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4 施工组织设计
34-1 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34-1-1 施工准备工作
34-1-1-1 施工准备工作分类
1.按准备工作范围分
(1)全场性施工准备
它是以一个建设项目为对象而进行各项施工准备,其目标和内容全部是为全场性施工服务,它不仅要为全场性施工活动发明有利条件,而且要兼顾单项工程施工条件准备。
(2)单项(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
它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施工准备,其目标和内容全部是为该单项(位)工程服务,它既要为单项(位)工程做好开工前一切准备,又要为其分部(项)工程施工进行作业条件准备。
(3)分部(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
它是以一个分部(项)工程或冬、雨季施工工程为对象而进行作业条件准备。
2.按工程所处施工阶段分
(1)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
它是在拟建工程正式开工前所进行一切施工准备,其目标是为工程正式开工发明必需施工条件。它既包含全场性施工准备,又包含单项工程施工条件准备。
(2)开工后施工准备工作
它是在拟建工程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始之前所进行施工准备。如混合结构住宅施工,通常分为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等施工阶段,每个阶段施工内容不一样,其所需物资技术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部署等方面也不一样。所以,必需做好对应施工准备。
34-1-1-2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1.技术准备
(1)认真作好扩大初步设计方案审查工作
任务确定以后,应提前和设计单位结合,掌握扩大初步设计方案编制情况,使方案设计,在质量、功效、工艺技术等方面均能适应建材、建工发展水平,为施工扫除障碍。
(2)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1)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针及政策。
2)施工图纸和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没有矛盾和错误。
3)建筑图和其相关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4)熟悉工业项目标生产工艺步骤和技术要求,掌握配套投产前后次序和相互关系;审查设备安装图纸和其相配合土建图纸,在坐标和标高尺寸上是否一致,土建施工质量标准能否满足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5)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同建造地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搞清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相互关系。
6)掌握拟建工程建筑和结构形式和特点,需要采取哪些新技术;复核关键承重结构或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分部(项)工程,要审查现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建筑设备及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等。
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关键是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各项依据,通常按图纸自审、会审和现场签证等三个阶段进行。图纸自审由施工单位主持,并写出图纸自审统计;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三方共同会签并盖公章,作为指导施工和工程结算依据;图纸现场签证是在工程施工中,遵照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对所发觉问题进行现场签证,作为指导施工、完工验收和结算依据。
(3)原始资料调查分析
1)自然条件调查分析
它包含建设地域气象、建设场地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施工现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情况、周围民宅坚固程度及其居民健康情况等项调查;为编制施工现场“四通一平”计划提供依据,如地上建筑物拆除、高压输电线路搬迁、地下构筑物拆除和多种管线搬迁等项工作;为降低施工公害,如打桩工程应在打桩前,对居民危房和居民中心脏病患者,采取保护性方法。自然条件调查用表,如表34-1所表示。
气象、地形、地质和水文调查内容表 表34-1
项目
调查内容
调查目标
气温
1.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最冷、最热月逐月平均温度。结冰期,解冻期
2.冬、夏室外计算温度
3.小于或等于-3℃、0℃、+5℃天数、起止时间
1.防暑降温
2.冬季施工
3.混凝土、灰浆强度增加
降雨
1.雨季起止时间
2.整年降水量,昼夜最大降水量
3.年雷暴日数
1.雨季施工
2.工地排水、防洪
3.防雷
风
1.主导风向及频率
2.大于或等于8级风整年天数,时间
1.部署临时设施
2.高空作业及吊装方法
地形
1.区域地形图
2.厂址地形图
3.该区城市计划
4.控制桩、水准点位置
1.选择施工用地
2.部署施工总平面图
3.现场平整土方量计算
4.障碍物及数量
地震
1.烈度大小
1.对地基影响
2.施工方法
地质
1.钻孔部署图
2.地质剖面图(土层特征及厚度)
3.地质稳定性、滑坡、流沙、冲沟
4.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塑性指数,压缩试验
5.最大冻结深度
6.地基土强度结论
7.地基土破坏情况,土坑、枯井、古墓、地下构筑物
1.土方施工方法选择
2.地基处理方法
3.基础施工
4.障碍物拆除计划
5.复核地基基础设计
地下水
1.最高、最低水位立即间
2.流向、流速及流量
3.水质分析
4.抽水试验
1.土方施工
2.基础施工方案选择
3.降低地下水位
4.侵蚀性质及施工注意事项
地面水
1.临近江河湖泊及距离
2.洪水、平水及枯水时期
3.流量、水位及航道深
4.水质分析
1.临时给水
2.航运组织
3.水工工程
2)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
它包含地方建筑生产企业、地方资源、交通运输、水电及其它能源、关键设备、国拨材料和特种物资,和它们生产能力等项调查。技术经济条件调查用表,如表34-2~表34-7所表示。
注:资料起源:当地气象台(站),设计原始资料如地质勘察汇报、地形测量图等。
地方建筑生产企业情况调查内容表 表34-2
企业和产品名称
规格
单位
生产能力
供给能力
生产方法
出厂价格
运距
运输方法
单位价格
备注
注:1.企业名称按:构件厂、木工厂、商品混凝土厂、门窗厂、设备、脚手、模板租赁厂、金属结构厂、采料厂、砖、瓦、灰厂等填列。
