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位论文-—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593959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论文-—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学位论文-—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学位论文-—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学位论文-—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学位论文-—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09级液压 学生姓名:张其春 学号:200912030075 指导老师:韩贺永 年 月 日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发给学生)学 生 姓 名张其春指 导 教 师韩贺永设计(论文)题目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设计主要研究内容熟悉钢管矫直机的用途,明确设备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设计矫直机液压系统,对所有液压元件进行选型,设计总装配图。并对主要非标准件进行设计。另翻译约3000字的外文资料。研究方法根据主机动作和主要设计参数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总体方案论证,并进行相关设计计算与分析,采用传统手工绘图与C

2、AD计算机绘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所要求图纸的绘制。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详见设计任务书主要参考文献1官忠范.液压传动系统M.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唐英千.锻压机械液压传动的设计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83宋鸿尧, 丁忠尧.液压阀的设计与计算. 机械工业出版社4周士昌.液压系统设计图集 机械工业出版社5林建亚.液压教研室 液压元件6杨培元. 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7张利平. 液压站设计与使用 .海洋出版社学院(直属系):机械工程学院 时间: 2013年 2月 28日说明:一式两份,一份装订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一份交学院(直属系)。 六辊钢管矫

3、直机组液压系统设计任务书主机1) 上辊快开缸 300/180X20 3个 30mm/S大腔进油,小腔出油2) 下中辊快开缸 250X20 1个 30mm/S 小腔进油,大腔出油3) 上辊平衡锁紧液压缸 65/36X150 6个 10mm/S4) 下辊锁紧液压缸 65/36X60 6个 10mm/S5) 下中辊高度调整液压马达 1QJM001-0.10 1个6) 换辊装置液压马达 1QJM21-0.5S1 1个辅机7) 入.出口辊道升降液压缸: CD250A80/56-150A10/02CGDMA 数量 4个 单独控制 往返速度100MM/S夹送辊摆动液压缸: CD250B40/28-50A10

4、/02CGDMA 数量 2个 同步控制 往返速度100MM/S工作压力: 14MPa目录 1. 矫直机的用途. 12.明确设计要求. 43.基本参数计算 . 5 4.蓄能器的选择.105.油箱容量的计算,管径直径的计算.126.液压泵和电动机的选择.137.液压系统图. 158.元件选择明细表. 169.液压泵站图. 1710.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811.总结. 12.参考资料.13.外语资料翻译.一. 钢管矫直机的用途管件在轧制、冷却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产生形状缺陷。如钢轨、型钢和钢管经常出现弧形弯曲;某些型钢(如工字钢等)的断面会产生翼缘内并、外扩和扭转;板材和带材则会

5、产生纵向弯曲(波浪形)、横向弯曲、边缘浪形、中间瓢曲和镰刀弯等。为了获得很直的板材和具有正确几何形状的钢材,轧件需要在矫直机上进行矫直。所以矫直机是轧钢生产中的重要机械设备,而且也广泛用于以轧材作坯料的各种车间(如汽车、船舶制造厂等)。 由于轧材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和对其形状精度要求的提高,促进了矫直理论和矫直机结构的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以及矫直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矫直不同品种规格的轧件,采用不同结构形式和不同规格的矫直机。所以矫直机的结构形式繁多,矫直方式也不大相同,按其用途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压力矫直机、辊式矫直机、管棒材矫直机、拉伸矫直机、拉伸弯曲矫直机和扭转矫直机等几种类型。 矫直技术多用于金

6、属加工的后部工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品的质量水平。20 世纪70年代以来,矫直技术与矫直理论的发展明显加快,如拉弯直技术很快走向成熟;开发成功平动(万能)矫直技术、行星矫直技术、全长矫直技术、程序控制矫直技术、变凸度及变辊距矫直技术,以及双间旋转矫直技术等。新的矫直技术也需积极开发,如振动矫直、高效高精度滚光矫直、液压拉弯矫直、高精度压力矫直,矫直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复合辊形的矫直技术以及复合转毂矫直技术等;在矫直理论研究方面应该走出自己的道路,如材料强化影响的计算方法、变形能的测定及计算方法、等曲率塑性区长度及深度对矫直质量的影响,在矫直过程中克服残留应力影响的方法,减矫直过程的摩擦损失,最

