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嘉兴市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847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市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嘉兴市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嘉兴市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卷第14期南方农业2023年7月Vol.17No.14SouthChinaAgricultureJul.2023239239朱 娟,丁 敏 嘉兴市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J.南方农业,2023,17(14):239-241,246嘉兴市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朱 娟1,丁 敏2(1.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21;2.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农业农村办,浙江嘉兴 314006)摘 要 近年来,籼粳杂交晚稻的种植面积在地处浙北的嘉兴市呈明显扩大趋势,为全面了解籼粳杂交晚稻相对常规晚粳稻的种植优势,对23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和23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以大区

2、对比的方式进行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籼粳杂交晚稻组合与常规粳稻品种相比在个体优势、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分蘖率和成穗率高、茎秆粗壮、植株较高、穗型大;但在群体规模、结实率和粒型方面为负优势,表现为有效穗数少、结实率偏低、粒型偏小;全生育期比较接近,但灌浆期偏长;与常规晚粳稻品种相比,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平均增产32.52%。关键词 籼粳杂交晚稻;常规晚粳稻;农艺性状;浙江省嘉兴市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 x.2023.14.073嘉兴市地处浙北河网平原,水稻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历来较高,被誉为“浙北粮仓”。种

3、植品种以常规晚粳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在 9.0 万 hm2左右,产量达到 8.18 thm-2。但受常规晚粳稻品种自身产量潜力等因素的影响,嘉兴市水稻产量未出现过明显的增长。近年来,浙江省籼粳杂交晚稻育种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不断涌现,种植农户对杂交稻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以甬优系列为主的籼粳杂交组合在嘉兴市的推广面积呈逐年扩大态势1-2。考察品种综合性状后可知,推广熟期适宜、产量潜力大的籼粳杂交晚稻,对打破增产瓶颈、进一步提高嘉兴市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3。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分析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2022 年下达的省级籼粳杂交晚稻和常规晚粳稻新品种展示计划中的各组合和

4、品种的性状数据,明确籼粳杂交晚稻的比较优势,为优质高产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的推广提供依据,同时为相关育种单位选育适宜本区域种植的新组合提供参考4。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嘉兴市南湖区七星街道博山村、嘉兴市绿农种子有限公司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试验田地处水网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类型为青紫泥,土层深厚,酸碱度适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保肥性好,土壤肥力水平较高。试验田地块平整,均匀性好,路沟渠配套,交通便捷。1.2 试验材料试验以 2022 年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下达在嘉兴试点展示试种的单季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和常规晚粳稻品种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计划,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共有 23 个,分别为

5、甬优 33、甬优 7860、甬优 69、甬优 59、甬优 1538、甬优 1516、甬优 1540、甬优 51、甬优 7823、甬优 1520、春优 165、浙粳优 77、华中优 9326、春优 169、浙粳优 6 号、浙粳优 4 号、浙粳优 1578、浙粳优 1758、甬优 1140、秀优 6 号、浙粳优 27、春优 887 及江两优 7901;常规晚粳稻品种共有23 个,分别为秀水 6127、沪软 1212、禾粳 52、沪早106、嘉禾 247、浙粳 78、沪香粳 216、秀水 613、秀水 1717、浙大香雪糯、新禾香 2 号、新禾香 1 号、武收稿日期:2023-06-03作者简介:朱

6、娟(1977),女,浙江嘉兴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良种与栽培技术推广。E-mail:。第17卷第14期南方农业2023年7月Vol.17No.14SouthChinaAgricultureJul.2023240240香粳 168、沪稻 89、秀水 14、秀水 519、甬粳 581、沪稻 68、沪稻软香、祥湖 13、秀水 134、秀水 6545及浙禾香 2 号。1.3 试验设计试验在土壤肥力水平均匀一致的同一区块内进行,分为杂交稻和常规稻两组,组内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设重复。大区面积667 m2,组合(品种)之间留40 cm操作沟,杂交稻株行距 30 cm20 cm,常规稻株行距30

