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干式复合工艺概述模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93962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8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式复合工艺概述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干式复合工艺概述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干式复合工艺概述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干式复合工艺概述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干式复合工艺概述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干 式 复 合 工 艺第一章 复 合 概 论一、复合概念1、 复合概念:就是使用特定设备,借助多种胶粘物质,使二层或二层以上薄膜或其它基材均匀粘合在一起工艺方法。2、 复合目标:就是合理组合多种基材,综合其优点,从而达成包装要求。单一薄膜,含有各自特征,但极难同时含有包装所需全部特征,如印刷性能、热封性能、机械强度、阻气性能、阻湿性能、阻光性能、耐高温性能、耐低温性能、耐介质性能(如酸、辣、油、盐、酒等)、透明度、柔软度、挺度等等。二、复合种类1、 干式复合:就是在基材表面涂布一层溶剂型胶粘剂,经过烘道除去溶剂而干燥,然后和另一基材经过热辊压合成膜复合方法。2、 湿式复合:就是在基材表面涂布一

2、层水溶性胶粘剂,然后和另一基材经过热辊压合成膜,再经过烘道干燥复合方法。湿式复合通常要求其中一个基材含有较强透过性能,方便水分能在复合后渗透挥发。3、 挤出复合:就是用挤出机将聚乙烯树脂或其它树脂加热熔融、经过模唇流出形成片状薄膜后立即和另一个或二种基材经过冷却辊压合成膜复合方法。4、 蜡式复合:就是以卫生级微晶石蜡作胶粘剂,将石蜡在加热槽中熔融后均匀涂布在基材上,然后和另一基材经过压辊压合成膜复合方法。5、 无溶剂复合:就是将经加热后粘度变小非溶剂型胶粘剂涂布在基材上,然后和另一基材经过热辊压合成膜复合方法。6、 热熔复合:就是将聚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石蜡放在一起加热

3、熔融后均匀涂布在基材上,然后和另一基材经过压辊压合成膜复合方法。7、 多层共挤复合:就是将多个不一样性能树脂经过多台挤出机共挤进入模具复合成膜复合方法。第三章 胶粘剂附着力基础原理分析胶粘剂(涂料、油墨)附着力机理大家并未完全了解,但形成了部分假设理论,并用以分析附着过程和影响附着力原因。一、附着力当两种物体被放在一起达成紧密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界面层时就生成了附着力。当胶粘剂涂布于基材上,在干燥和固化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大小取决于基材表面和胶粘剂性质。广义上讲附着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含有比次价力高得多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弱得多物理作用力。这些

4、作用力在含有极性基团(如羧基)基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键强度和键能强度类型能量(千卡/摩尔)实例共价键主价力15170绝大多数有机物氢键次价力12水色散力次价力10绝大多数分子偶极力次价力5极性有机物诱导力次价力0.5非极性有机物二、附着力理论、机械连接理论在亚微观状态下观察,基材表面是粗糙,充满孔洞、凹陷。含有良好流动性能液态胶粘剂流入并填满这些孔洞、凹陷,干燥固化后形成钩锚、榫接、铆合等机械连接力。基材粗糙程度高、表面积大,附着力就大。只有当胶粘剂完全渗透到粗糙表面不规则界面处,才对附着力有利。只要涂膜稍具流动性,就极少会产生不可释放应力。但伴随涂膜粘度、刚性增加和对

5、基材附着力形成,就会产生大量应力。胶粘剂在基材凹凸处厚度显然不一样,这种不一样造成物理性质不一样。不均一涂层会产生很大内部应力,甚至会造成膜层破裂。、化学键理论在界面间产生化学键,相互反应化学基团牢牢结合在基材和胶粘剂上。这类连结最强且耐久性最好。含反应性基团如羟基和羧基胶粘剂倾向于和含有类似基团基材有更强附着力。光谱分析法可证实这一点。、静电理论胶粘剂和基材表面全部带有残余电子而形成带电双电层,这些电子相互作用也能提升附着力。静电力关键起源于色散力和由永久偶极子引发相互作用力(一个分子正电区和另一个分子负电区)。诱导偶极子之间吸引力称为色散力或伦敦力,是范德华力(分子间力)一个。当胶粘剂分子

