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硕士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594844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硕士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硕士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硕士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硕士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硕士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在职攻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Study on Panax notoginseng Planting Cycl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硕士研究生: 蔡忠文 指 导 教 师:杨生超 教授 陈中坚 研究员 申请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 领 域: 作物 培 养 学 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二一四年十一月I云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2、,也不包含为获得云南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云南农业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云南农业大学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云南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摘 要 三七是我国重

3、要的大宗中药材,也是云南省最具特色的生物资源之一。我国三七种植历经小农户分散种植向大户集中、零散种植向核心区域集聚、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发展历程,如今正在向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方向发展。三七种植业是三七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离开了持续稳定、质高量足的三七原料,要实现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然而从1950年至今的60余年里,三七种植业的发展经历了多次较大的起伏。本文从我国三七种植业的发展入手,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对其周期性波动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导致三七种植业剧烈波动的因素是多样复杂的,其中,每年三七新增面积是引起三七种植呈现周期波动的核心因素。此外,三七种植技术的变革、三七市场价格的变化、政府政

4、策的引导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等,都会对三七种植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三七种植业呈现出剧烈波动。种植技术的改变,三七市场价格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因素是造成三七种植发展呈现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加强三七科技创新、完善三七全产业链、强化名牌和精品意识、推动三七种植业组织化发展,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应对三七种植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不合理周期波动,从而实现三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周期波动I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Study on Panax notoginseng Planting Cyclical Industry

5、DevelopmentCAI ZhongwenDirected by Professor YANG Shengchao Professor CHEN ZhongjianAbstract The panax notoginseng is our countrys important commodity medicinal materials in Yunn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unique biological resources. Our natoginseng planting after small scattered farmers plant

6、to focus on big, scattered planting to core agglomeration, extensive to an intensive and other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now to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direction development of planting. Natoginseng planting was the first workshop of the natoginseng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left the natogin

7、seng raw materials, high quality of sustained and stable enough,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oginseng industry was impossible. However, since 1950 to 2014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oginseng planting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great undu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ve

8、lopment of planting natoginse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tarts, the cyclical fluctuation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conometric model, finally obtains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volatility of the natoginseng planting is complex, among them, every year natoginseng new area is caused by planting nat

9、oginseng presentation of the core factors cycle fluctuation. In addition, natoginseng planting technology changes, natoginseng of the market price changes, the governments policy guidance and climate conditions change,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natoginseng planting scale, resulting in natoginseng p

10、lanting showed sharp fluctuations. Planting technology changes, changes in the market price of natoginseng, the governments policy guidance, and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factors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natoginseng planting development presents periodic variation.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of govern

11、ment guidance,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oginseng perfect natoginseng whole industry chain, strengthening the brand and quality awareness, promote the natoginseng planting industry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industry anti risk ability and other measures, can

12、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natoginseng plant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ed the unreasonable cycle,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oginseng industry.Key words: Notoginseng planting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dustry cycle II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

13、1 引言11.1 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21.3 三七种植产业研究的概况与评述21.4研究内容31.5研究方法32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现状42.1 三七种植发展历程42.2 三七种植分布格局及其变迁62.3三七种植产业规模83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化103.1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103.2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计量经济模型分析133.3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的周期性特征184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184.1政府政策变化184.2资本要素194.3市场供求关系变化204.4气候条件变化224.5 种植主体的变化234.6种植技术的变化244.7各因素综合分析2

14、55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变化的应对策略255.1加强政府引导,引领产业健康发展255.2创新三七种植专卖模式的探讨,拓宽三七种植产业发展领域275.3 完善三七产业链,带动种植业275.4推动三七种植业组织化发展,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285.5 强化名牌、精品意识,提高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295.6加强三七科技,解决产业技术瓶颈305.7 三七种植预警机制的建设316 主要结论和总结316.1三七种植产业呈现出的周期性波动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326.2三七种植产业呈现出的周期变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26.3 应对三七种植周期性变化需要多方协力,多渠道,多途径32参考文献33致 谢36V 1