7、 cm16 cm。1.4 试验实施所有组合和品种于 5 月 23 日浸种,5 月 25 日盲籽播种,采用 60 cm30 cm 的硬盘基质育秧,其中杂交稻每盘播干种子 60 g,每个组合备秧 22 盘;常规稻每盘播干种子 100 g,每个品种备秧 30 盘,播种后叠盘暗化处理 3 d 后出盘育秧。所有参试组合和品种于 6 月 2123 日机插秧移栽。栽插后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与当地晚稻生产相同。1.5 项目测定测定项目主要包括分蘖动态、最高苗数、分蘖率、有效穗数、成穂率、株高、每穗总粒、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测定方法和标准按照国家水稻区试方案中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执行。1

8、.6 数据处理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粳稻性状平均数间差异显著性比较采用成组法(t)检验。竞争优势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zc=1100%AA竞争优势(1)式中,Az和 Ac分别为籼粳杂交晚稻和常规粳稻指标数据均值。2 结果与分析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及差异性比较结果如表 1、表 2 所示。2.1 分蘖率水稻的分蘖率是衡量水稻分蘖能力强弱和生长势头的一个重要指标。由表 1 和表 2 可知,籼粳杂交晚稻的平均分蘖率为 747.1%104.8%,变异系数 14.03%,与常规晚粳稻相比,分蘖率提高效果达显著水平(p0.05),二者变异系数较接近;其竞争优势为 9.65%,表明在营养生长

9、阶段,籼粳杂交晚稻有比常规晚粳稻更强的分蘖能力和更旺盛的生长势。但籼粳杂交晚稻分蘖优势的发挥需要前提条件,即必须培育适龄壮秧,加强大田前期肥水管理,实现根系早长、分蘖快发。表 1 籼粳杂交晚稻和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指标指标籼粳杂交晚稻均值 常规晚粳稻均值差值分蘖率/%747.1104.8681.393.865.8成穗率/%59.55.256.64.52.9有效穗/(万hm-2)190.612.2285.214.0-94.6全生育期/d160.15.4157.612.32.5株高/cm120.05.592.69.827.4每穗总粒数/粒293.922.8138.69.5155.3结实率/%86

10、.35.789.011.9-2.7千粒重/g23.41.324.92.6-1.5产量/(kghm-2)11 010.0939.38 308.41 267.12 701.6表 2 籼粳杂交晚稻和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性项目变异系数/%差异竞争优势/%籼粳杂交 常规晚粳t值显著性分蘖率14.0313.772.24*9.65成穗率8.757.872.05*5.16有效穗6.414.9024.43*-33.16全生育期3.357.820.901.60株高4.5810.6411.67*29.64每穗总粒数7.756.8630.15*111.96结实率6.5913.380.97-2.99千粒重5.47

11、10.622.44*-5.99产量8.5315.258.21*32.52注:t0.05=2.014,t0.01=2.69。2.2 成穗率成穗率是群体与个体间协调程度优劣的重要标志,成穗率高表明其分蘖势强、个体壮、易高产。统计结果表明,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平均成穗率为59.5%5.2%,比常规晚粳稻高 2.9 个百分点,变异系数 8.75%,竞争优势 5.16%,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由此表明,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分蘖势要比常规晚粳稻强,要运用综合措施,想方设法提高籼粳杂交晚稻组合低节位分蘖成穗的比例,以实现足穗大穗的目标。2.3 有效穗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子。籼粳杂交晚

12、稻平均有效穗为(190.612.2)万hm-2,变异系数 6.41%,竞争优势为-33.16%,与常规晚粳稻品种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01)。籼粳杂交水稻一般强调实现大穗高产,但在传统常规晚粳稻种植地区,受水、土等自然条件及栽培习惯等因素影响,超大穗型的籼粳杂交晚稻品种往往难以充分发挥产量第17卷第14期南方农业2023年7月Vol.17No.14SouthChinaAgricultureJul.2023241241优势,如何选育穗粒协调型的籼粳杂交晚稻品种需要引起各育种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重视。在当前的水稻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下,要通过筛选组合、栽培配套,适当提高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有效穂

