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T 5717-202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 营) 地服务规范(河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6253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T 5717-202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 营) 地服务规范(河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3∕T 5717-202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 营) 地服务规范(河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3∕T 5717-202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 营) 地服务规范(河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3∕T 5717-202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 营) 地服务规范(河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3∕T 5717-202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 营) 地服务规范(河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100.01 CCS A 18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717202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规范 2023-05-06 发布 2023-06-06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5717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乐丫旅行社有限公司、迁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迁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晓冰、刘丽、何爱军、李保金、朱艳军、郑少东、韩春东、褚瑞娟、薛秀良、崔巍、邸雪松、邹建富、张彩

2、立、宁鹏炜、宋元冬、丁宁、李晶博、杜连丰。DB 13/T 57172023 1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的总体要求、课程、研学导师、场地与设施、安全、配套服务、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营)地的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

3、868 商品经营服务质量管理规范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研学旅行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行活动。研学旅行 自身具备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基地需自身具备餐饮条件,营地需自身同时具备餐饮和住宿条件)、必备的配套设施,具有独特的研学旅行资源,专业的运营团队,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生活等活动的场所。研学导

4、师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4 总体要求 资质要求 4.1.1 应具备两年以上的法人资质。4.1.2 应取得教育、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消防和旅游等管理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件 4.1.3 自有配套食宿接待设施的服务能力。4.1.4 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记录,近三年以上无重大质量投诉、无不良诚信记录、无经济纠纷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4.1.5 应设立研学旅行的部门或专职人员,拥有单团一次接待至少 200 人以上中小学生团队的服务能力。4.1.6 应与中小学学校或旅行社等机构规范签订服务合同,并对其组团资质及相关资质进行严格审DB

5、13/T 57172023 2 核,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教育性 基(营)地要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主题,明确教育目标,注重系统性、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实践性 基(营)地应结合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为中小学生提供与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不同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环境,使其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安全性 4.4.1 基(营)地的设施与服务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中小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4.4.2 基

6、(营)地远离地质灾害和其他危险区域,有完整的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接待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规范性 基(营)地应按照普及性要求,编制研学旅行计划,为中小学生进入研学基(营)地参与体验校外实践教育创造更多的条件和可能,同时联合更多的服务机构和人员(专业志愿者队伍、专家)参与研学旅行基(营)地的建设。5 课程 课程类型 课程可分为下列类型:知识科普型: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自然观赏型:主要包括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资源。体验考察型:主要包括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励志拓展型:主要包括红色教育

7、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文化康乐型:主要包括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资源。课程设计 5.2.1 基(营)地各类课程设计应与中小学学校、中高等教育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或相关主管部门共同规划设计。设计实施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能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知识能力基础,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5.2.2 课程学习目标明确、主题特色鲜明、富有教育功能。并引导参与研学实践的中小学生适度参与到基(营)地相关课程方案设计当中,保证教育性和实践性。5.2.3 基(营)地应根据参与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年龄

8、和能力,与学校教育内容相衔接,按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等学段研发课程教材。具体选择如下:小学一至三年级:宜设计以知识科普型和文化康乐类型资源为主的课程,并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小学四至六年级:宜设计以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和励志拓展型资源为主的课程,并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初中:宜设计以知识科普型、体验考察型和励志拓展型资源为主的产品,并以县情市情省情研学为主。高中:宜设计以体验考察型和励志拓展型资源为主的产品,并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DB 13/T 57172023 3 5.2.4 课程教材内容编排合理,保证教育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强。要有学生手册、教师指导手册、执行手册、跟踪测评手册、安全预案。

9、课程设计项目小学阶段宜不少于 45 分钟,初中和高中阶段宜不少于 60 分钟。5.2.5 研学课程开发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落实。编有 2 年至 3 年课程迭代更新发展规划,涵盖研学资源、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等核心内容,目标明确、措施可行。5.2.6 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形式应包括但不限于参与体验型、合作制作型、集体表演型、激情励志型、互动问答型。课程安排 5.3.1 在研学旅行出行前,提前告知校方、家长或组织方此次研学课程具体内容。并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如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学习计划等。5.3.2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研学日记或调查报告;5

10、.3.3 在研学旅行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如组织征文展示、分享交流会等。5.3.4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有利于教育机构对中小学生采用质性评价方式,即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研学路线 5.4.1 线路设计的原则,应该结合自身地理环境和周边资源。5.4.2 线路数量,至少拥有 3 条及以上研学实践教育路线,3 种以上主题,培养学生 3 项以上能力。5.4.3 线路设计一定要考虑安全因素,保证路线设置的便捷、合理,现基地研学主题协调一致。5.4.4 线路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适合中小学年龄特征或体能情况。教育测评机制 5.5.1 通过研学活动实施全过程中的表现