2.这一调查可向当地计划、经济或主管建筑企业机关进行。
地方资源情况调查内容表 表34-3
材料(或资源)名称
产地
埋藏量
质量
开采量
开采费
出厂价
运距
运费
备注
注:材料名称按块石、碎石、砾石、砂、工业废料(包含冶金矿渣、炉渣、电站粉煤灰等)填列。
交通运输条件调查内容表 表34-4
项目
内容
铁路
1.邻近铁路专用线、车站至工地距离,运输条件
2.车站起重能力,卸货线长度,现场存贮能力
3.装载货物最大尺寸
4.运费、装卸费和装卸力量
公路
1.多种材料至工地公路等级、路面结构、路宽及完好情况,许可最大载重量
2.途经桥涵等级,许可最大载重量
3.当地专业运输机构及周围农村能提供运输能力(t·km数)。汽车、人、畜力车数量,效率
4.运费、装卸费和装卸力量
5.有没有汽车修配厂,至工地距离,道路情况,能提供修配能力
航运
1.货源和工地至邻近河流、码头、渡口距离,道路情况
2.洪水、平水、枯水期,通航最大船只及吨位,取得船只情况
3.码头装卸能力,最大起重量,增设码头可能性
4.渡口、渡船能力,同时可载汽车、马车数,每日次数,能为施工提供能力
5.每吨货物运价,装卸费和渡口费
水、电源和其它动力条件调查内容表 表34-5
项目
内容
给排水
1.和当地现有水源连接可能性,可供水量,接管地点,管径、材料、埋深、水压、水质、水费至工地距离,地形地物情况
2.自选临时江河水源,至工地距离,地形地物情况,水量,取水方法,水质及处理
3.自选临时水井水源位置、深度、管径和出水量
4.利用永久排水设施可能,施工排水去向、距离和坡度,洪水影响,现有防洪设施
供电和电讯
1.电源位置,供电可能性,方向,接线地点至工地距离,地形地物情况。许可供电容量,电压、导线截面、电费
2.建设和施工单位自有发电设备规格型号、台数、能力
3.利用邻近电讯设备可能性,电话、电报局至工地距离,可熊增设电话、计算机等自动化办公设备和线路情况
蒸汽等
1.有没有蒸汽起源,可供蒸汽量,管径、埋深、至工地距离,地形地物情况,蒸汽价格
2.建设和施工单位自有锅炉设备规格型号、台数和能力,所需燃料,用水水质
3.当地和建设单位压缩空气、氧气提供能力,至工地距离
关键设备、材料和特殊物资调查内容表 表34-6
项目
内容
设备
1.关键工艺设备名称及起源,含进口设备
2.分批和全部到货时间
三大材料
1.钢材分配规格、钢号、数量和到货时间
2.木材分配品种、等级、数量和到货时间
3.水泥分配品种、强度等级、数量和到货时间
特殊材料
1.需要品种、规格和数量
2.进口材料和新材料
参与施工各单位(含分包)生产能力情况调查内容表 表34-7
项目
内容
工人
1.总数,分工种人数
2.定额完成情况
3.一专多能情况
管理人员
1.管理人员数,所占百分比
2.其中干部、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和其它人员数
施工机械
1.名称、型号、能力、数量、新旧程度(列表)
2.总装备程度(马力/全员)
3.拟、订购新增加情况
施工经验
1.在历史上曾施工过关键工程项目
2.习惯采取施工方法
3.采取过优异施工方法
4.科研结果
关键指标
1.劳动生产率
2.质量、安全
3.降低成本
4.机械化、工厂化程度
5.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
(4)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施工图预算应根据施工图纸所确定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法、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相关费用定额,由施工单位编制。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拟建工程应依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要求,编制指导该工程施工全过程施工组织设计,其编制程序详见本章34-4-2、34-5-2和34-6-2相关内容。
2.物资准备
(1)物资准备工作内容
1)建筑材料准备
依据施工预算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2)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
依据施工预算所提供构(配)件和制品加工要求,编制对应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3)建筑施工机具准备
依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机具停放场地提供依据。
4)生产工艺设备准备
根据生产工艺步骤及其工艺部署图要求,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2)物资准备工作程序
1)编制多种物资需要量计划;
2)签署物资供给协议;
3)确定物资运输方案和计划;
4)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
3.劳动组织准备
(1)建立施工项目领导机构
依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施工项目领导机构人选和名额;遵照合理分工和亲密协作、因事设职和因职选人标准,建立有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工作效率高施工项目领导机构。
(2)建立精干工作队组
依据采取施工组织方法,确定合理劳动组织,建立对应专业或混合工作队组。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员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4)做好职员人场教育工作
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逐层进行交底。交底内容,通常包含: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方法、降低成本方法和质量确保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和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事项等,全部应具体交底,必需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遵法教育。
4.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
依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2)做好“四通一平”,认真设置消火栓
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道路通畅、通讯通畅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消火栓。
(3)建造施工设施
根据施工平面图和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建造各项施工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用房。
(4)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依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要求地点和方法存放,并应进行对应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