7、佳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斜辊的受力测定与计算方法、热处理轧材的矫直方法以及双向旋转矫直法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内,管材生产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有相当大的增长。新型高效率的管材精整设备,尤其是管材矫直机,是保证管材质量的重要关键。国内外对管材矫直机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管材生产在数量和品种方面有很大增长,这就提出了管材精整过程现代化。制造新型高生产率的精整设备的任务首先是管材矫直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生产新型管材矫直机。 管材矫直机的发展趋势是:用数字控制系统精确调整上矫直辊位置,并借助自动测量装置控制矫直辊负荷和在线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操作;高刚度矫直机座,可满足大直力条件下的使用

8、,变形小,精度高;为了提高矫直效果,矫直机出口处的上(下)辊可以单独调整,且在矫直过程可以进行调整;装备有液压安全装置和快速松开装置,以便在设备过载、卡钢和停电时快速松开矫直辊;为避免矫直辊辊面滑伤,辊面应有一定的硬度。辊式矫直机以热矫直机数量为多,总的趋势如下:(1) 用数字控制系统精确调整上矫直辊位置,并借助自动测厚仪自动控制矫直辊负荷和在线过程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操作。(2) 高刚度矫直机机座,可满足大矫直力条件下的使用,变形小,精度高。(3) 为了提高矫直效果,矫直机出口处的上(或下辊) 可以单独调整,且在矫直过程也可以进行调整。(4) 上矫直辊可以横向倾动,能分别调整各段支承辊,以改变矫

9、直辊的挠曲,消除钢板的单侧或者双侧边浪。(5) 下矫直辊可以沿矫直方向倾斜以调整矫直辊负荷。(6) 装备液压安全装置和快速松开装置以便在设备过载、卡钢和停电时快速松开矫直辊。(7) 上、下矫直辊和支承辊分别装在各自的框架上,框架及其辊子可以侧向移动进行快速换辊,实现辊系的线外整备(即拥有两套以上的辊系装备供给一套矫直机使用)。(8) 矫直机入口处装有水或压力空气,以清除残留的氧化铁皮。(9) 在矫直辊入口处安装一弯头压直机,消除头部钢管的上翘。(10) 为了避免矫直辊辊面的滑伤,辊面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对辊式矫直机必须保证工作辊和支承辊的辊面硬度有一个差值。 二 明确设计要求主机的概况:要求设计

10、一套六辊钢管矫直机液压系统。三个快开缸-带动上矫直辊实现快速上下移动; 下中辊快开缸和下中辊高度调整液压马达-用来实现下中辊高度调节,提高矫直精度;上辊平衡缸,六个,两个为一组-给主缸运动提供背压,减少冲击;下辊平衡锁紧缸-调整下辊角度,使滚子受力更合理;入出口辊道升降液压缸-调整辊道高度,方便管材输送; 换辊装置液压马达-换辊时用马达带动倒链拖出滚子;夹送辊摆动液压缸-送料,定位;阀,泵,电动机,油箱自己选或设计。 三液压系统基本参数计算1.换辊装置液压马达 : 1QJM21-0.5S1 查资料得:q=0.496L/r p=16MPa Pmax=25MPa r=2-320 T=1175N.m

11、 Pw=12.32. 下中辊高度调整液压马达: 1QJM001-0.10查资料得:排量q=0.104L/r,额定压力p=10mpa ,峰值压力Pmax=16MPa,转速范围 r=8-400 额定输出转矩T=154N.m 额定输出功率Pw=2.3kw3. 上辊快开缸 300/180X20 3个 30mm/S大腔进油,小腔出油 由流量计算公式: 快进时:Q3快进=A3 X v3=127L/min快退时: Q3快退=A3 X v3= 81.4L/min容积变化量V3=A3 x L3=1.413L ;快进时完成动作时间t3=V3/Q3快进=1.413/127x60 s=0.668 s ;快退时完成动作