11、,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对参与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进行整体评价。5.5.2 建立研学课程的教育测评机制,要经过论证和评审,能够持续改进基(营)地的研学教育服务与设施。真实反映参与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收获。5.5.3 建立与学校、研学者及家长实时沟通的网络平台。5.5.4 建立学生研学活动档案库,研学数据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确保信息安全,严禁泄漏学生个人信息,存档期不低于三年。5.5.5 研学活动的影像资料要保留至少三年,并与学校进行数据共享。5.5.6 采用问卷式调查方式,收集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满意度测评。5.5.7 定期征求和收集学生家长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看法和评

12、价。6 研学导师 研学导师政治立场坚定,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研学导师,专科以上学历,无犯罪记录。基(营)地需要对研学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每 25 位学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研学导师负责制定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在带队老师、导游员等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提供研学旅行教育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不断开展,研学导师有能力或可以配合随团教师指导学生,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7 场地与设施 场地 7.1.1 应有独立产权的营业场所。7.1.2 宜提供一次性足够容纳 200 人以上的室内或室外场所构成的专门研学场所或教室

13、,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性。教学场所符合 GB3096 中规定的 2 类环境噪声限值。DB 13/T 57172023 4 7.1.3 基地宜提供一次性足够容纳 200 人以上就餐,营地应提供一次性足够容纳 200 人以上就餐和住宿。7.1.4 应设有医务室。7.1.5 基(营)地内水、电、通讯、无线网络等配套齐全,运行正常。7.1.6 应有消防设施。设备设施 7.2.1 为不同研学教育主题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配备相应的研学场地和演示、体验、实践的设施。7.2.2 教学设施、教具,产品合格,使用正常,无安全隐患,特殊设备需具备主管单位的检测验收报告。7.2.3 应提供拓展场地和拓展设备,制定设施、

14、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对拓展项目配备专业人员,设立安全监护岗位。7.2.4 应具备全景、线路、景物、位置和参观线路等各类标识标牌。售票处、服务中心、厕所、餐厅、住宿等场所指示设施;外部交通、内部道路、停车场等交通导览设施;医疗救护、危险地段、安全疏散通道、质量投诉、安全提示和指引标识等,设计与位置合理,导向清晰,富有特色,能够烘托总体环境。7.2.5 基(营)地内应有与研学主题相关标识标牌。7.2.6 应提供布局合理、干净整洁、优雅、卫生的研学接待服务环境,设置安保、警示、防护、救助、救护等设施及场地。8 安全 安全设施配置齐全,标识醒目,保证通行顺畅,方便游览与集散。基(营)地内部基础救护设备应

15、配备完好,与周边医院有联动救治机制,附近 30 分钟车程范围内,寻找可以随时实施救治急诊的医院。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建立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与应急响应,定期组织演练并对应急预案的实效性进行评审,保留实施记录。设有治安机构或治安联防点,与周边公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周边 30 公里内有派出所。各个出入口等主要通道和场所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实行全天侯、全方位录像监控,保证电子监控系统健全、有效,影像资料保留至少 15 天以上。对学生进行跟踪式管理,杜绝人为事故发生。应明确规定集合、列队、活动、作息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应明确活动的线路、到达时间、返校时间和联系方式,建立家校信息共享机制。应建立出

16、发、集合、返回等环节的清点人数工作流程。应对车辆编号,明确车内禁止打闹嬉戏等安全注意事项。9 配套服务 交通 9.1.1 可进入性良好,有县级以上直达公路或旅游专线等便捷交通工具,站牌指示醒目。9.1.2 基(营)地内部交通设施完善,保证安全通畅。餐饮 9.2.1 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其面积、就餐设施满足接待要求。9.2.2 设有专门的学生食堂,实行营养配餐,用餐卫生,方便快捷。9.2.3 餐饮服务人员定期体检,持健康证上岗。9.2.4 食材采购记录全,供应商资质及检测报告齐全。住宿 9.3.1 选址科学,布局合理,便于集中管理,其面积、住宿设施满足接待要求。9.3.2 设有专门学生宿舍,男女

17、分舍,保证沐浴设施、床铺及床上用品、存储柜等安全卫生。DB 13/T 57172023 5 9.3.3 设有选址科学合理、安全合规的野外露营点。9.3.4 设有符合现行公共厕所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厕所。9.3.5 住宿区应提供紧急避险场所和安全通道。9.3.6 入住前应对学生进行住宿安全教育。9.3.7 应在学生住宿区域设安全监护岗哨。9.3.8 应对学生住宿区域进行夜间巡查。9.3.9 女生宿舍由女性员工巡查。纪念品开发 9.4.1 可开发特色研学旅行相关的纪念品,提供研学延伸和物化形式。9.4.2 纪念品的质量应符合 GB/T 16868 的规定。9.4.3 购物场所的服务质量,应符合 GB

