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 漫步宋词宋词的鉴赏方法课件.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6115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2.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漫步宋词宋词的鉴赏方法课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中语文 漫步宋词宋词的鉴赏方法课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的常识:III III子词与长短句词初名曲、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 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 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 乐的密切关系。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 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 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 为“单调”夕卜,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irn 赵”Ka jSl o词的分类:婉约派和豪放派第三单元的导语漫步宋词指出:“婉约词多表现男欢女爱,离愁别叙,格调委婉含蓄,和谐优美,富于阴柔之美。”这就是对婉约词 的特点的概括。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 豪放词题材较广泛,多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 实。关心国计民生,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蝶恋花 望海潮词人询介 柳永,北宋箸名词人。柳永为人放荡不 霸,彳士途更为坎坷,竟由群妓合金而葬。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且称“奉 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 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由于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成为第 一个考3k词人。名篇有雨霖铃望海潮凤栖梧 八声甘州等。巩固旧诗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 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词牌来源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 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 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 雨霖铃的来历。这是写情人离别的一首诗,握着手互相 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创造出 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如何赏词:(1)知人论世看清诗词题目、注解、作者,(甚至是题干的隐含 信息),把握作品重点和相关背景。要注意的是,可以联系作家的身世、遭遇等帮助理解诗歌的内涵。豪放、.婉约?现富主义、浪漫主义,隐居出世、积 一秋世毓更视其球情京而建。(2)整体定位整体感感作品所所写的自然景象、人物形象,把握 诗歌的的象、意度,窃折苛薪就取过:(3)抓关键词.蕊髓鼐曹融胪3,婚 慈 也I柳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 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 写缠绵怫恻之情为多。上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怎样绘景?有没有表情词?关键句: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望极春愁。思考一:“草色烟光残照里”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提示:“草色烟光残照里”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组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借景 抒情,表现了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上片写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下片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怎样表情?人物形象?、句:春愁,黯黯,无言;图一醉,人憔悴,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思考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本 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 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3,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荡气回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赤诚男子的形象。思考三: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 情主体形象?提示: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 不忍离去,借酒浇愁,对酒当歌,却无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孤单凄凉,相思满怀。感情基调:低缓,哀愁总结:内容1、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的情歌。上片写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引 起对所爱的无限思念。2、下片写在登高望远的情景下的联想,进一步写春愁的无发排解,并 表达了对爱情的矢志不渝。拓展延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刻画了一个甘愿为思念 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的赤诚男子形象。诗句中的“伊”还能让我们想到什么?这个“伊”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写下你心中的“伊”,并作简要说 明,不少于50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 概括了 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 度。情景交融: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 体。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 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词眼鲜明突出:末尾两句,不仅写出了对爱 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创造了一个相 对独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如何赏词:(1)知人论世看清诗词题目、注解、作者,(甚至是题干的隐含 信息),把握作品重点和相关背景。要注意的是,可以联系作家的身世、遭遇等帮助理解诗歌的内涵。豪放、.婉约?现富主义、浪漫主义,隐居出世、积 一秋世毓更视其球情京而建。(2)整体定位整体感感作品所所写的自然景象、人物形象,把握 诗歌的的象、意度,窃折苛薪就取过:(3)抓关键词.蕊髓鼐曹融胪3,(4)前后协调做答时要注意前后不同问答之间的协调 性。如在不同的问答中对景的特点与情的基调分析是否协调,如果前后不同问题的答案之间矛盾抵触,则答案肯定出 九1口TH O(5)规范作答注意评述结合(任何一个题目,如果这样问:“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就必须评述结合);先拟草稿后誉写一 定要在规定的字数内答题。了解历年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崂,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槿,御此老藏解。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植: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 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 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分析:(1)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可根据题目和前句 说明,应为一首题画诗,可能是前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回答此题时,画作内容一定要答 出具体内容就是石、竹、牧童、老牛。)(2)(找表情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知,其实竹 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可以寄托作者的 内心追求。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 雨暗十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超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 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分析:第(1)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理解。解答本题 时,除了要结合题干所给的关键词及所在诗句,还要 结合标题,可以有什么联想,然后再考虑“情”是什 么。(结合背景和词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第(2)题考查对诗歌特色“情景交融”的理解。解 答本题时,一定要词中具体指出景是什么,情是什么,这些景物是怎样与情交融在一起的。(06年)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游戏的笔 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几乎全要动起来了,以致于诗人 不得不出面关嘱。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 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 于言表。“峥噪”、“绿”、“毂辣”等形 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2)竹石牧牛就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写照。这 个“戏”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也没有 必要厚竹薄石,它们都是自然田园中的组成部分,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因素。竹 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可以寄托作 者的内心追求。(07年)答案:(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 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 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 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 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是 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 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 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 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练习和点拨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4年)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 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 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 的情感?第一问考查的是“细节描写”。(题干有“生:舌j)o%二问作鲁的思想感情。(从诗题看带有“秋 字;从“家书”、“行人”等关键字来看,是 作寰他乡的游子;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 细吊。)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年)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 体说明。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第(1)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认。高考对修辞手法 的考查,范围一般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 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解答本题必须注意 后面的“具体说明”的提示要求。第(2)题考查对诗歌特色“情景交融”的理解。解 答本题时,一定要具体指坦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可引出什么情,两者是怎样交融在一起的。(04年):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临发又开封)的行动,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 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05年)第(1)题修辞手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第(2)题,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 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 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 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谢谢“0释题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 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 秀丽,人文荟萃,经济 繁荣,生活富足。在这 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 堇墨,把杭州描绘得富 丽非凡。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峨(y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 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形胜:地理形势重要。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 i an0重湖叠爆清嘉:yQn,山峰。清嘉,秀丽。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 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赏析(上阙)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东南”,就方向言;:“江吴”,就地点言。空间浩瀚、面积广大,。“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赏 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卜毛1/中名词性词组,:“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 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 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 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赏 析云树绕堤沙,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邈之态(美)怒涛卷霜雪,天堑天涯。状狂涛汹涌,壮阔波浪滔滔之势(雄伟)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 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 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 不如“卷”形象逼真。赏 析市列珠巩,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 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 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r人文景观静态路桥华姜 Y居室华丽 L人口众多J华美形胜繁华自然景观(钱塘潮)树涛堑 云怒天 涯 绕卷充动态物质生活:矶绮觉析(下阚)重湖Jfene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山美水秀花香赏 析羌管弄靖,菱歌泛彼,嬉嬉钓史蓬娃。借代“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 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 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赏 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 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赏 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代指其政绩成就)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 词往见名妓楚楚日:“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 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 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下片形胜彳 繁华自然景观(西湖)精神生活J繁华湖崛畸梃要烙十里荷花 三秋桂子清嘉管歌羌菱钓莲 ,r民拥官Y政绩卓著将升官随从多 乐逍遥:喝酒听歌吟诗赏景赏 析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A、工于铺叙,一句一景,选取最具 表现力的景物浓墨重彩。B、善于点染,即概括描写与具体描 写结合。讨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 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 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 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 明。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染(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 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 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 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 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 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 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 传世佳作。柳永小结: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 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 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 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掀开词史的新页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乐*工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丁怏量蓝二 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沿也罐岁 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由一 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耀.:一 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点染,把所写嘘一:我/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漠致访 又层次分明。抒情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弋 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掀开词史的新页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 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主人公基 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了同情。柳永 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 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 语俗语运用到词里,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 特点。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王国维在VV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