6、和基材分子之间间距超出.5纳米(5埃)时,这些力作用显著降低。所以确保一定压力用压辊使胶粘剂和基材紧密接触是很关键。4、扩散理论当胶粘剂和基材接触时,大分子一些短链会向界面另一边进行不一样程度扩散。即链段穿过界面后相互扩散形成交错网状结构。因为长链性质不一样及扩散系数较低,非相同聚合物通常不相容。完整大分子穿过界面相互扩散是不可能。试验表明,局部链段扩散很轻易发生,并在界面产生10 1000埃扩散界面层。三、附着力形成机理1、机理描述当不相同两种材料亲密接触时,在空气中两个自由表面消失,形成新界面。界面相互作用性质决定了涂料和底材之间成键强度,这种相互作用程度基础由一相被另一相润湿性决定,使用

7、液体涂料时,液相流动性也有很大帮助,所以润湿可被看作涂料和底材亲密接触。为了保持涂层和底材附着力,除了确保初步润湿外,在涂膜形成后完全润湿和固化后仍保持键合情况不变是很关键。成膜方法(a)、冷却到熔融温度(玻璃化温度Tg)以下(b)、化学交联反应(c)、溶剂和稀释剂挥发(d)、粘结料在干燥时也有交联能力。所以涂料对底材润湿是形成附着键关键。2、界面现象附着力形成机理前提是液体涂料在固体基材上产生有效润湿。涂料在液态时表面张力和基材和固态涂膜表面能是影响界面连接强度和附着力形成关键参数。液体表面张力数值低于固体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数值时,液体才能在该固体上有效润湿,才可能充足铺展。二者数值差越

8、大,润湿、铺展程度越好。1)润湿润湿过程就是相界面上一个流体被另一个流体所替换过程。衡量润湿程度参数是接触角。2)、净吸力物体表面和内部分子受力状态是不一样。图: A1 表面分子 B1 B2 A1 A2 C1 C2 B D D1 B2 C A2 F 液体内部某分子在各个方向所受力是均等。液体表面某分子所受各个方向吸引力,其中A1、A2力能够相互抵消,C向力及B、D向下协力为F,B、D水平分力也相互抵消,所以分子受到一个垂直于液体表面指向液体内部”合吸力”,通常称为净吸力,因为有净吸力存在,致使液体表面分子有被拉入液体内部倾向,所以任何液体表表全部有自发缩小倾向,这也是液体表面表现出表面张力原因

9、。固体表面分子一样存在净吸力,只是固体分子不能象液体分子一样能够自由移动,不能产生表面收缩,但以自由能形式存在于表面。3)、表面张力以球形液滴铺展到表面为例液滴体积V不变,表面积S小液滴体积V不变,表面积S大 表面积变大、意味着液体内部一些分子被“拉到“表面并铺于表面上。当内部分子被拉到表面时,需要克服内部分子吸引力而消耗功。所以,表面张力可定义为增加单位面积所消耗功。表面张力单位是。是作用在单位长度上力。分子间力能够引发净吸力。而净吸力引发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永远和液体表面相切,而和净吸力相互垂直。4)、表面润湿 把液滴放在固体表面时,会出现二种现象:一个是液滴会立即铺展开来,即固体被液体所润

10、湿;另一个是液滴团聚成球状不铺展,即固体不被液体所润湿。 B B A C AC图A 90 图B 90液体对固体润湿程度,通常见液固二相接触界面AC和液体表面切线AB之间夹角(称接触角)大小来表示。液体对固体润湿程度接 触 角润 湿 状 况备 注 90固体不为液体所润湿 = 180 固体表面完全不润湿此现象通常不存在 90固体为液体所润湿 = 0固体完全被润湿基材能够被表面张力、接触角小涂料所润湿、或说二者较靠近时才能润湿。理论上讲:若某种物体表面自由能低于33dyn/cm,就几乎无法附着现在所知任何一个胶粘剂。溶剂表面张力 (dyn/cm)溶 剂表面张力溶 剂表面张力溶 剂表面张力水72.7醋

