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加快拓展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8830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拓展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快拓展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快拓展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21朱耀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作者简介加快拓展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文朱耀垠 图由作者提供在老龄化和信息化交汇的时代,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既是事关发挥科技社会功能、提升养老服务科技含量的重大课题,也是促进养老服务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话题。本文以推动智能科技融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题,概括了我国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在当代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梳理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轨迹,分析了单纯依靠人力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困难和短板,概括了智慧居家养老的核心要义、运行机制、独特功效和创新价值,探讨了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困难,提出了拓展

2、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纠正对智慧养老的片面和错误认识,完善智慧养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健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对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攻关,完善智慧养老人才培养机制等。居家养老是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现实选择。“居家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显著特征。居家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体系中最重要且亟待突破的领域。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程度日益加深和家庭小型化、少子化、流动性趋势不断加重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照料模式遇到了诸多挑战,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势在必行。尽管我国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短板,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探求

3、破解之道。一、我国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诸多困难和短板居家养老服务并非单纯依靠家庭,而是在家庭成员履行应尽义务的前提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一种养老服务形式,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内容,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并行发展,老年人口高龄化和空巢化不断深化,家庭养老照料功能趋于弱化,同时,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凸显,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明显不足。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在卢

4、湾区等6个区率先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2000年起这项试点在全市展开。2008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政策措施。近10多年来,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制度不断建立,服务手段和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设施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服务项目和内容日渐丰富。但是,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依然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一方面,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虽然融入了社会化服务因素,但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上门服务,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加之愿意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高素质一线人才紧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营运的困难日益

5、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的含量偏低,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在普惠性、便捷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面临困难主要有: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和精准度不够,场地不够,设施不全,资金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服务标准不完善,管理效率偏低,服务的便捷性、灵活性、专业性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配套支持政策不具体、难操作,财政支出压力大,老年人自费购买服务意愿低,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服务提供者营运困难;从业人员数量少、年龄偏大、流动性强、专业素不高等。二、智慧养老开辟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视野新动能智慧养老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老年人经验智慧的传承和利用提供了新手段,

6、开辟了新途径。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以数字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助力破解传统居家养老服务难题1.使空巢独居老年人生活更安全、更便利。各类智能终端、监测设备、呼救设施无疑是空巢、独居老人居家生活的得力助手。2.探索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的可行路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链接各类资源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和娱乐项目,改善失能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对失能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各种防走失智能设备用于失智老人,减少其走失风险。一些电子游

7、戏用于老年人认知训练,改善认知缺损。例如,日本的“任天堂”游戏被用于中风护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感。3.汇集老年医疗康复和精神关爱服务资源。智能化的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和智能药盒、智能家居关爱系统在居家养老中越来越重要。4.缓解年轻子女工作和照料老人难以兼顾的矛盾。智慧养老创新了子女赡养方式,子女可随时随地为父母预约服务,既提升了服务的专业化水准,也缓解了子女较难抽出时间照顾老人的问题。(二)促进传统养老服务转型升级智慧居家养老实质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的融合,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灵活性、及时性、个性化、低成本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提质

8、增效中能起到关键作用。1.供需对接更精准。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有利于打通各类服务系统,实现社区、居家、机构等全业务场景数据的实时、在线、多维、闭环链接,增进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相互了解。STF MonthlyJuly 2023封面故事封面故事封面故事COVER STORY COVER STORY COVER STORY 专家视角2221朱耀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作者简介加快拓展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文朱耀垠 图由作者提供在老龄化和信息化交汇的时代,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既是事关发挥科技社会功能、提升养老服务科技含量的重大课题,也是促进养老服务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养

9、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话题。本文以推动智能科技融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题,概括了我国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在当代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梳理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轨迹,分析了单纯依靠人力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困难和短板,概括了智慧居家养老的核心要义、运行机制、独特功效和创新价值,探讨了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困难,提出了拓展和优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纠正对智慧养老的片面和错误认识,完善智慧养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健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对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攻关,完善智慧养老人才培养机制等。居家养老是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现实选择。“居家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

