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港镇香山花苑一期安顿社区工程
审 核:
审 批:
编 制:
编制单位: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04月06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根据 3
三、工程地质状况 4
1、工程地质及桩承载力 4
四、静载实验施工前准备 6
1、检测项目及数量 6
2、检测程序 6
3、检测目 6
4、基桩检测龄期及休止时间 6
5、检测设备 7
五、静载实验施工 7
1、检测办法 7
1.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实验 7
1.2低应变检测 9
2、检测筹划 10
六、安全保证办法 11
灌注桩实验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拟建张家港金港镇香山花苑4号地块一期安顿社区位于张家港金港镇江海中路东侧、张杨公路(338省道)北侧、香山河南侧、张家港河西侧,总建筑面积约25.7万平方米。桩基本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中风化基岩做桩端持力层。
由于本项目场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依照场内不同区域不同房号试桩所处位置不同地质状况,本次灌注桩试桩分别采用了回转式钻机正循环钻进成孔及冲击成孔两种施工工艺,人工造浆和原土造浆结合维护孔壁稳定,钻机吊放钢筋笼,导管法水下灌注砼成桩工艺。
试桩共计施工21根,所有为嵌岩桩,施工时间为2月1日至3月15日,所有进行低应变检测及静载荷实验。
二、编制根据
本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和工艺规定及有关规范编制,仅为本项目试桩静载实验施工所用;该工程中关于技术方案,在本施工方案中已基本阐明,详细编制根据如下:
1、张家港金港镇香山花苑4号地块一期安顿社区图纸;
2、《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4、《建筑地基基本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5、施工现场实际状况。
三、工程地质状况
1、工程地质及桩承载力
本次根据拟建场地分为14大个工程地质层,其中1~4层为第四纪人工填土(Qml)和全新世冲积物(Q4al);1层重要岩性为:碎石填土、黏性土填土、杂填土;2~4层岩性重要为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土、细砂,局部夹碎石、卵石土层;5层为晚更新世冲洪积物(Q3al+pl):岩性重要为粉质黏土,局部夹碎石、卵石土层;6层为中更新世冲洪积物(Q2al+pl):岩性重要为粉质黏土,局部夹碎石、卵石土层;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五通组(D3w)及茅山群(D1-2ms2),7层-10层为五通组,岩性重要为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等,11层-15为茅山群,岩性重要为砂岩、石英砂岩,偶夹泥岩、泥质粉砂岩、角砾岩等。
地基土承载力特性值建议值
岩土
种类
时代成
因名称
时代成
因符号
土层
代号
岩土
名称
建议值
fak(kPa)
土
体
全新世
冲积物
Q4al
21
粉质黏土
95
22
淤泥质粉质黏土
70
3
粉质黏土
200
41
粉土
125~130
42
粉细砂
140
43
粉质黏土
150
晚更新世
冲洪积物
Q3al+pl
51
粉质黏土
260
52
粉质黏土
180
53
碎石、卵石
500
54
粉质黏土
240
中更新世
冲洪积物
Q2al+pl
61
粉质黏土
280
62
碎石
540~650
岩
体
泥盆系
五通组
D3w
72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400~500
73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1000~1200
82
强风化粉砂岩
550~600
83
中风化粉砂岩
1500~1900
92
强风化砂岩
525~550
93
中风化砂岩
1800~
102
强风化石英砂岩
600~650
103
中风化石英砂岩
2400~2600
泥盆系
茅山群
D1-2ms2
112
强风化(石英)砂岩
500~600
113
中风化(石英)砂岩
1800~2200
13
中风化泥质砂岩
450~500
142
强风化砂岩
500
143
中风化砂岩
1500~1900
152
强风化石英砂岩
600~650
153
中风化石英砂岩
2200
四、静载实验施工前准备
1、检测项目及数量
序号
检测项目
工程部位
数量(根)
极限承载力(KN)
1
单桩低应变检测
4号地块一期
21
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实验
4号地块一期
21
3600~5400
2、检测程序
工程桩混凝土浇筑完毕小应变检测单桩静载实验实验报告
3、检测目
3.1静载荷实验:验证单桩竖向设计抗压极限承载力。
3.2低应变检测:检查桩身质量。
4、 基桩检测龄期及休止时间
承载力检测受检桩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天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休止时间如下表:(同步满足)
土类别
休止时间(d)
砂土
7
粉土
10
黏性土
非饱和
15
饱和
25
注: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恰当延长休止时间。