15、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三七是我国能够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的少数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随着对三七研究的深入,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被逐步发现证实和应用,三七相关产品开发不断深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三七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三七种植业、三七工业和三七流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整个产业未来发展势头良好。三七是云南省最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具有三七产业化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作为三七种植原产地和主产地1,三七种植的绝大部分又集中分布于文山。从1950年至今的60余年里,文山三七种植业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起伏,即1974年、1988年、2005年,2014年正在经历第四次种植高峰。三七种植

16、产业的供求起伏波动,也引起三七种植业价格剧烈波动,另外三七产业中加工业不配套,三七整体市场需求不足、质量和价格背离、种植盲目发展所致。目前,全国有1000多家药厂生产以三七为原料的药品,含有三七的国药准字中成药品种323个、批文3207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录20余个,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约束,三七药品价格只跌不涨,三七原料供应又只涨不跌,市场维护十分艰难,使得加工业许多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本来利润空间极低的药品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迫使加工企业不得不向联合打压三七市场价格的方向去分析研究对策。近几年来,由于广大七农种植热情不减,三七种植面积迅速出现过快增长势头。据统计,2012年

17、文山州三七采挖面积3066.7hm2,产量达1万吨;2013年采挖面积4533.3hm2,产量高达1.6万吨;据初步测算,2014年采挖面积8666.7 hm2,产量不低于2万吨。再加之在红河、曲靖、昆明和保山等地种植的三七,三七的亩产有所提高,三七供大于求的矛盾更为突出。2014年和2015年是第四次种植高峰,种植面积已经急剧扩大、快速形成的种植高峰隐藏的市场风险日益紧迫。在未来三年内三七种植产业既要承受种植成本增加的压力,还要面临市场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三七种植产业的周期波动、三七价格的大起大落抑或演变成为产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1.2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

18、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追求自然,崇尚绿色,对植物类药材的需求量在大幅增加。三七在现代研究表明具有医疗与保健双重功效,运用前景很广阔,三七所表现出的刚性需求特性,国内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国际市场就如日本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也有巨大的潜力。三七种植可获得高利益,很多农户积极投身于三七种植行业,三七种植面积得以扩大。近些年来,三七呈现出供求不平衡现象,也带来了三七价格大起大落,已经影响到三七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三七种植产业的周期性变动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三七种植产业周期变动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应对策略,对三七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三七种植产业研究概况(1)三七种植产业发

19、展现状研究陈中坚等2(2002)在三七种植业现状调查文中对三七的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产量变化及产业化发展情况作了研究,并对广西、云南三七产区种植业的现状进行评价。黄天卫(2003)在3浅谈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文中对三七在种植格局、加工、科技、栽培技术、产品开发、市场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徐良等4(2007)在广西靖西县三七种植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对广西靖西县三七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制约因素以用恢复和发展三七种植业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进行了评述,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惠政策、靖西县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方面,指出广西靖西县

20、三七种植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杨永建等5 (2008)在文山三七规范化种植及其发展对策文中对云南文山三七种植业的现状、GAP种植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对云南文山三七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三七优良品种的选育、三七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三七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三七产业发展政策的制订等提出了一些对策。 1.4研究内容(1) 三七种植产业的现状运用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对三七种植产业的发展历程、三七种植分布格局及其变迁以及三七种植产业规模进行深入分析。(2)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分周期系统地总结出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的周期变动规律,并借助经济计量软件Eviews,对其周期性变动进