10、服务体系的显著特征。居家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体系中最重要且亟待突破的领域。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程度日益加深和家庭小型化、少子化、流动性趋势不断加重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照料模式遇到了诸多挑战,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势在必行。尽管我国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短板,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探求破解之道。一、我国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诸多困难和短板居家养老服务并非单纯依靠家庭,而是在家庭成员履行应尽义务的前提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一种

11、养老服务形式,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内容,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并行发展,老年人口高龄化和空巢化不断深化,家庭养老照料功能趋于弱化,同时,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凸显,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明显不足。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在卢湾区等6个区率先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2000年起这项试点在全市展开。2008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政策措施。近10多年来,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制度不断建立

12、,服务手段和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设施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服务项目和内容日渐丰富。但是,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依然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一方面,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虽然融入了社会化服务因素,但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上门服务,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加之愿意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高素质一线人才紧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营运的困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的含量偏低,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在普惠性、便捷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面临困难主要有: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和精准度不够,场地不够,设施不全,资金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服务标准不完善,管理效率偏低,服务的

13、便捷性、灵活性、专业性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配套支持政策不具体、难操作,财政支出压力大,老年人自费购买服务意愿低,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服务提供者营运困难;从业人员数量少、年龄偏大、流动性强、专业素不高等。二、智慧养老开辟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视野新动能智慧养老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老年人经验智慧的传承和利用提供了新手段,开辟了新途径。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以数字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助力破解传统居家养老服务难题1.使空巢独居老年人生活更安全

14、、更便利。各类智能终端、监测设备、呼救设施无疑是空巢、独居老人居家生活的得力助手。2.探索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的可行路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链接各类资源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和娱乐项目,改善失能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对失能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各种防走失智能设备用于失智老人,减少其走失风险。一些电子游戏用于老年人认知训练,改善认知缺损。例如,日本的“任天堂”游戏被用于中风护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感。3.汇集老年医疗康复和精神关爱服务资源。智能化的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和智能药盒、智能家居关爱系统在居家养老中越来越重要。4.缓解年轻子女工作

15、和照料老人难以兼顾的矛盾。智慧养老创新了子女赡养方式,子女可随时随地为父母预约服务,既提升了服务的专业化水准,也缓解了子女较难抽出时间照顾老人的问题。(二)促进传统养老服务转型升级智慧居家养老实质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型居家养老服务的融合,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灵活性、及时性、个性化、低成本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中能起到关键作用。1.供需对接更精准。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有利于打通各类服务系统,实现社区、居家、机构等全业务场景数据的实时、在线、多维、闭环链接,增进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相互了解。STF MonthlyJuly 2023封面故事封面故事封面故事COVER STORY COVER

16、STORY COVER STORY 专家视角2423STF MonthlyJuly 20232.服务质量更可靠。智慧养老服务可量化、可展示、可追溯,有利于实现风控前移、主动服务、过程跟踪、结果反馈。3.资源利用更有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养老服务的共享程度,有效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解决护理人员不足和护理费用过高问题。4.老人生活更便利。各种老年智能移动辅助产品给老年人出行、社交带来莫大便利。智慧养老手段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不受时间、位置的束缚,自主选择服务。(三)缓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减少的压力智慧养老既搭建了老有所为的平台,促进老年人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传承和利

17、用,又有利于解决养老服务人力不足问题。以日本为例,该国推行智能化养老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日本政府从2013年起,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养老院,而是支持研发和应用辅助老年生活的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来解决居家或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三、我国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和经验(一)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1.党中央国务院确立政策方向。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对“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作出部署。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7月,国务院

18、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服务。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对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作出统筹安排。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难度。2.国家部委密集出台政策措施。2017年2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计生委联合 印 发 智 慧 健 康 养 老 产 业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0172020年),提出

19、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的构想和举措。2021年10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拓展智慧养老场景,提升养老服务能力。2017年以来,工信部等部门联合组织了5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发布了3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2020年、2022年)。(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安徽省为例,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加快发展智慧养老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20号),省民政厅印发了安徽省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方案(2021),采取了支持智慧养老服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经

