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522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心理科学进展 2024,Vol.32,No.2,246263 202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https:/doi.org/10.3724/SP.J.1042.2024.00246 246 元分析(Meta-Analysis)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孟现鑫1 陈怡静1 王馨怡1 袁加锦2 俞德霖1(1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州 350117)(2四川省纪检监察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66)摘 要 以往关于学校联结与抑郁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均不一致。为明确两者间的整

2、体关系,探索造成分歧的原因,对纳入的 87 项研究进行了三水平元分析。结果发现,学校联结与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df=205,p 0.001)。此外,学校联结和抑郁的关系受被试性别、年龄、抑郁测量工具、研究数据属性的调节,但不受学校联结测量工具、文化类型、发表年份的调节。本研究首次使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整合了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理论上为两者关系提供了阶段性定论,实践上为预防和干预个体抑郁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 学校联结,抑郁,三水平元分析,社会控制理论,社会计量器理论,自我决定理论 分类号 R395 1 前言 世界 卫 生 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3、,WHO)指出,抑郁是加重各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全球约有 2.8 亿人被抑郁困扰,占总人口的3.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3)。抑郁不仅会导致个体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甚至自杀(Thapar et al.,2012;Kieling et al.,2019)。为了有效预防和干预抑郁,以往研究探讨了诸多与其密切相关的因素,其中学校联结是备受关注的因素之一(He et al.,2019;Joyce&Early,2014;Shochet et al.,2006)。学校联结(School Connectedness)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所感知到的接

4、纳、尊重、支持和包容(Goodenow,1993),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的认知以及与校内成员的情感联系程度(殷颢文,贾林祥,2014)。目前,多数理论认为 收稿日期:2023-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SFC31600886)和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FJ2022B157)资助。孟现鑫和陈怡静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孟现鑫,E-mail: 俞德霖,E-mail: 学校联结是降低抑郁水平的保护性因素(Gerard&Booth,2015;Leary,2005;Sandler,2001);但也有理论认为,学校联结对抑郁没有保护作用,甚至起反作用(Datu et al.,2023;Da

5、vis et al.,2019;Loukas et al.,2006)。与此一致,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实证研究既有报告负相关结果、正相关结果,也有报告无相关结果。综上,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在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上均存在分歧。为解决学校联结与抑郁关系间的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meta-analysis)定量整合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并且分析可能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从而为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1.1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及其理论模型 目前,主要有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社会计量器理论(Sociometer Theory)、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

6、ination Theory)和社会支持的源一致理论(Source Congruence Theory)论及了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体与社会组织的联结程度越强,该组织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就越大(Hirschi,1996)。根据这一观点,个体的学校联结越强,其情绪与健康受学校的影响越大。具体而言,学校联结程度高的个体更愿意遵守校纪,第 2 期 孟现鑫 等: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 247 能与老师、同学形成更好的联结以获得情感支持,从而有助于缓解或削弱压力事件产生的消极情绪,降低患有抑郁的风险(McLaren et al.,2015)。McLaren 等人(2

7、015)发现,学校联结可以有效促进积极的同伴联结,从而减少抑郁的产生。社会计量器理论提出,那些认为人际关系重要的个体倾向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产生较少的消极情绪(Leary,2005)。学校联结程度高的个体往往能够认识和感受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减少其消极情绪和罹患抑郁的风险。Shochet 等人(2011)发现,在校感受到的人际关系质量和被接纳程度越高,个体的抑郁水平越低。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希望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中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和关怀,感受到自己属于组织中的一员。这种归属感的满足有助于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Ryan&Deci,2017

8、)。学校联结能满足个体对归属感的需要,从而缓解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降低个体罹患抑郁的风险。与此相一致,Parr 等人(2020)发现积极学校联结可以通过满足个体的一般归属感来降低抑郁水平。与社会控制理论、社会计量器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不同,社会支持的源一致理论认为,若压力源和社会支持的来源一致时,社会支持对压力的缓冲作用可能无效(Lebow,2005;Rueger et al.,2016)。具体而言,与学校的联结可能促使个体更关注来自学校领域的他人评价(Vannucci&McCauley Ohannessian,2018),而当引起抑郁情绪的压力来自学校时(比如,学业和人际关系),学校联结