11、酸丁酯25.2石脑油22.0乙二醇48.4正丁醇24.6正辛烷21.8丙二醇36.0石油溶剂油24.0脂肪烃石脑油19.9邻二甲苯30.0甲基异丁酮23.6正己烷18.4甲苯28.4甲醇23.6涂料中经典聚合物和助剂表面张力 (dyn/cm)聚合物表面张力聚合物表面张力三聚氰胺树脂57.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1聚乙烯醇缩丁醛 53.665%豆油醇酸38苯代三聚氰胺树脂 52聚醋酸乙烯酯 36.5聚乙二酸己二酰胺 46.5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34.6Epon 82846聚丙烯酸正丁酯 33.7脲醛树脂45Modaflow 32聚酯三聚氰胺涂膜 44.9聚四氟乙烯 Mw 1,088 21.5聚环氧乙

12、烷二醇,Mw6000 42.9聚二甲基矽氧烷 Mw 1,200 19.8聚氯乙烯 41.9聚二甲基矽氧烷 Mw162 15.7四、胶粘剂转移机理对基材含有良好润湿性胶粘剂,借助毛细现象作用,在压力作用下由网辊上网眼转移到基材上。1、 毛细现象插在溶液中毛细管中液面高于或低于溶液液面现象,称为毛细现象。毛细现象是由液体表面张力引发。图A图B液面升高现象 液面降低现象当液体能够充足润湿毛细管壁时,毛细管中液面会高于溶液液面,图A所表示;当液体不能够润湿毛细管壁时,毛细管中液面会低于溶液液面,图B所表示;在涂胶压辊作用下,薄膜和网辊接触进入压合区时,交界处形成了毛细管。当胶粘剂能够充足润湿基材时,在

13、毛细作用下,液面会自动上升,即胶粘剂上升到基材表面。同时因为离心力作用,胶粘剂也会加速转移到基材上。而在胶粘剂转移之前,毛细现象也有利于克服离心力作用使胶粘剂附着在网眼内。这时网眼实际上就是毛细管。 压辊毛细管(网眼)毛细管(接触点前小区域) 网辊 网辊2、压力原理复合基础,是在一定压力下胶粘剂分子和基材表面分子达成一定距离才可能产生分子间力。通常距离在2 4 A3、 胶粘剂转移过程复合过程中胶粘剂是在强制受压情况下进入基材和网辊之间。随即胶膜在基材和网辊之间因接触和受压及润湿和铺展形成相互之间附着力。在辊和辊出口处(减压部位)。先是在胶膜内部形成微细丝,最终胶丝破裂胶膜被分离成二部分,分别附

14、着在基材上及网辊上。使胶膜分裂并转移到对应物面上力是胶粘剂对基材附着力。假使附着力很弱(如未经电晕处理、压辊缺点等),胶膜不会分裂、也就不能正常转移到基材上。附着力在胶膜分离过程中作用时间是很短暂,只有万分之几秒,而且是周期性冲击力。胶膜分裂、转移是胶膜对附着力一个动态响应。因为作用时极短、这时胶粘剂表现出固体刚性特点即弹性,也就是拉得太长(胶丝)会断裂,断裂后会回弹特征。而胶粘剂能够拉成丝、是因为胶粘剂是流体、含有粘滞性、能流动,所以可伸展得很长。在胶粘剂成丝过程中,是其粘滞性起关键作用、弹性起辅助作用,而在胶粘剂断裂过程中是胶粘剂弹性起关键作用,胶粘剂粘滞性起辅助作用。胶膜在上述过程中所表

