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46614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指导老师:赵普光 学员:吴海华摘要: 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了农民的思想弱点,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的人物。本文将从阿Q谜一样的身世背景,独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等多方面来解读鲁迅塑造的这一个被喻为“国人灵魂”的人物形象.关键词: 身世背景:精神胜利法、革命、形象意义一、阿Q的身世背景之谜(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 阿Q是一个孤独者,横空

2、出世,没有任何来由。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反复提到阿Q的姓氏问题,但又闪烁其辞,故弄玄虚,实在令人回味。阿Q连姓氏都没有“是旧中国劳动人民没有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的写照”。这似乎非常深刻!但是请想一想,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特意表白“我不知道阿Q姓什么呢?”,阿Q依稀记得自己是姓赵,但这个意识并不清晰,也许是时间太久了吧,也可能有巨大的心理隐痛而备受压抑吧, 只是在多喝了酒之后才“手舞足蹈”地炫耀“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很光彩”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69页。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其“真”就是积压在阿Q心理的潜意识冒了出来。而赵太爷呢,他是未庄最有

3、权势的豪绅,与阿Q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本不该与一个低贱草民较劲,可他却主动叫人找来了阿Q,暴跳如雷,“满脸溅朱”,特别是那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69页”其强烈否认之语气背后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接着作者写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69页”.后面作者还煞有介事地写了“我”居然专门去向赵太爷的儿子去核实,且详细记录了查询的过程和结果,这才了事。阿Q就是这般的可怜,在那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他却一无所有!姓氏、名字、籍贯这些可谓是一个人

4、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他被通通剥夺掉了。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二)阿Q “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 “阿Q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弱者.阿Q他没有家,在未庄的时候他就居住在那一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鼠虫乱窜,臭味扑鼻的土谷祠中,但这样一个地方予他而言却像是个宝贝,至少它能够收容他,总比去露宿街头的强吧!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71页”。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体力活历来流汗多而挣钱少

5、。当然,阿Q除了能干些体力活,没有其他别的本事了,只能靠出卖体力混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阿Q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曾想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女人能够陪伴他,正是这种炽烈的想法促使他鼓气勇气向赵家的吴妈表白.可是这一场恋爱终究演变成一场悲剧。阿Q不仅为此挨了骂挨了打,甚至连维持生计的饭碗都给砸了,还落得个“臭流氓”的坏名声。阿Q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在毫无保障的生计来源中挣扎,他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也忍受着惨重的剥削,这必然注定他的一生是孤独而又贫苦的!二、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又表现了他的性格里其他许多复杂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

6、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的劳动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他维护“男女大防”,认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游荡,被迫作为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并不佩服赵太爷,钱太爷,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还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可笑,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没有见过杀头。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既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

7、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鲁迅从雇农阿Q的生活道路和个性特点出发按照自己艺术创造上的习惯,从而成功塑造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阿Q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自尊癖。阿Q本是极卑微的人,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们忙碌的时候才记起他,一空闲,便把他忘记了.然而,阿Q却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钱理群 王得后:鲁

8、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71页,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都是“可笑”的。阿Q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欺弱怕强。阿Q最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呐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他寻衅跟王胡子打架,打输了,他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骂小D是“畜生”,小D让着他,他却不依不饶,进而动手抓小D的辫子,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扭住她的面颊,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大肆轻薄。可是,当他在路上遇到“假洋鬼子”时,他脱口说了句“秃儿”,不料被

9、“假洋鬼子”听见了,“假洋鬼子”举起了“哭丧棒”,他便赶紧缩起脖子,等着挨揍,连吃了几棍子,一点不敢反抗。阿Q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性幻想狂”.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所以,当赵太爷的女仆吴妈在厨房与他谈几句闲天时,他便忽然抢上去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精神的第四个特点是“泼皮耍赖。他跑到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还强词夺理,说:“这(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阿Q精神的第五个特点是“善于投机。阿Q本来是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他看到“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在革命到来之际)的

10、慌张的神情”时,便想:“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于是他想到了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想到了复仇,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当他的“革命”要求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阿Q精神的第六个特点是“自欺欺人”,即“精神胜利法。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11、,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75页。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阿Q精神的第七个特点是“奴隶性。阿Q看到审讯他的人穿着长衫,便知道这人有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立即跪了下来。长衫人物叫他站着说话,但他还是跪着,并且第二次审讯他时,他仍然下了跪。以上几方面,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这种精神状态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鲁迅从他对中华民族历史

12、、现状长期深刻的研究中,发现了阿Q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他的阿Q正传正是对于我们民族最伟大的自我批判,并从这实事求是的清醒批判中寻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阿Q正传的主旨及历史价值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看,毫无疑问,阿Q是中华民族中具有精神胜利法弱点的这一类人的典型,写出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具有十分广泛的历史概括性。三、阿Q的革命畅想曲阿Q的“革命观”及梦中的“革命畅想曲”是他性格的发展,即从虚妄的“精神胜利”转变为要求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实现物质欲求的“实际胜利”.但他的“革命观”是和落后农民的私欲和糊涂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如报复并取代赵太爷,这

13、正揭示了中国农村封建主义统治的根深蒂固,封建等级观念和正统思想已形成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阿Q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利、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与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由梦境中阿Q对待小D等人的淫威和贪财、好色等念头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只会像梦中一样取赵太爷而代之,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未庄封建小王国,变成赵太爷一样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都是占山为王,建立新政权,按照封建帝王的规格安排自己的生活。小说以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民众并没有真正理解革命,但更主要的是通过阿Q的梦中革命畅