20、济困难的空巢、独居、高龄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安防设备发放补贴,给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成果发放“三重一创”奖励资金,对智慧养老产品租赁的平台运营或租赁需求方给予补贴,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支持对老年人住所进行智能化改造等。(三)各地积极开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实践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径新办法,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以下列举三例。1.浙江省建设“浙里康养”数字平台。近些年来,浙江省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2022年6月27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多跨协同机制,

21、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基础数据库,按照“小切口、大场景”原则,围绕“五个老有”打造应用场景,打造“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养老新模式。这是对原有的“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升级,目标是实现一个平台提供养老服务供给、一组数据掌握养老服务态势、一部手机通办养老服务业务、一张地图展示养老服务资源、一套算法协助养老智能决策,构建“1+5+N”智慧养老总体框架,“1”是指建好 1个“养老云”数据库,“5”是指建设涉及养老服务流程的5个中心(受理、办理、评估、支付、监管中心),“N”是指提供的 N 项养老场景,加强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系统协同,提升养老服务的数字化水平。2.上海市推广为老

22、服务“一键通”。为老服务“一键通”的主要特点是:老年人可通过一键通电话机(在电话机上用醒目字体标注服务名称)、智能手机(APP、小程序或“随申办”老年版)、电视机(遥控器简易操作)以及便携终端、自助服务机等多种方式,一键联系各区的呼叫中心,由呼叫中心对接相应服务资源,实现一键呼叫、简易操作、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2021年,“一键通”建设在长宁、松江、普陀等区试点,2022年8月,上海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在全市推开“一键通”建设。其创新意义在于:一是创新服务模式。老年人向一键联系呼叫中心提出需求,由呼叫中心对接相应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转介服务,先期开展了

23、“一键挂号、一键打车、一键救援、一键咨询”等服务,实现一键呼叫、简易操作、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二是创新协作机制。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实现了与“健康云”“申程出行”等市级挂号、打车服务平台的资源对接,提高了服务保障能力。三是创新服务场景。老年人可通过“一键通”固定电话机、便携终端、电视机、自助终端等方式,在家中或社区等为老服务场所随时获取服务。四是政府购买服务。经济困难的独居、高龄老年人使用“一键通”服务,全部由政府购买服务,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相衔接。3.武汉市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武汉市自2013年起,探索搭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分类别向老年人发放“一键通”手机。自2 0 1 6年

24、 起 建 设“互 联 网+养 老”云 平 台。2018年,市政府印发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推动探索构建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的智慧居家养老模式。其创新意义在于:一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从标准制定、等级评定、综合评估等环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准识别、精准补贴、精准支持”。二是降低建设成本和服务费用。武汉市试点建设的一个中心辐射式服务点,仅投资200万元,就能为周边老人提供150180张的“家庭养老床位”,比传统投资模式节省了80%。目前,一名中轻度失能老人入住养老院,月均费用在30005000元之间。通过“家庭养老院”提供服务,老人每月仅

25、需花费15002000元,比机构养老节约一半支出。三是激发居家养老服务的潜能和效能。重点从硬件设施、服务项目、服务人数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全市多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15星的等级封面故事封面故事封面故事COVER STORY COVER STORY COVER STORY 专家视角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主要集中在家政、生活照料等低层次需求领域,老人急切需要的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等中高端服务和产品明显欠缺。2423STF MonthlyJuly 20232.服务质量更可靠。智慧养老服务可量化、可展示、可追溯,有利于实现风控前移、主动服务、过程跟踪、结果反馈。3.资源利用更有效。现代信息

26、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养老服务的共享程度,有效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解决护理人员不足和护理费用过高问题。4.老人生活更便利。各种老年智能移动辅助产品给老年人出行、社交带来莫大便利。智慧养老手段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不受时间、位置的束缚,自主选择服务。(三)缓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减少的压力智慧养老既搭建了老有所为的平台,促进老年人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传承和利用,又有利于解决养老服务人力不足问题。以日本为例,该国推行智能化养老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日本政府从2013年起,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养老院,而是支持研发和应用辅助老年生活的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来解决居家或机构中老年

27、人的生活困难问题。三、我国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和经验(一)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1.党中央国务院确立政策方向。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对“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作出部署。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服务。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