13、数,从而实现大穗足穗,促进水稻高产。2.4 生育期参 试 籼 粳 杂 交 晚 稻 新 组 合 全 生 育 期 平 均(160.15.4)d,变幅为 151 169 d,变异系数 3.35%,竞争优势 1.60%。与常规粳稻相比,全生育期延长2.5 d(主要是灌浆期延长),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 0.05)。另根据抽穗期的观察,二者的抽穗期无显著差异。从生产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穗型大小、灌浆期长短、冬种茬口矛盾等因素,籼粳杂交晚稻的全生育期以160170 d较为适宜,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温光资源而获取高产。籼粳杂交晚稻因穗形大而灌浆期延长,在今后育种方向上应重点关注灌浆速度快的优良组合选育。2.5

14、株高籼粳杂交晚稻组合株高变幅为 108 130 cm,平均株高(120.05.5)cm,变异系数 4.58%,竞争优势29.64%。与常规晚粳稻相比,植株平均增高 27.4 cm,生长优势极明显,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籼粳杂交晚稻的重要形态特征是个体生长优势强、茎粗秆高,但从方便田间农事操作、减少稻草还田矛盾等方面考虑,建议育种单位不断提高品种经济系数,逐步降低籼粳杂交晚稻植株高度,以提高栽培有效性。2.6 每穗总粒数每穗粒数也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子。籼粳杂交晚稻组合每穗总粒数变幅 259 356 粒,平均为(293.922.8)粒,变 异 系 数 7.75%,竞 争 优 势111

15、.96%。与常规晚粳稻比,平均每穗总粒数多155.3粒,差异极显著(p 0.01)。一次枝梗发达、每穗总粒数多是籼粳杂交晚稻的又一典型特征,也是这类组合实现大穗高产的重要基础。为充分发挥籼粳杂交晚稻的大穗优势,必须做好中后期田间水分管理工作。浙北地区以稻麦或稻油两熟为主要种植模式,为了满足小麦或油菜种植条件,一般情况下容易出现水稻后期断水过早的问题,导致大穗型籼粳杂交晚稻后期灌浆不够充分,从而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因此,必须强调水稻灌浆期一定要做到 10 d 两头灌水,保证田土湿润,直到水稻收割前 10 d 再进行断水晒田。2.7 结实率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平均结实率为 86.3%5.7%,比常规晚

16、粳稻品种低 2.7 个百分点,变异系数 6.59%,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竞争优势-2.99%。数据表明,目前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结实率已接近常规晚粳稻5。近期新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结实率较高是其比常规晚粳稻高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在生产实践中要十分重视投入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特别要关注小麦、油菜田化学除草剂残留的影响和水稻当季化学除草剂选择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害。2.8 千粒重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平均千粒重为(23.41.3)g,比常规晚粳稻平均千粒重低 1.5 g,变异系数 5.47%,竞争优势-5.99%,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表明参试的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千粒重确实

17、偏低。显然,适当提高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千粒重也是今后选育新组合的重要目标之一6。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籼粳杂交晚稻以长宽比 2.3 左右、千粒重 23 g 左右的中长粒型品种为主,这种粒型对解决大穗型品种的灌浆速度问题有一定帮助,但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因粒型与传统常规粳稻差异大,粮食收储部门无法统一仓库收储的问题,对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组合进一步推广造成了较大阻碍。为此,建议育种部门要加强圆粒型、长宽比 2.0以内、千粒重在26 g以上的籼粳杂交晚稻组合选育,以消除收储障碍。2.9 产量籼 粳 杂 交 晚 稻 组 合 产 量 变 幅 为 9 003.0 12 694.5 kghm-2,平均产量为(11 0

18、10.0939.3)kghm-2,比常规晚粳稻品种增产 2 701.6 kghm-2,竞争优势为32.5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01)。这表明籼粳亚种间的强大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籼粳杂交晚稻在产量上已经大幅度超越常规粳稻。其中,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甬优 59 单产最高可达 12 694.5 kghm-2,已经显露出良好的推广前景。3 结论与讨论籼粳杂交晚稻组合与常规粳稻品种相比在个体优势、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表现出分蘖率和成穗率高、茎秆粗壮、植株较高、穗型偏大的特点;但在群体规模、结实率和粒型方面为负优势,表现为有效穗数少、结实率偏低、粒型偏小;在全生育期上比较接