21、行计量经济分析。(3)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种植技术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导向、三七市场价格的变化、气候条件的变化、种植主体的变化以及其他方面对引起三七种植产业周期波动的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地阐述,找出症结所在。(4)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性变化的应对策略基于产业周期变动的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1.5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研究三七种植产业周期性波动时,主要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充分查找文献资料,重点收集、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三七种植产业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为研究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变动提供依据。(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2、在研究三七种植产业周期变动时,一方面,需要通过定性分析,找出三七种植周期的本质规定及其内在必然联系,从而揭示三七种植产业周期波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三七种植周期的客观规律,需要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更好地揭示三七种植产业周期的数量比例与变化关系。综合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深刻认识三七种植产业周期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分析三七种植产业变动的周期性特点。 (3)数据来源 表格和数据来源于文献查阅、文山三七特产局调查报告和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调查报告。 2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现状 2.1 三七种植发展历程我国的三七种植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6

23、。据资料记载,在1949年之前,云南三七的种植面积仅有几十公顷。广西、广东等地有少量种植,但是三七对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三七的种植面积也就慢慢缩小,迄今为止,云南文山已经成为了我国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三七种植已经经历过3次大起大落7。从1950年至今的60余年里,三七种植历经多次大起大落,三七种植先后经历野生驯化、传统种植、优质无公害种植8以及GAP有机种植阶段9,10,三七种植在不断发展成熟,主要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变化。(1)小农户分散种植向大户集中三七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古籍中很早就有相关记载,深受广大消费者追捧,但是三七的生长对土壤、阳光、温度、水分等都有很严苛的要求,而云南文山的

24、地理、气候环境刚好迎合了三七的生长需求11。市场对三七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政府对三七产业的鼓励扶持,都激发了当地农户的种植热情,农户开始广泛进行种植,总体上是一家一户的分散式种植,零星分散,而且受到种植技术、种植环境的限制,三七产量并不如人意,质量悬殊。1993年以后,文山州委、州政府积极引导三七种植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小户向有经营头脑、精通种植技术、有资金保障和管理能力的种植大户转移,实现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2)零散种植向核心区域集聚环境和种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七的产量和品质的优劣。为了保证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一方面不断提高种植技术,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另一方

25、面为了延续三七种质的优良性状,避免病害严重、农药残留超标等由于种植方法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鼓励三七种植向最适宜生长区域集中转移12。为了追求三七种植的规模效益,缓解文山土地的压力,文山的三七种植已经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目前,云南产区已经由文山扩展到红河、玉溪、曲靖、昆明、大理等13周边地区。(3)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1992年,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将三七这一宝贵资源列为文山州六大支柱产业之首进行重点开发。多年来,通过积极开展三七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实施标准化基地示范、认证和推广一系列工作,三七种植业已逐步由零星、分散种植向懂技术、懂管理、有实力的大户和公司集中,从原来传统的

26、农户单一种植向产业化经营模式方向发展,三七基地化、组织化、公司化发展的格局逐步显现。(4)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针对文山三七存在的盲目发展,浪费有限资源,低水平重复开发、重复建设的问题,州委、州人民政府及时提出“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种植为基础,加工为重点,销售为龙头,效益为目标,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行业化管理,科技化发展之路14。”全州实施三七规范化种植,推进了基地发展。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大了三七规范化种植的培训力度,全年开办种植培训班26期,培训三七种植人员3246名。根据三七规范化种植的需要,相继成立了“文山三七种植协会”,会员2500余名,为三七GA

27、P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组织保证15。现全州GAP基地面积已发展到2000hm2,占全州三七种植面积的30%。 2.2 三七种植分布格局及其变迁在全国范围内,三七的种植分布区域从零星分散的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逐步缩减到云南成为三七主产区,使得文山成为三七规模性种植的最具代表性区域。三七作为第三世纪古热带的残遗植物在滇桂交界处被流传了下来,此处也被认为是三七的发源地16。历史记载,云南和广西两地的三七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三七的主产区,广东、四川、贵州、湖南也都曾引种种植,但是种植的经济效益没有被发挥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种植规模和技术的限制,种植户都是零散粗放的经营管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管理环