28、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对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作出统筹安排。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难度。2.国家部委密集出台政策措施。2017年2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计生委联合 印 发 智 慧 健 康 养 老 产 业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017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的构想和举措。2021年10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拓展智慧养老场景,提升养老服务能力。20

29、17年以来,工信部等部门联合组织了5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发布了3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2020年、2022年)。(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安徽省为例,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加快发展智慧养老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20号),省民政厅印发了安徽省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方案(2021),采取了支持智慧养老服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经济困难的空巢、独居、高龄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安防设备发放补贴,给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成果发放“三重一创”奖励资金,对智慧养老产品租赁的平台运营或租赁需求方给予补贴,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支持对老年人住所进行智能化改造等

30、。(三)各地积极开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实践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径新办法,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以下列举三例。1.浙江省建设“浙里康养”数字平台。近些年来,浙江省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2022年6月27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多跨协同机制,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基础数据库,按照“小切口、大场景”原则,围绕“五个老有”打造应用场景,打造“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养老新模式。这是对原有的“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升级,目标是实现一个平台提供养老服务

31、供给、一组数据掌握养老服务态势、一部手机通办养老服务业务、一张地图展示养老服务资源、一套算法协助养老智能决策,构建“1+5+N”智慧养老总体框架,“1”是指建好 1个“养老云”数据库,“5”是指建设涉及养老服务流程的5个中心(受理、办理、评估、支付、监管中心),“N”是指提供的 N 项养老场景,加强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系统协同,提升养老服务的数字化水平。2.上海市推广为老服务“一键通”。为老服务“一键通”的主要特点是:老年人可通过一键通电话机(在电话机上用醒目字体标注服务名称)、智能手机(APP、小程序或“随申办”老年版)、电视机(遥控器简易操作)以及便携终端、自助服务机等多种方式,一键联系各

32、区的呼叫中心,由呼叫中心对接相应服务资源,实现一键呼叫、简易操作、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2021年,“一键通”建设在长宁、松江、普陀等区试点,2022年8月,上海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在全市推开“一键通”建设。其创新意义在于:一是创新服务模式。老年人向一键联系呼叫中心提出需求,由呼叫中心对接相应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转介服务,先期开展了“一键挂号、一键打车、一键救援、一键咨询”等服务,实现一键呼叫、简易操作、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二是创新协作机制。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实现了与“健康云”“申程出行”等市级挂号、打车服务平台的资源对接,提高了服务保障能力。三是创新服

33、务场景。老年人可通过“一键通”固定电话机、便携终端、电视机、自助终端等方式,在家中或社区等为老服务场所随时获取服务。四是政府购买服务。经济困难的独居、高龄老年人使用“一键通”服务,全部由政府购买服务,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相衔接。3.武汉市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武汉市自2013年起,探索搭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分类别向老年人发放“一键通”手机。自2 0 1 6年 起 建 设“互 联 网+养 老”云 平 台。2018年,市政府印发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推动探索构建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的智慧居家养老模式。其创新意义在于:一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精

34、细化水平。从标准制定、等级评定、综合评估等环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准识别、精准补贴、精准支持”。二是降低建设成本和服务费用。武汉市试点建设的一个中心辐射式服务点,仅投资200万元,就能为周边老人提供150180张的“家庭养老床位”,比传统投资模式节省了80%。目前,一名中轻度失能老人入住养老院,月均费用在30005000元之间。通过“家庭养老院”提供服务,老人每月仅需花费15002000元,比机构养老节约一半支出。三是激发居家养老服务的潜能和效能。重点从硬件设施、服务项目、服务人数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全市多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15星的等级封面故事封面故事封面故事COVER STORY

35、COVER STORY COVER STORY 专家视角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主要集中在家政、生活照料等低层次需求领域,老人急切需要的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等中高端服务和产品明显欠缺。2625STF MonthlyJuly 2023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与运营补贴挂钩,从而调动设施运营主体争创星级的积极性。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在老人家中进行无障碍改造和安装智能设施设备,依托专业照护机构,远程监测老人健康数据、响应服务呼叫,建设“家庭床位”,将机构照护服务延伸到家,既帮助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解决居家养老实际困难,也提高了服务效能。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目前,我国的智慧居家养

