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1087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支慧晶刘阳(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安710062)摘要竞走裁判员需要依据肉眼观察进行判罚决策,深入了解竞走裁判员对比赛过程中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眼动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行为绩效及眼动特征。结果发现,专家组在多人情景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优于新手组;专家组较新手组注视时间短,注视次数少,眼跳次数少,注视轨迹清晰;专家组在与任务相关的区域表现出较长的注视时间、较多的注视次数和较早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犯规运动员的膝和踝区域。研究结果支持了专家认知优势假说,进一步强调了快速、准确、合理的视觉搜索

2、策略对裁判员判罚决策起重要作用。关键词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视觉搜索,多人情景。分类号B8491引言决策是一种高级且复杂的认知活动,在许多体育项目中,裁判员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压力下对动态环境任务做出决策(Raabetal.,2021)。决策是评估裁判员执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迫使裁判员在两个或多个选项之间快速做出决定时,考虑到判罚难度的影响以及在模棱两可情况下决策选择的不确定性,裁判员处理相关线索信息的数量增大(Helsen&Bultynck,2004),就视觉信息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Raabetal.,2021)。视觉搜索的适当分配决定了有效的运动决策行为,许多研究

3、已经证明,视觉搜索 可 以 明 确 地 用 作 决 策 过 程 的 追 踪 措 施(vanBiemenetal.,2022)。运动决策过程中的视觉搜索行为通常使用眼动记录技术进行记录,该技术能够提供关于注视点和每次视觉注视时眼球运动的信息(闫国利,田宏杰,2004)。眼动记录技术目前在运动员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项目方面,篮球(张运亮等,2005)、足球(Williams&Davids,1998)等均有涉及,多采用专家新手范式,对比运动专家和新手在识别与处理信息之间的差异,大部分研究都证明了优秀运动员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速度更快,预测准确率更高、反应更敏捷,在眼动特征方面表现为视觉搜索效率更高、搜

4、索策略更合理。认知优势假说认为专家优势来自于信息加工方面的“软件”特征,高水平运动员的决策优势是经过后天实践积累培养起来的(Williams&Davids,1995),表现为对比赛信息的重现和再认、眼动应答等方面优于非专家,在视觉搜索策略方面更高效,对早期视觉线索的寻找更出色,能够精确地从复杂的运动背景中识别出关键信息。裁判员的决策行为对践行比赛规则和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至关重要。在运动竞赛中,裁判员要对赛场上瞬息万变的竞技场景保持高度注意,其判罚决策将会影响比赛的结果,对运动员及相关集体带来重大的影响。尽管裁判员在体育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体育科学领域,对这一问题以及影响裁判表现和决策的

5、相关因素的研究很少。目前,国内外仅有少量文献对裁判员视觉搜索特征进行了研究,涉及足球(vanBiemenetal.,2022)、击剑(BabadiAghakhanpouretal.,2021)等运动项目,眼动研究证明了专家裁判在决策过程中相比于新手裁判的认知优势,但在视觉搜索行为方面,不同的运动项目存在差异。如BabadiAghakhanpour 等人研究发现高水平击剑裁判能够通过视觉搜索快速专注于信息最丰富的领域,收稿日期:20230107*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P003);陕西师范大学高水平成果培育项目(2022BA002)。通讯作者:刘阳,E-mail:L。心理与行为

6、研究 2024,22(1):130136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DOI:10.12139/j.1672-0628.2024.01.018130表现在对关键区域的注视次数更少,注视时间更长;然而,Hancock 和 Ste-Marie(2013)则报告了高水平冰球裁判员在决策准确性和敏感性方面优于新手,但在注视行为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决策任务的性质不同或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造成的。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都表明专家裁判员的视觉搜索策略更高效,他们通过累积的经验获得了任务相关知识,从而能够在不同场景中建立感知和决策之间有意义的联系,做

