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设计标准规范说明.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71438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设计标准规范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设计标准规范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 设计指南 (试点工程版)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二〇〇五年十月 目录 前言..................................................................................................................................1 1总则..................................................................................................................................2 1.1编制目....................................................................................................................2 1.2合用范畴....................................................................................................................2 1.3普通规定....................................................................................................................2 1.4分类...........................................................................................................................3 1.5建设规模...................................................................................................................3 1.6检测站选址...............................................................................................................5 2总体设计..........................................................................................................................6 2.1检测站工作流程....................................................................................................6 2.2检测站构成............................................................................................................6 2.3安全设施...................................................................................................................7 2.4连接道路...................................................................................................................7 3超限检测系统..................................................................................................................8 3.1预检系统....................................................................................................................8 3.2精检系统...................................................................................................................9 4交通工程设计..................................................................................................................9 4.1安全设施....................................................................................................................9 4.2视频监视..................................................................................................................11 4.3通信系统..................................................................................................................11 4.4照明设施..................................................................................................................11 4.5防雷接地系统.........................................................................................................12 5连接道路设计................................................................................................................12 5.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设计.................................................................12 5.2其她级别公路连接道路设计.............................................................................17 6房建设施........................................................................................................................20 6.1建筑功能构成..........................................................................................................20 6.2总图设计..................................................................................................................21 6.3建筑设施..................................................................................................................21 6.4建筑设计..................................................................................................................21 6.5给排水设施..............................................................................................................22 6.6供配电设施..............................................................................................................22 附图....................................................................................................................................23 附录一:超限超载检测站各种用房建筑面积................................................................39 附录二:超限检测站布设示意图....................................................................................40 1 前言 统筹规范地建设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是将来一段时期治超工作基本 任务。作为《治理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划研究》重要成果之一,《公路超限 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旨在对全国治超检测站点建设规模、选址、连接道路设计、 检测设备配备、交通工程及房屋建筑设计等提出详细技术规定,以规范治超检测 站点建设和管理。 为了配合全国治超办领导组织治超检测站点试点工程建设,在初步成果基本 上,咱们有针对性编写了这部试点工程版指南,供试点工程建设或改造设计过程中 参照执行。由于水平有限,加之前无经验可借鉴,难免有不完善甚至不当之处,冀 望通过试点工程实践广泛吸纳智慧和经验,便于进一步修改完善,为指引全国超限 超载车辆监控网络建设全面铺开奠定规范化基本。 各关于单位在试点参照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有不批准见及建议,请及时 联系编写单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3号邮编:710075 电话:,联系人:张社升、杨晓东 Email:或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甲240号通联大厦邮编:100029 电话:,联系人:谭小平、王燕弓 Email:或 2 1总则 1.1编制目 本指南用于规范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引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原则 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1.2合用范畴 本指南规定了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选址、建设规模、连接道路设计、站场 平纵横技术规定、交通工程设施及检测设备配备规定、房屋建筑设计以及场区平面 布置等。 本指南合用于国内高速公路及其她各级公路上新建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超 限检测站改建或运用既有沿线设施改造设立超限检测站也应符合本指南关于 规定。 1.3普通规定 1.3.1超限超载检测站宜设立在视线通视良好,通风条件好,易排水,自然环 境好,用水用电以便,生活便利地点。 1.3.2超限超载检测站设立及其寻常管理不得干扰主线交通正常运营。 1.3.3超限超载检测站普通宜采用港湾式,接近公路主线设立;当受客观条件 限制,检测站必要远离公路主线设立时,应合理设立连接公路主线与检测站场区 道路。 1.3.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设立超限超载检测站时应按双侧布置考虑,实行 单向检测。其她级别公路上超限超载检测站宜单侧设立,实行双向检测;当实行 双向检测严重干扰主线交通时,应采用有效办法减少对主线交通运营影响,或考 虑双侧设站实行单向检测。 1.3.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主线上设立超限超载预检系统,预先分离可疑 超限超载车辆,尽量减少对非超限车辆通行影响,有效减少超限检测站工作负 3 荷;采用计重收费方式收费公路可运用计重车道对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预分离。 1.3.6其她级别公路普通可采用人工方式初步分离可疑超限超载车辆;当人工 方式对公路通行能力干扰较大时,也应在主线上设立超限超载预检系统。 