28、节,只是单纯的种植收获17,,18;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气候环境的约束,三七喜温暖湿润、通风避光、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环境,三七的产量和品质提不上去,经济效益自然而然也就发挥不出来,三七的种植区域开始呈现逐渐缩小集中的趋势19,20。例如在广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广东就向云南、广西引种种植,种植区域集中分布在南雄市苍石镇,除了种苗的引进外,主要栽培技术也与文山一脉相承,此外,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也做了一些技术改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七的产量,但是三七种植成本也人为提高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不稳定性也被放大了,在1998年,三七市场不景气使得广东三七种植遭受重创,此后,广东三七的种植规模开始慢慢缩小

29、并无继续种植。作为三七主产区之一的广西,三七的种植规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1。1998年前在靖西、那坡、德保曾有大规模种植三七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种植面积高达1267hm2,产量高达200吨。但在1998年三七价格的冲击下,广西三七的种植规模急剧缩小,2000年广西三七种植占地面积不超过30 hm2,目前仅见于栽培历史悠久的靠近中越边界的南坡乡、吞盘乡和荣峒乡的个别农户。据史料记载,除云南三七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外,我国其余的三七种植的地区的种植规模都在萎缩。云南三七种植历史悠久,历史上在文山都是种植和销售集散地,三七种植出现三点变化:一是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种植转向大户种植或者公司,由于种

30、植生产中的科技化、规模化和区域化,使得许多零星种植户缺乏资金、信息不完整和技术而淘汰;二是三七种植逐渐从最适宜区转向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即从最适宜区文山向周边的地区发散,就如留种地和种苗生产基地留在文山,而商品三七种植走向红河、曲靖、昆明、玉溪、普洱、保山、楚雄和大理等地区,红河种植三七规模仅次于文山,2011年红河州三七面积达到5333 hm2左右。2012年,红河州弥勒县三七种植面积达4573 hm2,石屏县约1000 hm2,建水县1100 hm2,蒙自市1667 hm2。三是传统粗放种植转向优质无公害的规范化(GAP)种植和有机种植22,从粗放管理到有组织、有规划和有技术体系保障的过程。

31、文山是云南三七的主产区,文山的三七种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以前):是文山三七传统种植技术的摸索阶段,在这个时期三七的种植都是零星分布,而且只有播种和收获环境,种植户压根没有形成管理意识,知识初步发现三七易遭受病害和虫害。第二阶段(1840年1949年):随着农户三七种植经验的积累提升,三七的种植已初具小规模。在民国末期,文山三七的年均面积达到20 hm2左右,年产量4-5吨。该阶段三七属于传统种植技术初步形成,但是缺乏对病虫害的有效治理,三七的生产、加工、销售水平都较低,三七的品质非常好,三七的产量提不上去,就如种植中药材常用的谚语“懒人种植药材好”。第三阶段(1949年

32、以后):三七的市场价值与三七品质的相关关系在市场上逐渐突显出来,经过市场的淘汰,种植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素质较高的三七种植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23,这就为后期三七的市场化、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种植奠定了基础。现阶段,为提升三七品质,实现三七经济效益最大化,三七种植经历了优质无公害种植GAP种植有机种植三个过程。在优质无公害种植发展阶段,在建立基地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三七标准体系;除传统的荫棚建盖材料外,开始推广使用遮阳网,并明确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化肥,实施田间种植管理记录,标准技术开始逐步推广和普及,三七品质初步得到了保障。这一阶段是三七种植标准化发展的雏形,它拉开

33、了种植标准化发展的序幕。在GAP种植发展阶段,根据国家GAP种植技术规范管理的总要求,文山在进行GAP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成功开展了三七GAP技术研究,相继制定了三七GAP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SOP),完成了文山三七国家标准和地理标准保护产品的申报,切实推进了三七种植标准化发展进程,保障了三七品质。在有机三七种植发展阶段,在延续三七GAP种植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有机食品通行标准,进行了标准体系细化和技术创新,明确技术管理细则和违禁农药化肥,从源头上控制了影响三七品质的一切不确定因素,切实推进了三七种植标准化发展,确保了三七品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2.3三七种植产业规模三七种植历史已有

