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390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曹贤才1,2,3潘姝玮2王大华4白学军1,2,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387)(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300387)(3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300387)(4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北京100875)摘要依据依恋系统的层级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如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抑郁与问题行为。研究招募 488 名初高中生,采用关系结构问卷等工具进行相关变量测查。结果表明,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存在显著正相关;青少年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

2、能负向预测抑郁和问题行为水平,且存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交互作用;在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上,存在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的匹配效应。关键词一般依恋,父母依恋,抑郁,问题行为,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分类号B8441前言青少年是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期,数据表明,青少年的抑郁患病率高达 11.3%(Mojtabaietal.,2016),问题行为的发生率高达 39%(Weitzmanetal.,2015)。青少年时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其退学率和物质滥用(Wang&Fredricks,2014)、情绪与焦虑障碍、自杀(Ghandouretal.,2019)密切相关。因此,了解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对于防范

3、青少年的自杀与心理健康风险,以及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含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攻击、注意多动等行为问题(Weitzmanetal.,2015)。关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成因存在多种理论及相关研究(Burkhardetal.,2020;Jessoretal.,2003),不管是何种理论,个体所处家庭关系的影响都不容忽视。如 Jessor 等人所提出的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解释模型中强调了家庭相关变量的作用。多项研究均发现了家庭相关变量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关联,如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及亲子沟通的作用(Goagosesetal.,2023;Thaparetal.,

4、2022)。其中,父母依恋关系的作用在诸多的家庭相关理论和研究中被广泛提及(Cavendishetal.,2012;Dollbergetal.,2021;Rholesetal.,2011)。依恋最初是用以表述婴儿与父母之间特殊的情感联结,随后被定义为从“摇篮到坟墓”贯穿个体整个生命历程的过程(Bowlby,1969;Hazan&Shaver,1987)。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情感联结的对象会发生变化,他们建立了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依恋对象更加多元化,除父母外,同伴、老师、恋人也会成为重要的依恋对象(Brumariu&Kerns,2010)。因此,对青少年依恋的研究会较为集中地关注父母和同伴依恋。但

5、父母在童年期至青少年时期仍然是重要的依恋对象。父母依恋常被看作是一种用来衡量亲子关系的重要指标,用以考察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作用(Nickerson&Nagle,2005)。相关的研究得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研究结果,即父母依恋越安全,个体的抑郁越低、问题行为越少(Cavendishetal.,2012;Dollbergetal.,2021;Rholesetal.,2011)。Dagan 和 Sagi-Schwartz(2018)提出的独立假说认为,母亲依恋与父亲依恋会对子女的发展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相关研究也显示,父母依恋对青少年抑郁与问题行为预测的差异(Duchesne&Ratelle,201

6、4;Santonaetal.,2019)。因此,有必要分别考察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独特作用。然而不论是父母依恋还是同伴依恋,大部分研究都将依恋看作是一种人际关系指标,并非将收稿日期:20230306*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成果(2020SK034)。通讯作者:白学军,E-mail:。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4,22(1):4654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DOI:10.12139/j.1672-0628.2024.01.00746依恋看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特质来探讨其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依恋理论指出,依恋个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和依恋对象交

7、往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自我和他人的基本信念,这一基本信念以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方式表征,包含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Bowlby,1969;Griffin&Bartholomew,1994)。依据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的积极与否或积极程度,可以将个体划分成不同的依恋类型或风格,或者用连续维度,即依恋取向、依恋安全性来表示个体的依恋特征(Brennanetal.,1998;Griffin&Bartholomew,1994)。依恋存在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的区分,无论是一般依恋还是父母依恋,均可以通过依恋风格或依恋取向来描述个体差异(Mikulincer&Shaver,2016)。除父母依恋外,青少年时期的一般

8、依恋取向与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之间同样显著关联,即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越低,个体的抑郁和问题行为越少(Lee&Hankin,2009;Zhang,Li,etal.,2022)。此外,当前关于青少年亲子依恋的研究忽略了依恋系统的层级结构。依恋的层级模型指出,一般依恋表征是处在依恋结构最上层的具有高度概括化的依恋模型,而与特定关系对象的依恋处于网络结构中的下层,二者不同且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Mikulincer&Shaver,2016)。根据依恋理论(Bowlby,1969),一般依恋表征是早期与主要的抚养者之间的互动经验中形成起来的,反映了一种一般的人际交往的基本信念。而特定关系依恋则主要聚焦于

