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8838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7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3,22(05):592-601Journal of Agro-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ttp:/E-mail:nljjglxb 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王伟新1,殷徐康1,苗苗2(1.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摘要:基于 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熵权法构建农户家庭韧性指数,并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生计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韧性的提高显

2、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且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可靠;异质性分析发现,家庭韧性对家中无耕地、父母有外出经历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资本在家庭韧性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据此,建议多举措增强农业内生韧性,着力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分层次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词:家庭韧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生计资本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924(2023)05-0592-10 How Does Family Resilience Affe

3、ct the Citizeniza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WANG Weixin1,YIN Xukang1,MIAO Miao2(1.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2.Institute of Rural Development,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Hangzhou 310021,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dat

4、a of 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CMDS)in 2018,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farmers household resilience index,and the Probi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household resilience on the citizeniza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the mechanism

5、of livelihood capita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family resilience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to be citizenized.This conclusion remains reliable after endogenous problem treatment and a series of robustness tests.Heterogeneity analysis sh

6、ows that family resilience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citizeniza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living in new urbanization pilot areas who have no arable land at home and whose parents have experience as migrant workers.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7、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 resilience affecting their citizenization willingness.Accordingly,it is suggested that multipl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endogenous resilience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that more eff

8、orts should be made to enhance farmers livelihood capital level so as to promote the citize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an orderly and hierarchical way.Keywords:family resilience;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citizenization willingness;livelihood capital王伟新,殷徐康,苗苗.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

9、口市民化意愿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3,22(05):592-601.收稿日期:20230524 修回日期:20230622 DOI:10.16195/36-1328/f.2023.05.6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JY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90145)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LQ20G030007)作者简介:王伟新,男,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研究,。第 5 期王伟新等: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工

10、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9 2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0.7%。与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规模相比,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仍处于较低水平。2021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64.7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46.7%,两者差距依然较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停留在“两过程三环节”的中间环节1,呈现“流而不迁”的“候鸟”式循环迁移格局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农业转移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城乡间的自由永久流动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型城镇化深入

11、推进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逐步被破解,但既有的农业转移人口迁移格局仍未改变,这说明制度性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现状。魏雪等3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以人力资本等为代表的农户生计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日益增强。因此,探寻提升农户生计资本的可行路径是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关键所在。提升农户生计资本的重点在于增强农户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生计恢复能力,即提高农户家庭韧性水平。韧性最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之后被引入经济学研究之中,用于研究经济、区域、企业或组织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应对和恢复能力。有关农业或农村韧性的研究肇始于21世纪初,研究视角从

12、最初的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维视角发展为经济、政策、社会等多维度视角,更加注重人和社会在塑造和提升农户韧性过程中的作用4-5。具体到农户家庭韧性,则是指农户家庭面对外界压力和冲击时作出响应和恢复生计的能力。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农户家庭韧性对农户个体行为的影响。纪红蕾等6通过分位数回归研究农户家庭韧性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发现在目前我国农户家庭韧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会随着农户家庭韧性的提高而增加。刘建7和何植民等8研究均发现,较高的农户家庭韧性使得脱贫户面临着较小的返贫风险,有利于脱贫户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吴郁玲等9研究指出,农户家庭韧性的提高能有效改变农户的价值认知观念,进而提升其宅基

13、地退出行为响应。管睿等10研究则发现农户家庭韧性的提高能增强农户的抱负水平,最终影响农户的风险投资行为。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表明农户家庭韧性会对农民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直接分析家庭韧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更鲜有研究关注农户家庭韧性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鉴于此,本文以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中的农户为样本,构建和测算农户家庭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同时构建农户生计资本中间变量,探讨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高质量市民化提

14、供有益探索。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一)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直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和决策是在综合考虑市民化预期收益和成本后作出的理性选择。根据社会成本理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成本主要来源于市场机制和相关政策的不完善,既包括生活成本、住房成本、社会保障等显性成本,也包括失业风险、社会融入、机会成本等隐性成本11-13。高昂的市民化成本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约束条件。同时,市民化行为也会为农业转移人口带来一定的收益,集中表现为收入增长、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等14-16。市民化的预期收益和成本共同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预期净收益,最终