15、现来阻止胶膜破裂能力,叫胶粘剂粘着性,即分子间连结力,是其在附着力作用下一个表现。假如粘着性大于附着力,则胶粘剂不会转移到基材上。在胶膜破裂过程中,有二个原因起关键作用:一个是胶膜内空洞形成机会及扩展情况,关键和胶粘剂分裂过程中压力分布及胶粘剂树脂此时物理性能相关;另一个是胶膜形成丝状纤维能力,叫胶粘剂拉丝性。胶粘剂转移瞬间粘弹性是决定胶粘剂分离和转移性能好坏关键原因。而复合过程中,速度、刮刀距离、溶剂配方、压力分布(压辊软硬影响)全部会影响粘弹性,所以控制好转移瞬间胶粘剂粘弹性对复合效果致关关键。 值得注意是使用同一配比同一个胶粘剂,若网眼深度和大小不一样,胶粘剂因其表面积和体积比不一样,网

16、眼内胶粘剂溶剂挥发随之不一样,所以表现出来粘弹性也不一样,所以造成复合效果不一样。即不一样粘弹性状态,造成转移效果不一样,复合效果也就不一样。 压辊胶膜破裂 版辊也就是说,不一样粘弹性状态,需要不一样网辊(网眼形状、大小和深度不一样,即网辊线数不一样),才能取得良好涂布效果。或说,对于某一确定参数网辊,需要对涂料粘弹性状态进行调整,使之适合于该网辊涂布。所以,测量并确定网辊适合粘弹性范围是很关键。我们调整涂料工作液配比,就是调整其工作浓度,就是调整其粘度,实际上就是调整其粘弹性。只有这时粘度在该网辊适宜范围内才能取得良好涂布效果。有很多技术工作者调整配比只是为了达成需要涂布量,这是不够全方面。

17、在设置工作浓度下,即使涂布量满足了要求,但假如工作液粘度不适合网辊,就会出现转移不良问题,如复合后出现白点或在刮刀处出现溢胶等问题。 4、涂布效果良好标志1)、单位涂布面积上厚度均匀性好。即各处厚度差小。厚度差大会造成视觉上颜色差异:出现水纹、橘皮、白点等现象。2)、溶剂挥发充足,残留量最小。3)、涂布量满足功效性要求。5、判定涂料是否适合网辊判定涂料是否适合某根网辊涂布是一件很有趣事。但并不一定非要上机试验才能得出结果。前提:1)、测定该网辊适宜粘度范围。能够做粘度临界试验,即调整溶剂添加量后复合,得出出现问题(如白点、透明度低、溢胶等)时粘度最高点和最低点。粘度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范围为适宜

18、粘度范围。不一样网辊适宜粘度范围是不一样。即使相同线数网辊,因制造工艺不一样适宜粘度范围也有差异。2)、测定该网辊湿胶涂布量调配:1)、依据网辊湿胶上胶量和功效要求干胶量,确定待测涂料工作浓度 2)、添加适量溶剂,使涂料达成所确定工作浓度 3)、测定该浓度下涂料粘度判定:1)、若此时粘度在该网辊适宜粘度范围内,则可得到良好涂布效果。数值越靠近适宜粘度中间值,涂布适性越好。 2)、若此时粘度在该网辊适宜粘度范围外,则不能得到良好涂布效果。涂布适性差注意:1)、能够选择不一样号粘度杯测量粘度,但要用同一个。而且全部在常温下测定。2)、经过测量并建立待测涂料粘度浓度曲线或图表(能够要求供给商提供),

19、再结合本厂网辊湿胶量和所需干胶量,我们能够知道该涂料适合哪一根网辊。即:若在选定网辊适宜粘度范围内,若干胶量也能满足要求则适合该网辊涂布。五、涂布液粘弹性控制1、涂布液粘弹性关键表现为涂料粘度,由涂料本身性质决定。总体上讲,网纹辊式涂布要求涂料粘度较低,同时因为还要确保一定涂布量,所以理想中涂料就是高固含量、低粘度涂料。显而易见这么即确保了要求涂布量,又确保转移均匀,同时降低能耗。2、在涂料中填加溶剂能够降低粘度。填加适量溶剂调整涂布液粘度以适应网纹辊是确保涂布能够顺利进行最基础方法。填加溶剂就是调整涂料工作浓度,实际上就是初步确定了涂布液粘度。3、改变刮胶距离能改变涂料工作液粘度。在走膜方向