9、某一特定的关系对象中,如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作为一个普遍的原则,处在依恋表征网络最高层的模式能预测普遍的人际关系,处在底层的模式可以很好地预测特定的人际关系(Mikulincer&Shaver,2016)。当个体成熟并且扩展了其关系网络时,这些一般表征会影响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Collins&Read,1994)。关于依恋发展的研究指出,在个体婴儿期及童年早期,个体寻求亲近与安慰的对象有限,依恋表征局限于有限的个体,这时候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表现出较高的相关;而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有更加广泛的依恋对象,并且有能力通过对新对象的亲近寻求来获得安全感,此时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会逐步出现分离(

10、Mikulincer&Shaver,2016)。关于一般依恋在青少年时期稳定性的研究发现,一般依恋的稳定性要大于特定关系依恋的稳定性(Zhang,Hou,etal.,2022)。由此可见,个体形成于早期的一般依恋与青少年时期的特定关系依恋并不完全一致,其他年龄段的研究表明二者大体呈现中等偏低程度的相关(Gillathetal.,2016;Pierce&Lydon,2001;Trebouxetal.,2004)。有研究关注了老年群体中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的一致性及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预测,结果发现,老年人的特定关系依恋并不能由一般依恋来表征(强袁嫣等,2023;王大华等,2015)。从依恋理论

11、的论述及相关研究中可以推测,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共存于依恋表征且共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现有关于青少年依恋的研究主要关注亲子依恋的影响,而对于一般依恋,以及一般依恋与亲子依恋如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本研究依据依恋的层级模型,尝试探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如何共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变化,有更加广泛的亲密关系对象,依恋表征结构会逐渐复杂,对该问题的考察可以了解不同依恋表征是如何共同作用产生影响的。另一方面,明确一般依恋与亲子依恋的共同作用对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具有意义,意味着在对亲子依

12、恋关系干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般依恋的作用。为探究此问题,本研究在考察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分别影响外,尝试从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一致性来考察其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共同影响。研究将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quadraticpolynomialregression)与响应面分析(responsesurfaceanalysis)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对此问题进行考察。这一研究方法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Caplan&vanHarrison,1993)。相较于客观测量一致性研究问题的差异分数方法,多项式回归方程的二次系数能够被解释,且构成的响应面的特征与形状能清楚揭示两个变量间相互共同作用而

13、产生的效应,具有更高的预测效度。并且,传统差异分数方法会忽略两个变量均较低与均较高时因变量的差异,而该方法可以更详细地比较(陶厚永,曹伟,2020)。本研究将利用这一方法分析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一致性程度、同方向变化和反方向变化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综上,本研究将选取抑郁和问题行为这两种青少年高发且被研究广泛关注的变量来作为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指标,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探讨青少年的一般依恋与父第1期曹贤才等: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47母依恋如何共同对其心理与行为问题产生影响。2研究方法2.1被试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在河北、河南、江苏、广西和新疆的五所

14、初高中发放问卷 567 份,有效问卷 488 份,有效率 86.1%。被试平均年龄为17.991.71 岁,其中男生 265 人(54.3%),女生220 人(45.1%),性别信息缺失 3 人。被试的年级分别为:初一 51 人(10.5%),初三 83 人(17.0%),高二 316 人(64.8%),高三 35 人(7.2%),年级信息缺失 3 人。2.2研究工具2.2.1关系结构问卷改编关系结构问卷(RelationshipStructuresQuestionnaire,ECR-RS)对一般依恋进行测量(Fraleyetal.,2011),该问卷要求青少年根据一般的亲密关系模式进行填写,

15、量表包含 9 个题目,包含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 2 个维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 17 分,将两个维度的评分反向计分,得到的平均数为一般依恋安全分数,得分越高一般依恋安全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依恋焦虑分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71,依恋回避为 0.81,总量表为 0.69。2.2.2父母依恋量表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PPA-R)中的父母依恋测量的中文版(金灿灿等,2011)来测量青少年的父母依恋安全分数,使用其中的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分量表,各包含 15 个题目。每个量表均包含信任、沟通和疏离

16、 3 个维度,采用李克特 5 点计分,从“从不”到“总是”,将其中信任与沟通的总分减去疏离的分数即为父母依恋安全得分。在本研究中,父子依恋分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73,母子依恋分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72。2.2.3长处与困难问卷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andDifficultyQuestionnaire,SDQ)的中文版(Gaoetal.,2013)来测量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该量表包括 25 个题目,分为 5 个分量表(亲社会行为、情绪症状、行为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问题),按照 0(“不符合”)、1(“有点符合”)、2(“完全符合”)计分