9、程度高的个体可能会抑制抑郁情绪的表达以符合学校期待(周文洁,2013)。此时,学校联结不仅可能无法减少抑郁情绪,甚至导致抑郁情绪的累积,表现为社会支持的反转缓冲效应(Reverse Buffer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Lebow,2005;Rueger et al.,2016)。与此一致,Datu 等人(2023)的研究发现在期末考核阶段,随着学校联结程度的提高,学生报告了更高的抑郁水平。根据以上理论,学校联结通过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抑郁水平。但是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具体关系如何尚不清楚,两者的关系具体受哪些因素影响仍有待讨论。1.2 学校联结与抑

10、郁关系的调节变量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存在不一致的结果,可能与研究对象特征(性别、年龄)、研究的测量因素(测量工具、研究数据属性)、研究背景特征(文化、时代)有关。性别可能调节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女性被鼓励依赖和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Davis et al.,2019),而男性则被鼓励独立和自主(Bakan,1966;Barbee et al.,1993)。在学校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从教师和同学等校内成员中寻求支持以应对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Yang et al.,2021)。因此,与男性相比,学校联结对女性抑郁的影响可能更大。与此相一致,He 等人(2019)发现,学校联结对女

11、性抑郁的影响程度更大。综上,本研究假设相比于男性,学校联结对女性抑郁的影响更大。年龄也可能影响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随着年龄增加,来自学校的压力增强(如学业压力、同伴竞争等),这会降低个体对学校的认同和对同伴关系的维护,进而削弱个体的学校联结水平(Oelsner et al.,2011),导致学校联结对个体的抑郁保护作用降低(Henrich et al.,2005;Xu&Fang,2021)。与此相似,Rose 等人(2022)发现,相比中学生,学校联结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更大。综上,本研究假设随年龄增长,学校联结对抑郁的保护作用减弱。研究的测量因素(测量工具、研究数据属性)可能影响学校

12、联结与抑郁的关系。测量工具可能调节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测量学校联结的工具主要有学校归属感问卷(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PSSM)和学校联结量表(School Connectedness Scale,SCS)。PSSM 量表由18 个项目组成,它测量的是学生在学校所感知的被接纳程度、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Goodenow,1993)。SCS 量表由 6 个项目组成,它测量的是学生学校归属感与教师支持(Resnick et al.,1997)。不同学校联结的测量工具在内容和项目数量上均有不同,这可能影响测量的结果。其次,测量抑郁

13、的工具主要有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re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和Orpinas抑 郁 修 订 量 表(Orpinas Modified Depression Scale,OMDS)。CDI 由 27 个项目组成,它主要测量的是儿童悲伤、孤独感、自我形象和社会适应(Sitarenios&Kovacs,1999);CES-D由20个项目组成,它测量的是一般人群一周内抑郁症248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32 卷 状的频率,侧重

14、评估抑郁的心境和体验(Radloff,1977);而 OMDS 由 8 个项目组成(Orpinas,1993),它主要测量的是个体过去 30 天的抑郁情绪和抑郁行为。各抑郁量表的结构和测量内容不同,这可能影响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假设学校联结的测量工具和抑郁的测量工具均能调节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研究数据属性可能调节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根据数据属性不同,研究数据可以分为横断数据和纵向数据。前者是指研究变量均在同一时间点测量并获取的数据;后者是指研究变量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并获取的数据(陈春花 等,2016)。数据属性能够对变量关系造成较大影响,具体而言,纵向数据比横断数据具有更强的因