(5)组织建筑材料进场
依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制品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要求地点和方法储存或堆放。
(6)确定相关试验、试制项目计划
建筑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各项材料试验、检验。对于新技术项目,应确定对应试制和试验计划,并均应在开工前实施。
(7)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冬施、雨施和高温季节施工项目标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方法。
5.施工场外协调
(1)材料加工和订货
依据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同建材加工和设备制造部门或单位取得联络,签署供货协议,确保按时供给。
(2)施工机具租赁或订购
对于本单位缺乏且需用施工机具,应依据需要量计划,同相关单位签署租赁协议或订购协议。
(3)做好分包或劳务安排,签署分包或劳务协议
经过经济效益分析,适合分包或委托劳务而本单位难以负担专业工程,如大型土石方、结构安装和设备安装工程,应尽早做好分包或劳务安排;采取招标或委托方法,同对应负担单位签署分包或劳务协议,确保协议实施。
为落实以上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建立、健全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和检验等制度,使其有领导、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必需编制对应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详见本章34-6-3-5“施工准备计划”部分。
34-1-2 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34-1-2-1 施工组织设计类型
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性文件。依据施工项目类型不一样,它可分为:施工组织设计纲领、施工组织总设计、单项(位)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项)工程施工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纲领
施工组织设计纲领是以一个投标工程项目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投标全过程各项实施活动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性文件。它是编制工程项目投标书依据,其目标是为了中标。关键内容包含:项目概况、施工目标、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环境保护和施工平面等计划,及其施工风险防范。它是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依据。
(2)施工组织总设计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一个建设项目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建设全过程各项全局性施工活动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性文件。它是经过招投标确定了总承包单位以后,在总承包单位总工程师主持下,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应工程师共同编制。关键内容包含:建设项目概况、施工总目标、施工组织、施工布署和施工方案,和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总进度、施工总质量、施工总成本、施工总安全、施工总资源、施工总环境保护和施工总设施等计划,和施工总风险防范、施工总平面和关键技术经济指标。它是编制单项(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
(3)单项(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单项(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单项或其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性文件。它是在签署对应工程施工协议以后,在项目经理组织下,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编制。关键内容包含:工程概况、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和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资源、施工环境保护和施工设施等计划,和施工风险防范施工平面部署和关键技术经济指标。它是编制分部(项)工程施工设计依据。
(4)分部(项)工程施工设计
分部(项)工程施工设计是以一个分部工程或其一个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各项作业活动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文件。它是在编制单项(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由项目主管技术人员负责编制,作为该项目专业工程具体实施依据。
34-1-2-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
1.认真落实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规程、方针和政策。
2.严格实施工程建设程序,坚持合理施工程序、施工次序和施工工艺。
3.采取现代建筑管理原理、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
4.优先选择优异施工技术,科学确定施工方案;认真编制各项实施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和安全施工。
5.充足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提升施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升生产率。
6.扩大预制装配范围,提升建筑工业化程度;科学安排冬期和雨期施工,确保整年施工均衡性和连续性。
7.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准,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认真做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物保护,严防建筑振动、噪声、粉尘和垃圾污染。
8.尽可能利用永久性设施和组装式施工设施,努力降低施工设施建造量;科学地计划施工平面,降低施工用地。
9.优化现场物资储存量,合理确定物资储存方法,尽可能降低库存量和物资损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