7、出正确、合理的决策。竞走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之一,具有比赛时间长,多人集团竞争的特点。比赛中,运动成绩的取得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身和对手的技战术能力,也离不开裁判员公平公正的执裁。竞走裁判员需要依据肉眼观察进行判罚,且没有任何电子设备辅助判罚,因此,对裁判员的视觉注意能力要求极高。结合眼动技术与裁判员决策,探讨多人情景下不同水平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行为绩效及对相关线索视觉注意的眼动差异,有助于了解专家裁判员的视觉搜索特征,提升新手执裁能力。综上,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不同水平竞走裁判员在执裁决策时的行为学指标和眼动指标。本研究假设,与低水平竞走裁判员相比,高水平竞走裁判员的决策绩效更高,即

8、正确率高、反应时短,这种决策绩效的优势是因为高水平裁判员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具有了一定的专项认知优势及视觉搜索策略。2研究方法2.1被试被试分为专家组和新手组,专家组由 13 名经验丰富的竞走裁判员组成,包括 1 名国际级田径裁判员和 12 名国家级田径裁判员(男性 11 名,女性2 名;多次执裁全运会、省运会等大型赛事,其中,有 6 名被试报告了总执裁场次 200 场及以上,7 名被试报告了总执裁场次在 150200 场之间)。新手组由二级田径裁判员组成,共 20 名(男性12 名,女性 8 名;执裁场次 12 场)。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弱或色盲情况,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

9、,实验结束后可以获得报酬。2.2实验仪器采用 TobiiProX3-120 眼动仪,采样率为 120Hz,准确度为 0.5,精确度为 0.3,双眼追踪。实验使用华为笔记本电脑一台,用于记录眼动数据,Dell显示器一台(23 英寸,分辨率 19201080 像素,刷新率 60Hz),用于呈现实验材料,将眼动仪放置在 Dell 显示器正下方,并使被试与显示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 5565cm。2.3兴趣区与眼动指标本研究对眼动指标的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将整段视频划分为一个整体的兴趣区(areasofinterest,AOI),以分析不同自变量条件下被试注意力的整体状态差异;其二,根据实验需求对视

10、频划分不同兴趣区,以分析被试在判罚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情况,本研究将每段视频的兴趣区划分为正确目标(犯规运动员)和错误目标(未犯规运动员),对运动员划分了上肢、髋、膝、踝四个兴趣区,以了解被试在判罚决策时所关注的技术部位。整体眼动指标:(1)注视时间,指注视点上停留的时间长短,注视时间代表被试对实验材料的感兴趣程度或认知加工负荷;(2)注视次数,指注视点的个数,注视次数代表被试对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3)眼跳次数,指两个注视点之间的眼球运动,眼跳次数越多,表明搜索的过程越长。兴趣区眼动指标:兴趣区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是指被试在划定的感兴趣区域内注视点的停留时间及个数。兴趣区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是指被试

11、从开始注视到第一次进入感兴趣区域的时间,更短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代表被试对关键兴趣区的定位较准。2.4实验设计与材料2.4.1实验设计采用 2(组别:专家组、新手组)2(兴趣区:正确目标、错误目标)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组别为组间变量,兴趣区为被试内变量,分析专家组和新手组在判罚决策时对各兴趣区的眼动特征,因变量为兴趣区内注视时间、注视次数、首次注视到达时间,可视化指标包括注视热点图和注视轨迹图。2.4.2实验材料提前设置各种犯规场景(犯规队员号码、犯规类型),选取某高校操场为拍摄地点,现场拍摄竞走视频,由 8 名一级竞走运动员进行竞走,拍摄的视频材料严格模拟真实比赛情况,拍摄角度均处于裁