15、果关联性(张建平 等,2020)。与横断数据相比,变量间的关系在纵向数据中往往呈现衰减或累积效应。目前多项纵向研究发现,随着数据收集时间推移,学校联结与抑郁的负相关程度减弱(Goering&Mrug,2022)。这表明学校联结和抑郁的关系在时间上可能存在衰减效应。因此,本研究假设,相较于横断数据,学校联结与抑郁在纵向数据中相关程度更小。研究背景特征(文化、时代)可能影响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就文化因素而言,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的互依性;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人的独立性(黄梓航 等,2018;Hofstede,1980)。与重视个体自由选择的西方文化相比(黄梓航 等,2018;Hofstede,

16、1980),中国文化下的个体普遍为集体主义文化的依存型自我构念,他们更关注自己与他人的联结,更渴望被集体接纳和支持(Chen et al.,2003;Markus&Kitayama,2014)。因此,相比于西方,积极的学校联结更有助于中国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减少抑郁情绪。与此相似,有研究表明,相较于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下积极的情感联结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程度更大(Park et al.,2013)。因此,本研究假设相较于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下学校联结与抑郁的相关程度更强。就时代因素而言,在生态系统理论中,时间系统(chronosystem)强调应当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来考察个体的心理和行

17、为发展的动态过程。随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来自学校的压力增加(如学业压力、同伴竞争等)(俞国良,王浩,2020),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削弱学校联结对抑郁的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假设随发表年份增长,学校联结与抑郁的相关程度减弱。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综上,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对现有学校联结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宏观的视角定量确认学校联结与抑郁关系的强度以及潜在影响因素。这在理论上有利于澄清争议,在实践上可以为抑郁的干预措施提供证据支持。本研究将运用元分析方法关注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学校联结与抑郁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如何;其二,探讨两者关系是否受到研究对象特征(性别、年龄)、研究的测量

18、因素(测量工具、研究数据属性)、研究背景特征(文化、时代)的调节。2 研究方法 为保证元分析的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本研究根据 PRISMA 2020 声明进行文献检索、筛选、编码、质量评价以及发表偏倚评估,并报告结果(Page et al.,2021)。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目前,学校联结与学校归属感在研究中经常互换使用(Baumeister&Leary,1995;Goodenow&Grady,1993;Libbey,2004;Korpershoek et al.,2020)。因此,为保证纳入的文献足够全面,本研究首先在检索中文数据库时(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

19、据库及维普期刊数据库),将关键词“学校联结”“学校归属”分别与“抑郁”组合进行检索;其次在英文数据库中(Web of Science,PubMed 和 Science Direct)以关键词“school connectedness”“school belonging”分别与“depress”或“depression”组合进行检索;最后,将文献阅读时发现的相关文献予以补充。检索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19日,最终获得文献1131篇。使用 EndNote X9 导入文献并按照如下标准筛选:(1)文献类型为量化实证研究,排除理论综述、会议摘要、个案研究以及质性研究;(2)只纳入报告了学校联结与抑郁

20、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的研究;(3)样本量明确;(4)数据重复发表仅选其中一篇,如学位论文以期刊论文形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且报告了数据,则以发表的期刊论文为准,反之采用学位论文的数据;(5)如果在符合本研究主题的原始研究中没有报告符合要求的效应量,但向作者索要后获得相关系数 r 的,也纳入分析。文献筛选流程见图 1。第 2 期 孟现鑫 等: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 249 图 1 文献检索流程图 2.2 文献编码与质量评价 首先,每项研究根据以下特征由两位作者独立进行编码:(A)作者;(B)研究数据属性(横断数据/纵向数据);(C)发表年份;(D)文化类型(参照Hofstede(

21、1984)报告的文化数据,将样本中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归类为西方国家);(E)性别(女性在样本中的百分比);(F)平均年龄(测量抑郁时样本的平均年龄);(G)测量学校联结的工具(如 PSSM,SCS 等);(H)测量抑郁的工具(如 CDI,CES 等);(I)效应量(相关系数)。并且,在编码时遵循以下原则:(1)若研究根据被试特征分别报告效应量,则分别编码(如分开报告男性和女性的效应量);(2)每个独立样本进行一次编码,若研究报告了多个独立样本,则逐个编码;(3)若研究对多个变量指标进行测量,则分别编码。随后,将两位作者独立完成的编码表进行 Kappa 评分者信度检验以评估编码