1.4分类 1.4.1超限检测站按设立型式可分为独立设立和合并设立两种。参见附录二(附 后)布设示意图1-4。 独立式超限超载检测站:在公路沿线单侧或双侧设立仅用于超限超载检测功 能港湾式超限超载检测站。 合并式超限超载检测站:运用既有沿线设施如服务区、收费站、道班房、各 类专业检测站进行改造或扩建而成超限运送检测站,这些检测站与沿线设施场地 共用,办公和生活设施所有或某些共用。 1.4.2超限超载检测站按适应交通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检测站。 1.5建设规模 1.5.1超限检测站检测车道数宜按公路开通后第预测交通量设计。 1.5.2参照收费车道数计算办法,考虑车辆构成、超限率等因素,将收费车道 数计算采用基本数据DHV修正为超限交通量,即DHV超限=AADT×K×D×δ1×δ2, 式中δ1为载货车构成比例,δ2为超载率,检测服务时间(检测车道检测完一辆车 辆并打印成果所持续时间,不涉及卸载解决时间)按30~50秒考虑,平均等待车辆 数2~3辆。 1.5.3计算各级公路上设立超限超载检测站单侧用地指标重要设施总规模 见表1.5.3。各分项功能设施建筑规模可参照附录一(附后)考虑。 4 计算超限检测站用地指标重要设施规模(单侧)表1.5.3 检测站类型检测站规模建筑面积(M2) 独立式 大型800 中型600 小型400 合并式 大型600 中型400 小型300 每增长一种检测道100 1.5.4超限超载检测站用地可分为永久用地和暂时(变动)用地,永久用地 用于检测站工作生活用地,暂时用地用于卸载货品存储(依照治超形势变化而变 动)。永久用地是指维持一种超限站正常运转所必要最小占地面积,普通应依照交 通量、货车比重、超载率、检测时间及排队车辆数拟定。参照国内某些超限站设立 规模调研成果,普通遵循表1.5.4规定;暂时用地应依照卸载货品种类、性质 和超限超载交通量等因素拟定。 超限检测站用地指标(单侧)表1.5.4 检测站类型检测站类型 永久用地 (亩) 暂时用地 (亩) 独立式 大型8~10 依照卸载货品种 类、性质和超限 超载交通量等因 素拟定 中型6~8 小型4~6 合并式 大型5~7 中型4~5 小型3~4 每增长一种检测车道0.5 5 1.6检测站选址 1.6.1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立位置应符合全国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 划规定。 1.6.2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选址应考虑路段交通流量和车型构成。 1.6.3新建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应结合服务设施、收费站等沿线设施综合考虑, 合理布局;有条件时宜与其她沿线设施合并设立。 1.6.4既有道路可在原有服务设施、收费站等沿线设施基本上通过恰当改造 建设超限超载检测站,合理运用原有设施。 1.6.5超限超载检测站不应设在平、纵曲线半径较小和视距不良路段,以保证 交通安全。 1.6.6超限超载检测站不得设立在易超速凹形竖曲线底部或长下坡路段 下方。 6 2总体设计 2.1检测站工作流程 超限超载检测站工作流程可参照图2.1。 车辆通过预检设施 信息提示 进入超限检查站 超限? 继续行驶 通过精准检测台 超限? 接受解决 在检查站出口出示解决单据 离开检查站 可否离开? 否 是 否 是 获放 行告知单 否 卸载? 是 卸货场 复检车道 是 否 图2.1检测站工作流程示意图 2.2检测站构成 超限超载检测站普通由检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设施、连接道路、房建 设施等构成。 2.2.1检测系统涉及预检系统和精检系统。 2.2.1.1预检系统 设立预检系统时系统应能有效对主线车辆进行初检,实现对车辆无障碍预分 离,引导可疑超限超载车辆驶入检测站,预检误差不得不不大于10%。 7 2.2.1.2精检系统 精检系统对初检认定超限车辆进行低速精准检测,精确鉴别车辆类别,认定 超限超载状况。 2.2.2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重要完毕数据库管理,数据汇总查询及上传等功能,依照检测站 级别,运用通信系统将超限超载数据上传至上级管理部门。系统建设应遵循《全国 治超信息系统建设指引意见》关于技术原则规定。 2.3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涉及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设施等。 2.3.1交通标志设立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关于 规定。 2.3.2在检测站区域应依照交通组织需要布设对的引导交通标线、导向箭头、 文字标记等,标线设立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2.3.3依照交通安全需要,在检测站场区应设立必要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 设施,其设立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2.4连接道路 2.4.1连接道路涉及进出检测站加减速车道、排队车道、检测车道及供车辆 进出检测站连接匝道。 2.4.2在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主线两侧设立超限检测站,应设立加减速车道 及供超限车辆进出检测站连接匝道。 2.4.3其她级别公路单侧设立超限检测站,应设立进出场区连接道路, 并采用有效办法保证超限车辆安全驶入及驶出检测车道。 8 3超限检测系统 3.1预检系统 3.1.1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检测过往车辆车长、每根轴承载重量,并 将每轴重量自动进行累加得到总重。 3.1.2预检系统由动态称重、车型车牌自动辨认、信息显示诱导等子系统构成。 3.1.2.1动态称重子系统 动态称重子系统普通由控制器、称重台、轮胎辨认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等组 成。 设备精度重要受安装精度、设备性能、排水设施等因素影响,并应考虑长期使 用可靠性,应采用轴重检测精度为不不不大于±10%、整车重量精度不大于10%动态称 重设备。 控制器连接主线外场设备,完毕数据解决,辨认超限车辆并报警,将关于数据 传播至超限检测站。 3.1.2.2车型车牌自动辨认子系统 车型车牌自动辨认子系统由摄像机、环形线圈、轮胎辨认器、辅助照明设施等 构成。 车型车牌自动辨认子系统应能精确鉴别车型、辨认车牌,辨认率不不大于90%。 应能对的辨认轮数和轴数。 为保证夜间车型鉴别与车牌辨认子系统可靠工作,应设立辅助照明装置,照 明强度可依照需要调节。 