17、。本研究以情绪症状、行为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和同伴关系问题 4 个维度得分总和为问题行为指标,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问题行为越严重。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82。2.2.4自评抑郁量表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汪向东等,1999),20 个条目中有 10 个用正性词陈述,10 个用负性词陈述,每一个条目按 1(“从无或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如此”)四级评分,抑郁严重度指数 为 各 条 目 得 分 之 和 除 以 8 0,指 数 范 围 为0.251.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在本研

18、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68。2.3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基于多项式的响应面分析来考察青少年一般依恋和父母依恋的匹配程度与问题行为和抑郁的关系。响应面分析可以在传统多项式回归的基础上,绘制两个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三维曲面图,匹配情况由两个自变量之间构成的关系的线来反应,即产生一条匹配线(x=y)和一条不匹配线(x=y)。前者反映两个自变量在一致或匹配的情况下与因变量的关联,后者检验两个自变量在不一致情况下与因变量的关联(deHaanetal.,2018)。当前研究利用 RSA4.0.2 插件在 SPSS 中实现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以一般依恋和父(母)亲依恋作为自变量,抑郁程度和

19、问题行为为因变量。若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显著,可进一步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系数 a1a4,来解释对应的响应面。具体来说,前两个系数在统计学意义上是估计匹配线是线性的(a1)还是二次曲线的(a2),a1 表示一致情况下两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a2 表示一致情况下两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二次曲线关系。后两个系数评估不一致情况下 两 个 自 变 量 和 因 变 量 之 间 是 否 为 线 性 关 系(a3)或者是二次曲线关系(a4)。在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的基础上,若一般依恋和父(母)亲依恋的交互项显著,再利用 PROCESS 插件进行简单斜率分析。3结果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本 研

20、 究 在 进 行 数 据 分 析 的 过 程 中 采 用 了Harman 单因子法检验数据是否受到了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Podsakoffetal.,2003)。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数据中特征根大于 1 的因子共有 24 个,且第一个因子的变异解释量为 15.46%,低于 40%的临界标准,这表明在本研究中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48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2卷3.2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表 1 呈现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变量之间相关显著。其中,一般依恋安全与父母亲依恋呈现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小。一般依恋和父母依恋与问题行为及抑郁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1

2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变量MSD12341.一般依恋安全3.800.932.父亲依恋安全3.421.970.21*3.母亲依恋安全4.061.990.13*0.73*4.抑郁0.520.110.25*0.37*0.41*5.问题行为13.615.190.32*0.36*0.31*0.60*注:*p0.01。3.3青少年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 2 所示,结果显示,一般依恋安全(=0.30,p0.001)和母亲依恋安全(=0.27,p0.001)能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且多项式回归的结果满足进一步响应面分析的要求(R2=0.02,p=0.009)。

22、响应面结果显示,a4即不匹配线的曲率为正且显著(=0.17,LLCI=0.05,ULCI=0.29),即表明相较于一般依恋安全和母亲依恋安全匹配时,二者不匹配时青少年问题行为指数更高;a1 即匹配线的斜率为负且显著(=0.57,LLCI=0.68,ULCI=0.46),表明在匹配时,青少年问题行为随一般依恋安全和母亲依恋安全的增加而降低(见图 1)。表2一般依恋父母依恋匹配对问题行为影响的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变量多项式回归响应面分析tpR2FpLLCIULCI一般依恋0.306.940.0010.023.840.009a10.570.680.46母亲依恋0.276.440.001a20.080.

23、170.01一般依恋20.061.880.609a30.030.160.10一般依恋母亲依恋0.123.200.001a40.170.050.29母亲依恋0.010.400.689一般依恋0.276.170.0010.012.720.044a10.570.680.47父亲依恋0.317.360.001a20.060.150.02一般依恋20.061.830.068a30.040.090.17一般依恋父亲依恋0.081.870.062a40.090.050.22父亲依恋20.041.480.14125201510503.02.01.001.02.03.03.02.01.001.02.03.0问题