22、一致性。经计算,两份编码表的 Kappa 系数为 0.963,一致性较高。最后,由全体作者讨论后确定两份编码表中不一致的编码。其次,文献质量分析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纵向和横断研究质量评估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Tool for Observational Cohort and Cross-Sectional Studies),对纳入分析的研究依次评估,并以符合标准(记 1分)或不符合标准(记 0 分)进行计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2014)。横断研究的评价总分介

23、于 08 之间,纵向研究的评价总分介于 014 之间。研究质量评分结果见网络版附录 A,评分越高表明文献质量越好。2.3 效应量计算 本研究依次从纳入分析的研究中提取学校联结与抑郁的相关系数。由于相关系数不符合正态分布,本研究在计算主效应或调节效应时将所有相关系数转为 Fishers z 分数(Cooper et al.,2019)。数据分析后,再将 Fishers z 分数转为相关系数以便解释。本研究在解释相关系数大小时,依照Cohen(1992)的标准,以 0.10、0.30 和 0.50 为临界值,分别判定小、中和大的效应量。2.4 模型选择 本研究所纳入元分析的大多数原始文献报告了多个

24、效应量。同一研究中报告的多个效应量往往来自同一样本,因此效应量之间是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元分析方法假设各效应量之间相互独立,在一项研究中只提取一个效应量(Assink&Wibbelink,2016)。这种元分析方法忽略了这种相关,可能会导致总体效应量被高估(Lipsey&Wilson,2001)。相较于传统元分析方法,三水平元分析模型考虑了同一研究中效应量的依250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32 卷 赖性,将效应量的方差来源进一步分解为三个水平。水平 1 是纳入分析的原始研究在抽取样本时由抽样方法引起的误差。水平 2 源于同一研究所报告的多个效应量之间的差异,若显著,则表明同一研究的

25、不同效应量具有异质性;水平 3 源于不同研究所报告的效应量之间的差异,若显著,则表明不同研究的效应量具有异质性(Cheung,2014)。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元分析方法,三水平元分析方法能够处理来自同一研究效应量之间的依赖性问题,从而最大化地保留信息,提高统计检验力(Assink&Wibbelink,2016)。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将使用三水平元分析模型进行主效应检验、异质性检验、调节效应检验、发表偏倚检验以及敏感性分析。2.5 异质性检验与调节效应检验 本 研 究 将 使 用 单 侧 对 数 似 然 比 检 验(one tailed log likelihood ratio tests)对水平

26、 2 方差和水平 3 的方差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显著,若显著,则可以进一步进行调节效应检验,以确定异质性的来源(Gao et al.,2023)。本研究将调节变量作为协变量加入三水平元分析模型,以估计其调节效应大小(Gao et al.,2023)。本研究的调节变量涉及:(1)连续调节变量:样本中女性被试数占总被试数的比例、样本的平均年龄、发表年份。(2)分类调节变量:学校联结的测量工具、抑郁的测量工具、研究数据属性、文化类型。本研究根据 Card(2012)的建议设置调节变量水平,各水平的效应量个数不少于 5,以此保证调节效应结果的代表性。2.6 发表偏倚控制与检验 发表偏倚是指具有统计学

27、意义的研究结果更容易发表(Franco et al.,2014)。发表偏倚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研究者常常采用多种方法检验(Reed et al.,2015)。本研究将分别使用漏斗图(funnel plot)、Egger-MLMA 回归法和剪补法对发表偏倚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时,若漏斗图呈对称的倒漏斗状,则表明发表偏倚较小(Sterne&Harbord,2004)。在纳入分析的效应量间非相互独立时,与传统 Egger 回归法相比,Egger-MLMA 回归法更能有效控制 I 类错误(Rodgers&Pustejovsky,2021)。鉴于纳入分析的研究大多报告了彼此相关的多个效应量,本研究