20、上刮刀刮胶点和压辊压合点之间直线距离称为刮胶距离,刮胶距离大,网眼中溶剂深入挥发,胶粘剂粘度增加较大;刮胶距离小,胶粘剂粘度增加较小。调整刮胶距离实际上就是深入细调涂布液工作浓度。4、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涂料粘度会下降。如:PVDC乳液涂布,当温度升高至常温时,会使粘度下降到不适合涂布程度,所以要要保持25涂布温度。 又如:无溶剂胶粘剂常温下粘度极大,当升高温度时,粘度度快速下降,到60时其粘度适合涂布,所以要保持在60条件下涂布。5、通常情况下,湿度升高,溶剂挥发能力下降,胶粘剂因溶剂挥发年度升高程度减弱。6、复合速度加紧时,相对溶剂挥发能力下降,粘度升高程度也下降。通常情况下,低粘度工作液

21、在低速复合效果不好时,提升复合速度会有所改善。8、 粘弹性相同、网辊也相同时,因涂胶压辊硬度不一样,转移能力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硬度高压辊适合线数高、网点小网辊;硬度低压辊适合线数低、网点大网辊。第四章 复合基材一、软包装对基材要求1、卫生性能好-无毒、无臭、无味2、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碱、耐油性好3、物理机械性能好-抗张强度、冲击强度、阻隔性、耐热、耐寒性好4、加工适性好-印刷适性好、易成型、热封,开口性好、抗静电好二、软包装材料功效结构1、印刷功效层2、阻隔功效层3、热封功效层有时一个材料能够兼有二种或三种功效。三、复合基材分类1、按加工方法分类1)、流延膜特征:、厚度均匀性好、纵横向

22、性能均衡、光学性能好,透明度优良、抗张强度低,伸长率最大,内应力小(热收缩小)、热封性能最好2)、吹胀膜特征:、厚度均匀性比流延膜差、纵横向性能不均衡、光学性能好,透明度优良,但比流延膜差、抗张强度比流延膜差,伸长率比流延膜小,内应力大(热收缩大)、热封性能好3)、定向膜、厚度均匀性最好、双向定向膜纵横向性能均衡、光学性能好,透明度优良、抗张强度高,伸长率小,内应力小(热收缩小)、无热封性好4、深加工膜在以上三类膜上进行蒸镀、涂布功效涂料、模压镭射效果等所得材料。2、按软包装材料功效分类1)、印刷层材料、BOPP;、PET;、NY;、PE;、PAPER;、PT;、AL;、matBOPP2)、阻

23、隔层材料、AL;、MPET;、NY;、MCPP;、PET;、MBOPP;、珠光BOPP3)、热封层材料、LDPE;、CPP;、IPP;、热封BOPP;、珠光BOPP;四、常见复合基材性能1、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常见作干式复合涂胶膜、挤出复合基材1)、透明质轻,密度在塑料中最低,为0.9 0.91 T/m32)、机械强度好,抗张强度达成365 390kg/ m23)、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油4)、阻气性、阻湿性中等,隔绝异味性、防紫外线穿透性差5)、表面强度大、弹性大,不易断裂6)、耐热性能好,熔点在164 170,长久使用温度为 -50 115 7)、无毒、无臭、无味,卫生性能好8)

24、、静电高matOPP(雾面)是在BOPP共挤PE或PP共聚物时经过雾化效果制成.珠光膜是在PP树脂中加入珠光母料、碳酸钙粉末、橡胶等生成发泡BOPP,含有特殊珠光效果,含有微弱热封性,热封强度为0.2N/15mm,密度为0.68 0.7KOPP是在BOPP上涂布聚偏二氯乙烯,提升阻气性。含有微弱热封性。YBOPP是模压后含有彩虹效果特殊BOPP,模压层有微弱热封性。2、 PET(聚对苯对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常见作干式复合、湿式复合涂胶膜、挤出复合基材1)、机械强度大,抗张强度和铝箔相当,是NY3倍,聚乙烯5 10倍2)、挺度好、耐冲击性能好3)、耐热性和耐寒性好,熔点在260,软化点在230