12、判员在正式比赛时的站立位置及视角。最终拍摄 40 段视频,视频材料由 3 名国家级裁判员进第1期支慧晶等: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131行评分及答案审定,要求对每一个片段进行评级,并根据裁判员视线和位置,视频的清晰度以及视频的信效度进行打分(15 分),最终筛选出评分高(均值大于4)和答案一致的视频作为实验材料。在符合要求的材料中筛选出 24 段视频,4 段作为练习实验的材料,其他 20 段为正式实验的材料(腾空和曲膝犯规各半),每段视频的时长为102s。在每段视频中,四名队员随机组合,排列顺序均不固定,每名运动员进行 5 次犯规动作的拍摄,要求运动员从拍摄开始保持犯规动作

13、直至每段视频拍摄结束。2.5实验程序采用单独测试的方法,测试过程中只有主试和被试在独立环境中进行。实验前记录被试的基本信息,要求被试以真实比赛的判罚情景对待实验。被试理解实验流程后,进行五点眼动校准,校准成功后,进入练习实验,被试在达到熟练操作按键的程度后方可开始正式实验(见图 1)。指导语指导语呈现指导语,被试按空格键开始实验中央注视点,500 ms呈现实验材料,被试做出判断并按键,记录行为学指标和眼动指标中央注视点,500 ms+呈现实验材料,被试做出判断并按键,记录行为学指标和眼动指标+图1实验流程图练习实验中,被试会看到 4 段视频,视频中共有 4 名运动员同时竞走(不存在并列或超越现

14、象),其中有一名运动员存在犯规行为,需要被试在观看视频时对犯规运动员进行按键反应,按犯规运动员身上的号码(14)进行对应的数字键判断。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被试随时可以按键,按键后进入下一段视频,在每段视频结束后,呈现一个注视点“+”,这是为了保证被试的视线一直在仪器可记录范围内。正式实验中共 20 段视频,视频的呈现顺序是随机的,每段视频仅向同一个被试呈现一次,整个实验持续 15 分钟左右。2.6数据整理与分析(1)剔除短于 80ms 或长于 1200ms 的注视点(Rayner,2009);(2)剔除视频中注视点少于 5 个或追踪丢失的试次;(3)剔除因眼动仪误差造成的错误数据。删除数据占总数

15、据的 2.17%。3结果3.1行为学指标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在正确率方面:专家组显著高于新手组 t(31)=10.75,p0.05;在反应时方面,专家组显著低于新手组 t(31)=6.12,p0.05。见表 1。3.2整体眼动指标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在整体眼动指标上专家组与新手组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专家组在注视时间 t(31)=10.86,p0.05、注视次数t(31)=10.32,p0.05 和眼跳次数 t(31)=9.50,p0.05 方面均小于新手组。见表 2。表1决策正确率和反应时专家组新手组MSDMSD正确率0.700.090.400.06反应时(s)6.560.

16、277.350.42表2整体眼动指标平均数和标准差专家组新手组MSDMSD注视时间(s)6.010.126.780.21注视次数27.511.2731.861.12眼跳次数28.901.0233.481.533.3兴趣区眼动指标兴趣区眼动指标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 3。采用2(组别:专家组、新手组)2(兴趣区:正确目标、错误目标)两因素混合方差分析,对不同水平竞走裁判员判罚时的兴趣区眼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32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2卷表3兴趣区眼动指标平均数和标准差兴趣区专家组新手组MSDMSD注视时间(s)正确目标3.470.153.020.26错误目标2.490.183.510.15注视次数正确

17、目标15.860.9813.771.25错误目标11.340.8317.540.85首次注视到达时间(s)正确目标1.120.191.450.15错误目标1.290.141.110.173.3.1AOI 注视时间2p2p2p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兴趣区主效应显著 F(1,31)=21.62,p0.001,=0.41,正确目标的注视时间显著高于错误目标;组别主效应显著 F(1,31)=41.06,p0.001,=0.57,专家组的注视时间显著低于新手组,组别和兴趣区交互效应显著 F(1,31)=189.81,p0.001,=0.86。2p2p2p2p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新手组条件下,兴趣区主效应显著