28、选用 Egger-MLMA 回归法。若 Egger-MLMA 回归结果不显著,则表明发表偏倚较小(Rodgers&Pustejovsky,2021)。当Egger-MLMA 回归显著(p 0.05)或漏斗图呈现效应量不对称分布,则采用剪补法检验出版偏倚给元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若剪补后的效应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认为该元分析结果受发表偏倚影响较小(Duval&Tweedie,2000)。2.7 敏感性分析 纳入元分析的研究报告学校联结与抑郁的相关系数从0.74 到 0.14,结果差异大。这提示当前元分析结果存在受到异常值影响的风险,可能导致虚假的统计结论(Kepes&Thomas,2018)。为

29、评估本元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本研究采用“去一法”(leave-one-out method)和三水平 Cook 距离法(Cooks distances method)剔除对元分析结果可能产生显著影响的异常值,并重新进行三水平元分析以衡量异常效应量和异常研究的影响(Viechtbauer&Cheung,2010)。“去一法”的具体步骤为,逐个剔除纳入的效应量和原始研究,并重新进行三水平元分析,直到所有的效应量和原始研究均被剔除过(Dodell-Feder&Tamir,2018)。Cook 距离法的具体步骤为剔除 Cook 距离大于 4/(n k 1)的效应量和原始研究并分别重新进行三水平元分析(F

30、ox.,2019)。2.8 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 R 4.2.0 的 metafor 包进行元分析(Viechtbauer,2010)。R 代 码 来 自 Assink 和Wibbelink(2016)以 及 Rodgers 和 Pustejovsky(2021)所发表的程序。本研究所有模型参数将采用限制性极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进行估计(Viechtbauer,2010),将双尾 p 值小于 0.05 的结果界定为显著。本研究数据处理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公式见网络版附录 C。3 研究结果 3.1 文献纳入与质量评价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

31、87 项(含 87 个独立样本,206 个效应值,177828 名被试),时间跨度为19992023 年。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见表 1。纳入的 61 项横断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得分范围在 5分至 8 分,均值为 6.46 分,高于理论均值(4 分);纳入的 26 项纵向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得分范围在 7分至12分,均值为10.23分,高于理论均值(7分)。整体而言,纳入的文献质量较好。第 2 期 孟现鑫 等: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 251 表 1 纳入分析的原始研究的基本信息 第一作者 发表 年份 研究设计 平均 年龄 被试人数女性 比例 国家 文化类型个人主义文化指数学校联结 测量

32、 抑郁测量 文献质量Jacobson 1999 横断研究 16.10 4604 49.63%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ES-D 8Anderman 2002 横断研究 未报告 20745 未报告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其他 6Loukas 2006 纵向研究 12.24 489 51.0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DI 9Ream 2006 纵向研究 15.75 10873 52.0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SOR 12Gilman 2006 横断研究 14.78 654 55.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RADS 7Shochet 2006 纵向研究 未报告 20

33、22 50.59%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PSSM CDI 10Kia-Keating 2007 横断研究 15.60 76 46.05%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其他 8Sun 2007 横断研究 未报告 1358 49.92%中国 中国文化20 其他 BDI 6Shochet 2008 横断研究 15.20 153 50.33%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PSSM CDI 6Mcmahon 2008 横断研究 17.00 136 39.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DI 6LaRusso 2008 横断研究 未报告 476 48.8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YRBSS 5Mcgr

34、aw 2008 纵向研究 17.85 941 60.68%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PSSM DASS 8Tang 2009 横断研究 未报告 10082 未报告中国 中国文化20 其他 CSE-D 6Ross 2010 横断研究 11.42 127 66.14%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DI 6Kaminski 2010 横断研究 15.08 4131 51.5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OMDS 6Prince 2010 横断研究 13 58 0 英国 西方文化89 PSSM BYI-II 6Shochet 2011 纵向研究 14.19 504 45.04%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P

35、SSM CDI 10Kelly 2012 横断研究 12.00 7372 53.66%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其他 CES-D 7Millings 2012 横断研究 13.43 5022 49.10%英国 西方文化89 PSSM SMFQ 7杜渐 2012 横断研究 20.65 513 74.85%中国 中国文化20 其他 SCL-90 6Maurizi 2013 横向研究 14.50 202 61.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DI 6Loukas 2013 纵向研究 12.33 490 53.0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DI 10Ernestus 2014 横断研究 11.