25、 240,可长久在 70 150下使用4)、阻气性、阻湿性、隔绝异味性优良、防紫外线穿透性差5)、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药品、耐油性能好,耐强碱性差。硝基苯、氯仿、苯甲醇可溶解6)、静电高7)、透明度好8)、密度在1.35 1.4之间3、 NY(尼龙薄膜)-常见作干式复合涂胶膜、挤出复合基材1)、机械强度大,抗张强度高2)、耐寒性、耐磨性、耐穿刺性好,可长久在 -70 200下使用3)、耐折强度高4)、卫生性能好,无毒、无色、无异味5)、耐油、耐有机溶剂性好6)、吸潮、透湿性大7)、干燥后静电大8)、密度1.13 1.144、 PE(聚乙烯)-常见作干式复合、挤出复合内层膜1)、透湿率低、防潮

26、性好2)、热封性优良,软化点为80 90,熔点为110 1203)、耐油脂性差4)、耐低温性好,常见作冷冻包装5)、化学稳定性好5、 CPP(流延聚丙烯)-常见作干式复合内层膜1)、热封性好2)、耐温性好,可作耐蒸煮包装3)透明度好4)、挺度好5)、耐寒性差。均聚丙烯膜10 下就有低温脆性,不能使用在0 以下包装场所,而共聚丙烯可用在-10 以上耐冷冻包装膜上6、 AL(铝箔)-常见作干式复合、挤出复合中间层膜、湿式复合涂胶膜分为硬铝和软铝,硬铝厚度为20-25um,软铝厚度为7-60um。密度为2.7。1)、阻隔性好,阻光、阻气、阻水性好2)、机械强度低,耐折性差3)、耐酸、耐碱、耐水性差4

27、)、可在 70 371 下使用7、 PAPER(纸)-常见作干式复合、挤出复合中间层、湿式复合底层基材1)、无毒、易燃2)、刚性好、挺度高3)、易印刷、好粘结、易吸潮4)、透过性大5)、机械强度低8、 PT(玻璃纸)玻璃纸是以天然纤维素(纸浆)为原料纤维素酯薄膜。密度为1.4-1.551)、有优良透明性、良好光泽及漂亮外观。耐阳光照射不泛黄,不老化。2)、含有良好印刷适性。3)、抗张强度大,伸长率小,切割性好,但脆性大,易断裂。4)、不带或极少带静电,不易粘上灰尘。5)、撕裂强度小,轻易撕破。6)、耐油,耐油脂性好,不易被污弄脏。7)、对气体香味有很好阻隔性。8)、耐热性好。易吸水。9)、玻璃

28、纸没有通常塑料热可塑性,扭结后不反弹。防潮玻璃纸在玻璃纸上涂布了硝基纤维素酯,聚氯乙烯、PVDC等玻璃为防潮玻璃纸,它含有优良防潮性和优良热粘合性9、镀铝膜9、镀铝膜(MPET、MCPP、MOPP、MPE)在高真空状态下将铝蒸气沉淀堆积到多种基膜上一个膜。镀铝层厚度通常为40-70nm1)、亮丽装饰性2)、愈加好阻隔性3)、不透光性阻隔性能同镀铝层厚度相关。镀铝层越厚,透过率越小10、PVDC涂布膜(KOPP、KPET、KNY)即在BOPP膜涂布上PVDC,使之含有愈加好阻水、阻气性能。11、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是塑料中氧气透过率最小材料之一。1)、氧气透过性能好,保香性好。2)、吸

29、湿性大,高湿条件下影响氧气透过性能,不能在高湿条件下表现良好阻氧性能。3)、耐油性、耐药品性好。4)、透明性优异。12、特殊CPP12、特殊CPP1)、RCPP(高温蒸煮CPP)RCPP是CPP一个,也是经过流延成型聚丙烯,其配方中添加了碳酸钙,使得其有耐高温性能。能耐121 。其它性能和CPP相同。2)、SCPP(超高温蒸煮CPP)SCPP是CPP一个,也是经过流延成型聚丙烯,其有耐135 高温性能。其它性能和CPP相同。3)、GCPP(和PE有良好结协力CPP)GCPP是CPP一个,其特点是用均聚和共聚PP共挤和特殊配方,和流延PE有良好复合强度。五、附表表1 铝箔厚度和阻隔性关系五、附表