18、F(1,31)=52.87,p0.001,=0.63,对错误目标的注视时间显著高于正确目标;在专家组条件下,兴趣区主效应显著 F(1,31)=140.06,p0.001,=0.81,对正确目标的注视时间显著高于错误目标;在正确目标条件下,组别主效应显著F(1,31)=31.08,p0.001,=0.50,专家组的注视时间显著高于新手组;在错误目标条件下,组别主效应显著 F(1,31)=313.86,p0.001,=0.91,专家组的注视时间显著低于新手组。3.3.2AOI 注视次数2p2p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兴趣区主效应不显著F(1,31)=1.96,p=0.171;组别主效应显著 F(1,31

19、)=72.93,p0.001,=0.70,专家组的注视次数显著低于新手组,组别和兴趣区交互效应显著 F(1,31)=242.08,p0.001,=0.88。2p2p2p2p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新手组条件下,兴趣区主效应显著 F(1,31)=127.20,p0.001,=0.80,对错误目标的注视次数显著高于正确目标,在专家组条件下,兴趣区主效应显著 F(1,31)=118.65,p0.001,=0.79,对错误目标的注视次数显著低于正确目标;在正确目标条件下,组别主效应显著F(1,31)=25.94,p0.001,=0.45,专家组的注视次数显著高于新手组;在错误目标条件下,组别主效应显著 F(

20、1,31)=425.86,p0.001,=0.93,专家组的注视次数显著低于新手组。3.3.3AOI 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兴趣区主效应不显著 F(1,2p2p31)=1.98,p=0.169;组别主效应显著 F(1,31)=4.48,p=0.042,=0.12,专家组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显著早于新手组,组别和兴趣区交互效应显著F(1,31)=27.52,p0.001,=0.47。2p2p2p2p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新手组条件下,兴趣区主效应显著 F(1,31)=28.11,p0.001,=0.47,对错误目标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显著早于正确目标,在专家组条件下,兴趣区主效应显著 F(1

21、,31)=6.07,p=0.019,=0.16,对正确目标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显著早于错误目标;在正确目标条件下,组别主效应显著 F(1,31)=36.61,p0.001,=0.54,专家组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显著早于新手组;在错误目标条件下,组别主效应显著 F(1,31)=4.56,p=0.041,=0.12,新手组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显著早于专家组。3.4兴趣区内注视时间分配情况从图 2 可以看出,专家组与新手组在观看视频材料时所关注的区域有较大差别。专家组的注视区域主要分配在犯规运动员的踝和膝,而对髋和上肢的注视分配较少。而新手组注视点落在髋和上肢区域的所占比例均高于专家组。髋膝踝上肢0专家组

22、新手组兴趣区占比(%)5040302010图2兴趣区内注视时间分配注:兴趣区占比情况为注视时间比例分布。3.5可视化指标3.5.1注视热点通过热点图可以看出:专家组主要关注犯规运动员,而新手组则对每名运动员都表现出均匀的关注(见图 3)。AB图3注视热点图注:以第三名运动员犯规为例;图 3A 新手组,图 3B 专家组。第1期支慧晶等: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1333.5.2注视轨迹通过注视轨迹图可以看出:专家组注视面积小且集中,注视轨迹简洁;新手组注视面积大且分散,注视点分布均匀无重点,注视轨迹复杂无规律(见图 4)。123456A123456B图4注视轨迹图注:以第一名运

23、动员犯规为例;图 4A 新手组,图 4B 专家组。4讨论4.1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视觉信息加工效率研究结果发现,专家组在多人情景中的决策反应时和正确率均优于新手组。高水平竞走运动员的竞走技术基本介于走与跑的模糊动作之间,这为竞走裁判员的判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时间压力与多人竞争的场景下,裁判员针对运动员的技术表现进行判罚,这一过程中需结合规则理解、判罚角度等因素进行主观判断。以往多项研究表明,运动情境中的决策与注意力能力和裁判员的专业水平有关,专家在特定运动的决策任务中比新手表现更加出色(Httermannetal.,2019)。与水平较低的裁判相比,水平较高的裁判可以将从培训和比赛中获得的经