36、09 260 61.7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ES-D 6Gonzalez 2014 横断研究 14.10 179 53.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ES-D 5Joyce 2014 纵向研究 未报告 11852 51.8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ES-D 10Cupito 2015 横断研究 14.02 191 52.88%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ES-D 7Zhao 2015 横断研究 16.68 504 62.70%中国 中国文化20 PSSM CES-D 7Gerard 2015 纵向研究 未报告 675 51.00%美国 西方文化91 其他 CES

37、-D 8Pachucki 2015 纵向研究 12.30 40 62.5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DI 10McLaren 2015 横断研究 16.54 82 51.22%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SQSS CES-D 6Thomson 2015 横断研究 11.72 1250 48.00%加拿大 西方文化80 PSCS SPQ 7Pang 2015 纵向研究 15.67 4460 53.8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ES-D 10Gummadam 2016 横断研究 19.33 311 56.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ES-D 7Mrug 2016 横断研究 13.2

38、0 594 48.0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MDD 6Cole-Lewis 2016 横断研究 13.50 161 65.84%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RADS 6Wright 2017 横断研究 未报告 93 67%美国 西方文化91 CSCI DASS 7Zhang 2018 横断研究 19.29 468 58.30%中国 中国文化20 PSSM DASS 6Hatchel 2018 纵向研究 15.27 404 45.3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OMDS 11Ltsch 2018 纵向研究 14.91 1088 54.67%德国 西方文化67 PISA PHQ 925

39、2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32 卷 续表 第一作者 发表 年份 研究设计 平均 年龄 被试人数女性 比例 国家 文化类型个人主义文化指数学校联结 测量 抑郁测量 文献质量Lardier 2019 横断研究 16.55 401 54.70%美国 西方文化91 其他 其他 6Wright 2019 纵向研究 13.89 416 46.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ES-D 10Arango 2019 纵向研究 13.41 142 74.6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RADS 10Davis 2019 纵向研究 11.23 2718 48.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OMD

40、S 11Burns 2019 横断研究 10.30 200 47.00%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其他 CES-D 6He 2019 横断研究 13.37 6576 42.00%中国 中国文化20 SCS DSRSC 7Kuo 2019 横断研究 未报告 211 59.60%中国 中国文化20 PSSM CES-D 7Marksteiner 2019 纵向研究 19.8 86 69.80%德国 西方文化67 SBS 其他 11Fernandez 2019 横断研究 12.10 192 63.4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ES-D 7Forbes 2019 横断研究 未报告 3678 未报告澳

41、大利亚西方文化90 PSSM SMFQ 6Midgett 2019 纵向研究 16.68 42 61.90%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BASC-3 11陈小莉 2019 横断研究 15.70 834 44.96%中国 中国文化20 PSSM SDS 7Daley 2019 横断研究 19.93 69 62.32%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CAPS-34 6Hsieh 2019 横断研究 未报告 6445 52%中国 中国文化20 其他 CES-D 6Thornton 2020 横断研究 16.7 40 32.5%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ES-D 6方敏 2020 横断研究 1

42、0.8 806 38.00%中国 中国文化20 PSSM DSRSC 6覃小琼 2020 横断研究 13.59 744 48.40%中国 中国文化20 SCS BDI 6阿依孜巴 2020 横断研究 未报告 788 50.38%中国 中国文化20 PSSM SDS 7Parr 2020 横断研究 14.49 502 54.60%澳大利亚西方文化90 PSSM CDI 6Zhai 2020 横断研究 13.53 2758 54.00%中国 中国文化20 SBS CDI 6Bakhtiari 2020 横断研究 15.56 121 54.00%美国 西方文化91 ESB CDI 7Klinck 2