15、决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预期净收益与农户家庭韧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看,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业转移人口处于流动状态,由此演化出失业、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融入困难等一系列风险17。593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这些风险的存在会增加市民化成本,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预期净收益18,进而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19。在面临相同的市民化风险困境时,具有较高家庭韧性的农业转移人口拥有更强的应对危机和恢复能力,进而帮助其降低市民化成本,提高市民化预期净收益20。换言之,农户家庭韧性的提高可以改变城市对农民的“拉力”和农村对农民的“推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16、化的预期净收益,最终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说:H1: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二)农户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根据农户家庭韧性的核心特征和已有研究,可以推断家庭韧性会通过影响农户生计资本水平进而影响其市民化意愿。一方面,农户家庭韧性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农户的稳定性由受到冲击的大小和抵御冲击的能力两者共同决定。小农户具有“既是家庭又是企业,既生产又消费”21的典型特征。当小农户面临着生产风险、生活风险等多元风险,更易遭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家庭韧性水平更高的农户具有更强的抵御冲击能力,遭受的损失更小,恢复能力更强,在长期中则表现出

17、更强的稳定性,能够积累更多的农户生计资本22。另一方面,农户生计资本水平的提高又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农业转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状况越好,其在城市的就业能力、收入水平和适应能力也越强,社会融入程度和长期居留意愿也就越高23。其次,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住房和在农村的土地、集体经济股份等物质资本可以帮助农业转移人口跨越市民化门槛,进而影响其市民化意愿24。此外,社会资本也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基于“业缘”的新增社会资本(参加的社会组织、与本地人的社会交往等)会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25。最后,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可以对个体的态度、情感与行为

18、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有着更积极的社会认知,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规则、融入社会群体等26。因此,较高的农户家庭韧性水平可以帮助农户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提升生计资本水平,而较高生计资本水平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拥有更完善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更健康的身体状况、更充足的物质财富储备、更积极的心理状况、更丰富的社会人脉资源以应对市民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也意味着更高的市民化预期净收益和更强的市民化意愿。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说:H2:农户家庭韧性通过提升农民生计资本水平显著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基于此,构建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三、数据来源、变

19、量选取和模型选择(一)数据来源本文以2018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作为主要图1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的理论框架594第 5 期王伟新等: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研究对象。农户家庭韧性水平指数的构建和测度数据与省级层面控制变量数据主要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经营管理年报 和CSMAR 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水平、中介变量和个人及家庭层面控制变量的数据来源为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根据研究需要,从CMDS2018中筛选出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样本,并

20、剔除落户意愿为“不确定”的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82 856个。(二)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根据CMDS2018问卷中“如果您符合本地落户条件,您是否愿意把户口迁入本地?”的回答结果,将“愿意落户”赋值为1,“不愿意落户”赋值为0。2.核心解释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农户家庭韧性。参考陈军亚27对“韧性小农”的定义,从灵活性、稳定性、吸纳性、救助性和适应性等5个方面构建农户家庭韧性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全国省级行政区的农户家庭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得到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户家庭韧性指数(表1)。3.控制变量参考张开志等28的做法,从个人、家庭和地区等

21、3个层面选取控制变量。其中,个人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流动次数、流动年数、流动原因、社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家庭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月收入和家庭月支出等;地区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流入地的医疗水平、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失业率高中师生比等。4.中介变量生计资本是指在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背景下,个人和家庭为了实现可持续生计,如何利用自身拥有的一系列生计资产来制定有效的生计策略29。由于农户间生计资本的差异会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不同,采用生计资本及其细分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参考俞林伟等30的做法,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31、心理资本32

22、和社会资本33等4个方面构建农户生计资本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得到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和各维度指数。具体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表1农户家庭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灵活性稳定性吸纳性救助性适应性一级指标权重0.0940.2050.1940.2370.270二级指标非农就业比例/%土地流转率/%农业生产托管率/%非粮种植比例/%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户均生产总值/元户均耕地面积/公顷户均农业保险/元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每万个农户拥有金融网点数量/个每万个农户拥有乡级农经机构数量/个每万个农户接受就业培训数量/个每万个农户拥有村级医护人员数量/个每万个农户享受文化服务次数/次每万个

23、农户拥有农民合作社数量/个户均政府农业补贴额/元户均生产工具投资/元户均农业机械总动力/瓦户均用电量/千瓦时耕地有效灌溉率/%二级指标权重0.0170.0200.0400.0170.0360.0330.0550.0810.0270.0770.0360.0540.0180.1280.0300.0610.0460.0330.1850.007595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表2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变量类别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中介变量变量名称市民化意愿农户家庭韧性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流动次数流动年数流动原因社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月收入家庭月