3.1.2.3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 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由信息显示屏、交通信号灯及控制器等构成。 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应能及时告知初检超限超载信息,对的诱导初检后鉴定 超限车辆进入检测站精准检测。 9 3.2精检系统 3.2.1精检系统由工作站,测高、测宽、测重装置,轮胎辨认器及红外线车辆 分离器等设备构成。 3.2.2当载货车辆以低于10公里/小时速度匀速通过检测车道时,测重设备 检测误差不应不不大于5%。 3.2.3超重检测子系统涉及车辆检测器、低速称重台、红外线车辆分离器、轮 胎辨认器等。 3.2.4轮胎辨认器检测宽度宜在1米至2米之间。 3.2.5测高、测宽设备应能精确判断载货车辆与否超高、超宽。 3.2.6红外线车辆分离器检测高度应在1.3米以上,扫描时间不大于50微秒。 3.2.7检测设备应及时将检测数据传播给管理计算机,接口可采用RS232或 RS422。 3.2.8有条件时,采用计重收费收费公路可运用收费站入口计重车道设备实 现精检功能。 4交通工程设计 4.1安全设施 在公路沿线设立超限超载检测站,应综合考虑设立交通安全设施。原则上站 外安全设施设计可参照预告和批示服务区有关设计规范;站内安全设施设计可参 照收费广场有关设计规范。 4.1.1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应能及时预告、批示超限超载检测站位置,在主线上应设立2km(非 高速公路可不设2km标志)、1km、500m预告标志和出口批示标志(见附图一)以及 分合流标志;依照不同区域限速需要设立限速标志;实行双向检测超限检测站 其左转车道应设停车让行标志。应通过标志合理设立及时告知司乘人员场区内执 法大厅、卸货场、停车场及公厕等位置。 10 主线预检区不设立预告标志及专用批示标志。考虑到车辆变道会对车辆动态 检测导致影响,应在距主线预检区100米处设立禁止变道标志。禁止变道标志采用 文字式标志。应同步在该路段设立白色实线及路面文字,以提示司机禁止变道,在 通过预检区后设立文字式解除禁止变道标志。标志版面反光膜级别与主线其她标志 反光膜级别相符(详见附图二)。 4.1.2标线 4.1.2.1在检测站区域内应依照交通组织需要布设对的引导交通标线、导向 箭头、减速标线及文字标记等,标线设立应符合关于规范规定。 4.1.2.2在超限超载检测站出入口应设立出入口标线,涉及出入口横向标线, 三角地带标线等(参照附图三、附图四)。 4.1.2.3设二次减速车道应在二次减速段设减速标线,不设二次减速车道 应在排队车道前方设减速标线。 减速标线为白色虚线,依照位置不同,设立单虚线、双虚线或重复三次,并垂 直于行车方向(见附图五)。减速标线按如下原则配备:使驶向检测车道车辆通过 各标线间隔时间大体相等,以利于行驶速度逐渐减少。 第一道减速标线设立于距超限站中心线50米地方,别的标线按下表规定设 置(附图六)。 减速标线设立表 减速标线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第11 间隔(m)L1=5L2=9L3=1L4=1L5=2L6=2L7=2L8=2L9=3L10=L11= 标线重复 4.1.2.4为便于车辆进出,在出入口附近应设导向箭头加强对渠化交通引导 (见附图七)。 4.1.3其他 4.1.3.1应依照交通安全需要,在检测站场区设立必要防撞护栏及隔离设施, 其设立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11 4.1.3.2检测区应设立安全岛(参见附图八)。安全岛岛头标线颜色为黄黑相 间斜线,线宽各15厘米,由岛头中间以45°角向两边标划(详见附图六)。 4.1.3.3在公路出口匝道与主线分流处、路侧护栏端头前、超限检测区安全岛 前设立防撞桶。防撞桶普通由塑料或橡胶制成,外贴二级反光膜。使用时规定三个 防撞桶组合使用,并采用一定捆绑固定办法,防止车辆高速碰撞时飞散、减少缓 冲效果或飞散防撞桶波及其她正常行驶车辆。 4.1.3.4在检测亭(工房)两边设立防护栏,在超限检测站前恰当距离设立限 速5公里标志。 4.2视频监视 4.2.1为加强安全管理,超限检测站内宜设立视频监视,视频图像应能自动保 存,保存时间不得低于3天。 4.2.2视频监视应能有效覆盖检测站出入口、检测车道、执法大厅及卸货场区 等区域,无监视盲点。 4.3通信系统 应设立必要通信设施将检测数据及超限超载解决数据及时上传上级管理机 构。 4.4照明设施 4.4.1为保证超限检测站夜间正常运营,保障交通安全,连接道路及场区应 设立照明设施。 4.4.2连接道路设立照明,其平均路面亮度≥1.5cd/m²。 4.4.3检测站工作区域及站场照明宜按表4.4.3拟定。 4.4.4照度均匀度规定:最低照度和平均照度之比宜不不大于0.7。 4.4.5检测区域照明应无眩光。 4.4.6检测站照明设计其她规定原则上应符合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 12 原则(GBJ133-90)》规定。 检测站照度原则表4.4.3 类别参照平面 照度原则值(LX) 低中高 检测室工作台平面15000 执法大厅、普通办公室办公桌平面 检测区检测车道路面5075100 检测广场检测车道路面203050 4.5防雷接地系统 4.5.1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营,供电电缆应做屏蔽接地和防雷接地,其避雷装 置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等都应可靠接地。 4.5.2接地规定必要依照详细供电条件和气象状况设计,普通防雷接地电阻应 不不不大于10欧姆,工作接地电阻应不不不大于4欧姆;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应 不大于1欧姆。 4.5.2接地系统设计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民用建筑 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规定。 5连接道路设计 为保障待检车辆安全驶入、驶出检测站,应设立连接道路。连接道路设立应 符合如下规定。 5.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设计 5.1.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由变速车道、排队候检车道以及供车辆驶 入或驶离检测站连接匝道构成。设立一条检测车道时连接道路型式如图 5.1.1.1,设立两条检测车道时连接道路型式如图5.1.1.2所示。 