12、时间t3=V3/Q3快退=1.413/81.4x60 s=1.04 s ;4.上辊平衡缸所需流量计算上辊平衡锁紧液压缸 65/36X150 6个 10mm/S 已知顶出缸的顶出速度为0.01m/s,快退速度为0.01m/s,平衡缸内径为65mm,活塞杆直径为36mm,即:快进时:Q4快进= 2L/min快退时: Q4快退 = =1.4L/min容积变化量V4=A4xL4=0.5L ; 快进时完成动作时间t4=V4/Q4快进=0.5/2x60 s=15 s ;快退时完成动作时间t4=V4/ Q4快退=0.5/1.4x60 s=21.4 s ;5.下辊平衡缸所需流量计算 下辊锁紧液压缸 65/36

13、X60 6个 10mm/S已知顶出缸的顶出速度为0.01m/s,快退速度为0.01m/s,平衡缸内径为65mm,活塞杆直径为36mm,即:快进时:Q5快进= 2L/min快退时: Q5快退 = =1.4L/min容积变化量V5=A5xL5=0.2L ;快进时完成动作时间t5=V5/Q5快进=0.2/2x60 s=6 s ;快退时完成动作时间t3=V5/Q5快退=0.2/1.4x60 s=8.6 s ;6. 下辊快开缸所需流量计算下中辊快开缸 250/180X20 1个 30mm/S 小腔进油,大腔出油快进时:Q6快进=A6 X v6=42.5L/min快退时: Q6快退=A6 X v6= 88

14、.3L/min容积变化量V6=A6 x L6=0.98 L ;快进时完成动作时间t6=V6/Q6快进=0.98/42.5x60 s=1.4 s ;快退时完成动作时间t6=V6/Q6快退=0.98/88.3x60 s=0.67 s ;7.入,出口辊道升降液压缸所需流量计算 入.出口辊道升降液压缸: CD250A80/56-150A10/02CGDMA 数量 4个 单独控制 往返速度100MM/S快进时:Q7快进=A7X v7=30.1L/min快退时: Q7快退=A7 X v7= 15.4L/min容积变化量V7=A7 x L7= =0.75 L ;快进时完成动作时间t7=V7/Q7快进=0.7

15、5/30.1 x 60 s=1.5 s ;快退时完成动作时间t7=V7/Q7快退=0.75/15.4 x60 s=2.9 s 8. 夹送辊摆动液压缸所需流量计算夹送辊摆动液压缸: CD250B40/28-50A10/02CGDMA 数量 2个 同步控制 往返速度100MM/S快进时:Q8快进=A8 X v8=7.5L/min快退时: Q8快退=A8 X v8= 3.8L/min容积变化量V8=A8x L8= =0.0628L ;快进时完成动作时间t8=V8/Q8快进=0.0628/7.5x 60 s=0.5 s ;快退时完成动作时间t8=V8/Q8快退=0.0628/3.5 x60 s=1.0

16、8s 参数汇总如下:名称 型号数量Q快进(L)Q快退(L)容积变化量V (l)快进时间t(s)快退时间t(s)换辊液压马达1QJM21-0.5S11下中辊高度调整马达 1QJM001-0.10 1上辊快开缸 300/180X20 312781.41.4130.6681.04上辊平衡缸 65/36X150 621.40.51521.4下辊锁紧缸65/36X60621.40.268.6下中辊快开缸250/180X20 142.588.30.981.40.67.入,出辊道升降液压缸CD250A80/56-150A10/02CGDMA各430.115.40.751.52.9夹送辊摆动液压缸CD250B

17、40/28-50A10/02CGDMA27.53.80.06280.51.08流量时间图根据流量时间图求得平均流量为38.6L/min9. 蓄能器的计算与选择根据教材液压传动系统第三版第五章“蓄能器回路分析”提到经大量的例证可以得出,蓄能器的工作容积应该等于负的Vi中绝对值最大的与正的Vi中绝对值最大的二者之和,表现为Vw=-Vimax+Vimax式中 Vw蓄能器工作容积; -Vimax负的Vi中绝对值最大值; +Vimax正的Vi中绝对值最大值;由流量时间图可以求出Vi1=(24-38.6)x6= -87.6Vi2=(12-38.6) x9+Vi1= -239.4-87.6=-327Vi3=