14、想曲,使人们看到两个极为普遍、极为严峻、极为人性的问题:一是抵制金钱、权利、女人诱惑的艰难;二是封建制度的根本“官本位”思想。这些是阿Q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弱点,更是人性的弱点.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讲,有了官也就有了权利和地位。弱势群体由于没有这一切,只能忍气吞声,但一旦掌握了权利就会开始报复。如阿Q的梦中所为,封建社会的农民斗争就属于这一类.也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李自成、洪秀全等人建立政权后很快就葬送了来之不易的战果。这些人的丑行显出其劣根性,也正是鲁迅先生要批判的。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鲁迅又是怎样表现阿Q的革命的呢? 不少人认为,阿Q革命就是为了使自

15、己成为剥削者压迫者,他要 进行空前的大屠杀,建立空前残暴的政权,是比赵太爷还坏的凶残的刽子手,封建主义的代表,黑暗的化身.从洋车夫和小车夫中里面可以找出他的影子。鲁迅还说过,他笔下的阿Q是必然要“革命”的。是鲁迅对农民阶级的革命本质深刻认识的结果。有人则认为鲁迅的话是对阿Q革命的彻底否定,也是对后来所有农民革命的否定,因为阿Q的革命就是前面所说的那种空前残暴的大屠杀。其实我认为鲁迅既没有把阿Q作为农民革命效仿的榜样,也没有把阿Q想象得那么凶残。他对落后群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态度是最集中最强烈地体现在对阿Q形象的创造上的。四、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阿Q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具有

16、什么样的典型意义呢?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揭露国民劣根性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是一个长期忍受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生产极其落后的国家。这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造成了人们目光短浅、狭隘保守、卑屈奴性、逆来顺受的国民劣根性。为了挽救国民,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所以,“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的主体思想,也是阿Q正传的创作思想。鲁迅曾指出他的创作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说过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通过阿Q“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鲁迅笔下的阿Q,没有任何个人权利,完全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精神上受奴役,人格上受凌辱的地位。可是

17、他却并不觉悟,依旧固守着封建的传统思想,依旧麻木不仁的甘心做着奴隶!他又经常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卑躬屈膝,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他有惊人的“健忘症”,可以十分自轻自贱,这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陶醉的手段,使他安于那种充满痛苦和屈辱的奴隶生活。阿Q的屈辱性格对于中国人具有针砭的意义,鲁迅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形象来惊醒国人,起来改造这落后麻木的国民劣根性,这也使得Q阿这个形象具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二)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缺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具有革命不彻底性,这导致了辛亥革命在短时间内从胜利走向失败。以阿Q为例,阿Q是未庄贫民中唯一听到过革命党并亲眼见过革命党的人,但

18、他却认为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打家劫舍”,革命的好处就是可以报复他人,得到好东西,抢得好女人,可阿Q最终却被革了命!而对于这种革命结果,“在未庄是无异议的,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不无杀头这般好看.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4页”这说明,革命没有宣传教化群众,群众是愚弱的,对革命的认识是盲目,无知和冷漠的,这样的革命必将无法胜利!2、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妥协和封建地主、官僚阶级投机革命,借革命营私。从城里的举人老爷、知县、把总到未庄的赵大爷、秀才、假洋鬼子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都富有反革命的经验

19、,更善于变化和钻营。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革命党进了县城,对封建势力毫无触动。“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95页参考文献:1、 钱理群 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2、 王晖:鲁迅文集,吉林摄影出版社,2006年11月版3、 李春华: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版4、 萧新如 吴天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5、 鲁迅: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联系地址: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27号交银大厦14楼邮编:226000 电话:13615229360,只是改称

20、了别的,而且都做了革命党了。在未庄,假洋鬼子成为革命的风云人物,他还介绍赵秀才参加了革命党。这都可见原来所谓的“革命新贵”却通通都是“封建旧势力”,于是乎,城乡勾结,串通一气,维护着封建阶级的全部利益,更甚者是运用新革命力量进一步来压榨人民的利益,革命到最后却是使人民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三)阿Q对我们如今的意义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劣根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的弱点的大暴露,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置于今天,阿Q的形象予我们的意义已不在像过去那般单一,是具有多面性可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

21、大潮中,阿Q形象一再上演.有的人在他人的痛苦中产生快感,有的人在他人的失败中享用胜利,有的人在他人遇难时麻木不仁,有的人骑在他人的头上作威作福这些无一个不是阿Q的典型形象,但这些形象应是受我们鄙视和唾弃的!一个对弱者都不同情的社会,是一个幼稚的社会、畸形的社会,甚至是可怕的社会.从这点说,同情比批判更重要,更具有建设性意义!当弱者被更多的人同情和帮助的时候,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善良;当弱者变为强者的时候,社会也就进步了.如何对待阿Q这个典型人物,确实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或者说,阿Q形象从一个角度拷问着我们的民族灵魂和价值取向。因此,阿Q的典型意义不仅仅代表阿Q精神,更重要的是阿Q属于

22、弱者的代表,诠释着一个社会对弱者的态度.也许,当我们痛苦淋漓地鄙视、嘲讽、批判阿Q及阿Q精神的同时,却失去了更为宝贵的东西。总而言之,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既令人同情又令人愤恨的!令人同情的是阿Q悲惨的一生充满着屈辱和贫苦,他在未庄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阿Q既丧失了做人的尊严,连做人最基本的权利和最根本的需要通通被社会剥夺掉了。到最后,阿Q竟被枉杀从而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所有这些,无疑是令人深感同情的.但同时,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许多恶习:赌博、喝酒、偷东西,欺软怕硬,更甚至是耍流氓,调戏妇女这一切又令人十分地愤恨!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概括阿Q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让人“哀其不幸”,“ 但又“怒其不争”!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