24、支出城市医疗水平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失业率高中师生比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定义与赋值是否愿意把户口迁入本地?是=1;否=0利用熵值法测算男=1;女=02018减去受访者的出生年份已婚或再婚=1;其他=0上个月(或上次就业)工资收入/纯收入流动过的城市(包括调查地)总个数2018减去受访者本次流动开始年份亲属随迁=1;其他=0是否办理过个人社会保障卡?是=1;否=0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1;否=0是否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1;否=0家庭现居住人数家庭上个月总收入家庭上个月总支出流入省份每万人拥有的医护人员数量流入省份的2018年人均生产总值流入省份的城镇失业率流入省

25、份的高中学生人数与高中老师人数之比利用熵权法测算受教育程度:文盲=0;小学=6;初中/中专=9;高中=12;大专=15;本科=16;硕士及以上=19健康状况:生活不能自理=0;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1;基本健康=2;健康=3就业状况:未签订合同=0;签订固定期限合同=1;签订长期劳动合同=2承包地转租的年收入个人每年获得的集体分红住房属性:借住房=0;就业场所=1;单位/雇主房=2;政府提供公租房=3;合租私房=4;整租私房=5;自建房=6;自购保障性住房=7;自购小产权住房=8;自购商品房=9是否同意“我喜欢我现在居住的城市”“我关注我现在居住城市/地方的变化”“我很愿意融入本地人,成为其中

26、一员”“我觉得我已经是本地人了”?完全不同意=0;不同意=1;基本同意=2;同意=3是否同意“我的卫生习惯与本地市民存在较大差别”“我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我感觉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完全不同意=0;不同意=1;基本同意=2;同意=3在本地是否参加过工会的活动?是=1;否=0在本地是否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是=1;否=0是否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是=1;否=0社会交往情况:很少与他人交往=0;同乡=1;其他本地人和其他外地人=2社会参与情况:从不参与=0;很少参与=1;偶尔参与2;经常参与=3均值0.5170.1650.52237.6210.8340.3532.0347.6650.0

27、830.4770.7450.0353.2500.7050.365114.947.1003.04212.4490.0939.5562.7930.502258.02921.9376.1948.9454.1810.0680.0600.0901.2050.099标准差0.5000.0710.50010.7310.3720.3731.9466.2820.2770.4990.4360.1851.1870.5480.27823.453.1690.5882.2960.0823.1730.4720.837953.896387.762.2542.0051.2010.2520.2380.2860.7940.3865

28、96第 5 期王伟新等: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三)模型选择考虑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是典型的二值选择变量,使用Probit模型来研究家庭韧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关系,模型设定如下:P(Isdi=1)=(*resiliencei+*controli+i+i)(1)式(1)中:Isdi表示进城农民i的市民化意愿;resiliencei表示农民i的家庭韧性情况;controli表示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其他控制变量;i为地区固定效应;i为随机扰动项。同时,为验证农户生计资本在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参考江艇34关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使用两步检验回

29、归系数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模型如下:Isdi=*resiliencei+*controli+i+i(2)Mi=*resiliencei+*controli+i+i(3)式(2)式(3)中:Mi为农户生计资本积累水平;、为待估计参数;系数表示家庭韧性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若显著,则说明中介效应存在。四、结果与分析(一)基准回归分析首先基于式(1)进行基准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中仅纳入核心解释变量农户家庭韧性与被解释变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可以看出,农户家庭韧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在1%显著水平上呈正相关。模型(2)模型(4)逐步加入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省级层面等控制变

30、量,模型(5)对省份进行固定效应处理。从回归结果看,加入控制变量和控制省份固定效应后,核心自变量农户家庭韧性的系数变小但依旧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农户家庭韧性的提高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增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H1得以验证。表3基准回归模型估计结果n=82 856变量名称农户家庭韧性性别年龄婚姻个人月收入流动次数流动年数流动原因社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月收入家庭月支出城市医疗水平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失业率高中师生比地区固定效应Pseudo R2模型(1)0.479*(0.024)未控制0.003模型(2)0.445*(0.025)-0.00

31、3*(0.001)-0.013*(0.004)0.023*(0.005)-0.021*(0.005)0.005*(0.001)-0.009*(0.001)0.012*(0.007)0.024*(0.004)-0.096*(0.004)0.021*(0.010)未控制0.018模型(3)0.448*(0.025)-0.003*(0.001)-0.008*(0.004)-0.010*(0.006)-0.018*(0.006)0.005*(0.001)-0.009*(0.001)0.011*(0.007)0.022*(0.004)-0.093*(0.004)0.021*(0.010)0.028*(0