18、(15-38.6) x0.5+Vi2= -11.8-327=-338Vi4=(120.4-38.6)x1.5+Vi3=122.7-338=-211.8Vi5=(127-38.6) x0.668+Vi4=59-211.8=-152.8Vi6=(42.5-38.6) x1.4+Vi5=5.46-152.8=-147.3Vi7=(127-38.6) x0.668+Vi6=59-147.3=-88.3Vi8=(127-38.6) x0.668+Vi7=59-88.3=-29.3Vi9=(120.4-38.6)x1.5+Vi8=122.7-29.3=93.36由上式可以看出-Vimax=338;+Vim

19、ax=93.36则Vw=-Vimax+Vimax=338+93=431L因为以上动作顺序可能不完全对,导致计算数据偏大,现在假设全部靠蓄能器来保压,VK=(1.413x3+0.5x6+0.2x6+0.98+0.75x8+0.06x2)x1.2=18.7L计算方法二: V=VK1-qmt式中 V-有效排油量(L) V-系统中各个工作点耗油量总和(L) K-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可以选K1=1.2 qmt-泵总供油量(一个工作循环内系统所需的平均流量),可按下式计算:qm=K2Vi/T或qm=K2(Qmax-Qmin)/2式中系统泄漏系数,. Vi-系统中一个工作循环内各个执行机构耗油量总和(L) Q

20、max-系统中最大流量 Qmin-系统中最小流量 T-机组工作周期时间(s) t-最大耗油量时泵的工作时间(s)T=21,t=0.667;qm=18.7/21=0.9V=VK1-qmt=18.7-18.7X 0.667=6.2L总容积V0的计算按照气体定律计算PV=C也可以用经验公式蓄能器总容积V10V=62L选择NXQL-F63/-H,容积63L,总体尺寸L X D=1470X299,质量191千克,奉化液压件厂10. 油箱容量的计算 一般容量可以取最大流量的3-5倍,V=5 X 140=700L;考虑散热要求和安装需求,油箱容量1200L。长X宽X高=15OOX1000X800=1200L

21、11.管子内径的计算 d=(4Q/v), 式中Q-通过管道内的流量(m3/s) V-管道允许流速(m/s)泵吸油管取速度推荐0.5-1.5,一般去1以下;如果取0.8,d1=(4x150/1000/60/3.14/0.8)=0.063m=63mm液压系统压油管道推荐流速3-6,压力高,管道短,粘度小取大值;液压系统回油管道推荐流速1.5-2.6;给快开缸供油的管子,取速度值为4.5,则d2=(4x127/1000/60/3.14/4.5)=0.024m=24mm给平衡缸供油的管子,取速度值为3,则d3=(4x2/1000/60/3.14/3)=0.004m=4mm给入出口辊道升降液压缸供油的管

22、子,取速度值为3,则d4=(4x30.1/1000/60/3.14/3)=0.015m=15mm给夹送辊摆动缸供油的管子,取速度值为3,则d5=(4x7.5/1000/60/3.14/3)=0.007m=7mm给下中辊高度调整液压马达供油的管子,取速度值为3,因为马达转速不同,所需流量不同,经过计算它的流量范围是41.6-0.832l/min,则d6=(4x41.6/1000/60/3.14/3)=0.017m=17mm给换辊装置液压马达供油的管子,取速度值为3,因为马达转速不同,所需流量不同,经过计算它的流量范围是158.7-1 l/min,由于换辊装置液压马使用频率不高,并且速度太高不安全

23、,取Q7=100L/min则d7=(4x100/1000/60/3.14/3)=0.027m=27mm最后根据标准 软管 取值如下名称D1D2D3D4D5D6D7内径60.325.44.815.981928.6管道壁厚=pd/212.滤油器的选择根据流量和过滤精度选择ZU-H250X10FS,40通径13.液压泵额定压力、流量计算及泵的规格选择1)泵工作压力确定实际工作过程中,液压油在进油路中有一定的压力损失,因此在计算泵的工作时必须考虑压力损失。泵的工作压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Pp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 P1执行部件的最大工作压力; 进油路中的压力损失,对于简单的系统,取0.20.5MPa,对