34、400余年。从1951年至2013年的62年间,三七产业种植经历了3次大起大落的曲折。1951年到1974年出现第一次种植高峰,当时全国三七种植面积5333 hm2 (其中云南2933 hm2;广西2400 hm2),产量为1080吨(云南675吨,广西405吨);此后,三七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云南文山种植面积才恢复到333 hm2,产量50吨;1988年,全国三七种植面积快速发展到6500 hm2,产量1380吨。1990年后,因价格下降,种植面积萎缩到1333 hm2左右;到2007年形成了第3次种植高峰。当年三七在地面积达到了8533 hm2,产量为9400吨24。2013

35、年以后,三七正在经历第四次种植高潮。图1 全国三七种植面积分布(来源:三七特产局调查报告)云南是我国三七种植的主产区,除云南省外,广西、四川、广东、贵州等省区也有少量种植,但都是零星分布,基本不成规模。云南省三七栽培面积和产量年份 总面积(hm2) 产量(吨) 年份 总面积(hm2) 产量(吨)年份 总面积(hm2)产量(吨)1950 62 6 1994 2133 912.9 2004 4178 54001955 111.5 26 1995 2485 850 2005 8628 86401974 240 1080 1996 2333 1000 2006 7985 117001975 2227

36、860 1997 2308 849 2007 8535 94001985 1752 144 1998 2593 1100 2008 8006 113401989 6580 1360 1999 2687 1140 2009 4533 51801990 1300 950 2000 3582 3780 2010 5667 37801991 4187 836 2001 3622 4320 2011 6133 57781992 3200 794 2002 3684 4680 2012 10667 100801993 2667 801 2003 4371 5040 2013 16000 16578 201

37、4 20000 估计20000注:2001年前数据来源于三七特产局,2002年后来源七丹内部调查报告,2014年为估计值从种植面积来看,1992年以来,云南三七种植面积呈现出了增加-减少-增加的发展规律。从1992年到2005年,三七种植面积一直呈现递增,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到8580 hm2;2005年之后的四年里,三七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到2009年,种植面积骤减,仅有4580 hm2;从2010年以后三七种植面积急速增长,到2014年已形成30万亩的种植规模。从三七产量来看,云南三七种植栽培、管理越来越标准规范。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也由1992年的794吨增加到2007年的9166吨

38、。市场价格的持续走高也刺激了三七种植户种植三七的热情,三七产量节节攀升。但2009年开始,云南省经历了三年干旱,三七产量保持在5000吨左右,与2008年三七的产量相比,下降了约50%。但是从2012年以后,三七产量开始回升,从2012年的10080吨增长到2014年的20000吨,达到了三七产量的最高峰值。 3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化 3.1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三七种植产业面积从波谷到波谷存在29年的长周期、12-15年左右的中周期,6-8年左右短周期。这意味着三七种植产业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每隔若干年三七种植面积将出现波峰和波谷。从19

39、50年至今,发生了3个周期循环波动,分布在1974年、1989年、2005年出现三次高峰,目前正经历第4个循环周期。从实证资料分析,产业大致按15年左右的频率完成一次周期循环波动。如下图所示:图2 云南省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动趋势(1)发展周期一(1950-1979年)从1950年到1974年三七种植面积扩增近56倍,产量增至原产的122倍种植发展的第一次波峰,为25年。然而由1975年至1979年三七生产面积和产量开始下滑到1979年文山三七的种植面积减少近3/4,产量减少至1974年三七产量的1/5,三七种植面积处于第一次波谷,时间为4年。在这一循环周期,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呈正方向变动。这