24、行为一般依恋母亲依恋20-2515-2010-155-100-5图1一般依恋母亲依恋匹配和问题行为的关系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存在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的交互效应,为了更清楚地揭示调节效应的具体模式,分别取一般依恋安全和母亲依恋安全为正负一个标准差时问题行为的值绘制简单效应分析图(见图 2)。结果显示,当母亲依恋安全较低时,一般依恋对于问题行为的缓冲作用较低,当母亲依恋安全较高时,一般依恋对问题行为的缓冲作用增强。由表 2 可知,一般依恋安全(=0.27,p0.001)和父亲依恋安全(=0.31,p0.001)均能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且多项式回归的结果满足进一步响应面分析的要求(R=0.0

25、1,p=0.044)。响应面 结 果 显 示,a1即 匹 配 线 的 斜 率 为 负 且 显 著(=0.57,LLCI=0.68,ULCI=0.47),表明在匹配时,青少年问题行为随一般依恋安全和父亲依恋第1期曹贤才等: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49安全的增加而降低;a4 即不匹配线的曲率不显著(=0.09,LLCI=0.05,ULCI=0.22),即表明一般依恋和父亲依恋间不存在匹配效应(见图 3),且不存在一般依恋与父亲依恋的显著交互作用。低一般依恋高一般依恋问题行为一般依恋安全低母亲依恋高母亲依恋1716151413121110图2母亲依恋安全在一般依恋安全和问题行为

26、之间的调节作用3.4青少年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抑郁的关系对抑郁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 3所示,结果显示,一般依恋安全(=0.20,p0.001)、母亲依恋安全(=0.38,p0.001)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指数,多项式回归的结果并不满足进一步响应面分析的要求(R=0.01,p=0.065)。该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指数随一般依恋安全和母亲依恋安全的增加而降低。201816141210864203.02.01.001.02.03.03.02.01.001.02.03.0问题行为一般依恋父亲依恋18-2016-1814-1612-1410-128-106-84-62-40-2图3一般依恋父亲依

27、恋匹配和问题行为的关系表3一般依恋父母依恋匹配对抑郁影响的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变量多项式回归tpR2Fp一般依恋0.204.810.0010.012.420.065母亲依恋0.389.110.001一般依恋20.020.780.435一般依恋母亲依恋0.102.690.007母亲依恋20.010.200.842一般依恋0.184.100.0010.012.430.064父亲依恋0.337.730.001一般依恋20.031.030.304一般依恋父亲依恋0.102.310.021父亲依恋20.030.880.380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存在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的交互效应,简单效应分析图见图

28、4,结果显示,当母亲依恋安全较低时,一般依恋安全对于抑郁的缓冲作用较低,当母亲依恋安全较高时,一般依恋安全对抑郁的缓冲作用逐渐增强。由表 3 可知,一般依恋安全(=0.18,p0.001)、父亲依恋安全(=0.33,p0.001)对抑郁指数呈显著负向影响,多项式回归的结果并不满足进一步响应面分析的要求(R2=0.01,p=0.064)。该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指数随一般依恋安全和父亲依恋安全的增加而降低。抑郁指数0.700.650.600.550.500.450.400.350.30低一般依恋高一般依恋一般依恋安全低母亲依恋高母亲依恋图4母亲依恋安全在一般依恋安全和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二次多项式回

29、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存在一般依恋与父亲依恋的交互效应,简单效应分析图见图 5,结果显示,当父亲依恋安全较低时,一般依恋安50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2卷全对于抑郁的缓冲作用较低,当父亲依恋安全较高时,一般依恋安全对抑郁的缓冲作用增强。低一般依恋高一般依恋一般依恋安全低父亲依恋高父亲依恋抑郁指数0.700.650.600.550.500.450.400.350.30图5父亲依恋安全在一般依恋安全和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4讨论4.1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一致性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一般依恋与父亲依恋、母亲依恋的得分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小。这一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并不完全一致,且可能

30、是不同的结构。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王大华等,2015;Gillathetal.,2016;Pierce&Lydon,2001;Trebouxetal.,2004),即认为个体的特定关系依恋并不能由一般依恋来表征(王大华等,2015)。当前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一现象同样会出现在青少年阶段。依恋理论指出,个体的一般依恋形成于早期其与主要抚养者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对自我和他人的基本信念,即自己是否值得被爱和他人是否值得信赖的看法(Mikulincer&Shaver,2016)。而特定关系依恋则形成于与特定关系交往和相处的经验中(Collins&Read,1994)。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共同存在于个体