24、验和知识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在需要时提取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执行任务选择。高水平竞走裁判员在多次实践经历中发展了广泛的特定知识库(Anderson,1987),改进了特定任务的知识结构和战略信息处理,因此,他们在时间限制和判罚难度的双重压力下决策时,能够激活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与当前任务相关的陈述性知识表征,将犯规动作的部分特征属性与工作记忆中的动作图式、心理模型相匹配,从而准确、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判断(冯琰,2015)。4.2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效率视觉搜索效率包括裁判员观看整段视频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在多人情景中判罚决策时,专家组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均少于新手组,表明专

25、家组裁判员的视觉搜索更为有效。专家组具有丰富的裁判经验,在面对需要进行犯规决策的场景时,只需要调动较少的认知资源就可以完成对犯规动作技术的识别任务(丁建岚等,2021),因此注视时间和次数都较少。这种现象可以用组块理论来解释,即高水平竞走裁判员的认知决策优势来自于其头脑中存储的大量与竞走犯规动作技术有关的组块和模板,这些组块能够在其回忆或再认犯规动作模式时发挥作用,为其提供加工策略或者记忆线索,并在视觉加工中更好地分配注意资源和进行视觉搜索(Gegenfurtneretal.,2011)。本研究考虑到仅注视类眼动指标可能对解释眼动实验结论缺乏说服力,因此结合眼跳次数来解释两组被试在视觉搜索特征

26、方面的差异。本研究要求裁判员在观看竞走视频时,在多名竞走运动员中对其中一名犯规运动员做出判罚决策,这对新手裁判员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其缺乏对犯规动作的感知表征,在决策时需要在多名运动员之间来回“扫视”以确定选择目标,认知负荷较大,效率较低,因此,低水平竞走裁判员表现出较多的眼跳次数,而高水平裁判员则相反。4.3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策略视觉搜索策略是指裁判员在观看视频时采用的信息搜索方式,包括注视时间、注视轨迹等。本研究中,专家组对犯规运动员的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多,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早。根据信息缩减假说,体育领域中专家的视觉搜索优势表现为在视觉信息加工中能够忽视不相关的信息并将视觉注

27、意指向最相关的来源(Bramsetal.,2019),有意识地加工任务相关的信息。高水平竞走裁判员在观察时对犯规运动员有更稳定、更深入的关注,其视觉搜索策略是对关键区域(犯规运动员)的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多。相比之下,低水平竞走裁判员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缺乏对特定技术和基本动作的深入了解,无法正确地分配视134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2卷觉空间注意力,是由于他们缺乏实践经历,难以形成成熟的认知过程(即使用先验的线索和信息,以及接收信号和刺激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导致他们的视觉搜索策略效率低下,他们的有意注视目的不明确(Witkowskietal.,2018),对犯规运动员的选择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因

28、此,对错误目标的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多。对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指标分析发现专家组能更早地关注到犯规运动员,这说明高水平竞走裁判员对任务相关的知觉编码要优于低水平竞走裁判员,他们对关键信息的定位精准快速,且周边视觉较好,可以“一眼”就从整体信息中识别与任务无关的因素,并快速激活与这些模式相对应的感知知识结构(王福兴等,2016),因此,高水平竞走裁判员能够较早地对正确目标产生关注。另外,可视化图像的结果也验证了两组被试在视觉搜索策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热点图分析发现,专家组更多地关注犯规运动员,搜索目标更明确;而新手组在决策时无法区分关键信息和判罚重点,对每名运动员都表现出了均匀的关注。注视轨迹图表