30、表1 不一样厚度AL水蒸气透过率厚度 um水蒸气透过率,G/m2.24h91.08-10.70130.6-4.8180-1.24250-0.4630-1500表2 铝箔厚度和针空数关系厚度,um6.578910152023针孔数,个/m2220110302010520透湿性,g/m2.day*7以下5以下25以下00表3 镀铝前后透湿量对比基材厚度 um镀铝前透过率镀铝后透过率PET1240-450.3-0.6CPP2515-201.0-1.5OPP205-70.8-1.2 表4 K涂层对透过率影响材料膜厚 um透氧量,ml/m2.24h透湿量,g/m2.24h(65%R.H)BOPP1823

31、007K-OPP202255K-OPP(二面)22254OPA1540240KOPA171612PETP127720KPETP141712表5 材料透过率WVTR (g/m2/day)OTR(CC/m2/day/760mmHg)PE3014.957694PE409.8747846PE507.1535213PE607.1824921PE805.0172532PE1003.6512930PE1202.5651299.77BOPP206.4292414.84BOPP383.381051.73RFBOPP255.181781.8PEAL406.1362058.23MB400(17)9.1811956.

32、43MB6668.8281278.98CPP2011.44638.23CPP408.212034RCP606.1092165.05KOPP223.6216.5485KPT2017.171.379MOPP200.792267.459MCPP253.06273.78MPET120.9533.662PET1235.89115.49第五章 干式复适用胶粘剂一、胶粘剂通常能将二种以上不一样(或相同)物质或材料粘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而达成某种使用目标材料就是胶粘剂。二、软包装用胶粘剂必需含有基础性能1、柔软性- 胶质要象薄膜一样,要求柔软、可折叠.(有较低玻璃化温度)2、耐热- 要能承受制袋或煮沸、

33、蒸煮时温度要求3、耐寒性- 要能承受低温冷藏或冷冻保留温度要求(有较低脆化温度)4、抗介质性- 要能承受内容物及环境中多种介质侵蚀5、良好粘接性能- 应对所使用复合材料有良好粘接力6、良好卫生性能- 应无毒、无异味、无臭气7、良好涂布性能- 流动性、流平性好二、 常见干式复合胶粘剂1、 单组分压敏胶:有用天然橡胶制成,也有用合成橡胶制成,还有用丙烯酸酯类制成。单组胶特点:对被粘结物表面要求不高,很多非极性材料,表面张力小也能粘牢,对聚烯烃不用表面处理也能复合,配胶简单,残留液在较长时间后仍可使用。粘结力不高,耐热性不好。2、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固含量100%,常温下粘度较高,随温度上升粘度急剧

34、下降,所以含有良好涂布性能。以空气中水分作固化剂,得到良好粘结强度,用于无溶剂复合。3、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由主剂和固化剂二种组分组成,主剂和固化剂分别贮存,使用时按一定百分比混合,用溶剂稀释后涂布。4、 水性胶丙烯酸类树脂,以水作溶剂。也分为单组胶和双组胶三、 干复用溶剂型聚氨酯双组胶种类和特点1、 按功效分类:1)、普 通 胶:用于包装一般产品复合。如饼干、凉果、瓜子、膨化食品包装2)、耐介质胶:用于含刺激性物质产品复合。如酸、辣、咸、酒、溶剂等物质包装。3)、耐水煮胶:用于100水煮产品复合。4)、耐蒸煮胶:用于121以上温度蒸煮产品复合。如扒鸡、马肉、板栗、素食产品包装2、 按主剂中固