5、 检测设备
5.1静载荷实验有主梁,采用200T以上双油压千斤顶加载,压力由油压千斤顶上压力传感器通过RS—JYB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或精密压力表控制,沉降观测系统有位移传感器(百分表)、磁座、基准梁及基准桩等。
5.2低应变检测设备,桩基无损检测重要仪器采用RS-1616K型桩基检测信号分析仪(重要由便携式微机、数据采集仪及附件构成)、传感器,振源用锤击。
五、 静载实验施工
1、检测办法
1.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实验
1.1.1实验办法:实验按《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进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1.1.2荷载装置:实验采用堆载法,实验装置见图,荷载大小由压力传感器控制。
堆载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实验装置图
1.1.3沉降量测系统:基准系统采用φ50钢管作为基准梁安放在基准桩上。试桩轴向位移采用量程为50mm、精度为0.01mm调频式防水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进行量测。
1.1.4荷载分级:每级荷载增量均按最大荷载十分之一拟定,第一级荷载为加荷增量两倍,卸荷值为加荷值两倍。
1.1.5测读时间:加荷:每次加荷后测读时间为5、10、15、15、15、30、30(min),后来每隔30min测读一次,直至桩顶沉降量达到相对稳定原则,进行下一级加载;卸荷:每级卸载后测读时间为15、15、30(min),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1.1.6加荷稳定原则:在每级荷载作用下,试桩沉降量在每小时内不不不大于0.1mm,并持续浮现两次。
1.1.7终结加荷条件:当浮现下列状况之一时,即可终结加荷:
a、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不不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5倍。
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不不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2倍,且经24小潮流未达到相对稳定原则。
c、已达到设计规定最大加载量。
d、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容许值。
e、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状况下,可依照详细规定加载至桩顶合计沉降量超过80mm。
1.2低应变检测
1.2.1 检测办法:检测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进行,采用应力波反射法;重要依照应力波在桩体传递过程中遇截面或砼密度发生变化时反射回来波形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计算,对桩身质量作出评价,鉴定桩类别。
附注:桩身质量评估原则
I类桩:桩身完整
II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构造承载力正常发挥
III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构造承载力有影响
IV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1.2.2采集装置:通过带有加速度传感器RS-1616K型采集仪,采集由尼龙锤在桩顶激振产生应力波反射信号,然后用低应变分析程序对采集曲线信号进行桩身完整性分析。
加速度传感器
RS-1616K
桩基动态检测仪
桩
低应变检测装置图
2、 检测筹划
2.1工期筹划
本次试桩检测重要为21根桩静载荷实验,桩相对数量多、检测吨位大,桩位分散、分布范畴广,场区内暂时道路、暂时用电尚未完善,检测难度较大,检测任务相对繁重。
桩基检测按照施工顺序、达到龄期先后、满足检测条件状况进行,筹划单根桩静载荷实验周期为2天。
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毕本次试桩检测任务,依照公司整体生产协调,结合本工程特点、试桩施工及养护周期及进度规定,筹划前期使用1台套静载荷实验设备,后期依照需要再增长1台套静载荷实验设备,整个检测周期考虑14天时间。筹划检测时间自3月20日至4月3日。
2.2人员筹划
人员配备筹划如下:
岗 位
人 数
技术员
2
检测人员
4
辅助人员
4
总数
10
2.3设备筹划
结合本次工程特点,重要检测设备配备筹划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数量
备注
1
桩基静载荷测试系统
RS—JYB
2台套
2
桩基检测信号分析仪
RS-1616K
1台套
3
电脑
2台
4
配重
1200T
5
吊车
25T
1台
6
运送车
2辆
7
挖掘机
PC-200
1台
2.4暂时用电筹划
桩基检测用电量较小,现场检测区域使用发电机不间断发电。
六、安全保证办法
1、现场吊装安顿加载设备时,应采用必要安全办法,保证设备安放位置对的和人员设备安全。
2、反力架安装和焊接要牢固可靠,对于不符合规定反力装置不能进行正式实验加载工作。
3、反力钢梁在实验中禁止超载,以免发生人员和仪器损坏。
4、验现场必要搭起能防雨、遮阳暂时帐篷或设施,以保护仪器设备。
5、测试现场合接电源必要符合暂时架设电源线路规定,禁止乱扯电源、电线防止漏电、触电等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