24、于复杂系统,取0.51.5MPa。本液压机执行部件的最大工作压力P1=14MPA,进油路中的压力损失,取=0.5MPa。代入公式(3.5)可求得泵的工作压力。即:通过计算,泵的工作压力Pp=14.5MPa。该压力是系统的静压力,而系统在各种工矿的过渡阶段出现的动态压力有时会超过静压力。此外,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在设计时必须有一定的压力储备量,并确保泵的寿命,因此在选取泵的额定工作压力Pn时,应满足,取Pp=1.25。即:Pn = 1.25Pp=1.25x14.5MPa18MPa2)液压泵最大流量计算通过对液压缸所需流量的计算,以及各自的运动循环原理,泵的最大流量可由公式计算得到。 式中

25、:液压泵的最大流量;KL液压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KL=1.11.3,取KL=1.1;同时动作的各执行元件所需流量之和的最大值。如果这时溢流阀正处于溢流状态,还应加上溢流阀的最小溢流量。将参数代入公式中,即:但是有蓄能器补油,可以选择A10VS0100DR1500r/min时,流量150L/min,功率62千瓦,尺寸206X160;4)泵的流量验算:由液压泵的基本参数可知泵每分钟排量=150L/min,而泵实际所需的最大流量=140L/min,满足液压缸的正常快进,更不必说快退了。液压机的执行件有两个,即:主缸和平衡缸。主缸和顶出缸各自工况的快进、工进、回程速度又不尽相同,这样对功率的消耗也不同

26、。电动机额定功率的确定必须根据消耗功率最大的工况来确定,因此要分别计算主缸、顶出缸各工况消耗的功率。功率计算公式如下:P= (3.7)式中: P-电动机额定功率; Pp-液压泵的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流量; -液压泵的总效率,取=0.7。P=18X106 X 140/1000/60 /0.9=45600W=46.7KW选择电动机型号Y250M4,额定功率55千瓦,电流102.5安培,转速1480转每分,效率0.926,质量520千克,电动机尺寸845X435. 四 绘制液压系统图五 液压元件的选择通过液压系统的参数计算查阅液压手册,液压元件选择如表2-2所示: 表2-2 液压元件明细表序 号液

27、 压 元 件 名 称元 件 型 号数量额定流量(L/min)厂家1油箱12002过滤器ZU-H250X10FS1250太原液压机械厂3液压泵A10VS01002力氏乐4电磁溢流阀DBW10-2001QMAX=250力氏乐5液控单向阀2Z2S611力氏乐液控单向阀1Z2S106力氏乐6Y1,Y3,Y5,Y7Y16,Y174WEH-10E30各1100力氏乐7Y2,Y4,Y6,Y8,Y9,Y10,Y11,Y12,Y13,Y14,Y154WE6E5各160力氏乐9单向节流阀3Z2SF106 力氏乐10单向节流阀4Z2SF64 力氏乐12溢流阀18DBDS8P1-100250力氏乐13溢流阀19DBD

28、S20P1-1002250力氏乐14蓄能器NXQL-F63/-H,163奉化液压件厂15电动机Y250m4-41 泵站图 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液压系统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包括管路的沿程损失p1 ,和管路的局部压力损失p2,和阀类元件的局部压力损失p3,总的压力损失p=p1+ p2+ p3 p1=0.5v2l/d ; p2=0.5v2;式中 l-管道的长度(m) d-管道的内径(m) v- 液流平均速度 (m/s) - 液压油密度 (kg/m3) -沿程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 p3=pn(Q/Qn)2式中Qn-阀的额定流量 (m3/s) Q-通过阀的实际流量(m3/s) pn-阀的额定压力损失(P

29、a),矫直机执行部件有主缸和平衡缸,夹送辊摆动缸,辊道升降缸,换辊马达,下中辊高度调整液压马达,供油管子管径如下名称D1D2D3D4D5D6D7内径60.325.44.815.981928.6最后根据标准 软管 取值如下液压油选用L-HL32液压油,15时该油液的运动粘度,油液密度。(1)快开缸各工况时的压力损失验算1)快进油路、回油路的压力损失运动部件最大速度为0.03m/s,最大流量为127L/min,则液压油在油管中的流速为:管道流动雷诺数为2300,油液在管道内流动为层流,沿程阻力系数。进油管长度为3m,沿程压力损失为:阀的压力损失;那么进油路总的压力损失为:=+=由于进出口管径相同,