35、含量分类:关键有50%固含胶和75%固含胶。另有30%、66%、80%固含量等。固化剂含量通常为75%。固含量指胶粘剂中固形物含量,即起粘结作用物质含量。比如: 1kg50%固含胶主剂中有效成份含量为:1kg50% = 500g1kg75%固含胶主剂中有效成份含量为:1kg75% = 750g3、 50% 固含胶和75% 固含胶性能比较1)、通常情况下,75% 固含胶粘度比50% 固含胶要低,所以含有愈加好涂布性能和转移性能(流动性愈加好),可在较高浓度下工作,通常在20% 40%。2)、通常情况下,50% 固含胶初粘力比75% 固含胶要高,所以产生隧道机会比较小,更适合复合AL及刚性强材料。

36、50% 固含胶工作浓度通常在20% 30%。3)、通常情况下,50% 固含胶复合后材料卷曲程度更小。四、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1、化学结构: H O 聚氨酯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 NCO基团聚合物,统称为聚氨酯甲酸酯(Polyurethane)。 预聚体由主剂和固化剂二个组分组成,分别包装保留。使用时按一定百分比混合,用溶剂稀释到一定浓度(20% 45%)后涂布。主剂由含很多活泼氢,如羟基、氨基等物质组成,通常为多元羟基化合物;固化剂由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组成。2、作用机理当固化剂中异氰酸酯和主剂中活泼氢接触时,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结构,主剂和固化剂分子相互结合,分子量成倍增加

37、,并生成带支链立体交联结构,所以含有耐高低温、抗介质侵蚀、粘结力高等特点。因为聚氨酯胶分子中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偶极距大,对被粘材料有很大亲和力,所以能同多个材料起到粘接作用。固化剂中异氰酸酯基(-NCO即 -N=C=O)或其它活泼反应性基团,除了能和主剂中活泼氢反应外,也能够和被粘结材料表面物质中活泼氢反应,生成化学键,使胶粘剂分子同时和被粘二种材料起架桥作用,产生更强粘结力。聚氨酯胶粘剂经充足交联固化后,含有很高内聚力,胶膜强韧柔软,又含有很好耐热性和抗介质侵蚀性能(可用于含酸、辣、咸、甜、油、酒包装用途)。 H反应式(1): n(R1OH)+ n(R2N = C = O) (R2NC =

38、O)n OR1 H O (R2NCOR1)n反应式(2):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 H HmHOR1OH + nO=C=NR2N=C=O (O=CNR2NC=O)x HOR1O OR1OH O H H O = HOR1OCNR2NCO x R1OH3、芳香族聚氨酯胶粘剂 和 脂肪族聚氨酯胶粘剂1)、芳香族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预聚体中,NCO基团直接和芳香环相连原料,称为芳香族异氰酸酯,用它们制成胶粘剂,称为芳香族聚氨酯胶粘剂。芳香族常见原料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有二种同分异构体: CH3CH3NCOOCNNCONCO 2,4-甲

39、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MDI):OCNCH2 NCO芳香族异氰酸酯在高温下水解会生成芳香胺,而芳香胺是致癌物质,所以芳香族胶粘剂发展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高温蒸煮用聚氨酯胶粘剂不许可采取芳香族异氰酸酯原料。CH3CH3NCO + 2H2O NH2 + 2CO2NCONH2 (TDI) (TDA)2)、脂肪族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预聚体中,NCO基团不直接和芳香环相连原料,称为脂肪族异氰酸酯,用它们制成胶粘剂,称为脂肪族聚氨酯胶粘剂。脂肪族异氰酸酯在高温下水解生成脂肪胺,脂肪胺不具致癌作用比如:OCNCH2 CH2 CH2 CH2 CH2 CH2NCOH2NCH2 CH2 CH2 CH2 CH2 CH2NH2或OCNCH2CH2NCO H2NCH2CH2NH24、聚酯型、聚醚型 和 己内酯型聚氨酯胶粘剂依据预聚体化学结构上不一样,聚氨酯胶粘剂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己内酯型。不一样化学结构预聚体,使聚氨酯胶粘剂性能也不一样。1)、聚酯型胶粘剂聚酯型胶粘剂是指预聚体中采取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端基含有羟基(-OH),是和异氰酸 O基起胶粘作用关键基团。主链含有酯基(-C-O-),主链化学结构决定了胶粘剂物性。因为酯基极性大,内聚能(12.2Kj/mol)比醚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