36、老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和困难1.智慧居家养老的基础设施和物理环境不完善。在市区镇街村居三级网络链路中,有的城区网络带宽容量不足,大部分社区节点上的带宽容量接近满负荷。区级大数据平台在数据处理、数据多维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能力尚不具备,数据分级保护、大数据算力亟待提升,既有政务云计算平台不能满足养老大数据的存储及计算需求。各社区的视频环境复杂,摄像头品牌各异,目前只能把图像统一集成上来,进一步的图像行为识别尚需继续探索。2.对智慧养老的发展和应用的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就决策者而言,主要是缺乏系统化思维,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政

37、策和力量统筹不够;在设计者方面,主要是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偏好和接受能力,过多考虑技术方面,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不足,致使一些智慧设备和产品不适合老年人的心理倾向、认知能力和使用习惯等;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认知程度和使用能力不足,对学习和使用智慧科技有畏难情绪、恐惧心理。3.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不健全。有些专业数据的标准不统一。在地理信息方面,不同的平台对同一物件用不同的标识,不同平台之间数据对接都得进行标识转换。医疗信息系统也存在标准化不够充分、专业名称的数字化描述不统一的问题,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医疗专业数据错报、漏报、重复上报等,影响数据质量和及时性。涉老信息数据的安全和共享规范不细致、难操作。4.

38、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主要集中在家政、生活照料等低层次需求领域,老人急切需要的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等中高端服务和产品明显欠缺。5.养老服务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不到位。信息平台不统一,跨地域、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主体弱小,处于少、小、散、弱状态,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平台整合力相对薄弱,有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独自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医养结合在居家和社区层面难以实现。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定位模糊,供需对接的精准化不足,信息分析及应用能力局限,这些都增加了协同整合的难度。(二)拓展和深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思考1.纠正对智慧

39、养老的错误和片面认识。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产品设计和服务供给的以人为本理念和需求导向。建议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者深入老年人群中沉浸式体验其生活,提高适老化意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避免将适老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切实增强老年人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认知度、信任度。推广智能养老产品体验基地和智慧养老服务场景建设,将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科技能力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老年教育内容,深化“智慧助老”志愿服务,多途径、多方式提高老年人对智能科技的认知和能力;加强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预防和解决健康养老领域中隐私泄露、数据造假、信息孤岛等难题。2.完善智慧养老的硬件条件和社会环境。

40、坚持以数字化技术促进养老服务的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将智慧居家养老纳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规划中,纳入完整社区建设,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在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发展。推进家用和个人数字化产品普及应用,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家庭和智慧养老一体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国外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的先进理念。3.健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同联动机制。确立“党政主导、社会主体、市场主营、家庭主责、个人主动”的思路,明确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应尽职责;合理界定各方责任,正确履行政府应尽职责,强化政府对智慧养老的财政投入、法律规制和市场监管等职责,落实涉老信息和数据整合责任;发挥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培

41、育智慧养老龙头企业,支持模式新颖、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形成覆盖智慧养老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强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4.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攻关。抓紧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制定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智慧居家养老科技攻关纳入国家“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大专项,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与科技新产品、新方法、新模式有机融合。积极实施智慧健养老产品供给工程、智慧健康创新应用工程、智慧养老服务推广工程,重点研发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失智失能老年人照护和居家养老急需的智能化产品和信息化系统;完善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优化操作

42、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智能产品人机交互体验。鼓励研发被动式、集成化的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及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实现老年人无感知应用。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5.补齐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短板。一是加强智慧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服务。大力发展老年人电子游戏产业,鼓励研发任务类游戏和健身类游戏,研究、借鉴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老年电子游戏的有益经验,吸引国际知名的老年电子游戏品牌和企业在我国落户。开发社交类应用软件和平台,为老年人的沟通、联系、互助和就业支持。二是探索智能科技在农村养老的应用途径。将智慧养老纳入“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建立并