32、.005)0.038*(0.009)-0.009*(0.002)未控制0.019模型(4)0.456*(0.027)-0.003*(0.001)-0.006(0.004)-0.018*(0.006)-0.026*(0.006)0.004*(0.001)-0.008*(0.001)0.020*(0.006)0.012*(0.004)-0.078*(0.004)0.055*(0.010)-0.006(0.005)0.046*(0.008)-0.003(0.002)-0.015*(0.001)0.019*(0.001)-0.021*(0.003)0.001*(0.001)未控制0.048模型(5)0

33、.531*(0.035)-0.002*(0.001)-0.006(0.004)-0.018*(0.006)-0.026*(0.005)0.003*(0.001)-0.006*(0.001)0.019*(0.006)0.001(0.004)-0.072*(0.004)0.054*(0.009)0.001(0.005)0.044*(0.009)-0.005*(0.002)0.013(0.009)0.034*(0.004)0.106*(0.026)0.003*(0.001)已控制0.078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估计系数已转化为边际效应;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597

34、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二)稳健性检验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首先使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具有较高落户意愿的进城农民往往也有更强的长期居留意愿,因此使用“长期居留意愿”作为“落户意愿”的替代变量来衡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在表4中的模型(6)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后,农户家庭韧性的系数依然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验证基准回归结果。随后,对核心解释变量的界定进行调整。将原本剔除的“落户意愿”为“不确定”的样本纳入“不愿意落户”类别,对自变量进行扩充。从表4中模型(7)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户家庭韧性的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进一步验证基准回归的结果。进

35、一步地,分别使用Logit模型和Oprobit模型替代Probit模型进行回归。表4中模型(8)和模型(9)分别展示Logit和O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在更换回归模型后,回归结果依然与基准回归类似。最后,为防止样本中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对变量中所有连续类型的变量进行双侧1%缩尾处理,将极端值替换为1%和99%处的临界值。进行缩尾处理后的回归结果如模型(10)所示,农户家庭韧性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三)内生性处理农户家庭韧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之间可能因为遗漏变量或者反向因果而导致内生性问题。为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农民是否在农忙时节外出”作为农户家庭韧

36、性的工具变量。农业生产活动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时效性,不同季节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繁忙程度显著不同。一般而言,农忙时节主要包括上半年春种的4、5、6三个月以及下半年秋收的9、10两个月。本文将受访者中“此次外出月份”为4、5、6、9、10的赋值为1,其他赋值为0。工具变量需要满足相关性与外生性两个条件。相关性方面,农业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要素,对农户家庭韧性有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在农忙时节外出意味着在缺少一位或几位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民家庭依然能够有效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说明农户家庭韧性水平较高。外生性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外出的月份与其在城市的落户意愿并没有直接关系

37、。因此,“农业转移人口是否在农忙时节外出”符合工具变量假设。IV-Probit 模型的两阶段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第一阶段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是否在农忙时节外出与农户家庭韧性在5%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说明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有较强相关性。第二阶段结果显示,Wald检验值为29.73,显著超过临界值,说明原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需要验证工具变量的有效性,由于内生解释变量个数等于工具变量个数,不需要进行过度识别检验。弱工具变量检验结果表明,AR检验(31.16)和Wald检验(4.92)均拒绝弱工具变量假设,证明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表5表4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变量名称农户家庭韧性观测值Pseudo

38、R2模型(6)0.105*(0.016)108 9370.040模型(7)0.544*(0.026)129 7670.064模型(8)0.538*(0.036)82 8560.078模型(9)1.287*(0.069)129 7670.039模型(10)0.532*(0.035)82 8560.078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控制变量与地区固定效应均已控制。表5内生性检验回归结果n=82 856变量名称农忙时节外出务工农户家庭韧性Wald检验值第一阶段F值Adj R22SLS第一阶段0.001*(0.001)1 276.000.217第二阶

39、段48.28*(21.768)29.73*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控制变量与地区固定效应均已控制。598第 5 期王伟新等: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结果显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农户家庭韧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依然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内生性问题并不影响本文基准回归的结论。(四)异质性分析1.基于个体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土地作为农民在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由表6可知,无耕地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户家庭韧性系数要显著高于有耕地的农业转移人口。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耕地的存在会影响农户