40、一阶段属于国家统购统销阶段,集体种植,三七种植技术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没有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因而,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平稳中呈现同步增加的趋势。为了支持文山发挥地方产品优势,银行于1965年发放三七生产预购定金贷款73万元,以后此项贷款逐年增多,到1975 年余额为313.6万元。此外,金融部门还筹集1005 万元资金连续周转使用3个生产周期扶持发展三七生产。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银行于1976年停放三七预购定金贷款,之后,三七种植受资金的限制,种植面积和产量随之下降。到1983年,三七在地面积已锐减到360 hm2,产量下降到66吨,使产业发展遭受了巨大挫折。(2) 发展周期二(198

41、0-1992年)1980年三七种植面积又急剧增加,到1989年三七种植面积约是1974年的1.6倍,产量约是1974年的2倍,三七种植达到第二次波峰,时间为9年。1989-1992年文山三七种植面积及产量下滑,在1992年出现波谷,时间为3年。在这一周期,三七种植处于放开市场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其特点是个体种植,市场放开,致使三七产量供过于求,产业发展再次受挫。这一阶段,由于人民群众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宏观政策引导不够,一度形成全民大种三七的热潮。在1984年,全州农行共发放贷款4755万元,其中支持三七重点户贷款是2306万元。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三七产业的发展迎来了1987年的最高峰期,三七

42、在地面积达3260 hm2,产量达732吨,价格从1983年每公斤均价88元上升到1988 年的每公斤均价235元。结果导致三七产量供大于求,价格从1988年底开始下滑,降到每公斤均价65元。到1992年,在地面积和产量仅1867 hm2和386吨,还不到1974年的水平。在这一周期,可以看出,三七种植面积减少,这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三七产量大幅度减产。(3)发展周期三(1993-2009年)从1993年到1988年,三七种植规模趋于稳定,在这期间,三七价格小幅变动,但并没有直接影响三七种植,加之,这五年间,气候条件趋于稳定,因而,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趋于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而后,随

43、着三七市场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一度造成三七供不应求,三七价格涨到最高点,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更多农户投身于三七种植,扩大三七种植规模,直至2005年,三七种植面积高达128700亩,之后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小幅增加,即三七种植面积的第三次波峰,时间为12年。2005年到2009年种植面积上的第三次波谷,时间为4年,尤其2009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旱情,三七产量和单产受到影响,种植面积减少。(4)发展周期四(2010年-至今)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也就是三七种植的第四次波峰,时间为4年;从2015年预计开始进入波谷阶段。2012 年三七产新前,行

44、情一直向好,七农为追着利益,提前采挖根茎尚未发育成熟的三七,从而导致三七质量下降,产量不及预期;但当年三七红籽价格最高达到1000元以上,约70%三七留种后作为冬七采挖。而冬七经留种,红籽消耗了一部分营养成分,从而导致三七根茎发育不及春七,且质量较差,产量折损。2012年三七产量在10080吨左右,这对于年消耗量在10000吨左右,因此2012年三七的价格并没有像我们预料的一样出现下降,价格稳到2013年产新。据调查统计,2013年三七可采挖面积达到4667 hm2,而当年云南地区无特大自然灾害发生,三七生长未受影响,产量达16000吨,这是自2009年三七价格疯涨之后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45、2014年,那些在2010-2011年高价期间刺激扩种的三七将进行采挖,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三七的采挖面积将较2013年翻倍,产量预计在20000吨,如此大的产量将是三七用量的两倍。未来三年内三七必然要经历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三七价格将再次出现下跌。 3.2 三七种植产业发展周期计量经济模型分析(1)研究对象与方法三七除去一年育苗外,需要两年生长时间,其面积变化波动主要由于每年新增面积引起,故在此以每年新增加面积作为面积周期波动的研究对象。利用Eviews软件,采取ph滤波趋势分析及arma模型分析等方法,对三七种植面积的周期波动进行分析。(2)相关分析及模型 new area=area-area(-1) new area:当年新增面积 area:当年种植面积 area(-1):上一年种植面积 1950-2014年的三七新增种植面积表现为波动式增长趋势。ph滤波趋势图(=100)显示自200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