网络教学社区和讨论平台,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及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思路,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最后,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资源,帮助其攻克教学难点。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XUANDONGMAN素质教育 112 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

13、化学习的机会,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中,通过使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教师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包含多个组合图形的复杂图形,并利用几何绘图软件进行实时拆分和计算各个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展示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并通过实时计算得到每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教学应用程序设计一些与组合图形面积相关的练习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练习和巩固。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能够更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三)信息技术展示,激发学生兴趣信息技术展示在教学中具有

14、重要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直观。使用数学软件或在线模拟工具展示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或者通过视频演示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学增添互动性,如利用在线投票系统、游戏化学习平台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教师可以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深入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一课中,通过使用电子表

15、格软件如 Excel,教师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据,通过学生们的身高、年龄等信息,并教导他们如何用电脑输入和整理这些数据。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功能将这些数据以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规律。此外,利用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据分析相关的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加深对数据表示和分析的理解。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四)运用信息技术来讲解空间体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来讲解空间体知识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或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将各种几何体以

16、立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空间体的形状、结构和属性。此外,利用交互式教学软件,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各种几何体的特点,进行实时操作和变换,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空间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讲解空间体知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几何概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课中,通过使用几何绘图软件或在线绘图工具,教师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些图形的运动过程。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动态的

17、平移、旋转或对称变换,让学生观察图形在坐标系中的移动和变化。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不同变换对图形的影响,加深对几何变换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演示软件或在线动画制作工具,设计一些与图形运动相关的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结论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模式探索是教育的必然趋势。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这一整合模式的探索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8、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有信心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参考文献1 牛小沛.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模式探索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0):113-115.2 陈玉红.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3):2.3 羊桑梓.新课标指引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探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12):3.4 李玲.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性整合研究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15 邓晶元.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J.国际教育论坛,2020,2(3):43-44.项目基金: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 年度课题基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23G036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