18、/T 26356 的规定。9.4.4 杜绝非法出版物、封建迷信和邪教等不健康的电子或纸质印刷品。解说 9.5.1 应根据基(营)地的主题,编制研学旅行解说教育大纲,凸显本地的资源或文化特色。9.5.2 应结合教育服务要求,提供有针对性、互动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讲解服务。环境卫生 9.6.1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 标准,声环境质量符合 GB 3096 标准。9.6.2 污水排放符合 GB 8978 规定。9.6.3 厕所达到 GB/T 18973 中 A 级以上标准。9.6.4 垃圾桶数量与布局合理,标识明显,分类设置,垃圾及时清扫,无堆积、无污染。9.6.5 传染性疾病预防

19、措施,符合 GB 19085 规定。9.6.6 应及时预报雨雪、雷电、紫外线指数及灾害性天气。9.6.7 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剥落,无污垢。9.6.8 应设足够数量的专职卫生清洁人员,卫生清洁人员职责清楚,清扫工作及时到位。9.6.9 基地(营地)园区和周边环境定期进行病虫害等防疫消杀,防疫物资足量配备。10 管理 制度管理 10.1.1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10.1.2 建立安全复查、监护的运行制度。10.1.3 构建设施完备、装备合格、操作正确的工作制度。10.1.4 建立安全问题记录报告制度。10.1.5 建立团队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机制。10.1.6 建立专业主管部门年度审核机

20、制。安全管理 10.2.1 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事故上报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巡查人员,有常态化安全检查机制和安全知识辅导培训。应明确安全责任人,并制定安全岗位职责和问责机制。10.2.2 制定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则,定期对场所、交通、餐饮、研学路线和设施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并开展应急演练。10.2.3 有地震、火灾、食品卫生与安全、公共卫生、治安事件、设施设备突发故障等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培训、演练计划和实施记录。10.2.4 应制订研学旅行活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与参加研学旅行学生家长和开展研学旅行的相关企业或机构

21、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DB 13/T 57172023 6 10.2.5 基(营)地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及有碍安全的物品。10.2.6 住宿场所应配有宿舍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安全,安排保安人员昼夜值班巡逻,保障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10.2.7 有针对性地对参与研学旅行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帮助其了解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掌握自护、自救和互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0.2.8 应为研学旅行学生购买在基地活动的公共责任险,并可根据特色活动需求建议或者协助学生购买相应特色保险。10.2.9 应对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管理,建立检查、维护、保养、修缮、更换等制度。10.2.10 应设置消防器材,

22、定期检验、维修。服务管理 10.3.1 有组织机构图和部门组织机构图,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和操作程序,适时更新并保留更新记录。10.3.2 设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及投诉处理部门,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对外公布质量监督电话。10.3.3 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保证体系,明确服务质量标准和岗位责任制度,有检查、问责和改进记录。10.3.4 建立健全投诉和处理制度,保证投诉处理及时、公开、妥善、档案记录完整。10.3.5 应对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活动进行满意度监测。10.3.6 设置网页、咨询电话,提供位置、时间、内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10.3.7 宜设置研学咨询中心,提供咨询服务。10.3.

23、8 提供 WIFI 信号,满足在线浏览和重要节点相关资料的查询。10.3.9 免费提供有关导览宣传资料。10.3.10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学校、学生访谈与问卷调查,做好满意度测评工作。10.3.11 建立服务质量的自检、自查制度,规范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人员管理 10.4.1 宜建立结构合理的专职、兼职、志愿者等相结合的基地安全管理队伍。10.4.2 应为每个研学旅行活动配置 1 名项目组长,全程随团活动,负责统筹协调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10.4.3 应为每次研学旅行活动配置数量相适宜的研学导师(学生与研学导师的比例不低于25:1)。建立研学导师全员培训制定,培养综合性研

24、学导师队伍。10.4.4 应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相应数量的安全员(学生与安全员的比例不低于 50:1),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随团开展安全教育和防控工作。10.4.5 基(营)地接受委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应在合同或经双方确认的活动方案中明确要求委托方至少派出 1 人作为代表,负责督导研学旅行活动按计划开展。10.4.6 应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相关配套服务的后勤保障人员。所有服务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研学行业、医学救助、灾害应急相关知识和技能。10.4.7 其他参与基地服务的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如餐饮住宿、治安保洁、技术维修等人员要根据具体工作岗位要求按照地方行业政策规定持证(含健康证)上岗,保持整

25、个后勤保障队伍的专业性和安全性,要持续培训,做到及时能处理各类突发事件。10.4.8 基(营)地宜每半年进行岗位专业培训。持续发展 10.5.1 基(营)地建设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0.5.2 基(营)地应编制发展规划,与城乡、土地和其他规划相衔接。10.5.3 基(营)地开发应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10.5.4 基(营)地建设应与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相一致。10.5.5 基(营)地发展应目标明确,具备创新能力。10.5.6 基(营)地运营管理应符合研学政策标准和实践教育发展的需求。10.5.7 鼓励新建基(营)地将自身定位成当地尖兵项目,多与其他景区或基地等进行融合,带领DB 13/T 57172023 7 本地的整体文旅产业进步发展。DB 13/T 57172023 8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行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2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45号 4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5 LB/T 054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6 T/CATS 002 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 7 DB 13/T 2710 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评定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爱心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