29、明:专家组的注视区域较为集中,在判罚时能运用边缘视觉先进行整体扫描(王丽岩,李安民,2009),最后将注视点分布在犯规运动员身上;而新手组注视轨迹混乱,比较分散,视觉搜索范围较大且盲目,内部表征凌乱,捕捉到的有效信息较少(吕中凡,史鹏,2020),难以将注视点集中到有效的兴趣区。可视化图像表明高水平竞走裁判员能根据大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视觉信息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把更多注意力分配到与任务相关的重要信息上,视觉搜索策略简洁高效(张学民等,2008)。同时,研究考察了不同水平裁判员的注视分配,注视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信息选择正确性,错误的信息源会使裁判员浪费注意资源,错失判罚时机。注视分配结果显

30、示,专家组在观看视频时,将注意资源主要分配在犯规运动员的踝和膝上,在竞走项目中,对犯规的判罚类型主要包括腾空和屈膝两种,因此,踝和膝是决定运动员技术动作是否合理的关键部位。专家组能够把视觉注意资源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区域上,从而收集到关键信息并进行加工,提高判罚决策效率(张海斌等,2018)。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眼动追踪视角探讨了不同水平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中判罚决策的差异,结果发现,高水平竞走裁判员的决策绩效及视觉搜索效率均优于低水平竞走裁判员。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竞走裁判员在判罚过程中具有专家优势,对解释运动领域专长的视觉加工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在实验材料方面,

31、本研究的刺激材料由电脑显示器播放,无法比拟现场执裁的真实性,未来研究应改进刺激材料的显示方式,以提高实验的生态效度。第二,在被试选取方面差异较大,实验采集了部分竞走运动员的实验数据预期作为中间变量,但由于样本量较少,没有纳入最终实验结果,未来研究将考虑完善这部分的数据。第三,从研究的技术手段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从行为学角度和眼动特征方面归纳总结了竞走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但对内部机制的解释仍缺乏科学的论证,未来可以结合 fNIRS 技术、VR 技术等,从不同的角度对裁判员的执裁决策行为进行探讨,丰富裁判员决策机制的研究。5结论与新手裁判员相比,专家裁判员表现出更好的判

32、罚决策能力,专家组注视主要集中在犯规运动员的膝、踝区域,注视简洁、轨迹清晰,新手组注视主要集中在非犯规运动员和无关区域上。实验结果支持了专家认知优势假说。参考文献丁建岚,黄谦,张犁,马林晓,丁逸菲,王欢庆.(2021).执裁经验对足球裁判员判罚决策的影响基于神经管理学视角.上海体育学院学报,45(9),2939.冯琰.(2015).基于动态情境下击剑专家战术思维优势的 ERP 研究.辽宁体育科技,37(5),5154,58.吕中凡,史鹏.(2020).我国优秀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基于眼动实验的 Meta 分析.体育科学研究,24(2),5463.王福兴,侯秀娟,段朝辉,刘华山,李卉.(2016)

33、.中国象棋经验棋手与新手的知觉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心理学报,48(5),457471.王丽岩,李安民.(2009).不同刺激呈现方式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中国体育科技,45(5),3239.闫国利,田宏杰.(2004).眼动记录技术与方法综述.应用心理学,10(2),5558.张海斌,孟献峰,张松奎,张大中.(2018).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在扣球情境任务中视觉搜索特征的试验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3(3),243250.张学民,廖彦罡,葛春林.(2008).排球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任务中眼动特征的研究.体育科学,(6),5761,72.第1期支慧晶等: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

34、的视觉搜索特征135张运亮,李宗浩,孙延林,杨晓晨,阎国利.(2005).篮球后卫运动员专项认知眼动特征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5),3941.Anderson,J.R.(1987).Skill acquisition:Compilation of weak-methodproblemsituations.Psychological Review,94(2),192210.BabadiAghakhanpour,N.,Abdoli,B.,Farsi,A.,&Moeinirad,S.(2021).Comparisonofvisualsearchbehavioranddecision-maki