31、的依恋表征结构,二者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Mikulincer&Shaver,2016)。在青少年阶段,个体的依恋结构和依恋对象发生变化,父母不再是唯一的主要依恋对象,同伴、老师、恋人也成为依恋对象的重要来源(Brumariu&Kerns,2010),这一相对复杂的关系模式会带来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分离。此外,从父母依恋与一般依恋的测量来看,父母依恋侧重于评价父母对自己需求回应(金灿灿等,2011;Armsden&Greenberg,1987),而一般依恋则侧重于个体对待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基本信念(Fraleyetal.,2011),二者的不一致也表明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在青少年阶段呈现出较高

32、的不匹配状态。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匹配模式如何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4.2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首先,二次多项式回归结果显示,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均可以独立作用于个体的抑郁和问题行为。父母依恋的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即父母依恋越安全,个体的问题行为和抑郁水平越低,这表明了安全的父母依恋关系可以给个体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给个体提供安全基地与安全港湾的作用,帮助个体从消极生活事件和压力中恢复(Cavendishetal.,2012;Dollbergetal.,2021;Rholesetal.,2011)。当前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了一般依恋对抑郁与问题行为的显著预测作用,表现为

33、一般依恋越安全,个体的抑郁与问题行为水平越低。依恋的拓展与建构理论指出,一般依恋安全的个体能够发展出积极的人际资源与个人应对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应对消极生活事件和压力(Mikulincer&Shaver,2016)。其次,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过程中,存在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的交互作用,相比于母亲依恋安全较低时,一般依恋在母亲依恋安全较高时对问题行为的作用更大。交互作用同样出现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对抑郁的预测上。相比于父母依恋安全处于较低水平时,当父母依恋安全处于较高水平时,一般依恋安全水平的高低能够带来抑郁水平的更大变动。这一结果意味着青少年一般依恋积极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父母依恋的水平,安全的父

34、母依恋提供给个体良好的外部资源,此时个体的内部应对资源在这一环境下得到放大,带来积极的效应。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父母依恋对一般依恋的增强效应(Fergus&Zimmerman,2005)。即对于那些高父母依恋安全的青少年,一般依恋安全的个体往往拥有更为稳定的内在支持和个人资源,更能面对消极事件的作用进而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4.3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匹配性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本研究在多项式回归分析后进行了响应面曲线的分析,以考察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匹配与否的作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匹配与否的效应体现在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上。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一般依恋安全和母亲依恋安全匹配时,二者不匹配时青

35、少年问题行为分数更高。这一研究结果首先揭示了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表征的差异性,二者可以同时存在于个体的依恋表征之中且第1期曹贤才等: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51存在分离。在青少年阶段,个体的关系对象日益多元,在与多样化的他人进行交流过程中建立自尊(Valkenburgetal.,2006),发展自我同一性(Gandhietal.,2016),不断更新对于自我和他人的基本信念,产生一般依恋的波动和依恋表征结构的变化。其次,该结果也显示了个体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在个体依恋表征中是如何共同作用的。从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来看,青少年时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的时期(Sebastiane

36、tal.,2008),存在独立性与依赖的矛盾,独立意识发展,不愿听从父母意见,产生对父母评价的矛盾和变化。当个体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匹配时,意味着个体对关系的基本信念与母亲在亲密关系中提供的安全功能一致,这种一致会使得个体对于自我和他人的预期与母亲在关系中的真实表现对应,减少关系冲突,带来积极的发展结果。这与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毕生发展理论符合(Cassidy,2000;Dykas&Cassidy,2011)。如果自我和他人的预期与真实关系中依恋对象的反应一致,会加强内部工作模型的作用,相反,不一致则会带来内部工作模型的变化进而削弱其影响(Cassidy,2000)。父亲依恋与母亲依恋匹配与否对问

37、题行为预测的差异性也支持了 Dagan 和 Sagi-Schwartz(2018)提出的独立假说,表明母亲依恋与一般依恋的匹配更加重要。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匹配时,青少年问题行为随一般依恋安全和父母依恋安全的增加而降低。这与依恋的拓展与建构循环理论一致,对自我和他人拥有更加积极的信念,并且父母确实也提供了更多的安全基地和安全港湾的功能,会使得个体有更多的自我与人际应对资源,带来积极的效应(Mikulincer&Shaver,201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匹配效应仅仅体现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上,而对抑郁的预测并未体现出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匹配效应。这

38、表明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在对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预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的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5结论(1)青少年的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呈显著正相关;一般依恋安全与父母依恋安全均能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和问题行为水平,即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越安全,抑郁和问题行为越低,且存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交互作用。(2)在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上,存在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的匹配效应,相较于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匹配时,二者不匹配时问题行为指数越高;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匹配时,青少年问题行为随一般依恋安全和父母依恋安全的增加而降低。参考文献金灿灿,邹泓,余益兵.(2011).中学生孝道信念的特点及其与亲子依恋和