13 图5.1.1.1设立一条检测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设立图 减 速 车 道 三 角 段二 次 减 速 车 道 待 检 车 道 精 确 检 查 站 内 区 生 活 区 二 次 加 速 车 道 外 侧 分 隔 带 检 查 岗 直 接 放 行 车 道 入 口 指 挥 岗 出 口加 速 车 道 三 角 段 复 称 台 卸 货 场 称 重 台 检 查 室 执 法 大 厅 14 图5.1.1.2设立两条检测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设立图 加 速 车 道 三 角 段减 速 车 道 生 活 区 检 查 站 内 区 二 次 渐 变 段 精 确 待 检 车 道二 次 检 查 岗 出 口 直 接 放 行 车 道 入 口 指 挥 岗 外 侧 分 隔 带 三 角 段 称 重 台 加 速 车 道 减 速 车 道 检 查 室 卸 货 场 复 称 台 执 法 大 厅 15 5.1.2变速车道涉及加、减速车道。宽度普通为6.25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1.2。 变速车道路基 土路肩 0.75m 硬路肩 1.0m 变速车道 3.5m 路缘带 0.5m 路缘带 0.5m 图5.1.2变速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变速车道长度采用数值宜按表5.1.2拟定: 变速车道长度表5.1.2 主线设计速度(Rm/h)108060 驶入 检测站 三角段长度1/251/251/201/15 减速车道长度(m) 二次减速车道长度(m)50505030 驶离 检测站 二次加速车道长度(m)40404025 加速车道长度(m)80160120 三角段长度(m)70605045 ⑴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三角段长度用渐变率表达; ⑵下坡路段减速车道和上坡路段加速车道,其长度应按关于规定予以修正。 5.1.3待检车道 5.1.3.1设立一种检测车道时,普通状况下采用40m长度,路基宽度采用 4.5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1.3.1。 16 待检车道路基 待检车道 3.5m 路缘带 0.25m 路缘带 0.25m 土路肩 0.5m 外 侧 分 隔 带 图5.1.3.1单检测车道待检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1.3.2设立两个检测车道时,接近检测站内侧车道长度普通采用40m,外 侧车道稍长于内侧车道,路基宽度采用10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1.3.2。 待检车道路基 待检车道 3.5m 路缘带 0.25m 路缘带 0.25m 分隔带 2.0m 待检车道 3.5m 土路肩 0.5m 外 侧 分 隔 带 图5.1.3.2双检测车道待检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1.4直接放行车道 5.1.4.1设立一种检测车道时,直接放行车道路基宽度采用4.5m,其横断面尺 寸见图5.1.3.1。 5.1.4.2设立两个检测车道时,直接放行车道路基宽度采用8m,其横断面尺寸 见图5.1.4.2。在接近出口检查岗前,通过标线将双车道按1:5渐变率变到单车 道。 17 直接放行车道路基 直接放行车道 3.5m 路缘带 0.25m 路缘带 0.25m 直接放行车道 3.5m 土路肩 0.5m 外 侧 分 隔 带 图5.1.4.2直接放行车道(双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1.5紧接主线路基边沿应设立外侧分隔带,宽度采用2.0m,四周设立凸起式 路缘石。 5.2其她级别公路连接道路设计 5.2.1其她级别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连接道路普通由分流、减速及左转等待 车道构成,其设立形式见图5.2.1。 18 图5.2.1其他级别公路连接道路设立图 生活区 检查站内区 分流段 左转减速等待车道 减速、等待车道 停车让行线 精准称重台 驶入及左转车道直接放行车道 指挥岗入口检查岗出口左转驶入车道 渐变段 停车让行线 外侧分隔带 卸 货 场 检查室 复 称 台 执 法 大 厅 19 5.2.2分流、减速及等待车道 5.2.2.1分流、减速及等待车道长度宜按表5.2.2.1拟定。 等待车道长度按2辆车车头间距考虑普通取40m。 分流段、减速段长度表5.2.2.1 主线设计速度(km/h)分流段长度(m)减速车道长度(m) 806060 604040 40 301010 ⑴表列减速车道长度为至停车状态,不涉及等待车道长度。 ⑵表列数值为容许采用最小值。 5.2.2.2减速及等待车道宽度采用4.0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2.2.2。 减速等待车道路基 主线 车道 减速等待车道 3.5m 土路肩 0.5m 主线 硬路肩 主线 土路肩 图5.2.2.2减速等待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2.3左转减速等待车道:采用1:10渐变率从主线分离出来,左转平曲线半 径采用12~15m。直线段路基宽度采用4.5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2.3。弯道段内 侧路面加宽4.5m。 20 左转减速等待车道路基 变速车道 3.5m 土路肩 0.5m 土路肩 0.5m 图5.2.3左转减速等待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2.4驶入及左转车道:车道宽度采用4.0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2.2.2,长 度采用60m,左转驶入车道在20m处与主线开始渐变分离。 5.2.5左转驶入主线车道:采用1:5渐变率,其他同左转减速等待车道。 5.2.6直接放行车道:车道宽度采用4.5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1.3.1。 5.2.7紧接主线路基边沿宜设立外侧分隔带,宽度采用1.0m,四周设立突起式 路缘石。 6房建设施 6.1建筑功能构成 超限检测站场区普通由检测区、停车场、卸货场、办公区、生活区等构成。 6.1.1检测区用于精准称重检测。涉及检测车道、检测亭(工房)、雨棚等设施。 6.1.2停车场供接受解决超限超载车辆暂时停放使用。停车场几何尺寸依照 不同类型车辆停放数量、停留时间、周转率以及车辆转弯几何规定等因素拟定。 6.1.3卸货场用于暂时存储超载车辆卸载货品,应依照货品存储需要分别 设立露天堆场或仓库。 6.1.4卸货场应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建立完善货品管理制度,为司机和货 主提供放心、满意服务。 6.1.5卸货场应依照货品装卸需要配备叉车等必要机具,并考虑机具停放空间。 6.1.6办公区重要是执法大厅,应考虑超限超载车辆司机办理有关手续所需 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