43、完善农村老年人基础信息库,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面向孤寡和留守老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多方推动智能终端在农村空巢老年人居家生活中的应用,完善线下服务网络。三是加强复合型智慧养老人才培养。着力培养既懂智能技术又懂养老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机制和培训体系,强化养老服务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志愿者和家庭智慧助老的激励。封面故事封面故事封面故事COVER STORY COVER STORY COVER STORY 专家视角编辑张孟月、周会霞 责任编辑苏莉娜 校对吴政希 1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

44、会.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知识读本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8:1-162.2 陶涛,金光照,郭亚隆.中国老年家庭空巢化态势与空巢老年群体基本特征J.人口研究,2023,47(1):58-71.3 袁缉辉.强化家庭作用,支持居家养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6):30-34.4 左美云.智慧养老:内涵与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1-150.参考文献:2625STF MonthlyJuly 2023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与运营补贴挂钩,从而调动设施运营主体争创星级的积极性。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在老人家中进行无障碍改造和安装智能设施设备,依托专业照护机构,远程监测老人健康

45、数据、响应服务呼叫,建设“家庭床位”,将机构照护服务延伸到家,既帮助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解决居家养老实际困难,也提高了服务效能。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目前,我国的智慧居家养老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和困难1.智慧居家养老的基础设施和物理环境不完善。在市区镇街村居三级网络链路中,有的城区网络带宽容量不足,大部分社区节点上的带宽容量接近满负荷。区级大数据平台在数据处理、数据多维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能力尚不具备,数据分级保护、大数据算力亟待提升,既有政务云计算平台不能满足养老大数据的存储及计算需求。各社区的视频

46、环境复杂,摄像头品牌各异,目前只能把图像统一集成上来,进一步的图像行为识别尚需继续探索。2.对智慧养老的发展和应用的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就决策者而言,主要是缺乏系统化思维,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和力量统筹不够;在设计者方面,主要是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偏好和接受能力,过多考虑技术方面,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不足,致使一些智慧设备和产品不适合老年人的心理倾向、认知能力和使用习惯等;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认知程度和使用能力不足,对学习和使用智慧科技有畏难情绪、恐惧心理。3.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不健全。有些专业数据的标准不统一。在地理信息方面,不同的平台对同一物件用不同的标识,不同平台之间数据对接都得进行标识转换。

47、医疗信息系统也存在标准化不够充分、专业名称的数字化描述不统一的问题,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医疗专业数据错报、漏报、重复上报等,影响数据质量和及时性。涉老信息数据的安全和共享规范不细致、难操作。4.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主要集中在家政、生活照料等低层次需求领域,老人急切需要的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等中高端服务和产品明显欠缺。5.养老服务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不到位。信息平台不统一,跨地域、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主体弱小,处于少、小、散、弱状态,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平台整合力相对薄弱,有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独自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医养结合在居家和社区层面难

48、以实现。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定位模糊,供需对接的精准化不足,信息分析及应用能力局限,这些都增加了协同整合的难度。(二)拓展和深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思考1.纠正对智慧养老的错误和片面认识。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产品设计和服务供给的以人为本理念和需求导向。建议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者深入老年人群中沉浸式体验其生活,提高适老化意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避免将适老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切实增强老年人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认知度、信任度。推广智能养老产品体验基地和智慧养老服务场景建设,将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科技能力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老年教育内容,深化“智慧助老”

49、志愿服务,多途径、多方式提高老年人对智能科技的认知和能力;加强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预防和解决健康养老领域中隐私泄露、数据造假、信息孤岛等难题。2.完善智慧养老的硬件条件和社会环境。坚持以数字化技术促进养老服务的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将智慧居家养老纳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规划中,纳入完整社区建设,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在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发展。推进家用和个人数字化产品普及应用,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家庭和智慧养老一体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国外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的先进理念。3.健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同联动机制。确立“党政主导、社会主体、市场主营、家庭主责、个人主动”的思路

50、,明确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应尽职责;合理界定各方责任,正确履行政府应尽职责,强化政府对智慧养老的财政投入、法律规制和市场监管等职责,落实涉老信息和数据整合责任;发挥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培育智慧养老龙头企业,支持模式新颖、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形成覆盖智慧养老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强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4.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攻关。抓紧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制定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智慧居家养老科技攻关纳入国家“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大专项,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与科技新产品、新方法、新模式有机融合。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