39、人际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7(6),619624.强袁嫣,曹贤才,王大华.(2023).依恋内部工作模型与老年人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基于夫妻成对数据的分析.心理学报,55(4),600611.陶厚永,曹伟.(2020).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的原理及应用.统计与决策,36(8),364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王大华,杨小洋,王岩,Miller,R.B.(2015).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心理学报,47(9),11331142.Armsden,G.C.,&Greenberg,M.T.(1987).Theinv

40、entoryofparentand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nce,16(5),427454.Bowlby,J.(1969).Attachment and loss:Vol.1.Attachment.NewYork:BasicBooks.Brennan,K.A.,Clark,C.L.,&Shaver,P.R.(1998).Self-reportmeasurem

41、entofadultattachment:Anintegrativeoverview.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relationships(pp.4676).NewYork:GuilfordPress.Brumariu,L.E.,&Kerns,K.A.(2010).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internalizing symptom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A review ofempiricalfindingsandfuturedirect

42、ions.Development andPsychopathology,22(1),177203.Burkhard,B.M.,Robinson,K.M.,Murray,E.D.,&Lerner,R.M.(2020).Positiveyouthdevelopment:Theoryandperspective.InS.Hupp&J.D.Jewell(Eds.),The encyclopedia of child and adolescentdevelopment(pp.112).Hoboken,NJ:JohnWiley&Sons,Ltd.Caplan,R.D.,&vanHarrison,R.(19

43、93).Personenvironmentfittheory:Somehistory,recentdevelopments,andfuturedirections.Journal ofSocial Issues,49(4),253275.Cassidy,J.(2000).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s:A developmentalperspectiveonindividualdifference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4(2),111131.Cavendish,W.,Nielsen,A.L.,&Montague,M.(2012).P

44、arentattachment,school commitment,and problem behavior trajectories of diverseadolescents.Journal of Adolescence,35(6),16291639.52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2卷Collins,N.L.,&Read,S.J.(1994).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attachment: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In K.Bartholomew&D.Perlman(Eds.),Attachment p

45、rocesses in adulthood(pp.5390).London:JessicaKingsley.Dagan,O.,&Sagi-Schwartz,A.(2018).Early attachment network withmotherandfather:Anunsettledissue.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12(2),115121.de Haan,A.,Prinzie,P.,Sentse,M.,&Jongerling,J.(2018).Latentdifferencescoremodeling:Aflexibleapproachforstud

46、yinginformantdiscrepancies.Psychological Assessment,30(3),358369.Dollberg,D.G.,HanetzGamliel,K.,&Levy,S.(2021).Mediatingandmoderatinglinksbetweencoparenting,parentalmentalization,parentsanxiety,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Journal of FamilyPsychology,35(3),324334.Duchesne,S.,&Ratelle,C.F.(2014).A

47、ttachmentsecuritytomothersandfathersandthedevelopmentaltrajectoriesofdepressivesymptomsinadolescence:Whichparentforwhichtrajectory.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nce,43(4),641654.Dykas,M.J.,&Cassidy,J.(2011).Attachmentandtheprocessingofsocialinformationacrossthelifespan:Theoryandevidence.PsychologicalB

48、ulletin,137(1),1946.Fergus,S.,&Zimmerman,M.A.(2005).Adolescent resilience:Aframeworkforunderstandinghealthydevelopmentinthefaceofrisk.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26(1),399419.Fraley,R.C.,Heffernan,M.E.,Vicary,A.M.,&Brumbaugh,C.C.(2011).The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Relationship Structures

49、Questionnaire:Amethodforassessingattachmentorientationsacrossrelationships.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3(3),615625.Gandhi,A.,Claes,L.,Bosmans,G.,Baetens,I.,Wilderjans,T.F.,Maitra,S.,.Luyckx,K.(2016).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adolescentsattachment with peers and mother:The mediating role of identity

50、synthesisandconfusion.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5(6),17351745.Gao,X.,Shi,W.H.,Zhai,Y.,He,L.,&Shi,X.M.(2013).Resultsoftheparent-ratedStrengthsandDifficultiesQuestionnairein22,108primaryschool students from 8 provinces of China.Shanghai Archives ofPsychiatry,25(6),364374.Ghandour,R.M.,Sherm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