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图中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故答案为:①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②下;③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2. 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小明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答:物理问题:一个小孩说“冒烟”的热,不要,我要冷柜里结霜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从冷柜里拿出的冷冻品,例如冰糕,其温度很低,与其表面接触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微小水滴,呈现雾状,就是上面所说的“冒烟”的.因此,看来,“冒烟”的并不热,是一种物态变化——液化现象。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冰箱中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
3. 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c )
A.30cmB.60cmC.90cmD.120cm
4. 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
答:解:1.室温下,取一瓶与研究对象相同的矿泉水,称量质量m1;
2.将矿泉水拧紧瓶盖,放入冰箱较长时间,取出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待矿泉水完全恢复至室温后,将矿泉水外壁完全擦干,称量质量m2;
3.比较m1、m2的大小,如果m1>m2,则小张是正确的;如果m1=m2,则小吴是正确的.
5. 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看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应把_______(选填“A ”或“B ”)端朝向明亮的室外,否则看不清楚。这时,半透明纸上的物体的像应是缩小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B;倒立;实
6. 常用体温汁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一面呈圆弧形.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______ 原理.
答:A;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 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D 解: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这属于光的折射的事例;根据图示可得只有D选项可以把人后面的景物折射到人眼处.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8. 自然界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请根据图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提问:冰柱是怎么形成的?
答:屋顶的冰柱融化成水遇冷空气凝固形成的。
9. 小明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原因的可能是( )
A. 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答案】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气体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快;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变音钟”是说明钟的声音是变化的,“高亢”说明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这是由于燃烧的香火越旺,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造成的.
故选D.
10. 小东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2℃,实际温度82℃时的示数是102℃.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匀称的.
(1)请以t表示任意温度时的示数,以T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t表示T的公式;
(2)这支温度计在示数为26℃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1)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这只温度计每增加相同的示数时,实际温度的增加也是相同的;且当t=0℃时.T不可能也是0℃.由此可得:T和t的关系在形式上应为T=at+b-----①(a、b为某一常量)
由于t1=2℃时,T1=2℃;t2=102℃时,T2=82℃,把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①式得到
2℃×a+b=2℃
102℃×a+b=82℃
解这个联立方程组得:a=0.8,b=0.4℃.
即:T=0.8t+0.4℃-----②
(2)把t3=26℃代入②式得T3=21.2℃.这表示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26℃时,实际温度为21.2℃.
(3)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即在数值上T=t,则在②式中令t=T,
即t=0.8t+0.4℃;
解之得:t=2℃,即表示在2℃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
答:(1)用t表示T的公式为T=0.8t+0.4℃.
(2)这支温度计示数为26℃时,实际温度为21.2℃.
(3)在2℃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
11. 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 )
A. B. C. D.
12.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
A.1:8
B.1:9
C.1:10
D.1:11
答:
B
试题分析:由于与王冠相同质量的纯金块的体积为52.5cm3,所以王冠的质量为:
,
王冠的体积为金和银的体积之和,设其中金和银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
,即:且,解得:
,即,则,所以。
13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小明同学乘公共汽车去上学,等车的时候,雨滴是竖直下落的.上车后在车行驶的时候却发现雨丝斜向后落下,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等车的时候,小明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因此看到的雨滴是竖直下落的;上车后,小明是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的,因此发现雨丝斜向后落下.
14旅游者走过一个山谷时,他拍手以后经过0.5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1s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大约是多少米?答:340米。
1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__________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_______℃.
答:F=1.8t+32 37
16将一个质量为77.5g的实心金属球,轻轻放入一装有水的杯子中(如图所示),因其占据了10g水的空间而导致水面上升了0.2cm.求:该金属球的体积及密度各是多少?
答:金属球的体积为10cm3,密度为7.75g/cm3.
17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那么,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
18有一捆质量8.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78kg.求:
(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
(2)此金属丝的密度ρ.
19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20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21一个玻璃瓶质量是20克,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60克,能装多少质量的水?将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加入16克盐完全溶化后,盐水的总质量多大,此时液面升高到60ml刻度处,这种盐水的密度是多少?(酒精的密度0.8×103kg/m3)
222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2℃的水中时,其示数为4℃,放入82℃水中时,其示数为80℃
请问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26℃,实际温度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时,这支温度计示数等于实际温度?说明理由
23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3)
(1) 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24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色的,裙子是_________色的。
答:红 黑
答:BC.
26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该瓶的容积是( )
A350cm3
B300cm3
C250cm3
D150cm3
27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28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1)3×10-4m3;(2)0.7kg.(3)3.5×103kg/m3.
29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s听到回声,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空气声速340m/s)(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30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 kg/m3~0.93×103 kg/m3)
答:0.92×103;不能,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
31为了测定洪水中的含沙量,取得1dm3的水样,测得其质量为1.03kg,由此经计算可知,被测水样中所含泥沙的质量为___kg.若将所含泥沙滤掉,所得纯水的体积为___m3.(干燥泥沙的密度为2.5×103kg/m3)
答:
32小车从长为s的斜面顶端滑下,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通过的全称速度为
答:v=2s/(t1+t2)=2s/(s/v1+s/v2)=2v1v2/(v1+v2)
3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为v2.
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答:(v1+v2)/2
3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______度.
答:45度
35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气 ,在钢中的速度为v 钢 .写出求钢管长度L的表达式。
2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