43、020 纵向研究 12.73 1344 51.00%美国 西方文化91 PCS CES-D 11Dansby 2020 纵向研究 14.93 7106 50.5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CES-D 10Pierre 2020 纵向研究 15.33 119 0 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DASS 12Lee 2021 横断研究 15.39 7333 50.80%韩国 其他 18 其他 其他 6Eugene 2021 横断研究 15.50 2467 50.00%美国 西方文化91 CDS CES-D 7Eugene 2021 横断研究 15.60 2590 49.00%美国 西方文化91

44、 CDS CES-D 7Choi 2021 横断研究 未报告 3437 未报告美国 西方文化91 CDS CES-D 6Jin 2021 横断研究 20.09 847 77.60%中国 中国文化20 PSSM DASS 6Raymond-Flesch 2021 横断研究 未报告 599 未报告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PHQ 6Zhang 2022 纵向研究 12.17 867 46.25%中国 中国文化20 SCS CES-D 11Yang 2022 横断研究 16.30 1607 46.90%中国 中国文化20 SCS CES-D 7Arango 2022 纵向研究 13.50 163

45、66.50%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RADS 11Baker 2023 横断研究 未报告 4115 50.86%美国 西方文化91 SCS RADS 8Truong 2022 横断研究 16.00 11164 未报告美国 西方文化91 PSSM CES-D 7Goering 2022 纵向研究 15.40 704 48.00%美国 西方文化91 其他 MDD 10覃小琼 2022 横断研究 14.51 402 52.00%中国 中国文化20 SCS BDI 6Bouchard 2022 纵向研究 15.22 638 59.00%加拿大 西方文化80 SAS PSI 11Zhou 2022

46、横断研究 23.64 219 未报告韩国 其他 18 SCS CES-D 8第 2 期 孟现鑫 等: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 253 续表 第一作者 发表 年份 研究设计 平均 年龄 被试人数女性 比例 国家 文化类型个人主义文化指数学校联结 测量 抑郁测量 文献质量赵子薇 2022 横断研究 未报告 692 45.50%中国 中国文化20 SBS-C CDI 6孙亚东 2022 纵向研究 14.53 1194 54.69%中国 中国文化20 SCS DSRSC 12赵姒 2022 纵向研究 16.17 905 54.70%中国 中国文化20 SCS CES-D 7Datu 20

47、23 横断研究 14.30 1287 53.00%菲律宾 其他 32 PSSM CES-D 6Choi 2023 横断研究 15.39 654 50.46%美国 西方文化91 其他 CES-D 8温丽影 2023 横断研究 19.47 2378 55.13%中国 中国文化20 其他 DASS 6Hayre 2023 横断研究 13.98 480 60.41%加拿大 西方文化80 SCS BCFPI 8Liu 2023 横断研究 13.16 1006 51.78%中国 中国文化20 SES CES-D 6邢强 2023 横断研究 13.59 2102 52.00%中国 中国文化20 SES DA

48、SS 6注:个人主义文化指数:2023-06-27 取自 https:/www.hofstede- 为美国“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调查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使用的学校联结量表(School Connectedness Scale);PSSM 为学校归属感问卷(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SQSS 为中学生社交问卷(Social Questionnaire for Secondary Students);PISA 为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rogram

49、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所使用的量表;SBS 为学校归属感量表(School Belonging Scale);ESB 学校效能套卷为(Effective School Battery);CDS 为儿童发展测量工具(Child Development Supplement);PCS 为感知凝聚力量表(Perceived Cohesion Scale);ASS 为学校态度问卷(Attitudes toward School Scale);DSC 为发展调查中心问卷(Developmental Studies Center);SAS 为学校依恋问

50、卷(School Attachment Scale);SES 为学校参与感量表(School Engagement Scale);SCS-C 为中文版修订的学校归属量表(School Belonging Scale-C);CSCI 为综合性学校氛围量表(Comprehensive School Climate Inventory);CES-D 为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re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DI 为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SOR 为主观口头报告(Subjecti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