40、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提升。可能的解释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尚未彻底完成,农地确权进程相对滞后,农地产权混乱且各地政策差异较大,无法给农业转移人口形成稳定、安全的预期。在土地日益升值的大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担心市民化之后失去农村的土地权益,这种顾虑不仅阻碍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也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因此,出于对自身权利的担忧,拥有耕地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相对较低。2.基于家庭层面的异质性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不断改变农户生计资本和生活方式,以期真正实现市民化,形成“接力式”进城的人口迁移模式30。为研究父母外出经历对第二代农

41、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根据“在您首次流动/外出前,您父母是否有过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题项,将样本分为两组进行回归。对于父母有外出经历的农业转移人口而言,农户家庭韧性每提高1个单位,其市民化意愿会提高0.696,相较于父母无外出经历的农业转移人口,该系数提升了约48.1%。可能的解释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面对着经济性与制度性障碍,很难一蹴而就。在此背景下,“接力式”进城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路径,即父辈进行资源积累,并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支撑下一代进城并实现市民化。3.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国家政策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产生重要影响。中共十八大以

42、来,党中央和国家陆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要求和建设方案。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通知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根据第一批试点名单,将样本分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区”和“非新型城镇化试点区”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两组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都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流入地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区”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户家庭韧性的系数为0.596,显著高于流入地为“非新型城镇化试点区”的农业转移人口。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试点区”的城市给予的包括财政、土地、政策支持可以有效提升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43、意愿的正向影响。(五)机制分析前文理论分析表明,农户生计资本是家庭韧性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机制。为进一步检验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使用两步检验回归系数法,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在农户家庭韧性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从表7可以看出,农户家庭韧性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说明农户家庭韧性与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呈现显著正向关系。这说明家庭韧性越高,农户能够在户籍所在地和流入地积累越多的生计资本,市民化预期净收益也越高,其市民化意愿也就越高。进一步可以发现,农户表6异质性分析回归结果变量名称农户家庭韧性观测值Wald值Pseudo

44、 R2个体层面无耕地0.635*(0.051)32 4862 996.630.074有耕地0.380*(0.049)45 7984 450.780.076家庭层面父母无外出经历0.470*(0.039)59 8566 107.790.080父母有外出经历0.696*(0.088)17 2431 648.250.074地区层面非试点区0.381*(0.032)56 1533 236.540.042试点区0.596*(0.056)20 9462 193.640.079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控制变量与地区固定效应均已控制。599第 22 卷农

45、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家庭韧性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也就是说,农户家庭韧性越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水平就越高。而较高的生计资本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高其市民化预期净收益,最终正向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H2得以验证。因此,农户家庭韧性不仅直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还通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这一路径间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提升。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省级层面宏观数据,使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

46、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农户家庭韧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家庭韧性水平越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越强。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存在异质性影响,农户家庭韧性对家中无耕地、父母有外出经历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更大。第三,机制分析表明,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代表的生计资本在农户家庭韧性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机制作用,即家庭韧性越高,农户生计资本水平越高,其市民化意愿越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

47、政策建议。第一,应充分尊重农业转移人口意愿,分层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优先推动受教育程度较高、未婚、流动时间较长、在城市有住房、有稳定工作等市民化能力较强、意愿较高的农业转移人口优先落户。第二,应坚持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数字化、电气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农业内生韧性。第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推动文化下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第四,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立法保障在城市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合法土地权益,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地有偿退

48、出机制和农村土地资本化路径。参考文献:1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 J.社会学研究,2001(4):44-51.2 佟大建,金玉婷,宋亮.农民工市民化:测度、现状与提升路径 J.经济学家,2022(4):118-128.3 魏雪,袁承程,刘黎明.农户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1):134-142.4 ADGER W N.Social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Are they related?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0,24(3):347-364.5

49、WALKER B,GUNDERSON L,KINZIG A,et al.A handful of heuristics and some propositions for understanding resilience in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J.Ecology and Society,2006,11(1):709-723.6 纪红蕾,蔡银莺.生计资本异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以武汉城市郊区的516户农民为例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2):220-226.7 刘建.后脱贫时代内源式贫困治理体系的建构:以家庭本位为视野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50、(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1):16-25.表7机制分析回归结果n=82 856变量名称农户家庭韧性R2生计资本2.602*(0.518)0.224人力资本1.000*(0.387)0.216物质资本0.078*(0.027)0.029心理资本0.048*(0.006)0.050社会资本1.476*(0.309)0.110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控制变量与地区固定效应均已控制。600第 5 期王伟新等: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8 何植民,蓝玉娇.脱贫“脆弱户”的可持续生计: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J.农村经济,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