30、要求工作速度相同,所以估算压力损失也相同,那么回油压力损失也为0.15兆帕;p=0.15+0.15=0.3MPa 其他元件可以看成是和主缸并联的,入出口辊道升降液压缸速度比较高,做一验算,其他元件忽略。2.辊道升降缸各工况时的压力损失验算快进速度为0.1m/s,需要的最大流量为2L/min,进油管直径D=16mm,则液压油在油管中的流速为:管道流动雷诺数为2300,油液在管道内流动为层流,沿程阻力系数。进油管长度为10m,沿程压力损失为:阀的压力损失;那么进油路总的压力损失为:=+=由于进出口管径相同,要求工作速度相同,所以估算压力损失也相同,那么回油压力损失也为0.2兆帕;p=0.2+0.2

31、=0.4MPa要求工作压力14兆帕,而设计的是18兆帕,所以这点压力损失对系统的工作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对主缸、入出口辊道升降缸各工况的压力损失验算可知,液压系统的油路构及元件参数选择满足要求。七总结每次做设计感触都不一样,这次是做毕业设计,感触颇多。开始,我不会用 ,在老师的强烈建议下,我学会了,出了我的第一张图纸,虽然很糟糕,颇有诟病,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又多了一项技能,以后的路就更好走一些。刚开始,不知道老师的要求是什么,一直也找不到方向感,稀里糊涂,一直在哪做三维绘图,也没有画好。后来问老师才知道不要求做三维制图,也不用管缸,马达等实体如何空间布置,只做系统图和泵站图,这才明白,所想与所

32、要求的背道而驰。在明白了要求之后,出系统图。元件选型感触最深,第一次我选择的元件很多,很杂,在画装配图时,怎么也组合不起来,很是纳闷!仔细观察油孔布置之后发现力氏乐的六通径和油研的六通径空位置不一样。这就明白了企业原来是这么保护自己的产品的独立性的。第二次选择,全部选择力氏乐的电磁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可是,还是组合不到一起来,除非管式连接,可是老师要求的是叠加阀,怎么就叠不起来呢?问同学,又问老师,还是不明白,明明他们都可以叠加起来,为什么我的就不行?思来想去,突然大笑,原来我是一个很烂的月老,非要把普通阀当作叠加阀用,能叠起来吗?第三次,经历元件选型就比较顺利。选完型之后开始画阀

33、台,泵站图。这个过程就像织茧一样,每一个动作都是在为最后的“房子”增砖添瓦。也许我们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将来才能走的更稳!老师很好,很负责,对我们的错误是直言不讳,也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做。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设计。谢谢老师!八参考资料液压元件系统设计,主编周恩涛,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主编,第五版,化学工业出版社;新编液压工程手册,雷天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工业出版社;液压传动系统,第三版,官忠范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唐增宝,常建娥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液压元件流体力学 九翻译原文: Volu

34、me or flow control valves are used to regulate speed. A was developed in earlier chapters; the speed of an actuator depends on how much oil is pumped into it per unit of time. It is possible to regulate flow with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but in many circuits it is more practical to use a fixed

35、displacement pump and regulate flow with a volume control valve. Flow Control Methods There are three basic methods of applying volume control actuator speeds. They are meter-in, meter-out and bleed-off. Meter-In Circuit In meter-in operation, the flow control valve is placed between the pump and ac

36、tuator. In this way, it controls the amount of fluid going into the actuator. Pump delivery in excess of the Metered amount I diverted to tank over the relief valve. With the flow control valve installed in the cylinder line as shown, flow is controlled in one direction. A check valve must be includ

37、ed in the flow control or placed in parallel with it for return flow. If it is desired to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The method is highly accurate. It is used in applications where the load continually resists movement of the actuator, such as raising a vertical cylinder under load or pushing a load

38、 at a controlled speed. Meter-Out Circuit Meter-out control is used where the load might tend to run away. The flow control is located where it will restrict exhaust flow from the actuator. To regulate speed in both directions, the valve is installed in the tank line from the directional valve. More

39、 often control is needed in only one direction and it is placed in the line between the actuator and direction valve. Here too a bypass check valve would be required for a rapid return stroke. Bleed-Off Circuit In a bleed-off arrangement, the flow control is bleed off the supply line from the pump and determin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