35、ngaccuracyinexpert and novice fencing referees.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98(7),783788.Brams,S.,Ziv,G.,Levin,O.,Spitz,J.,Wagemans,J.,Williams,A.M.,&Helsen,W.F.(201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ze behavior,expertise,and performance:A systematic review.PsychologicalBulletin,145(10),9801027.Gegenfurt

36、ner,A.,Lehtinen,E.,&Slj,R.(2011).Expertisedifferencesinthecomprehensionofvisualizations:Ameta-analysisofeye-trackingresearch in professional domains.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3(4),523552.Hancock,D.J.,&Ste-Marie,D.M.(2013).Gazebehaviorsanddecisionmaking accuracy of higher-and lower-level ice hoc

37、key referees.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14(1),6671.Helsen,W.,&Bultynck,J.B.(2004).Physical and perceptual-cognitivedemands of top-class refereeing in association football.Journal ofSports Sciences,22(2),179189.Httermann,S.,Memmert,D.,&Nerb,J.(2019).Individualdifferencesinattentionalcapabilitya

38、relinkedtocreativedecisionmaking.Journal of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49(3),159167.Raab,M.,Avugos,S.,Bar-Eli,M.,&MacMahon,C.(2021).Therefereeschallenge:A threshold process model for decision making in sportgam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4(1),208228.Rayner,K.(2009).Eye mo

39、vements and attention in reading,sceneperception,and visual search.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Psychology,62(8),14571506.vanBiemen,T.,vanZanten,T.F.,Savelsbergh,G.J.P.,&Mann,D.L.(2022).“What needs to be seen”:An exploration into the visualanticipation behaviour of different skill-levelfootball

40、referees whileobservinglongpasseson-field.Human Movement Science,85,102980.Williams,A.M.,&Davids,K.(1998).Visual search strategy,selectiveattention,andexpertiseinsoccer.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Sport,69(2),111128.Williams,M.,&Davids,K.(1995).Declarativeknowledgeinsport:Aby-productofexperie

41、nceoracharacteristicofexpertise?Journal of Sportand Exercise Psychology,17(3),259275.Witkowski,M.,Tomczak,M.,Bronikowski,M.,Tomczak,E.,Marciniak,M.,&Borysiuk,Z.(2018).Visualperceptionstrategiesoffoilfencersfacing right-versus left-handed opponents.Perceptual and MotorSkills,125(3),612625.AStudyofGaz

42、eBehaviorforDecision-MakingofRace-WalkingRefereesintheMulti-PersonScenariosZHIHuijing,LIUYa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AbstractRace-walkingrefereesmakepenaltydecisionsbasedonvisualobservation.Understandingtheirattentionalbiastowardrelevantcuesduringthegameis

43、crucialforassessingthesepenaltydecisions.Thisstudyusedeyetrackingtechnologytoinvestigatethedifferencesingazebehaviorandtocomparepenaltydecisionsbetweentheexpertrace-walkingrefereesandthenovices.Theresultsshowedthattheexpertsoutperformedthenovicesinaccuracyandreactiontimeswhilemakingdecisionsduringmu

44、lti-athleterace-walking scenarios.Compared with the novices,the experts also exhibited shorter fixation times,fewer fixation counts,fewersaccades,andclearerfixationtrajectories.Fortask-relatedregions,expertsperformedlongerfixationtimes,morefixationcounts,andshorterfixationelapsetimes.Notably,fixatio

45、nhotspotsforexpertspredominantlyclusteredaroundthekneesandanklesofafouledathlete.Theseresultssupportthehypothesisofacognitiveadvantageforexpertsandemphasizethecrucialroleofconductingfast,accurate,andrationalvisualsearchstrategiesfortrainedrefereestomakehigh-qualitypenaltydecisions.Keywordsrace-walkingreferees,refereeingdecision-making,gazebehavior,multi-personscenarios.136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2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