19、近,无显著性差异,但灌浆期偏长;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具有强大的产量优势,与常(下转第246页)第17卷第14期南方农业2023年7月Vol.17No.14SouthChinaAgricultureJul.2023246246种相较于对照增产幅度在 6.90%63.89%,增产幅度在 50%以上的品种有 3 个,产量最高的是亨甜 99(56.63 kg),比对照增产 63.89%;其次是赣科甜 10 号 和奶油玉,带苞叶小区产量分别为 29.7 kg 和 28.7 kg。15 个参试品种鲜出籽率在 49.07%62.10%,最低的是美粒甜 9 号,最高的是粤甜 181,粤甜 59 号、奶油玉、万鲜

20、甜 6188、粤甜 181、泰阳花六号及万鲜甜 36 的鲜出籽率分别比对照高 61.39%、60.98%、59.78%、62.10%、60.32%和 60.39%,其他品种的鲜出籽率均低于对照。3 小结此次试验表明,亨甜 99、奶油玉、赣科甜 10 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以进一步扩大试种面积。1)亨甜99 产量高、品质好、单穗大、无秃尖且生育期较长,有利于延长销售时间;但生产过程中发现有株高偏 高、空秆的现象,因此在种植时要注意合理密植防倒伏,并抓好玉米螟的防治。2)赣科甜 10 号产量高、品质好、单穗大、株高适中,无秃尖、空秆现象,生育期也较长,在种植时需要注意玉米螟的防治。3)奶油玉产量高、品

21、质好、单穗大、无秃尖、株高适中、生育期较长,但有空秆现象,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密植及玉米螟的防治。此外,美粒甜 9 号、粤甜 365 产量较高,抗性好,可以增加试种面积;闽双色 8 号、皇金翠 1 号、万鲜甜 360、万鲜甜 6188 和荟甜 8 号在品质方面表现出色,建议继续试种,但需研究其在南方地区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洪昌涛,蔡琦玲,吴源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3):24-25.2 张怀山,杨世柱,代立兰,等.基地种植管理技术手册 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 李峰,娜日娜,魏云山,等.内蒙地区甜玉

22、米种植特性分析 J.中国农业信息,2013(4):15-16.4 刘西存.名特蔬菜栽培技术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5 赵福成,蔡仁祥,周政法,等.浙江省创新农作制度:“水果甜玉米晚稻”水旱轮作高值化栽培技术 J.分子植物育种,2020,18(23):7953-7958.6 蔡容.玉米纹枯病发病规律与防治 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9):83.7 张海珍.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J.河南农业,2018(19):45.(责任编辑:张春雨)规晚粳稻品种相比,平均增产 32.52%,差异达极显著 水平。针对浙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为充分发挥籼粳杂交晚稻的产量优势,要从

23、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配套两方面入手。1)要注重选育穗、粒、重兼顾协调的组合,要求选育出分蘖力强(850%),穗数较多(200 万hm-2以上),成穗率较高(65%左右),每穗粒数多、穗型大(每穗总粒数 260 280 粒)的杂交组合,保证结实率 85%以上、千粒重 26 g 左右、株高 125 cm 以内,同时考虑抗性、品质等综合性状7。2)在栽培技术配套上,要实行稀播壮秧、前期早发、严防病虫、完熟收割等综合措施,以实现大穗足穗、充分灌浆,达到高产的目的。参考文献:1 陈忠明.三系杂交粳稻选育进展、问题及对策 J.上海农业科技,2000(3):4-6.2 傅秀林,张强,曹静明.吉林省粳型杂交水稻

24、研究现状及对策 J.吉林农业科学,2005(2):27-29.3 顾掌根,张月华.嘉兴市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86-189.4 黄胜东,谷福林,苏自强,等.江苏省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粳产量要素比较 J.江苏农业科学,2005(5):17-18.5 管 耀 祖,葛 长 青,赵 红 英,等.杂 交 粳 稻 与常规粳稻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J.浙江农业科学,2004(6):37-38.6 周龙根.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J.浙江农业科学,2013(6):643-644.7 边永高.浙北稻区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优势比较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07(29):9181-9182.(责任编辑:张春雨)(上接第 24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